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一、选择题
1.明代官吏考核制度较为成熟,官吏需要定期接受吏部考察,以惩处昏懦贪奸、才力不及者。在弘治六年的考察中,吏部尚书王恕上奏皇帝要求罢免近两千五百名官员,皇帝以“人才难得”为由不允,王恕以辞职威胁迫使皇帝同意。这一现象反映出
A.明代官僚集团内部相互倾轧 B.人才储备在明代的严重不足
C.明中期吏部行政地位的降低 D.君主专制对考核制度的干扰
2.15世纪前期,明成祖派遣郑和远航海外,访问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资金、装备、技术等方面大大领先于之后的欧洲航海,但却未能持续,其中断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对外贸易受官府的控制 B.陆上丝绸之路更为便捷
C.朝贡贸易带来财政压力 D.国内自给自足经济抵制
3.弘治年间,江西等地屡有民乱危及郡县,有司"备其东则发于西、剿其南则窜于北。时镇守江西太监及三司仪,以为盗之未平,以政令不一,而邻境有司不肯协力故也。宜设巡抚宪臣置司要地以节制之,而割附近郡县以隶之,则盗平也"。于是合辞以闻,被允准。这主要表明
A.明朝地方阶级矛盾尖锐 B.巡抚设置适应协调地方需要
C.三司人浮于事效率低下 D.地方割据影响明朝中央集权
4.据《明会要.职官》记载,明宣宗时内阁配置了诰敕房和制救房等附属办公机构,文渊阁称为内阁固定办公场所。明英宗时“国家若遇到重要事情,(内阁)大学士可会同各衙门于内阁会议,并成为成例"。这表明
A.六部衙门直属内阁管辖 B.内阁首辅权力趋于失控
C.内阁政治职能得到提升 D.国家决策趋向于制度化
5.2002年史学家孟席斯出版了《1421中国发现世界》一书,书中作者通过一些绘制于15世纪前期至16世纪前期的模糊不清的海图或地图,肯定这些地图反映的地图知识是当时欧洲人尚未掌握的一些地名标识的地方,是欧洲人没有到过的,因而他推断只有郑和的船队才具备到达这些地方并精确绘制在地图的可能,最后得出了是郑和船队发现了新大陆的结论。历史学家姚大力认为支持作者的基础极其脆弱,因为只要其中一项被否定或不能成立,结论就变得毫无意义。而且历史学家所谓的发现并不是指一般的到达,而是指到达后引起的有影响的变化。这说明
A.历史事实虽然只有一个,但历史解释需要大胆合理的想象
B.历史诠释需坚守客观立场,力求规避历史学家的主观认识
C.历史解释包含着深层次的因果关系,并非简单的历史事实
D.历史学家应以探究历史之谜为己任,敢于挑战历史的权威
6.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许多雄才大略、开拓进取的封建帝王,下列关于他们的史实,说法正确的是
序号 史实
① 公元202年汉高祖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② 汉武帝刘秀任用卫青、霍去病为将北击匈奴,保护大汉王朝。
③ 明太祖派郑和远航海外,宣扬大明国威。
④ 清太宗将女真族改为满洲,后来又改国号为大清。
A.① B.② C.③ D.④
7.据统计,明代阁臣任职2~10年的有76人,占阁臣总数的47.4%;任职1~2年的有39人,占阁臣总数的24.2%,两者相加达71.6%。这说明明代
A.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机构 B.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C.阁臣队伍稳定性特征明显 D.政治制度趋于成熟
8.史书记载郑和船队经过爪哇国,当地“一般国人最喜中国青花瓷器……则用铜钱买易”。材料反映出郑和下西洋促进了( )
A.明朝国威的树立 B.中国和亚非国家的经济交流
C.明朝航海技术的发展 D.中国和亚非国家的政治交往
9.明太祖废宰相,设殿阁大学士:明成祖后六部“承奉意旨,靡所不领”;明神宗认为首辅张居正“专权乱政,罔上负恩”,于是亲近权监而疏远朝臣,形成宦官集团。这一过程主要反映了,明朝
A.内阁权势逐渐强大 B.宦官专权形成的缘由
C.君权相权关系紧张 D.君主集权加强的趋势
10.《明史·职官志》记载:“洪武九年,汰平章政事,参知政事。十三年正月,诛宰相胡惟庸,遂罢中书省。其官属尽革,唯存中书舍人。”明太祖这样做的目的是( )
A.强化君主专制 B.维护国家统一
C.提高行政效率 D.实现制衡
11.明朝人谢杰认为,“寇与商同是人,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明中后期,私人海外贸易合法化后,倭患问题基本解决。这说明倭患问题( )
A.由国内贸易引发 B.与海禁政策相关
C.靠商人自发解决 D.因西葡殖民引起
12.[2023·甘肃武威高一期末]“揭帖”原为明仁宗特许近臣密陈朝政得失的公文,后演变为内阁专享的密奏文书,故称“密揭”。密揭作为内阁与皇帝沟通的主要方式,直接影响着最高决策的形成。这一变化反映了,明代( )
A.内阁宰相地位确立起来
B.君主专制受到削弱
C.行政决策体现民主原则
D.内阁参政地位提高
二、综合题
13.历史人物及其时代
材料一 洪武二年,倭寇“数侵掠苏州、崇明,杀掠居民,劫夺货财”。明初政府加强海防,倭寇未酿成大患。
明朝中期以后,国势日益弱,到了嘉靖时,浙、海卫所“战船、哨船,十存一二"。倭患日益严重。
嘉靖二十五年,戚继光在兵书上题下“封候非我愿,但愿海波平”的誓言。
嘉请三十三年,倭寇在昆山“分椋村镇,杀人万计”“烧房屋二万余间”“各乡村落凡三百五十里,境内房屋十去八九,男妇十失四五”。
嘉靖三十五年,戚继光出任宁绍台参将,镇守台州等地。他请求在义乌山区招募新兵,获得朝廷恩准。
嘉靖三十八年,他亲自到义乌招募三千人,组编成军进行训练,又适应东南沿海地形和倭寇作战特点,创造“鸳鸯阵”等新战法。经过两个月训练,他招募的这支军队开赴抗倭战场。
嘉靖四十年,倭寇大掠台州等地,戚继光率军作战连战皆捷,教回被掳男妇数千名,平定了浙东地区倭惠。
浙东倭患平定后,戚家军又赴福建、广东抗倭。所到之处,“成家军号令全石,秋毫无犯,民乃以手加额曰:“今日始见仁者之师矣!””
——摘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9卷明时期》等
材料二 用兵能用浩然之气,即是义理之勇,否则血气而已矣……兵众而不知律,必为寇所乘。
——戚继光《止止堂集》
有精兵而无精器以助之,是谓徒强;须兵士立得脚根定,则拽柴可以败荆,况精器乎!
——戚继光《练兵实纪·原火器》
从“时代与个人关系”角度,解读成继光的历史功绩。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一、选择题
1.明代官吏考核制度较为成熟,官吏需要定期接受吏部考察,以惩处昏懦贪奸、才力不及者。在弘治六年的考察中,吏部尚书王恕上奏皇帝要求罢免近两千五百名官员,皇帝以“人才难得”为由不允,王恕以辞职威胁迫使皇帝同意。这一现象反映出
A.明代官僚集团内部相互倾轧 B.人才储备在明代的严重不足
C.明中期吏部行政地位的降低 D.君主专制对考核制度的干扰
【答案】D
2.15世纪前期,明成祖派遣郑和远航海外,访问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资金、装备、技术等方面大大领先于之后的欧洲航海,但却未能持续,其中断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对外贸易受官府的控制 B.陆上丝绸之路更为便捷
C.朝贡贸易带来财政压力 D.国内自给自足经济抵制
【答案】C
3.弘治年间,江西等地屡有民乱危及郡县,有司"备其东则发于西、剿其南则窜于北。时镇守江西太监及三司仪,以为盗之未平,以政令不一,而邻境有司不肯协力故也。宜设巡抚宪臣置司要地以节制之,而割附近郡县以隶之,则盗平也"。于是合辞以闻,被允准。这主要表明
A.明朝地方阶级矛盾尖锐 B.巡抚设置适应协调地方需要
C.三司人浮于事效率低下 D.地方割据影响明朝中央集权
【答案】B
4.据《明会要.职官》记载,明宣宗时内阁配置了诰敕房和制救房等附属办公机构,文渊阁称为内阁固定办公场所。明英宗时“国家若遇到重要事情,(内阁)大学士可会同各衙门于内阁会议,并成为成例"。这表明
A.六部衙门直属内阁管辖 B.内阁首辅权力趋于失控
C.内阁政治职能得到提升 D.国家决策趋向于制度化
【答案】C
5.2002年史学家孟席斯出版了《1421中国发现世界》一书,书中作者通过一些绘制于15世纪前期至16世纪前期的模糊不清的海图或地图,肯定这些地图反映的地图知识是当时欧洲人尚未掌握的一些地名标识的地方,是欧洲人没有到过的,因而他推断只有郑和的船队才具备到达这些地方并精确绘制在地图的可能,最后得出了是郑和船队发现了新大陆的结论。历史学家姚大力认为支持作者的基础极其脆弱,因为只要其中一项被否定或不能成立,结论就变得毫无意义。而且历史学家所谓的发现并不是指一般的到达,而是指到达后引起的有影响的变化。这说明
A.历史事实虽然只有一个,但历史解释需要大胆合理的想象
B.历史诠释需坚守客观立场,力求规避历史学家的主观认识
C.历史解释包含着深层次的因果关系,并非简单的历史事实
D.历史学家应以探究历史之谜为己任,敢于挑战历史的权威
【答案】C
6.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许多雄才大略、开拓进取的封建帝王,下列关于他们的史实,说法正确的是
序号 史实
① 公元202年汉高祖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② 汉武帝刘秀任用卫青、霍去病为将北击匈奴,保护大汉王朝。
③ 明太祖派郑和远航海外,宣扬大明国威。
④ 清太宗将女真族改为满洲,后来又改国号为大清。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D
7.据统计,明代阁臣任职2~10年的有76人,占阁臣总数的47.4%;任职1~2年的有39人,占阁臣总数的24.2%,两者相加达71.6%。这说明明代
A.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机构 B.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C.阁臣队伍稳定性特征明显 D.政治制度趋于成熟
【答案】C
8.史书记载郑和船队经过爪哇国,当地“一般国人最喜中国青花瓷器……则用铜钱买易”。材料反映出郑和下西洋促进了( )
A.明朝国威的树立 B.中国和亚非国家的经济交流
C.明朝航海技术的发展 D.中国和亚非国家的政治交往
【答案】B
9.明太祖废宰相,设殿阁大学士:明成祖后六部“承奉意旨,靡所不领”;明神宗认为首辅张居正“专权乱政,罔上负恩”,于是亲近权监而疏远朝臣,形成宦官集团。这一过程主要反映了,明朝
A.内阁权势逐渐强大 B.宦官专权形成的缘由
C.君权相权关系紧张 D.君主集权加强的趋势
【答案】D
10.《明史·职官志》记载:“洪武九年,汰平章政事,参知政事。十三年正月,诛宰相胡惟庸,遂罢中书省。其官属尽革,唯存中书舍人。”明太祖这样做的目的是( )
A.强化君主专制 B.维护国家统一
C.提高行政效率 D.实现制衡
解析:依据题干材料“诛宰相胡惟庸,遂罢中书省”可知是指朱元璋杀掉宰相胡惟庸,并由此废除宰相制度,这加强了君主专制,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朱元璋对皇权与相权的处理,并未说明其巩固统一的措施,排除B项;宰相的废除,使皇帝需要直接负责领导六部,这成倍地增加了皇帝的工作压力,会降低行政效率,排除C项;朱元璋对宰相的废除,目的就是为了加强皇帝的权力,从而减少制约皇权的因素,与实现制衡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11.明朝人谢杰认为,“寇与商同是人,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明中后期,私人海外贸易合法化后,倭患问题基本解决。这说明倭患问题( )
A.由国内贸易引发 B.与海禁政策相关
C.靠商人自发解决 D.因西葡殖民引起
解析:根据材料“寇与商同是人,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可知,倭寇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海禁政策的实施,而明中后期,私人海外贸易合法化后,倭患问题基本解决,B项正确;明倭患问题与海禁政策相关,与国内贸易无关,排除A项;解决明倭患问题与政府政策有关,不是靠商人自发解决,也不是因西葡殖民引起,排除C、D两项。故选B项。
12.[2023·甘肃武威高一期末]“揭帖”原为明仁宗特许近臣密陈朝政得失的公文,后演变为内阁专享的密奏文书,故称“密揭”。密揭作为内阁与皇帝沟通的主要方式,直接影响着最高决策的形成。这一变化反映了,明代( )
A.内阁宰相地位确立起来
B.君主专制受到削弱
C.行政决策体现民主原则
D.内阁参政地位提高
解析:根据材料“密揭作为内阁与皇帝沟通的主要方式,直接影响着最高决策的形成”可知,密揭原为密陈朝政得失的公文,后演变为内阁专享的密奏文书,成为内阁与皇帝沟通的主要方式,直接影响最高决策的形成,说明内阁在国家政治地位的不断提高,D项正确;宰相制度已经被废除,排除A项;密揭加强了皇帝的权力,排除B项;“行政决策体现民主原则”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故选D项。
二、综合题
13.历史人物及其时代
材料一 洪武二年,倭寇“数侵掠苏州、崇明,杀掠居民,劫夺货财”。明初政府加强海防,倭寇未酿成大患。
明朝中期以后,国势日益弱,到了嘉靖时,浙、海卫所“战船、哨船,十存一二"。倭患日益严重。
嘉靖二十五年,戚继光在兵书上题下“封候非我愿,但愿海波平”的誓言。
嘉请三十三年,倭寇在昆山“分椋村镇,杀人万计”“烧房屋二万余间”“各乡村落凡三百五十里,境内房屋十去八九,男妇十失四五”。
嘉靖三十五年,戚继光出任宁绍台参将,镇守台州等地。他请求在义乌山区招募新兵,获得朝廷恩准。
嘉靖三十八年,他亲自到义乌招募三千人,组编成军进行训练,又适应东南沿海地形和倭寇作战特点,创造“鸳鸯阵”等新战法。经过两个月训练,他招募的这支军队开赴抗倭战场。
嘉靖四十年,倭寇大掠台州等地,戚继光率军作战连战皆捷,教回被掳男妇数千名,平定了浙东地区倭惠。
浙东倭患平定后,戚家军又赴福建、广东抗倭。所到之处,“成家军号令全石,秋毫无犯,民乃以手加额曰:“今日始见仁者之师矣!””
——摘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9卷明时期》等
材料二 用兵能用浩然之气,即是义理之勇,否则血气而已矣……兵众而不知律,必为寇所乘。
——戚继光《止止堂集》
有精兵而无精器以助之,是谓徒强;须兵士立得脚根定,则拽柴可以败荆,况精器乎!
——戚继光《练兵实纪·原火器》
从“时代与个人关系”角度,解读成继光的历史功绩。
【答案】明朝中期以后,国势日益弱,中国东南边疆倭患日益严重,严重危害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戚继光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立下“封候非我愿,但愿海波平”的誓言。戚继光组成戚家军,军纪严明,英勇顽强,平定了东南地区倭患,赢得人民的拥护。时代造英雄,戚继光生活在倭患严重的明朝,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促使戚继光担负起抗倭的使命,成就了抗倭英雄的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