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冲刺】广东省中山市人教版2016年初中历史中考基础梳理复习课件 第15章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共3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冲刺】广东省中山市人教版2016年初中历史中考基础梳理复习课件 第15章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共3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12-26 15:35: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8张PPT。考纲要求知识结构考点突破第15章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中考冲刺图片资料1.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史实。?
2. 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说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3. 了解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1.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认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意义。?
2.了解香港、澳门回归和海峡两岸关系改善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考点一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史实???1.政策的制定: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施区域自治。?
2.内容:?
(1)少数民族在本民族聚居的地方建立自治机关,管理本民族内部地方性事务。?
(2)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地区有:新疆、西藏、广西、宁夏、内蒙古。?
3.意义:?
(1)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 ,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利于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
(3)利于各民族共同繁荣、共同发展。?
4.改革开放后,中共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考点二 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说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1. “一国两制”的构想:?
(1)目的:解决香港、澳门、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
(2)提出: 20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新时期),针对台湾问题, 创造性地提出了“ ”的伟大构想。?
?
?
邓小平一国两制(3)内容:“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即:在 的前提下,我国大陆实行 制度,台湾、香港、澳
门保留 制度(港澳台政治制度、生活方式不变
,改变的是主权)。?
(4)意义:①“ ”是和平统一祖国的基本方针。②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的“特色”之一。③
有利于祖国统一,有利于港澳台的稳定、繁荣和发展。
④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2.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1)根本原因:改革开放后,中国 增强,
国际地位提高。?
(2)途径(方法):“ ”。?
(3)进程:①中国于 年7月1日正式收回香港,
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②中国于 年12月20日
正式收回澳门,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
?
?
一个中国一国两制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综合国力一国两制19971999(4)在港澳驻军,是我国政府对港澳特别行政区行使主权的标志。?
(5)意义:港澳回归,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考点三 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1.大陆对台政策: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20世纪50年代中期,确立了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改革开放后,形成了
“ ”的对台基本方针。?
?
?
?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2.海峡两岸的交往:?
(1)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2)两岸民间团体的建立:1990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海基会);1991年,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海协会)。?
(3)“ 共识”: 1992年,两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 原则”达成共识。?
(4)“汪辜会谈”: 1993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
?
?
?
?
九二一个中国(5)2008年,两岸空运直航、海运直航、直接通邮正式启动,海峡两岸实现了“ 三通 ”。?
(6)经过海内外人士的共同努力,海峡两岸经济上相互促进、互补互利的局面初步形成。?
3.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1)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海峡两岸统一,是民心所向。?
(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对台基本方针;港澳回归为台湾回归提供了成功经验。?
?
?
?
?
一、单项选择题基础训练( )1.(2015?四川)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人权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蒸蒸日上。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实行彻底的民主改革
B.新型民族关系的建立?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D.西部大开发?
C( )2.(2015?重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下列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B.在所有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实行?
C.实施的前提是国家的统一领导
D.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的政治权利?
?
B( )3.(2015·广东)这是1982年9月邓小平在北京接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的一张照片(见右图),请你选择最恰当的语句为会谈中的邓小平配音。?
A.“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A( )4.历史课堂上,同学们畅所欲言:“它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国策”“它是邓小平的天才设想”“它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同学们是在评价?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C.“一国两制”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 )5.(2015?山东)1984年12月,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签署,“北京已保证……在接收后50年内不变更现有经济体系及法律制度。”材料说明香港回归后将?
A.设立香港经济特区 B.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保留资本主义制度 D.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
?
?
CC( )6.(2014?江苏)“几个小时前我还是皇家警察,但现在我已是一名堂堂正正的香港警察了。”该警察说这句话是因为几个小时前?
A.举行了邓小平与撒切尔夫人的会谈
B.中英两国政府举行了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C.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D.中英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 )7.(2015?四川)1997年6月30日,英军在最赚钱的殖民地伴着《天佑女王》的乐曲降下了英国国旗。这一瞬间标志着?
A.“一国两制”构想成功实践
B.中国结束半殖民地社会?
C.新中国的国际威望日益提高
D.香港不再是国际自由港?
BA( )8.“一国两制”的主要出发点是?
A.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B.维护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
C.港澳台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只能用“一国两制”的方法解决?
D.反映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
( )9.“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歌词中的“Ma-cau”是指什么地方?她又在什么时候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A.香港,1997年7月1日
B.澳门,1997年7月1日?
C.澳门,1999年12月20日
D.香港,1999年12月20日?
AC( )10.六十多年来,中华民族圆了一个又一个梦:独立梦、回归梦、入世梦、奥运梦、飞天梦、世博梦……你认为“独立梦、回归梦、入世梦、奥运梦、飞天梦、世博梦……”梦想成真的根本原因是?
A.我国实现了民族独立
B.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C.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D.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
?
D( )11.1961年6月,毛泽东在一次会谈时说:“如果台湾归还祖国,中国就可以进联合国。如果台湾不作为一个国家,那么台湾的社会制度也可以留待以后谈。我们容许台湾保持原来的社会制度,等台湾人民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据此材料得出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毛泽东当时已经提出了“一国两制”
B.毛泽东希望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C.和平统一台湾是建国以来的既定方针
D.“一国两制”是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前提?
B( )12.(2015?江苏)今年的5月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共同探讨两岸关系的路应该如何走。回首海峡两岸关系之路,双方首次打破隔绝状态开始于?
A.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逐步采取一些开放措施?
B.台湾和大陆分别成立海基会和海协会?
C.海协会和海基会就“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
D.汪辜会谈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A( )13.(2015?山东)“两岸之道,唯和与合,势之所趋,事之必至。期我同胞,终能秉持九二共识与汪辜会谈之谛,续写协商与对话新页。庶几可告慰先生也。”汪道涵唁辜振甫逝世电文中提及的“九二共识”是指?
A.和平统一祖国方针
B.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加强两岸合作交流
D.反对“台独”分子和国际反华势力?
?
B( )14.(2015?山东)我国《反分裂国家法》中规定:“……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实现中国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
A.坚持反对外国干涉的原则
B.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则?
C.坚持不使用武力的原则
D.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D( )15.(2014?湖北)“1980年以前,台湾最重要的市场是美国,但到了90年代,我们认识到,台湾经济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大陆。”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
A.两岸双方秉持“两岸一家亲”的理念?
B.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交往日益密切?
C.港澳回归作为“一国两制”的成功范例推动了大陆向台湾靠拢?
D.祖国统一是历史的必然,指日可待?
B( )16.(2015?湖北)下表内容充分反映了
?
A.1990年以来,两岸关系才开始松动,民间交往的坚冰已打破?
B.任何外来的或内部的分裂中国的阴谋注定要失败?
C.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D.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共一直主张和平统一台湾?
C( )17.“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争传客从台湾来。”这首改编的《回乡偶书》反映的问题包括?
①历史上海峡两岸曾长期隔绝 ②如今海峡两岸有了交往 ③台湾同胞浓烈的思乡之情 ④台湾已回到祖国的怀抱?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 )18.下列关于祖国统一问题的认识,正确的有
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②加强两岸经贸往来是祖国统一的最佳方式 ③维护祖国统一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 ④祖国统一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CC( )19.邓小平说:“统一后,台湾仍然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仍是一个统一的中国。”这表明?
①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②“一国两制”只适用于台湾 ③反对美国插手中国内政 ④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是一个中国?
A.① B.①② C.④ D.①④?
( )20.2014年是邓小平诞辰100周年,他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所做的重大贡献包括?
①参与指挥解放军挺进大别山 ②参与指挥淮海战役
③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 ④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A.①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CD超越自我?
( )21.(2015?山东)某同学在学习中国共产党九十多年的奋斗历程时,自制了历史年代尺,其中④处应该填写的是?
A.开天辟地 B.当家做主
C.改革开放 D.香港回归?
( )22.(2015?湖北)右图分别是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徽。下列关于两个区徽所包含的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中国完成了统一大业?
B.洗雪了中华民族的耻辱?
C.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
D.结束了外国列强对中国领土的占领?
DA( )23.(2014?浙江)列表总结是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以下历史知识总结正确的有?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B( )24.改革开放以来,在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方面取得的成就有?
①西藏和平解放②提出“一国两制”③香港、澳门回归④海峡两岸的交往日益密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5.(2015?江苏)2015年5月,某旅游公司设计了多条“走进台湾”系列产品线路,包括美食之旅——“吃”遍宝岛;花博之旅——“花”现宝岛;婚纱蜜月之旅——钟爱一生宝岛演艺等。对此理解不准确的是?
A.它为两岸交流提供了新的渠道
B.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的状态开始被打破?
C.海峡两岸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D.合作共赢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
?
DB26.习近平同志强调:“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为追求民族独立、国家统一和富民强国的梦想,历代中国人进行了艰苦的努力和奋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凌欺压……中华民族已从日本帝国主义的压迫下解放出来了。日本帝国主义对我中华民族独立生存的严重威胁已经消除。半个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的奇耻大辱、血海深仇,现在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
二、综合题材料二:下图是中华民族洗雪历史耻辱、实现民族复兴的百年盛事。
?
材料三:我们的政策是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具体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十亿人口的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材料四: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以前,大陆与台湾之间基本没有联系。1978年,两岸贸易总额仅为0.5亿美元;而到2007年,两岸贸易额达到了1245亿美元,增长超过2490倍;2008年1月至12月,两岸贸易额达1292.2亿美元。?
——新华网?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1)抗日战争胜利。?(2)材料二中的三幅图分别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的什么盛事???
?
(2)图一: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图二: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图三: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图二、图三情景出现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一国两制”的正确方针。?
(4)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三中邓小平所述的“政策”。并指出邓小平提出这一“政策”的目的。?(4)政策:“一国两制”。目的: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5)中国近代史上,台湾曾发生过两次变故:1895年被日本窃据,抗日战争胜利后重归中国版图;1949年国民党当局败逃台湾,造成至今祖国没有完成统一的局面。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应如何推进两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5)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加强两岸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坚决反对“台独”分裂活动、“一中一台”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谢谢!!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