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古代政府管理户籍的根本目的是掌握人口变动情况,以便征发赋役。下列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按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
①户籍分为主户和客户②实行“土断”,使白籍人口土著化
③大索貌阅,重新核定户籍④按职业定籍,统称为“诸色户计”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②③④① D.③②①④
2.汉初法律文献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户律》中规定:“民宅园户籍、年细籍、田比地籍、田命籍、田租籍,谨副上县廷,皆以箧若匣匮盛,缄闭,以令若丞、官啬夫印封,独别为府,封府户。”该规定旨在( )
A.掌控人口田地以便征发赋役 B.掌握封国实力以防地方割据
C.厘清户籍资产以行重农抑商 D.打击豪强地主缓和阶级矛盾
3.据文献记载:“二十二年更定保甲之法:一、顺天府五城所属村庄暨直省各州县乡村,每户给门牌。十户为牌,立牌长;十牌为甲,立甲长;三年更代。十甲为保,立保长,一年更代。”关于材料所述的基层组织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旨在维护社会治安 B.兼具区划和户籍管理性质
C.是最基层的行政机构 D.体现民众的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
4.唐朝以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城内设坊,郊外设村,设里正、坊正、村正。明朝实行里甲制,十户为ー甲,一百一十户为一里,设甲首、里长。清朝从城市到农村,以十户为牌,设牌长;十牌为甲,设甲长;十甲为保,设保长。这反映了中国古代
A.宗族成为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 B.乡村治理主体呈现多元化
C.中央政府对乡村社会直接管控 D.基层社会治理的日趋严密
5.下图是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基层组织结构示意图。该历史时期最有可能是( )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6.秦朝时,在地方设置的乡、里、亭的官吏不由皇帝或官府任命,但却规定,要由地方推择当地富庶人家的适龄人员充当。从这一规定可以看出,秦朝( )
A.地主绅士是其基层治理的基础 B.各级官吏均出自富有之家
C.轻视地方的行政管理 D.沿袭先秦的行政管理
7.隋朝正仓和军仓的租谷,提供官禄、军费等支出,义仓提供赈济。隋炀帝置含嘉诸仓,便于转输。唐朝仓储系统日益完善,含嘉仓被称为“天下第一粮仓”。到唐朝后期,加强了水路交汇处转运仓的建设,漕运路线向东南转移,使关中储粮充实。可见隋唐仓储系统
河南省洛阳市含嘉仓遗址
①供应朝廷粮食 ②进行社会赈济 ③保障地方支出 ④调节国内市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明清时期,宣讲“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当时,由地方官吏广泛推行乡约制度,设立乡约组织,每月召集百姓宣讲、教化。上述举措的本质是
A.理学渗透民间 B.强化儒学的地位
C.宗法观念延续 D.对基层控制加强
9.隋朝定都长安,又将洛阳作为东都,史称“两京”。唐朝规定,两京都城及地方县城内设坊,郊外设村,其它地区继续设里。坊村里的负责人皆称为“正”,即里正、村正、坊正,专门负责督察工作,执行“掌按户口,课植农桑;检查非违,催驱赋役”等任务。由此可见,唐朝的基层制度
A.导致了唐朝的地方割据 B.创新了地方选官制度
C.有利于巩固唐朝的统治 D.造成了地方藩镇割据
10.户籍档案是了解古代王朝人口变化、土地及赋役制度等的重要资料。有学者在研究7世纪后期敦煌户籍档案时发现,大历四年,某处在籍的61户人家,户均已授田47亩,仅占应授田的33.9%;户与户之间授田数也存在差异,如:赵大本三丁一中一老男90亩,张介介中女当户51亩,令狐进尧一丁一老男103亩。由此可推知,当时( )
A.土地兼并情况严重 B.政府严控土地流转
C.赋税制度有待调整 D.小农经济大量破产
11.把百姓编户入籍,形成封建国家的“编户齐民”,此户籍制度实行于
A.秦朝 B.秦朝 C.宋朝 D.汉朝
12.西汉政府在蝗灾旱灾之后,对疫病患者进行隔离,“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南齐时设立了“六疾馆”用以隔离病人;隋唐时期有“病坊”,一些寺院也收治病人。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防疫活动的开展
A.体现医疗技术取得重大进步 B.表明民众防疫意识显著提高
C.得益于救治机构的建立 D.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
13.据《册府元龟》记载,唐太宗在位的23年间竟然发布了28次养老诏。不仅如此,《唐律疏议》记载,百姓一旦到了六十岁,就可以享受“养老福利”。年满六十岁的百姓就会被列入“老人”的行列,这时朝廷会免除他所有的赋税,再赐予40亩的田地。这充分表明唐朝时期( )
A.传统孝道受到重视 B.淡化四书五经的影响
C.儒家思想开始法律化 D.开明开放的统治政策
14.鸠杖,也叫王杖,是汉哀帝时期朝廷为老人特制的一种拐杖。《后汉书·礼仪志》记载:“仲秋之月,县道皆案户比民,年始七十者,授之以玉(王)杖,餔之以糜粥。八十九十,礼有加赐。王杖长九尺,端以鸠鸟为饰。鸠者,不噎之鸟也。欲老人不噎。”由此可知,汉代( )
汉代鸠杖
A.抚老政策更具教化的倾向 B.传统手工业技艺有所发展
C.孝道文化已在社会上蔚然成风 D.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正渐趋完善
15.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原来与土地制度、赋役制度形成三位一体,后来走向与土地制度、赋役制度分离。这一“分离”完全实现是在( )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二、材料分析题
16.发展公益事业,有利于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是中国古代公益慈善事业发展阶段的一座高峰,这一时期,不仅官方慈善机构众多,在士大夫群体的推动下,民间慈善事业也得到了重大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盛局面。北宋思想家张载提出了“民胞物与”的观点,“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其幼。圣其合德,贤其秀也”。儒家把恤老慈幼看作是每个人天经地义的责任和义务,显示了天下一家的思想观念,成为传统社会慈善活动尤其是士人公益慈善活动的思想资源。在各种公益事业中,士人贡献最多的还是兴办义学,宋代近百所义塾、义学中,大都是由士人兴建。
——摘编自汪家华、郑明《论宋代士人群体公益慈善事业》
材料二 在时人眼里,中西方的救济动机不同,救济制度与方法也不一样。首先,中国的“善举”是种德积福的行为,其动机源于积善余庆、为善必有善报的观念;而欧美各国的“善举”则尊奉上帝旨意,基于人人平等的观念,用人道、博爱的精神来撒播福音,解救他人苦难,完成助人之举。其次,在救济制度与方法上,中国善堂、善会大抵为施衣给食,多为消极的施舍,所谓“养”则有之而“教”不备;西方慈善组织的着眼点在于消除人们致贫的根源,讲求救人救彻,对受助者养教兼施,采取积极救助方式,即在收养之余,往往还会传授文化知识和培训工艺技能,使受助者数年后能有一技之长,自立谋生。也就是不单授人以鱼,更授人以渔。
——摘编自曾桂林《从“慈善”到“公益”:近代中国公益观念的变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士人群体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西方救济的主要区别,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共同的社会价值。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社会,历朝历代统治者对于治理乡村都十分重视。夏商周时,出现了乡里制度的萌芽。秦汉时期,乡里制度逐步成熟,既发挥基层政权的作用,又带有半自治的性质。隋朝基层官吏的数量比此前大为减少,权力也在逐步弱化。唐朝推行“村”制度,对城邑之外的各种聚落形态进行全面规范和整顿,不仅从名称上统一为村,而且从法律上实施统一管理,是国家力量向基层社会进一步渗透。自宋神宗熙宁年间直至清朝,乡里制度转变为职役制,治权所代表的官治体制从乡镇退缩到县一级,县为基层行政组织,县以下实行以代表皇权的保甲制度为载体,以体现族权的宗族组织为基础,以拥有绅权的士为纽带而建立起来的乡村自治政治。进入20世纪后,清王朝被迫于宣统五年实行新政,传统的乡里制度、保甲制度被乡镇地方自治所取代。
——摘编自唐鸣等《中国古代乡村治理的基本模式及其历史变迁》
材料二 民国时期,帝国主义的侵略加剧和政府的腐败无能使得乡村社会的矛盾愈演愈烈,乡村问题日趋恶化。对此,一些地方精英认识到改造中国必须从农村着手,通过乡村治理实现改造中国的目标,掀起了一股乡村建设运动的高潮。其中最典型的有晏阳初领导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在河北定县开展的“以教育为中心”的地方建设;梁漱溟领导的“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在邹平县推行的“以自卫为中心”的乡村建设;卢作孚领导的“乡村现代化模式”在重庆北碚进行的“以经济为中心”的乡村现代化建设。这些地方知识精英开展的乡村建设实验主要是来自他们对乡村社会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试图实现乡村社会复兴。
——摘编自苏海新、吴家庆《论中国乡村治理模式的历史演进》
材料三 毛泽东的乡村治理思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始终把农民置于革命和建设的主体地位,二是提出了农业现代化的目标,三是非常重视乡村的全面发展。……习近平乡村治理重要论述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顶层设计与理论指导,二是扎实推进精准扶贫,三是明确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和任务,四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与实施。
——摘编自邱春林《中国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基本历程与经验》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乡村治理的特点并指出其变迁的根本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运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解读新中国成立以来乡村治理取得巨大成就的密码。
参考答案:
1.B2.A3.C4.D5.A6.A7.A8.D9.C10.C11.D12.C13.A14.A15.D
16.(1)宋代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统治者重文,文人阶层不断壮大,士人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与社会声望;两宋文教事业发达,士人群体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士人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2)区别:近代中国“善举”的目的是种德积福;西方则以传播基督教、解救他人苦难为目的。近代中国的“善举”以消极的施舍为主;西方则养教兼施,救助方式积极。共同价值: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淳化了社会风气。
17.(1)特点:①历代统治者都重视;②起步早,历史悠久;③具有阶段性,逐渐完善;④行政职能与社会功能相结合;⑤乡村自治色彩逐渐淡化(或国家对乡村的控制逐渐强化)。(任答四点)
根本原因:封建制度的发展需要。
(2)评价:
性质: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运动是在内忧外患不断加剧的背景下,地方知识精英发起的复兴乡村社会进而实现改造中国的一场乡村社会改造运动。
进步性:有利于农村社会秩序的稳定;有利于农村经济和文化教育的发展,推动农村近代化;乡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为后世提供借鉴。
局限性:效果有限,没能解决农村的根本问题。
(3)密码:①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②国家战略布局的科学精准;③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④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⑤坚持理论与实践的与时俱进,走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道路。(满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