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练习题(含答案)
选择题
1.明朝时,掌管地方政权的机构是( )
A.六部 B.中书省 C.行中书省 D.三司
2.废除丞相是在下列哪个朝代( )
A.宋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3.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的命题范围是( )
A.诸子百家 B.三通四史 C.唐诗宋词 D.四书五经
4.明太祖时期的特务机构叫( )
A.都指挥司 B.按察司 C.锦衣卫 D.东厂
5.明代时从南美洲引进的农作物品种不包括( )
A.玉米 B.核桃 C.花生 D.向日葵
6.郑和下西洋能够获得成功的最根本原因是( )
A.政府的鼓励与支持 B.造船技术的高超和指南针的应用
C.郑和本人吃苦耐劳的探索精神 D.明朝前期国力强盛
7.“中国对外交往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世纪的丝绸之路和公元15世纪的郑和下西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公元前2世纪以前,中国没有任何对外交往
B.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主要是丝绷之路和郑和下西洋
C.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很早就致力于同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
D.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历史上仅有的一次主动的外交活动
8.“封候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诗句中戚继光表明的志向是( )
A.要进行远洋航行 B.赶走葡萄牙殖民者
C.平定农民军叛乱 D.要荡平东南倭患
9.1553年,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的西方殖民者是( )
西班牙 B.葡萄牙 C.荷兰 D.英国
10、历史文物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如图文物见证了( )
A.唐蕃和同为一家的和谐B.明朝时对外交流的盛况
C.清朝对东北边疆的守护D.清朝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11、下列疆域图中,最能明确说明钓鱼岛是中国领土的是 ( )
A.吴国疆域 B.唐朝朝疆域 C.元朝疆域 D.清朝疆域
12、有一幅对联:“开辟荆榛,千功伟业;驱逐荷虏,一代英雄。”这里称颂的民族英雄是( )
A. 戚继光 B. 文天祥 C. 郑成功 D. 郑和
13、清代被称为“回部”的地区生活着的少数民族是( )
A. 维吾尔族 B. 回族 C. 藏族 D. 蒙古族
14、下列事件中,属于清政府打击分裂势力,巩固国家统一的是( )
A. 雅克萨之战 B. 郑成功率军收复台湾
C. 靖康之变 D. 平定准噶尔叛乱
15、清政府“因(借助)其教(宗教)不易其俗”而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 册封“达赖”“班禅” B. 收复台湾
C. 平定噶尔丹的叛乱 D.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16. 乾隆时,内阁学士胡忠藻的诗里有“一把心肠论浊清”的句子,乾隆看了竟说:“加‘浊'字于国号‘清'之上,是何肺腑?”结果,胡忠藻和族人被杀,罪及师友。这反映了统治者( )
A.设立军机处 B.实行八股取士
C.制造文字狱 D.设置厂卫机构
17. 清朝大兴文字狱,主要压制打击的是( )
A.督抚大员 B.王公贵族
C.知识分子 D.分裂势力
18. 17、18世纪,当欧洲上空的“理性之光”将人们引向光明时,东方的中国人正逐步被禁锢于“思想的牢笼”。“思想的牢笼”指的是( )
A.焚书坑儒
B.文字狱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闭关锁国
19. 清朝中期以后,社会矛盾尖锐、危机重重,其内部表现不包括( )
A.土地兼并严重 B.贫富分化严重
C.西方列强觊觎 D.民众生活困苦
20. 1793年,英国特使马戛尔尼来到中国朝见乾隆皇帝。当马戛尔尼炫耀地展示他带来的地球仪时,满朝大臣看到“日不落帝国”居然占据了地球仪上那么大块的地方,他们感到的不是疑惑,而是愤怒:怎么能把天朝大国画得这么小!这表明清廷官员( )
A.对世界的发展变化缺乏了解
B.已经认识到中国的落后现状
C.对西方工业文明持排斥态度
D.对英国的侵略野心缺乏警惕
21、清朝实行限制对外贸易政策,下令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关闭了其他港口。这一政策( )
A.巩固了清朝的统治 B.导致中国落后于西方
C.促进中外经济交流 D.避免了西方殖民入侵
2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辉煌灿烂。以下关于人物及其成就的搭配,正确的是( )
A.张仲景——《本草纲目》
B.祖冲之——活字印刷
C.吴道子——《洛神赋图》
D.宋应星——《天工开物》
23、郑和木姓马,云南人,初名三保。他率船队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间的友好关系,至今在东南亚的一些国家还保留着为纪念郑和而命名的“三宝庙”、“三宝塔”等遗址。他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尊崇,主要是因为( )
A.开通丝绸之路 B.七下西洋 C.六次东渡日本 D.西游天竺取经
24、某兴趣小组在学习“闭关锁国”政策时,制作了一张学习卡片,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闭关锁国”政策
表现 ①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不许擅自出海贸易
②绝对禁止一切商品出口和船只出海
③特许“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影响 ④导致国家闭塞,逐渐在世界上落伍
A.① B.② C.③ D.④
25、一位殷实的商人,多年从事丝绸产销,由于生意兴隆,就添置十几台织机,
雇用十几名技术工人织绸。这一历史情景最早应出现在( )
A. 元朝后期 B.明朝前期 C.明朝中期 D.清朝前期
二、非选择题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貳(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一一《职官志》
(1)材料反映了哪一朝代官制的变化 文中的“帝”指的是谁
(2)材料中的“六部”指哪六部 他们对谁负责
(3)材料中的“帝方自操威柄”是什么意思
(4)材料中所说的机构变化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朝中期的中国,是一个综合实力走在世界前列的强国。但中国人没有恃强凌弱,郑和下西洋是世界上公认的和平之旅;28 年间,郑和船队始终奉行“共享太平之福”的对外政策,发展与各国的友好关系,在中国与亚非国家之间架起了友谊的桥梁,进一步树立了中国的和平友好形象。 ——《中国水运报》
材料二:历史是最好的见证,爱好和平和自由的东南亚人民是最严正的法官,数百年中,各种郑和庙宇香火旺盛,各种遗迹经久不损,各种传说历久不衰,这正是东南亚人民对来自中国的友好使者怀念、敬仰的表现。 ——《郑和下西洋》
(1)明朝哪位皇帝最早派遣郑和下西洋 郑和船队最远到达哪个洲
(2)依据材料一、二,简要说明郑和下西洋为什么是“世界上公认的和平之旅”。
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即来索,则地当归我,珍瑶不急之物,悉听而归。” ——《台湾通志》
(1)材料中的“今”是指哪一年?“贵国”是指哪个国家?
(2)“余”又是指谁?他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3)为什么说“台湾一向属于中国”?请从历史的角度分析说明。
(4)后来清朝设置什么机构管辖此地 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有什么重大意义?
29. 我国古代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二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一个形成、发展、巩固、强化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武帝施主父(即主父偃)之策,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
--摘自《汉书·诸侯王表》
材料三 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为了解决君相之争,……于1380年,将丞相胡惟庸诛杀,在随后的十年里,大肆捕杀其党羽,株连杀戮3万余人,并对我国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改组。
材料四 清朝沿用明朝政治制度,内阁仍然是政府的中枢机构。但因受清朝建立并保留下来的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制约,权力有限,使皇帝集权受到较大影响……后来,清朝统治者对中央中枢机构进行了改组。
(1)图一这种行政管理制度创立于哪个朝代?该朝代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统治推行了什么制度?
(2)图二这种行政管理系统的名称是什么?
(3)材料二中汉武帝“下推恩之令”有什么积极作用?
(4)材料三和材料四中明朝和清朝为了进一步强化中央皇权,在政治上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
(5)简要归纳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
答案
1-5DCDCB 6-10DCDBD 11-15DCADA 16-20CCBCA 21-25BDBBD
26、(1)明朝。明太祖朱元璋。
(2)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皇帝。
(3)国家的军政大权,都集中到了皇帝手里。
(4)君主专制得到了加强与发展。
27、(1)明成祖。非洲。
(2)中国人没有恃强凌弱,郑和船队始终奉行“共享太平之福”的对外政策,发展与各国的友好关系;东南亚人民对郑和的怀念、敬仰。
28、(1)1661年,荷兰。
(2)郑成功收复台湾。
(3)元朝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台湾(琉球),这标志中央正式管辖台湾。
(4)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统一,有利于台湾的经济文化开发。
29、(1) 秦朝;郡县制。
(2) 三省六部制。
(3)解决了王国威胁中央政府的问题。
(4)明朝:明太祖废丞相(明成祖设内阁或用厂卫制度实行恐怖统治);
清朝:雍正时设军机处(乾隆时废除议政王大臣会议)。
(5) 作用:①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发展;②一定程度上为抵御外国侵略提供了保障;③在很长时间内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