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平泉县第四中学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题3 二氧化碳(课件+素材)(5份)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省平泉县第四中学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题3 二氧化碳(课件+素材)(5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5-12-27 15:55:53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6.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CO2CO第二课时平泉四中 孙艳枝 空气中的CO有一半来自于汽车排放的尾气。性 质气体色、态、味密 度溶 解 性COCO2无色无味的气体无色无味的气体比空气略小 比空气大难溶于水能溶于水比较 CO 和 CO2 的物理性质〈探讨〉CO和CO2 的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相 同不相同不相同 虽然元素组成相同,但是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物理性质有差异。⒈CO物理性质请选择收集CO的方法。CO的性质:⒈ CO难溶于水。⒉ CO密度比空气略小。⒊ CO具有毒性。收集CO的方法:收集 CO只能用排水法。 CO和CO2 的组成元素完全相同, 它们的化学性质是相似还是不同呢?⒈CO化学性质假设: CO和CO2性质相似或性质不同。
(以CO2的性质为基础提出性质的假设)1. 能否与水化合。2. 是否不可燃,也不支持燃烧。3. 能否与石灰水反应。4. 是否具有其它化学性质。⒉CO化学性质现象:结论:操作:将CO通入紫色的石蕊试液中。紫色石蕊没变色。CO不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⒉CO化学性质现象:结论:操作:⑴点燃纯净的CO。⑴CO燃烧,产生蓝色火焰,放出热量。 ⑵在火焰上方罩一内壁涂有石灰水的烧杯。⑵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⑴CO具有燃性。⑵CO燃烧的产物是CO2。 在点燃CO之前是否也要通过验纯?为什么?你知道吗? 煤炉里的煤在燃烧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化学反应? 液化气、天然气等含碳燃料在不充分燃烧时都会有CO生成。 CO是许多气体燃料如水煤气的主要成分。⒈CO化学性质现象:结论:操作: 将纯净的 CO 通过灼热的CuO,再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并对尾气处理。⑴黑色的CuO粉逐渐变成红色。⑵产生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⑶此套装置中增添了尾气处理装置。 仔细观察CO和H2在还原CuO时,装置有何不同?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装置? 对CO还原CuO实验中的尾气处理方法有哪几种?你认为哪种方法较好?请说明理由。对一氧化碳还原性的分析△CO CO2↑CuO Cu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是还原剂;
在反应中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氧化铜具有氧化性,是氧化剂;
在反应中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⒉CO化学性质现象:结论:操作: 将CO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现象。石灰水不变浑浊。 CO不与Ca(OH)2 反应。⒉CO化学性质现象:结论: 正常的血液呈深红色,当通入CO后,血液由深红色变成鲜红色。 CO有剧毒!人在CO达到总体积0.02%的空气中,持续2 h~3 h 即出现中毒症状。⒉CO化学性质动脉静脉CO与Hb的结合能力是O2与Hb结合能力的200~300倍⒉CO化学性质讨 论 题 ㈠ ⒈ 煤气厂为什么常在家用煤气(含有CO)中掺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 ⒉ 如发生煤气泄漏应当怎么办?注意哪些事项? 任何物质都必须合理运用。在应用中,物质的性质可能有利于人类,也可能不利于人类。请仿照示例填写下表:广泛用于支持燃烧;
供动植物呼吸可用于民用或工业燃料植物的光合作用;
灭火;人工降雨造成食物的腐烂;
钢铁的锈蚀使用不当容易引起中毒事故大气中含量过多会引起“温室效应” ⒈ 此实验装置还能做哪些改进?讨 论 题 ㈡ ⒉ 由此实验中的现象,可得出哪些物质的性质?你能写出哪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⒊ 怎样实现下列变化?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⑴⑵⑶⑷CaCO3⑸⑹总 结三、CO的性质。四、CO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⒉CO的化学性质: 通常CO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⒈CO的物理性质:⑴CO具有可燃性。⑵CO具有还原性。⑶CO有剧毒。⑷CO既不与水反应,也不与石灰水反应。 使用清洁燃料和开放整洁的厨房,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室内空气污染源,全面提高健康生活的质量。课件14张PPT。平泉四中 孙艳枝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CO2与CO的物理性质比较 溶解性 密度
(与空气比较) 颜色、气味、
状态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和碳的氧化物碳和碳的氧化物毒性跟金属氧化物的反应(还原性)跟氧气反应(可燃性)跟石灰水反应/CO2+H2O==H2CO3跟水的反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CO2与CO的化学性质比较//问题1.现有两种无色气体,其中一种是一氧化碳,另一种是二氧化碳,你能用多少种化学方法加以区分?(简要回答)★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燃;★分别将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将气体分别通入炽热的氧化铁;★分别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怎样除去CO中的CO2怎样除去CO2 中的CO去除杂质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问题2:装置 ? 作用?1、证CO的化学性质:
还原性、可燃性2、可用于除杂:CO2(CO)3、检验CO的存在问题3:如何确认混合气体中有CO2和CO ? 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CO2+Ca(OH)2=CaCO3↓+H2O CO2+ 2NaOH = Na2CO3+H2O 步骤:验CO2 →除尽CO2→验CO
混合物中各成分检验的思路:
先定顺序再检验;若有干扰,先除干扰再检验。 问题4:如何收集还原氧化铁后剩余气体中的纯净的CO? 装置作用:
除CO2
排水法
收集气体
COCO和CO2目的:除二氧化碳收集一氧化碳 问题4:如何收集还原氧化铁后剩余气体中的纯净的CO? 处理尾气的方法:
点燃或收集。COCO和CO2目的:除二氧化碳收集一氧化碳某同学为验证炭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的产物既有CO又有CO2,设计如图所示流程进行实验,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1)按上面连接好装置,在装入药品之前,必须进行的操做是   ;
(2)B装置中NaOH浓溶液的作用是  ;
(3)实验开始时,必须先通入混合气体一段时间再点燃酒精喷灯加热,目的是 ; 
(4)根据设计意图,观察到 时 ;     (填写实验现象)证明混合气体中既有CO又有CO2;
(5)从环保角度分析,该流程设计中的一处明显不足是   .
问题5.如何分离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1)长颈漏斗、洗气瓶甲、乙中分别盛放什么液体?(2)实验操作步骤:先打开活塞————通入混合气体后收集到————然后关闭活塞——打开活塞——收集到————。碳和碳的氧化物碳及其化合物间的相互转化CCO2H2CO3COCaCO3 O2
点燃O2点燃或
CuO高温 C
高温O2点燃或
Fe2O3高温Ca(OH)2 HCl
或高温H2OCa(OH)2HCl CuO
高温
CuO
高温CH4 C2O5OHO2 点燃Na2CO3碳和碳的氧化物 现有CuO、CO、CO2 、H2O、CaCO3五种物质,它们的反应关系如 下图所示(图中每个字母分别代表上述五种物质中的一种)。 (1)请利用所学知识推断图
中X、Y、Z、N分别对应物质
的化学式:
X 、 Y 、
Z 、 N ;
(2)写出Z→N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X —Y的化学方程式
。COCO2CaCO3CuO课件46张PPT。课题3 制取氧气平泉四中 孙艳枝 2、原理: 利用液氧和液氮的沸
点不同进行分离,属 于物理变化。 一、氧气的工业制法氮气
液态氧(贮存于钢瓶中)1考虑因素: 原料易得,
大量生产,价格便宜
安全环保,成本低廉氧气的工业制法考虑因素:
反应物必须含氧元素; 药品的价格;
制取氧气的难易;
安全性;对环境的影响;
实验所需仪器、规格、性能;
试剂浓度,用量。二、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实验一: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1.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步骤1:在常温下,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观察木条是否复燃?有气泡产生,木条不能复燃常温分解缓慢下放出氧气少  步骤2:向上述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发生的现象。在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遇到二氧化锰迅速产生氧气。 快速产生大量气泡木条复燃  步骤3:反应停止后,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发生的现象。快速产生大量气泡,木条复燃  二氧化锰能循环再利用 。文字表达式:H2O2 ------- H2O + O2MnO2 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催化剂 催化剂的概念:说明:1、改变即可以加快又可以减慢
2、质量不变,不是不参加反应
3、化学性质不变,物理性质可能改变
4.专一性:二氧化锰并不是所有反应的催化剂
5、多样性:一个反应的催化剂并不是唯一的。
6.没有催化剂并不意味反应不能进行。、
7、使用催化剂不能增加或减少生成物的质量
8、催化剂所起的作用叫做催化作用
催化剂的特点:
一变: 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二不变:质量不变、化学性质不变。二、药品:
1)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

2) 高锰酸钾

3)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 2.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 (1)按要求连接仪器;
(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以3:1比例混合均匀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单孔皮塞塞紧试管口;
(4)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4)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
(5)当导管口有连续均匀的气泡冒出时开始用排水集气法收集; 
(6)拿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整理好仪器。实验操作步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文字表达式:2KClO3 = 2KCl + 3O2↑
MnO23.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操作步骤: (1)按要求连接仪器;
(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以3:1比例混合均匀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单孔皮塞塞紧试管口(在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
(4)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4)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
(5)当导管口有连续均匀的气泡冒出时开始用排水集气法收集; 
(6)拿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整理好仪器。 阻止高锰酸钾固体随氧气气流进入导管,导致导管阻塞。 实验室制取氧气时为什么在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文字表达式: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以上三个反应有什么共同点?与以前学过的化合反应有什么不同? 共同点: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的物质,即“一变多”。
化合反应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即“多变一”。分解反应 即:A = B + C + ··· 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 (1)制取氧气过程中使用了哪些仪器?
酒精灯、试管、铁架台、带塞子的导管、集气瓶、水槽。
(2)哪部分是气体发生装置,哪部分是气体收集装置?二、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学会整合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固液不加热型固固要加热型排水法收集装置适用范围不易或难溶解于水的气体优点缺点(1)收集的气体较潮湿
(2)不如排空气法方便气体收集装置(1)易于收集到较纯净的气体
(2)便于观察气体是否已经收集满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装置适用范围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优点(1)收集的气体较干燥
(2)操作较为方便缺点(1)较难判断气体是否已经收集满
(2)收集到的气体可能不纯净气体收集装置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装置适用范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优点(1)收集的气体较干燥
(2)操作较为方便缺点(1)较难判断气体是否已经收集满
(2)收集到的气体可能不纯净气体收集装置 先将导管一端伸入水中,然后用手紧握试管,观察导管口有没有气泡冒出或冷却后导管内能否形成一段水柱。检查气密性的方法如何检验收集到的是氧气? 将一支带火星的木条伸进集气瓶内,若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将一支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附近,若木条复燃,证明已集满。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如何验满?1.药品平铺在试管底部 3.导管伸入试管不能太长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2.铁夹夹在离试管口1/3处原因:不利于气体的排出。原因:使药品受热均匀。4.试管口略向下倾斜5.用酒精灯的外焰先均匀预热,再集中在有药品的部位集中加热6.等有连续的气泡产生时再收集  原因:防止冷凝水倒流至试管底部,炸裂试管。  原因:刚加热时产生的气泡中混有空气,这时的气体不纯。7.实验完毕,先撤导管,后移酒精灯  8.收集满的氧气,应正放在桌面上,并用毛玻璃片盖上  原因:防止试管冷却后,水槽内的水沿导管上升,进入试管,使试管炸裂。原因: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 原理:利用液氧和液氮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属于物理变化。二、氧气的工业制法氮气
液态氧(贮存于钢瓶中)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2.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3.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课堂小结氧气的工业制法 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属于物理变化。  1.工业上制取大量氧气的方法是 ( )
 A.加热氯酸钾 B.加热高锰酸钾
 C.分离液态空气 D.加热二氧化锰
  2.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是( )
  A.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使生成物质量增加
C.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D.减慢化学反应速率CC课堂练习  3.实验室制取氧气时,装药品的大试管口应 ( )
  A.朝下  B.朝上
  C.略向下倾斜  D.略向上倾斜
  4.实验室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需将导气管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这个操作应在( )
A.加热固体药品前
B.与加热固体药品同时
C.开始有气泡放出时
D.气泡连续并均匀放出时CD  5.某同学设计了4种制氧气的方案:
 ①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
 ②使高锰酸钾受热;
 ③用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共热;
 ④使二氧化锰受热.判断这四种方
法( )
 A.全正确?  B.全不正确????
  C.①②③正确? D.只有①②正确CD  7.医院给病人输氧时用到类似下图所示的装置。 关于该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B.b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料管
  C.使用该装置来观测是
否有氧气输出
  D.使用该装置用来观测
氧气输出的速率B  8.实验室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下列步骤:①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塞入一小团棉花,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并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熄灭酒精灯。⑥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②③①④⑥⑤课后习题答案3. (1)水槽中水倒吸入导管
(2)防止生成的水倒流炸裂试管
(3)预热
(4)防止水槽中水倒流
(5)装置气密性不好,收集前没有排尽空气。
4.防止炸裂试管 可以
5.(1)不相同 后一种
 (2)略 谢谢!课件12张PPT。平泉四中 孙艳枝二氧化碳的性质(二)侦探团,山洞中,去探险,
狗昏迷,火把灭,人无恙。[ 镜头一 ]温故知新[ 镜头二 ]出山洞,狗苏醒,饮料出,
花变色,用所学,觅真相。【提出问题】:
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可以用澄清石灰水,它的原理是什么呢?【实验方案】 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2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Ca(OH)2+CO2==CaCO3 +H2O我探究我快乐生活实例(1)久置空气中的石灰水表面形成一层白膜的原因。(2)用石灰浆刷过的墙壁屋内生个炭火盆反而更潮湿。(3)用石灰浆保鲜鸡蛋,石灰浆刷树干。我探究我快乐【提出问题】2 如何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呢?喷泉实验实验原理?烧杯中的液体沿玻璃
管进入烧瓶,形成喷泉。烧瓶中的二氧化碳与氢
氧化钠溶液反应,使烧
瓶内的气压减小,小于
外界大气压。滴有酚酞溶液的蒸馏水实验现象?DCCCD相信你会设计相信你会分析化学反应往往伴随着一些现象发生,但CO2与NaOH溶液的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为了通过一些现象说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某班同学分两组作了如下探究实验:
?
(1)第一组同学把一支收集有CO2的试管倒立在装有饱和NaOH溶液的烧杯中(如右图所示),看到试管内液面上升。这种现象是因为试管内外产生( )
?A.温度差??B.重力差?
?C.压强差??D.浮力差??
?试试你的身手(2)第二组同学从中得到启发,也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进行探究:
?A现象为????????? ?,
B现象为??????? ??,
C现象为????????????????????? 。
?
?
? (3)同学们经过分析讨论,认为第一组的实验中产生液面上升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种。一种是因为CO2与溶液中的NaOH反应,消耗了 CO2,你认为另一原因是 ? 。?
?(4)为了进一步证实CO2与NaOH溶液已经发生了反应,他们设计了如下方案:取上述实验后的溶液,第一组同学滴加???????,现象为??????? ; 第二组同学加?????? ,现象为?????????? 。他们虽然看到的现象不同,但都可以证实CO2与NaOH溶液已经发生了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