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课件(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课件(1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7-12 22:05: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
2.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基本事实;
3.评价《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
4.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评价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学习目标
材料二: 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力搜刮, 加捐加税。官府常抓人毒打交不起税的人。1843 一1850 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 余起, 遍及十几个省。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 鸦片走私导致白银外流、银价激涨,洋货涌入导致传统手工业破产,巨额赔款加重人民负担,所以有史学家评价说:太平天国运动是“ 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
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民族矛盾激化。——外因
清政府腐败统治, 阶级矛盾激化。——内因(根本原因)
1.背景:
材料三: 1846 年一1850 年, 两广地区水、旱、虫灾不断, 广大劳动人民陷于饥饿和死亡的困境。
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诱因
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均未考中
1843年
从《劝世良言》中吸取西方基督教教义,创立“拜上帝会”
1844年起
与冯云山一起在广东和广西等地开展传教活动。此后写出《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等,将清朝皇帝称为“阎罗妖”,号召人民奋起击灭
个人原因: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做了组织准备
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1843
1851.1
准备
创立拜上帝会
开始
金田起义
金田起义
永安建制
永安建制
初建政权
1853.3
定都天京
《资政新篇》
全盛
北伐和西征
1856
由盛转衰
天京事变
1864
天京陷落
失败
《天朝田亩制度》
对峙
定都天京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金田起义时,广西巡抚周天爵在一封信中写道:“二月初一日出省,带兵一百名,如驻马嵬坡,皆不愿走也;路上募一百名,又如石壕驿,未走先哭。乃于十二日甫抵武宣,而教匪偷越紫荆山而来,如虎兕出柙,先锋已到三里圩矣。……方到时县官一人,一县皆空,而纷纷向西逃者渡江船无歇时。问县(官)刘作肃有何准备?答云‘只有一绳’,则大哭。我何等福气……”
材料研读
这段话说明了什么?
说明清军畏敌如虎、官兵丧失斗志,而太平军则士气高涨、作战勇猛。
永安建制
太平天国运动形势图
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说明了新生的农民政权一升始就依照旧的封建制进行内政建设,其封建意识浓厚
个体小生产者的局限性
南王:冯云山
天王洪秀全
西王:萧朝贵
东王:杨秀清
北王:韦昌辉
翼王:石达开
·《天朝田亩制度》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凡当收成时……(除留足口粮外)余则归圣库。凡麦、豆、苎麻、布帛、鸡、犬各物亦然。
——《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中分配土地的方法?
目的?
分配社会财富的方法?
“四有两无”的理想社会
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收归圣库,平均分配
(“圣库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
如果你是农民,你支持这一纲领吗?这个纲领能否成功推行?
进步性
局限性
否定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反映了千百年来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对于发动和鼓舞广大农民起来参加反封建斗争起了积极作用。
采取绝对平均主义分配土地,主张在小农经济水平上平分社会财富、废除私有制,因带有很大的空想色彩而在实践中难以实行。
1853年5月,北伐。北伐军一度逼近天津,但奋战两年后全军覆没。
1853年5月,西征。有效地保卫天京,保证了粮源。
北伐
西征
李开芳
石达开
太平军铜炮
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领导者态度发生了哪些变化?
领导者从追求平等,到开始贪图享乐,争权夺利。
天王府复原图
材料一:天王制造24只金碗,金筷子,筋长近尺浴盆亦以金。连净桶夜壶都以金造。
材料二:天王府不设太监,妃嫔与女官共有2300人之多,均为洪秀全一人所有。洪秀全一生共有88个后妃,都没有封号,统称为妻。在召见时以数字化依次编号,如“第25妻”、“第73妻”之称谓。
材料三:洪秀全去探视东王杨秀清的病情时,坐的是64人抬的大轿。
天王宝座
·天京事变




①逼
②杀
④杀
③责
⑤疑
⑥走
影响:太平军损失惨重,人心士气受到严重影响。天京事变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天父杀天兄,终归一场空。
(1)政治上:重建领导核心
陈玉成、李秀成协同作战,取得浦口、三河大捷,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军事上的不利局面。
(2)军事上: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一批青年将领。
颁布《资政新篇》
内容:
(1)政治:提倡建立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
(2)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3)文教:学教育和先进技术
(4)外交: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
评价:
⑴进步性:先进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顺应了世界潮流。集中反映了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急切愿望。
⑵局限性:未反映农民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不是农民革命的产物;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处于战争环境,未能实行。
1860年,曾国藩的湘军包围安庆,陈玉成和李秀成救援失败,安庆陷落。后陈玉成被俘。
华尔洋枪队
华尔(美)
曾国藩
李鸿章
曾国藩从湖南同乡农民中招募组建湘军,治军赏罚分明。
李鸿章在安徽同乡中编练淮军,采用先进的洋枪洋炮。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决定同侵略者联合共同镇压太平天国。1860年,在上海组成由美国人华尔统领的洋枪队。
太平天国遭到中外反抗势力的联合镇压
①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性质)
②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意义)
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
缺少科学理论指导
痴迷宗教脱离实践
农民阶级的狂热性
革命纲领不切合实际
农民阶级的空想性
领导集团奢侈享乐,争权夺利,腐败,不团结
农民阶级的分散性
主观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合作探究:太平天国运动为何失败?
材料:洋枪队是清政府勾结美、英、法侵略者为镇压太平天国组成的武装。1860年(咸丰十年)在上海组成由美国人华尔统领。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客观原因:
启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于阶级的局限性和时代的局限性,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同中国古代农民群众的反抗斗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有何特点?
探究:新特点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反封建同时反侵略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旧民主主义革命
利用外来基督教思想
①起义背景新——
②起义形式新——
③治国方案新——
④担负任务新——
⑤失败原因新——
⑥所属范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