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知识清单+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知识清单+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9-09 17:48: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知识清单+同步练习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1.人的耳朵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构成。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中耳包括听小骨和鼓膜。内耳包括耳蜗和听觉神经。
外耳的作用:收集并传递声波。
中耳的作用:产生并传递振动。
内耳的作用:产生信号并传递给大脑。
2.耳郭的作用是收集声波。我们可以用纸喇叭模拟耳郭,用纸喇叭听到的声音会更清晰、响亮。
3.鼓膜的作用是产生振动。它的特点是很薄而且有弹性,我们可以用气球皮模拟鼓膜。
4.我们如何听到声音:物体振动→空气振动→鼓胶振动→听小骨将振动传到内耳→听觉神经一→大脑。
5.听诊器上的头可以感受振动;听诊器上的胶管相当于外耳道,可以更好地传递声音。
一、选择题
1.小勇把手掌放在耳朵后面如图所示,这是为了( )。
A.将声音通过手掌直接传递给大脑 B.增强声音的振动
C.将耳廓扩大收集更多的声音,听得更清晰 D.更好玩
2.为了保护听力,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戴耳塞听音乐时,音量要小一些 B.经常掏耳朵 C.遇到过高或过强的声音时,用手捂住耳朵
3.耳朵里有( ),很薄且有弹性,时刻都在接收着各种声音并产生振动。
A.听小骨 B.耳蜗 C.鼓膜
4.声波进入小科的耳朵后,会引起( )的振动,进而传到内耳,引起听觉。
A.外耳道 B.鼓膜 C.听觉神经
5.医生听诊器的听诊头与人耳中的( )作用相似。
A.外耳道 B.听小骨 C.耳郭
6.声音传到大脑的路径是( )。
A.耳郭一外耳道—听小骨—耳蜗—鼓膜一听觉神经—大脑
B.耳郭一外耳道一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大脑
C.耳郭—外耳道一鼓膜—耳蜗—听小骨—听觉神经—大脑
二、填空题
7.物体的振动带动了周围空气的 ,空气的振动又引起 的振动,从而使人产生听觉。
8.敲小鼓时,放在旁边的纸屏会振动。纸屏与耳朵里 的工作原理是一样的。
9.耳朵从外到内大体上可分为( )、( )、( )三部分。
10.鼓膜的作用是 。
三、判断题
11.听觉是耳和大脑等共同作用产生的。( )
12.鼓膜很薄而且很有弹性,能将声波转化为振动。( )
13.听小骨的作用是把声音信号直接传递给大脑。( )
14.鼓膜将声音信号转化为振动传递到内耳。( )
15.小慧用纸卷一个“喇叭”,模拟“耳郭”,用它听微弱的声音,觉得声音变强了,去掉“喇叭”,声音变弱了。这说明:耳郭有聚集声音的作用。( )
四、连线题
16.请将耳朵的构造与对应的功能连接起来。
耳郭 将振动转化为神经信号
耳蜗 收集声音
外耳道 将听觉信号传递给大脑
听觉神经 传递声音
五、简答题
17.听诊器主要由拾音部分(胸件),传导部分(胶管)及听音部分(耳件)组成。请你说一说医生的听诊器是如何将声音传入耳朵的。
六、实验题
实验:我们的耳朵。
如图是小科研究“耳的结构和功能”的一个模拟实验,请完成下题。
18.实验中气球皮模拟的是耳的结构中的 ,它接收声音后会产生 。
19.实验中我们在气球皮上撒些纸屑,音叉与气球皮的距离固定不变,用力敲击音叉,音叉发出的声音 ,纸屑跳动 (填“明显”或“不明显”),说明气球皮振动幅度 (填“大”或“小”)。 在这个实验中敲击音叉发出的声音是通过 传到气球皮上的。(填“音叉”或“杯子”或“空气”),纸屑的作用是 ,若小科同学未准备纸屑,可以选择 来替代。
20.用相同大小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一次距离气球皮远,一次距离气球皮近,纸屑跳动更明显的是音叉距离气球皮 。(填“较远时”或“较近时”)
21.戴耳机听音乐 保护听力。( 填“能”或“不能”)
七、综合题
22.请将耳朵各部分结构的名称序号填写在方框中,并填空。
A.听觉神经B.听小骨C.耳郭D.鼓膜E.外耳道F.耳蜗
声音传到我们耳中,首先引起振动的是_____(填序号)。
参考答案:
1.C
【详解】耳郭的作用是收集声波,扩大耳郭能够更好地接受声音。 为了听得更清楚些,常把手掌卷曲起来,放在耳郭的上方,以增加耳郭的长度,增强耳郭的集音作用。
2.B
【详解】耳是我们的听觉器官,需要精心呵护。过高或过强的声音有可能损伤我们的听力,所以我们要远离噪声现场,遇到过高或过强的声音时,用手捂住耳朵,戴耳塞听音乐时,音量要小一些,听力受损及时就医,不能经常掏耳朵。
3.C
【详解】耳朵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组成。耳郭的作用是收集空气中的声音;耳道的作用是传递声波到中耳;鼓膜很薄而且有弹性,有声音时它会产生振动,鼓膜的作用是将声波转化为振动;听觉神经的作用是将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耳蜗的作用是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听小骨的作用是传递振动到内耳。
4.B
【详解】一个振动的物体会使它周围的空气发生震动,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引起鼓膜振动。耳朵的听小骨再将振动传到充满液体的内耳,引起液体的振动,液体的振动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了信号,大脑接受了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便感受到了声音。
5.C
【详解】耳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是由耳郭和外耳道组成。听诊器的作用是收集声音,与耳郭的作用是相同的,耳郭是收集声波。医生听诊器的听诊头与人耳中的耳郭作用相似,所以符合题意。
6.B
【详解】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声音通过耳郭收集进入外耳道,传递声波到鼓膜引发振动,听小骨将振动传给耳蜗,耳蜗把振动变为大脑能够接收的信号,由听神经报告给大脑。所以声音传到大脑的路径是耳郭—外耳道一听小骨一耳蜗一听觉神经一大脑。
7. 振动 鼓膜
【详解】人能听到声音需要三个条件:发出声音的物体振动、传递声音的物质介质、能够接受声音的听觉系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物体的振动带动了周围空气的振动,空气的振动又引起鼓膜的振动,从而使人产生听觉。
8.鼓膜
【详解】鼓膜很薄很有弹性,即使是很轻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敲小鼓,旁边纸屏会振动。纸屏与耳朵里鼓膜工作原理是一样的。
9. 外耳 中耳 内耳
【详解】耳朵结构分为三个部分,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是由耳郭和外耳道组成。中耳是由听小骨和鼓膜组成。内耳是由耳蜗和听觉神经组成。所以我们的耳朵由外到内可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
10.产生振动
【详解】外界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振动再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可见,鼓膜的作用是将声波转换成振动向内传递到内耳。
11.√
【详解】外界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通过外耳道后,引起鼓膜振动,鼓膜的振动又通过听小骨等传给耳蜗,连接耳蜗的听神经把信号传给脑,我们就听到声音了。所以听觉是耳和大脑等共同作用产生的。
12.√
【详解】人的耳朵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构成。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中耳包括听小骨和鼓膜,内耳包括耳蜗和听觉神经。鼓膜很薄而且有弹性,能将声波转化为振动。即使是很轻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让人听到声音。题干表述正确。
13.×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物体的振动在空气中激起声波,声波由空气传入耳内,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又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所以题干中说法是错误的。
14.×
【详解】外耳由耳郭和外耳道构成,中耳由鼓膜和听小骨构成,内耳由耳蜗组成,耳蜗与听觉神经相连。鼓膜将声波转化为振动;听小骨将振动传递到内耳。题干错误。
15.√
【详解】用纸卷成一个“喇叭”,用这个纸喇叭听微弱的声音;拿掉纸喇叭,再听同样的声音。通过比较发现,用纸喇叭听到的声音比拿掉纸喇叭听到的声音更清楚,这说明纸喇叭有收集声音的作用,这个模拟实验研究的是耳廓的作用,所以题干中说法是正确的。
16.
【详解】耳朵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组成,外耳是由耳郭和外耳道组成;中耳是由鼓膜和听小骨组成;内耳是由耳蜗和听觉神经组成。耳郭的作用是收集空气中的声音;耳道的作用是传递声波到中耳;鼓膜的作用是将声波转化为振动;听觉神经的作用是将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耳蜗的作用是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听小骨的作用是传递振动到内耳。
17.听诊器是通过空心的橡胶管来传声的,并且依靠管内的空气传声。听诊器前端是一个面积较大的膜腔,体内声波鼓动膜腔后,听诊器内的密闭气体随之振动,而塞入耳朵的一端,由于腔道细窄,气体振动幅度就比前端大很多,由此放大了患者体内的声波振动。
【详解】医生经常用听诊器给病人检查身体,听诊器前端是一个面积较大的膜腔,体内声波鼓动膜腔后,听诊器内的密闭气体随之振动,而塞入耳朵的一端,由于腔道细窄,气体振动幅度就比前端大很多,由此放大了患者体内的声波振动。听诊头有放大振动的作用,由此听到声音。
18. 鼓膜 振动 19. 强 明显 大 空气 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沙子等轻小的物体 20.较近时 21.不能
【解析】18.物体的振动带动了周围空气的振动,空气的振动又引起鼓膜的振动。实验中气球皮模拟的是耳的结构中的鼓膜,它接收声音后会产生振动。
19.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音量的大小与物体的振动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实验中我们在气球皮上撒些纸屑,音叉与气球皮的距离固定不变,用力敲击音叉,音叉发出的声音强,纸屑跳动明显,说明气球皮振动幅度大。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但是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在这个实验中敲击音叉发出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到气球皮上的。纸屑的作用是使实验现象更明显。若小科同学未准备纸屑,可以选择沙子等轻小的物体来替代。
20.声音的高低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用相同大小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一次距离气球皮远,一次距离气球皮近,纸屑跳动更明显的是音叉距离气球皮较近时,物体振动的越快。
21.保护听力的方法:1.生活中合理使用耳机,且要限量、限时。2.经常挖掏耳道。3.避免各种噪音。4.防止水流入耳朵。5.定期检查听力。戴耳机听音乐不能保护听力。
22.;D
【详解】耳朵结构分为三个部分,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是由耳郭和外耳道组成。中耳是由听小骨和鼓膜组成。内耳是由耳蜗和听觉神经组成。物体的振动在空气中激起声波,声波由空气传入耳内,耳廓是收集声波,外耳道传递声音,鼓膜对将声波转化为振动,听小骨对传递振动到内耳,耳蜗对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听觉神经对将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声音传到我们耳中,首先引起振动的是鼓膜。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