2015~2016学年常熟市国际学校第一学期调研试卷
初三语文
第一部分(26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①烦 (suǒ) ②(tián) 淡 ③(yà) 苗助长 ④浮光(lüè) 影
2.下面一段文字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坚守并不意味着固步自奉,低潮也未必等于消 ( http: / / www.21cnjy.com )亡,只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就会一直生存下去。所谓竞争,其实比的并不是爆发力,而是持久的任性。如何不去为了别人而邯郸学步、别出新裁,而是不断地提高自己,让自己出类拔粹,这才是最重要的求生之路。
错别字
改 正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作品。(10分)
①羌笛何须怨杨柳, 。 (王之涣《凉州词》)
② ,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______________》)
③ ,君子好逑。 (《关雎》)
④浮光跃金, 。 (范仲淹《岳阳楼记》)
⑤蝉则千转不穷, 。 (吴均《 》)
⑥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 (李煜《相见欢》)
⑦瀚海阑干百丈冰,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⑧ ,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4.名著阅读。(5分)
这位君王喜欢和我谈话,问我一些关于欧洲的风俗、宗教、法律、政府和学术的情形,我就尽我所知向他详细地说明,我向他讲述了英国近百年来发生的大事,但他听完却说:“这些大事只不过是一大堆阴谋、反叛、暗杀、屠戮、革命和流放”,并指责说:“你的同胞中大多数人都属于自然界中爬行地面的可憎的小毒虫中最有害的一类。”
(1) 选段中“他”主张以什么来治理自己的国家?因此拒绝了格列佛向他提出的什么建议?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用虚构幻想的离奇情节来讽刺社会现 ( http: / / www.21cnjy.com )实是本部名著较为完美的艺术形式。请列举主人公在飞岛国游历的一个故事情节,并分析作者设计这个情节的用意。(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文段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个字)(3分)
学习古诗文的目的是恰当自如地运用它,但前提是要积累一定的数量。分类整理是积累的有效方法。分类整理标准多样,比如把关于表现忧国忧民、怀才不遇、归隐田园、思乡念友等主题的诗句分别归为一类,把关于表达哀怨忧愁、欣喜欢快、离愁别恨等情感的诗句分别归纳为一类,把关于描写春夏秋冬四季的诗句分别归为一类,把关于描绘流水、落花、杨柳、荷花等的诗句分别归为一类。通过这样的积累,在一定的写作情境中就会意到笔随,左右逢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44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节选),完成6—9题。(12分)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 ( http: / / www.21cnjy.com )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玡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 ( http: / / www.21cnjy.com )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 ( http: / / www.21cnjy.com )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醉翁亭记》)
【乙】楚庄王莅政三年,无令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无政为也。右司马与王隐①曰:“有乌止南方之阜②,三年不翅,不飞不鸣,此为何名?”王曰:“三年不翅,长羽翼;不飞不鸣,观民则。来日飞必冲天;虽无呜,鸣必惊人。子释之,不谷③知之矣。”又半年,乃自听政。所废者十,所起者九,诛贪臣五,举处士④六,而邦大治。 (《韩非子·喻老》,有删改)
【注释】①隐:有所暗指的话,也指谜语。②阜:土山。③不谷:古代王侯自称的谦词。④处士:隐居的贤人。
6.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余将告于莅事者 (《捕蛇者说》)
B. 云归而岩穴暝
微斯人,吾谁与归 (《岳阳楼记》)
C. 颓然乎其间者
今虽死乎此 (《捕蛇者说》)
D. 临溪而渔
渔人甚异之 (《桃花源记》)
7.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三年不翅,不飞不鸣,此为何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虽无鸣,鸣必惊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请写出文中直接描写琅琊山春景和秋景的语句。(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章的第四段中写道:“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条概括太守所乐的内容有哪些?(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绿》中节选的一段文字,完成10—12题。(8分)
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叉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站在水边,望到那面,居然觉着有些远呢!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重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又太暗了。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
10.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分析划线句所使用的手法和作用。(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选文细腻鲜明地表现了仙岩梅雨潭绿的明亮温润,而西湖荷叶的绿则呈现别样的特点,阅读下面的片段,概括其特点。(不超过5个字,3分)
在花港观鱼,看到了又一种绿。那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满池的新荷,圆圆的绿叶,或亭亭玉立于水上,或宛转靠在水面,只觉得一种蓬勃的生机,跳跃满池。绿色,本来是生命的颜色。我最爱看初春的杨柳嫩枝,那样鲜,那样亮,柳枝儿一摆,似乎蹬着脚告诉你,春天来了。荷叶,则要持重一些,初夏,则更成熟一些,但那透过那活泼的绿色表现出来的茁壮的生命力,是一样的。再加上叶面上的水珠儿滴溜溜滚着,简直好像满池荷叶都要裙袂飞扬,翩然起舞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7分)
①眼界之于读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②眼界决定了读书的目的归宿、方式方 ( http: / / www.21cnjy.com )法以及兴趣效果。周总理读书时,提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总理的眼界为其发愤读书作了注脚。既立志于“中华崛起”,就必须好读书,读好书,时时检点自己,提醒自己,因为“中华之崛起”所呼唤的读书人,不仅要有报国之志,更要有报国之才。冯有兰先生曾在一篇文章里提到,作为一个学问家,做学术研究是要做全民族的智囊。这一点,对读书人很有启发。虽然读书人并非一定是学问家,但读书的眼界却力求要高,这样至少就不至于把读书当作可有可无的休闲娱乐或者陷入无聊的泥潭。
③眼界也决定了读书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读书的方式方法和兴趣效果。自古至今,读什么书、怎么读,以及怎么防止“死”读书,都需要从实践出发,形成适合每个人自己的读书方式。可以肯定,有着高眼界的读书人,一定会结合实践去读那些更富价值的书籍。一个拥有高远眼界的读书人,能够牢记使命,超越功利樊篱。他们将读书视为一件高雅而神圣之事,并从广泛的阅读之中、从对历史的理解之中,获得一种对自己时代使命的高度自信并笃行之。
④读书的眼界,自然还取决于读书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宽度,这既关乎读书兴趣,亦关乎读书效果。在有些人看来,终日埋头进行科学研究的科学家是一些不近人情、枯燥乏味的“怪人”。事实上,对生活和事业的热爱,使不少科学家逐步成为自然美的追求者与发现者。达尔文“常常几小时地阅读莎士比亚的历史剧”和“拜伦、司各特的诗篇”;诺贝尔读过许多名人大家的文学作品;我国数学家华罗庚、苏步青都非常喜爱古典文学。也许对自然科学家来说,了解文、史、哲方面的知识,会有助他们的逻辑思维变得更开阔,流转自如。同理,文学艺术方面的专家如能多读一点自然科学知识,在创作作品与表达自我的时候,往往也能够更加深刻。
⑤读书不打开眼界,不联系思想实际、工作实际、社会实际,不从书籍中思考点什么、采取点什么、解决点什么,那么我们读书做什么?
⑥我以为,读书人欲从书本中汲取力量,高远的眼界是至关重要的。
13.阅读全文,说说文中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第②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结合第④段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读书的宽度”?(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6—20题。(17分)
江南雨
凤潇
①十多年的乡愁,一直是锁在烟里雾里,浸在水中雨中。只要一想起故乡姑苏,最先闪过眼前的,无不是那束剪也剪不断的雨丝。
②网师园可算得上苏州园林中温婉秀丽、典雅大方的大家闺秀,为之倾倒者不计其数。
③那一次,我们却是被雨赶进网 ( http: / / www.21cnjy.com )师园的。口里抱怨着不作美的天公,心里不免有几分扫兴——湿淋淋的“闺秀”,不知还能余几分风韵?再说,冒雨游园,固然风雅,却也实在难免狼狈。
④雨絮絮下个不停。在门廊里等得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耐烦,且顺着游廊走吧,到尽处再等雨停。心里盘算着,脚下便没有停。左一弯,右一转,这廊似乎没了头,高低错落,曲回通达,走一步有一步的意味。廊檐上挂着续续断断的雨,比起那晓晴丽日,竞别有韵致。方才恍悟这廊子竟是没有尽头的,当日建这回廊的用意便是为了雨天游园可免淋漓之苦,顺着它便可游遍了整个园子,不得不佩服前人之匠心。
⑤涟漪的碧水,润泽的粉荷,湿重的石苔,欲滴的翠竹……却原来,这位“闺秀”竟也是“淡妆浓抹总相宜”,着实叫我们“惊艳”不已。
⑥眼前回廊蓦转,穿过垂花门,是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小小的天井。四围低低的粉墙环绕,中央一树一花皆无,却在廊下栽着好大一丛芭蕉,被雨洗得枝展叶舒,溢翠流碧,直映得那墙也绿了,廊也绿了。一时竟有些看得呆住了,忘记了举步,只远远地倚着漆彩的廊柱,怔怔的望着那芭蕉,听那雨紧一声、慢一声地打在那宽宽的、绿绿的叶上……
⑦就要离开了,心里说不清的缱绻(qiǎn quǎn)难舍。又下雨了,一丝一丝的雨线,似乎在牵绊着我的脚步。
⑧独自在空荡荡的小巷里徘徊,想把那窄窄的碎石小径、爬满青苔的老井、脚下的一丛一丛的蒲公英都摄进眼里,装在心里。
⑨巷口慢慢飘进一朵油纸伞。 ( http: / / www.21cnjy.com )近了,不是期待中丁香一样的姑娘,而是一位皱缩得像枯树般的老太太。蓝布裤褂,一丝不乱的髻子,手里挽着个小竹篮,上面覆盖着雪白的毛巾——一位寻常的东吴水乡老妇。
⑩侧过身,我让出了窄得只能一个人走过的碎石小径,默默地等老人过去。她却又突然回转身:“姑娘,要买花?”方才注意到老人手中的篮里散出郁郁的香气。老人早已揭开雪白的毛巾,浓郁的花香扑面而来,似乎连雨丝也被染透了。一枝枝含苞的白兰、茉莉、栀子,穿成各种式样,丝绒般的花瓣上还凝着水珠儿,静静地沁着幽幽的香,美得叫人舍不得碰一碰。我惊喜地张大了眼,忙不迭地说:“要,要……”老人用枯瘦粗糙的手拈起一串白兰,我几乎不敢相信——这样一双手,竞能种出这样奇迹般的美!“侬是北京来的?”大概老人听出了我的口音,竟和我攀谈起来。于是,我知道了一位普普通通的水乡农妇是怎样含辛茹苦,把去世的丈夫留下的所有重担挑起,又是怎样用一枝枝美丽芬芳的鲜花换来儿子在北京读大学的昂贵费用
(11)分手了,老人拿起那串 ( http: / / www.21cnjy.com )白兰,颤颤地别在我胸前,慈爱的眼里闪着光彩:“大学生哪!”我还来不及分辨她是在说我,还是在说她儿子,她已转过身,慢慢走向小巷深处。呆立在雨中的我,被那缕清香萦绕着,良久良久……
(12)几番细雨梦回,忘不掉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总是故乡的雨丝。于是,悄悄地把它织成一方冰纨①,留在记忆里封存…… (文章有删节)
【注】①纨:很细的丝织品。
16.作者为什么说“只要一想起故乡姑苏,最先闪过眼前的,无不是那束剪也剪不断的雨丝”?联系全文作简要分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雨中的网师园“着实叫我们惊艳不已”,但为什么作者在开篇却要写自己心中的“几分扫兴”?(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你从选文第⑧段中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结合该段语句,具体说说作者是如何把这种情感表达出来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在小巷中,“我”遇到了“一位寻常的东吴水乡老妇”,然而在“我”看来她又实在是一位不寻常的老人,她的不寻常体现在哪些方面?(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几番细雨梦回,忘不掉的,总是故乡的雨 ( http: / / www.21cnjy.com )丝。于是,悄悄地把它织成一方冰纨,留在记忆里封存……”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这一结尾的表达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60分)
21.作文。(60分)
拥抱,对我们来说是那样熟悉,她曾 ( http: / / www.21cnjy.com )经伴随着我们生命的成长,我们在一个个拥抱中渐渐长大;拥抱,有时又是那样陌生,离我们仿佛很遥远。拥抱,她无言,然而我们从中可以读到温暖,读到希望,读到歉疚,读到包容……太多太多的内涵,都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
请以“拥抱”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剧本外文体不限;②不要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参考答案
1.①琐 ②恬 ③揠 ④掠
2.
错别字 奉 任 新 粹
改 正 封 韧 心 萃
3.略
4.(1)他主张用理智、公理、仁慈、正义、良知等来治理国家;向国王推荐火药、枪炮。
(2) 示例:如《语言的妙用》中三位教授正 ( http: / / www.21cnjy.com )坐在那儿讨论如何改进本国语言,计划简化言辞、取消语言中所有的词汇。作者用讽刺手法批评英国的殖民统治政策。
5.通过分类整理进行积累,恰当自如运用古诗文。
6.C
7.①三年不展翅,不飞翔也不鸣叫,这只鸟叫什么名字呢 。
②虽然没有鸣叫,一鸣必定惊人。
8.春景:野芳发而幽香 秋景:风霜高洁
9.欣赏山间秀美景色之乐,与滁人一起游山之乐,与众宾一起宴酣之乐,禽鸟之乐(或:
写文章来述快乐之乐)
10.多角度描写了梅雨潭的绿,抒发作者对绿强烈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11.用其他地方的绿衬托,梅雨潭的绿浓淡适度、明暗相宜的特点。
12.充满生机(活力、生命力等)。(若还写出了“鲜”或“亮”给分)
13.眼界之于读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或:读书人欲从书本中汲取力量,高远的眼界是至关重要的。
14.运用了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有力地论证了“眼界决定了读书的目的归宿、方式方法以及兴趣效果”这一论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权威性。
15.读书所涉及的范围或领域。
16.在故乡姑苏,“雨中游网师园”、“ ( http: / / www.21cnjy.com )雨中与水乡老妇偶遇”的一幕幕场景,留给了作者深刻的印象,成为他对故乡的美好回忆;剪也剪不断的雨丝,就像剪也剪不断的思乡之
情,时时牵绊着我。
17.作者采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突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了雨中网师园的情趣,令人难以忘怀。先写担心下雨会影响了印象中“温婉秀丽、典雅大方”网师园的风韵,而结果雨中的网师园别有韵致.令人惊艳;先写担心冒雨游园,固然风雅,却也实在难免狼狈,结果没有丝毫的淋漓之苦,相反增添了许多情趣。
18.缱绻难舍之情。“空荡荡”, ( http: / / www.21cnjy.com )既是小巷的实景,更是“我”将要离开故乡时失落的心境; “独自”“徘徊”表现了我的留恋与不舍;“窄窄的碎石小径、爬满青苔的老井,脚下的一从一丛的蒲公英”这些平常的东西,我却要“都摄进眼里、装在心里”,因为这些事物都烙上了故乡的印记,是故乡留给我的记忆,难以割舍,我要将它们永远珍藏于心。
19.皱缩得像枯树般的老太太,用自己枯 ( http: / / www.21cnjy.com )瘦粗糙的手,种出了美丽芬芳的花朵,种出了奇迹般的美;老太太在丈夫去世后承担起所有的家庭重担;老太太辛勤劳动,种花卖花供养儿子读大学。
20.从结构上看,文章开头写“只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想起故乡姑苏,最先闪过眼前的,无不是那束剪也剪不断的雨丝”,结尾处再次写到“儿番细雨梦回,忘不掉的,总是故乡的雨丝”,首尾呼应使文章浑然一体。从内容上看,作者把思乡之情比作一方冰纨,并将它封存在记忆中,更鲜明地表达了自己对家乡深沉的思念之情。
21.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