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5张PPT。考纲要求知识结构考点突破第13章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考冲刺图片资料1.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
3.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4.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1.了解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农村改革和深圳特区的发展,认识邓小平对改革开放所起的重要作用。?
2.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认识改革对于中国发展的重大意义。?
3.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性;认识中国坚持科学发展、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性。
考点一中国共产党第 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1.背景:人们要求纠正长期以来的“左”的错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革”);当时党中央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思想理论界展开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并得出结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时间、地点: 年底、北京。?
?
?
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3.主要内容:?
(1)思想上:重新确立解放思想 、 的思想路线。
(2)政治上: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
上来(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实行 的伟大决策。?
(3)组织上:形成了以 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4.历史意义:?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 。?
(2)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
(3)标志着 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5.改革开放的本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
?
实事求是经济建设改革开放邓小平伟大转折改革开放考点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对内改革,始于农村)????1.开始时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2.形式: (在公有制基础上,把集体所有的土地长期包给农民使用,把农民的责 、权、利紧密结合起来,即“ ,自负盈亏”)?
3.进程:?
(1)形成:安徽 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随后在中央指导下逐步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2)发展:随后,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方向发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乡镇企业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凤阳小岗附1.新中国土地政策的变化??
附2.改革的深化?
(1)1992年,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发表南方谈话,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是经济手段。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指明了方向,带来了改革开放的第二个春天。?
(2)1992年,中共十四大宣布: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城市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
考点三 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1.对外开放的过程:?
(1)开始:1980年,设四个 :广东的 、
、 ,福建的 (它们是对外开
放的“窗口”)。其中, 最早,是20世纪80年
代对外开放的代表,被誉为“一夜崛起的城市”。?
(2)扩大:1984年,开放14个? ?;1985年开
辟 (珠三角、闽东南、长三角、环渤海等4个);增设海南经济特区(最大);1990年设立了上海
开发区,成为20世纪90年代对外开放的代表?
(3)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
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
外开放格局。?
?
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深圳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浦东2.经济特区的作用:?
(1)利于引进外资、先进 和 经验。?
(2)利于中国融入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
(3)利于培养人才。?
(4)利于中国现代化。?
?
?
?
技术管理考点四 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旗帜)?1.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
(2)实行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又提出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3)1982年,中共十二大,邓小平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 的社会主义。?
(4)1987年,中共十三大,邓小平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做出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有中国特色(5)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是经济手段。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社会主 经济指明了方向,带来改革开放的第二个春天。?
2.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1)1992年,邓小平到南方视察,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影响深远。同年,中共十四大宣布: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
体制。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市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1997年,中共 将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正
式确立了 的指导地位。邓小平理论
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产
生的理论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
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是
)(中共十五大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附:中共党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两次会议?
十五大邓小平理论毛泽东思想 一、单项选择题基础训练( )1.(2015?广东汕尾)邓小平评价某次会议时说:“虽然过去我们已经进行了许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但是我们仍然有足够的理由说,这是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始。”这次会议是?
A.中共八大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 )2.(2015?河北)下列茶缸是新中国成立后不同时期定做并流传至今的生活用品,其中定做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是?
( )3.(2015?内蒙古)新中国历史上由以阶级斗争为纲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变的主要标志是?
A.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C.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造的完成
D.“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DB( )4.(2014?湖北)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这里“转折”的含义是?
A.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 B.开展真理标准的讨?
C.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D.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 )5.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此“新”的含义包括?
①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③提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④提出处理国际关系的五项基本原则?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
?
?
DB( )6.1985年,邓小平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其本质含义是?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改变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
D.改革不适应经济发展的管理体制?
( )7.(2015?江苏南京)1979年,小岗村农民兴奋地说:“大呼隆干了20年,越干越穷……就是治不好我们的穷病,包干到户一年就治好了。”带来上述变化的农村改革措施是?
A.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B.培育籼型杂交水稻?
C.给农民生产自主权
D.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AC( )8.(2015?湖北)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列有关其产生的积极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①消灭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②极大地调动了八亿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③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④农民获得了土地的所有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
( )9.(2015?四川)右图反映了1978年来我国农民人均家庭收入不断增长变化的情况。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改革运动?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第一个五年计划?
BD( )10.(2014?四川)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农业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下列图片所反映的农业生产关系调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④③①②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 )11.《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记载:“……集体农业的痕迹,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消失”的原因应是?
A.农村实行政社合一 B.农业合作化的完成?
C.封建土地制度被废除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D( )12.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道:“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没想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都散伙了。”小说中描述的“拢合在一起”和“都散伙了”分别指?
A.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土地改革和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 )13.(2015?江西)在1979年4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习仲勋说:“广东省委提出了一个设想,利用自身优势,先走一步,在沿海划出一些地方单独管理,设置类似海外的出口加工区和贸易合作区,以吸引外商前来投资办企业。”这一“设想”后来成为现实,所“划出的一些地方”就是后来的?
A.经济特区
B.特别行政区 ?
C.民族自治区
D.沿海经济开放区?
A( )14.(2015?海南)“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浦东。”时至今日,深圳、浦东仍然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典型代表,这得益于?
A.改革开放 B.自力更生
C.科教兴国 D.区域自治?
( )15.《联合早报》指出:“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让世界进入中国”开始于?
A.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B.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C.香港顺利回归祖国
D.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
AB( )16.1984年,有国际媒体评论:“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三十五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个“大胆行动”指的是?
A.开放十四个沿海城市 B.设立珠江三角洲开放区?
C.设立深圳经济特区 D.开放上海浦东新区?
( )17.(2014?山东)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江苏省组建了沙钢集团、春兰集团、徐州工程集团等大型企业集团,实行股份制改造,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政策上直接为这些企业的改革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的是党的?
A.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改革开放?
B.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十三大提出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D( )18.(2015?山东)小云同学带着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搜集了“政企分开”“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他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
A.土地改革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国有企业改革 D.民主与法制建设?
( )19.“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歌词中盛赞的这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指的是?
A.倡导改革开放,实现伟大转折
B.邓小平南方谈话,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
C.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
D.港澳回归,实践“一国两制”构想?
CB( )20.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一书中写道:“他(指邓小平)把市场经济称做‘一种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强调‘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并要求做到两者的‘内部统一’。直到1992年,他才打破禁忌,公开宣称政府的中心任务就是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材料中邓小平“打破禁忌”的论断”?
A.促进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B.促进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C.推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
D.引导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21.(2015?江苏)1992年陪同邓小平巡视的陈开枝这样比喻:“南巡就是一个已经退役的老船长,它看着船的方向有问题时,他又一次跳上船头,把……航船摆正了。”(陈伟国《中学历史教学设计研究》)“航船摆正了”的含义是?
A.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回归单一计划经济模式?
C.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
D.广东设立首批经济特区?
( )22.(2013?广东)有学者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一种贴近现实生活的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它是能够为老百姓带来福祉的现实马克思主义。”“现实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开创者是?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CB超越自我?
( )23.在革命战争年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二者的共同点是?
A.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革命道路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以阶级斗争为纲
D.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 )24.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指出:“20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这三次巨变是指?
①辛亥革命②五四运动③抗日战争胜利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⑤改革开放?
A.①④⑤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
DA( )25.(2015?广东)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搜集的材料见右图。由此可确定他们研究的主题?
A.广州,中国现代化缩影?
B.广州,改革开放发源地?
C.广州,中国工业化一瞥?
D.广州,中国革命的摇篮?
AB( )26.(2014?湖北)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道路上走过了一段艰难的探索历程。期间有成功、有失误。我们要牢记的历史教训包括?
①要遵循生产力发展规律和要求,切勿再出现如“大跃进”之类脱离实际的做法
②要坚持民主和法制,依法治国,切勿再出现如“文化大革命”之类的全国动乱
③要依据本国国情,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④要遵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
D( )27.“它是一个光辉的起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严重的挫折中重新奋起,带领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社会主义中国将在这场新的革命中进一步告别贫穷和落后,走向繁荣和进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材料中的“它”是指?
A.遵义会议
B.新中国成立 ?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抗日战争的胜利
?
?
C( )28.(2015?江苏)1993年4月1日起,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精神,取消了粮票和油票,实行粮油商品敞开供应。从此,伴随城镇居民近40年历程的粮票、油票等各种票证就此谢幕,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新时代”是指?
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代
B.人民公社化时代?
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
?
?
D( )29.以下是第一个五年计划(重工业基地)示意图和对外开放初期示意图。下列对这两幅图解读正确的是?
A.图一以发展重工业为主,图二以发展农业和轻工业为主?
B.图一重工业基地集中在东北地区,图二对外开放始于东南沿海地区?
C.图一所示各项建设遭受重大挫折,图二对外开放取得巨大成就?
D.图一所示各项成就为图二对外开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
B30.改革是人类历史的鲜明主题,是人类得以进步、飞跃的主要动力之一,是历史发展的永恒主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经济社会改革。通过这次变法,旧制度废除了、新制度建立了,秦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川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材?
?
二、综合题材料二:19世纪中后期,中国和日本曾有相同的经历和命运:封建专制统治,面临外敌入侵,民族危机严重。为此,清政府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却以失败而告终。日本明治政府实行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很快崛起为一个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材料三:1978—2010年中国国民经济部分简表
?
材料四: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在发生一场意义深刻的变化……开始了叫做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责任进一步下放到家庭中。到1983年底,几乎全部农业生产都是以家庭为基础的。?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
?
材料五:见下图,1978年以来广东及全国经济增长变化图。
材料六:?
?
(1)材料一认为,商鞅变法后秦国发生了什么“根本性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秦国的变化对中国历史的进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变化:旧制度废除了,新制度建立了。影响:使秦国富兵强,为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
(2)根据材料二,分别写出中国“师夷长技”的自救运动、日本“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的名称。?
?
(2)洋务运动;明治维新。?(3)观察材料三中的简表,1978年中共召开的哪次重大会议促进了新时期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1978年和1992年这两次会议在经济方面分别做出了哪些重大决定?(3)会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材料四中所说的“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发生的“深刻的变化”是指什么?
(4)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5)依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78—1984年间广东经济有什么变化。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5)变化:广东经济增长速度由1978年远远落后于全国到1984年迅速追上全国增长速度。主要原因:在深圳等市开设经济特区,实行改革开放政策。???(6)据材料六中的大事年表,概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哪些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结合这一时期的世界形势,归纳我国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6)成就:科技、经济、外交、教育领域等。原因: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力增强;抓住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科教兴国;制定了恰当的政策;顺应了经济全球化潮流,积极融入世界。???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