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冲刺】广东省中山市人教版2016年初中历史中考基础梳理复习课件 第6章 侵略与反抗(共3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冲刺】广东省中山市人教版2016年初中历史中考基础梳理复习课件 第6章 侵略与反抗(共3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4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12-26 15:12: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7张PPT。考纲要求知识结构考点突破第6章 侵略与反抗中考冲刺图片资料1. 林则徐虎门销烟。
2. 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3.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4. 《马关条约》及其影响。
5. 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1.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
2.列举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3.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4.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列举《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5.知道义和团运动和抗击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考点一 林则徐虎门销烟1.背景: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要求开辟海外 ,掠夺原料;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海外贸易)抵制了英国工业产品的倾销;鸦片走私可牟取暴利。
2.经过:1839年3月,林则徐到达广州开展禁烟(严令外商必须交出鸦片,并保证不再走私鸦片。主张不禁止外商的正当贸易活动)。1839年6月, 在广州
海滩当众销毁收缴的全部鸦片。
3.意义:虎门销烟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但其成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借口。市场虎门林则徐考点二 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1.《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1)割地(割 )。
(2)赔款(2100万银元)。
(3)五口通商(开放 、 、 、
、 为通商口岸)。
(4)协定关税(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香港岛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2.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1)《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 社会,是中国 的开端(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由封建社会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割地破坏了中国领土和主权完整。
(3)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4)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近代史半殖民地半封建考点三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1.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860年, 联军抢劫、火烧 ,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浩劫。
2. 国趁火打劫,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东北、西北大片领土:俄国采用先武力强占,再强迫签约的方式,先后通过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割占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 在内约40万平方千米的领土)、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19世纪80年代中俄《改订条约》以及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共计约
多万平方千米。
英法圆明园俄库页岛一百五十考点四 《马关条约》及其影响1.邓世昌和黄海大海战(不考):
年(农历甲午年)9月,中国北洋舰队执行护航任务,在 海面遭到日本舰队袭击,致远舰管带 为保护旗舰壮烈牺牲。之后,北洋舰队主帅李鸿章下令“避战保船”,日军由此夺得黄海制海权。不久, 北洋舰队在威海卫全军覆没。
黄海邓世昌2.《马关条约》:
(1)1895年4月,甲午战争清军大败,清政府急命李鸿章赴日本马关议和。
(2)条约内容:①割地:清政府割辽东半岛、 (从此沦为日本的殖民地长达 年之久)、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款: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③增辟通商口岸(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从此,列强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深入到西部内陆)。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 (列强向中国资本输出、投资设厂,打击了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3)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 程度(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加深)。
台湾50工厂半殖民地化考点五 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1.八国联军侵华: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发展到京津地区,斗争矛头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1900年6月,为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 、
、 、 、 、意、奥八国联军两千多人,由天津向北京进犯。八国联
军夺取天津,不久攻占北京,在此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
2.《辛丑条约》:
(1)时间: 年(农历辛丑年),清政府被迫同英、法、俄、美、日、意、德、奥等国签订《辛丑条约》英法日俄德1901美(2)主要内容:①经济: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②政治: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
活动。③军事: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④外交:划定北京 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3)影响:①战争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②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表明清政府已经成为“ ”。③军事、外交方面的措施,使北京门户大开,大大便利了帝国主义侵略,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国防安全。④条约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 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反帝洋人的朝廷完全东交民巷 一、单项选择题基础训练( )1.(2015·贵州)历史上,国际联盟把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日”。1987年,联合国又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它们的确定是为了纪念被誉为“全球禁毒第一人”的
A.关天培 B.林则徐 C.左宗棠 D.邓世昌
B( )2.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推论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 )3.(2015·甘肃)中国在19世纪上半期出现了“千古未有之变局”,政治上的独立自主、经济上的自给自足现状被打破。这种“变局”开始于
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AA( )4.(2013·广东)右图提供的信息与中英《南京条约》主要内容相符的是
①割香港岛给英国
②赔款2100万元
③开放广州等城市为通商口岸
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 )5.(2013·南京)1853年,马克思说:“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威权,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他评价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A( )6.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得出此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被迫开放通商口岸,中国市场大门被打开
B.签订中英《南京条约》,国家主权遭到破坏
C.鸦片战争后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D.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 )7.(2015·山东)我们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必须清楚哪些是史实,哪些是结论。下列属于“结论”的是
A.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D.中日签订《马关条约》
DC( )8.(2015·安徽)阅读右图,导致清朝这一时期几种主要进口货物税率(关税)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B.中国手工业纺织技术较弱
C.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
D.英国机器棉纺织业发达
C( )9.(2015·重庆)鸦片流入中国,从1842年的33 000箱上升到1848年的46 000箱……仅1848年就有一千多万两白银外流。当时市场用铜钱,而农民交租要用白银。一两银子在18世纪时兑换1000文铜钱,而在1845年,则超过了2000文。这表明
①鸦片战争后鸦片流入量急剧上升 ②中国传统手工业日渐破产 ③白银大量外流导致银贵钱贱 ④鸦片战争后农民的负担大大加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0.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海关进口税则》确定进口货物税率为7.5%—27.5%,这废止了近代某一条约的相关规定。这一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CA( )11.(2014·四川)历史地图以简明的、特定的地图语言再现历史,表示人类历史活动特定的空间和进程,帮助人们直观地了解所学史事的地理位置、范围,掌握历史地理概念。右边这幅战争形势示意图再现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左宗棠收复新疆期间
D.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 )12.(2015·福建)历史遗迹是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右图遗迹见证的中国近代史上的历史事件是
A.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 B.沙俄侵占雅克萨
C.英军攻陷广州 D.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BD( )13.马克思说:“俄国在战争中,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在中国获得的好处都要多。”19世纪中期,俄国在中国获得的主要“好处”是
A.取得协定关税特权
B.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C.获取了中国大量赔款
D.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
( )14.(2015·江苏)“甲午大败,成中国之巨祸。”下列集中体现了这一“巨祸”的史实是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
BC( )15.近代中国被迫与列强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其中19世纪90年代与19世纪40年代的不平等条约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
A.割占中国领土的面积扩大
B.开放的通商口岸深入内地
C.索取中国赔款的数额加大
D.列强获得对华资本输出的特权
( )16.中国对钓鱼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近代日本割占了包括钓鱼岛及其附属各岛屿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DC( )17.(2015·湖北)下图为张自强同学在学习“马关条约的影响”时所做的课堂笔记,但笔记内容不够完整,请你帮他对该内容做进一步的完善
A.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开始遭到破坏
B.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C.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D.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 )18.(2014·四川)《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该条约中有利于外国人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的条款是
A.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C.增辟通商口岸
D.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D( )19.(2015·江苏)在某次战争之后,列强欣喜若狂,声称“第二次发现了中国”。英国一家报纸评论道:“中国为东方一团大物,势已动摇……今欧洲之人,虽田夫野老,无不以瓜分中国为言者。”这次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20.(2015·江西)干支纪年是我国古代发明的一种纪年方法,如:“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就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几个连续的年份,李希圣的《庚子国难记》写的就是上述庚子年发生的事。根据所学知识推断,这里说的“庚子国难”具体是指
A.旅顺大屠杀 B.台湾被割占
C.谭嗣同就义 D.八国联军侵华
CD( )21.(2015·广东)正当人们欢欣鼓舞地迎接20世纪到来之际,中国人却是“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收到了一份“西方人送来的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这份“礼物”指的是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 )22.(2015·四川)下列情况不可能出现在1905年的是
A.香港岛为英国管辖
B.外国商人在重庆、苏州开设工厂
C.外国军队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
D.北京东交民巷有中国人居住
DD( )23.《辛丑条约》签订后,一本启蒙读物这样写道:“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一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下列《辛丑条约》的内容中,最能体现“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观点的是
A.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
B.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准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C.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D超越自我
( )24.(2015·江苏)下列是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有关赔款的规定:①赔款2100万元;②赔偿白银4.5亿两;③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②①③
( )25.(2015·湖南)《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列强对华经济侵略转向以资本输出方式为主。下列各项不属于资本输出方式的是
A.设立银行 B.兴修铁路
C.开矿办厂 D.勒索赔款
CD( )26.“道光后期以来,清政府曾在抵御外辱的旗帜下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这是一个转折点,在西太后身上,民族战争失败的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与材料中“转折点”直接相关的不平等条约的条款是
A.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B.允许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赔偿军费白银2亿两
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D( )27.博物馆近代展馆前,导游向同学们解说关于近代列强是如何一步步侵略中国时说道:“起初①允许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接下来②开放广州、厦门等为通商口岸;后来③各国派兵保护东交民巷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最后④还趁机割占我国北方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千米。”显然导游把史实的顺序弄错了,那么正确的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④①③ D.③④①②C28.请仔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规定广州是允许外商来华贸易的唯一口岸,而且即使在广州也百般限制中国人与外商接触。政府特许的“十三行”不仅垄断了与外商的经济往来,还代政府出面办理交涉事宜。
材料二:1895—1898年,新建的商办厂矿企业资本万元以上的有60多家,棉纺织厂最多。由于日本棉纱的大量倾销,以及资本雄厚的英、美、德等国纱厂在上海相继设立,加上清政府的苛捐杂税和官吏勒索,沪、苏、杭一带的华资纱厂从1898年起就开始亏损,其他各地纱厂也难以维持。
二、综合题材料三:
材料四: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1)材料一反映了清政府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结合材料说说你对这一政策的理解。这一政策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1)政策:“闭关锁国”政策。理解:清政府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影响:使中国落伍于世界。(2)根据材料二,这一时期的社会经济发生了什么变化?根据材料二指出,1898年以后纱厂亏损的原因有哪些?(2)变化: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原因:外国商品倾销;列强在华设厂;清政府的苛捐杂税;封建官吏的勒索。(3)材料三中图一、图二所示的分别为中国近代哪一不平等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图一到图二所示通商口岸位置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3)条约:图一为《南京条约》;图二为《马关条约》。说明的问题:外国侵略势力由沿海深入到内地,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中国民族危机加剧。(4)结合以上史料,谈谈你的感悟。(4)①弱国无外交;②落后就要挨打;③要坚持改革开放。(言之成理即可)(5)归纳整理知识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能力之一。依据材料三、四,结合所学知识,填写下表。
主题: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鸦片南京条约开始第二次
鸦片甲午
中日马关条约大大加深八国联
军侵华辛丑条约完全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谢谢!!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