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5张PPT。考纲要求知识结构考点突破第16章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科技、教育与文化?社会生活??中考冲刺图片资料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史实。?
2.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实。?
3.以我国参与有关国际和地区组织的活动等史实为例,说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
4.“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推广等标志性成果。?
5.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科教兴国”战略。?
6.以人们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为例,说明改革开放对人们生活方式所产生的影响。
1.了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实,知道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了解“两弹一星”和籼型杂交水稻等,认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
3.从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了解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考点一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史实????1.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提出: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原则。?
(2)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 、
平等互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意义(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
和平共处五项互不干涉内政3.万隆会议(亚非会议):?
(1)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举行的 ,讨论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的发展问题。这是第一次由亚非国家自己举行的国际会议(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
(2)意义:周恩来提出“ ”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为中国重返联合国奠定了基础。?
考点二 我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实
1.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年10月25日,第 届联大(联合国大会)通过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 的合法席位。中国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
?
?
万隆会议求同存异197126联合国2.中美关系正常化:?
(1)背景: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中美两国共同的要求。?
(2)过程:①1972年2月, 总统访问中国,推动了中美关系正常化;之后,双方在上海签署了
《 》。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② 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3)意义: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 关系结束,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从对抗走向合作);促进中国与日本、西欧各国建交,迎来了新中国的建交高峰。?
3.改革开放新时期(90年代后)的外交成就:?
(1)承办? ? 会议:1991年,我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APEC)。2001年,我国 承办了亚太经合组织会议,这是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
?
1979中美联合公报尼克松对抗亚太经合组织上海 (2)加入? ? (WTO):2001年11月,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为对外开放扩展新的空间。?
考点三 以我国参与有关国际和地区组织的活动等史实为例,说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
随着我国先后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和地区组织,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之一,重大国际问题的解决离不开中国的参与,中国在政治多极化的格局中地位日益重要。?
2.中国的市场潜力巨大,在经济全球化的格局中,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3.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中坚力量。?
?
?
?
?
世界贸易组织考点四 “两弹一星”成功研制、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推广等标志性成果?
1.“两弹一星”(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
(1) :①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②意义:标志着中国掌握了核技术,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2) :1964年6月,我国设计的中近程地地导弹试验成功。?
(3) :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标志着中国掌握了空间技术。?
?
?
?
?
原子弹导弹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2.籼型杂交水稻:1973年, 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的籼型杂交水稻被称为“东方魔稻”, 他本人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的成果,有利于解决世界粮食问题。?
考点五“科教兴国”战略,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 ”的发展战略,提出: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的任务。普及 和发展 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大举措。
2.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
1986年,《 》颁布,我国开始推进九年义务教育。20世纪末,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达80%,其中“ 希望工程”是协助政府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最具影响力的公益事业。?
?
?
?
?
?
袁隆平科教兴国九年义务教育高等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考点六 以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为例,说明改革开放对人们生活方式所产生的影响?
1.衣:服饰是人们显示风度、展现个性的方式。改革开放以后,衣着丰富多彩。?
2.食: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观念深入人心。?
3.住:人均居住面积扩大,居住环境有了明显改善,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了“安居工程”。?
4.行:铁路、公路和航线增长很快,开私人小汽车出行的人越来越多。?
?
?
?
?
5.用:改革开放前,经济水平低,商品匮乏,人们要凭票证抢购;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商品充足,人们可以自由选购。?
6.就业观念的变化,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
(1)就业观念的转变:随着改革的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政府实行“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人们告别了“铁饭碗”“大锅饭”,通过公平竞争获得工作岗位。?
(2)劳动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为适应国有企业改革和社会发展稳定的需要,我国逐步改革、完善了医疗、养老、失业保险、社会救济等社会保障制度,编织起社会安全网。?
?
?
?
一、单项选择题基础训练( )1.(2015?江西)“它是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开展活动,冲破美国的孤立和遏制政策,扩大对外交往的有力武器。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实践检验,它不仅成为我国对外政策的基石,也逐渐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这段材料评述的是?
A.“一国两制”构想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求同存异”方针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2.2013年5月20日,李克强总理在出访印度时,发表了题为《跨越喜马拉雅山的握手》的署名文章,指出:中印两国天造地设,注定终将走在一起。六十多年前,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多边外交活动的原则 D.“求同存异”的方?
( )3.(2015?四川)右图是2015年亚非会议60周年纪念活动标识,以亚洲Asia和非洲Africa的首字母“aa”组成“60”字样。促使第一次亚非会议成功召开的方针是?
A.“一边倒”?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求同存异”?D.不结盟?
?
BC( )4.一位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某次重大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这次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
C.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上海APEC会议?
( )5.以下属于新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取得的外交成就的是?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②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③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④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
BB( )6.新中国的外交充满艰辛,也闪耀着智慧,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下列哪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标志着美国把新中国排斥在国际社会之外的政策彻底失败
?
( )7.在1971年召开的某次国际会议上,阿尔巴尼亚等23国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提案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获得通过。这一结果表明?
A.中国同世界各国都建立了外交关系?
B.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取得了成功?
C.中国的综合国力已经跃居世界前列?
D.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了恢复?
BA( )8.(2014?江苏)1972年,经国务院批准,广州春交会向38户美商发出邀请,应邀到会42人,这是中美贸易中断二十多年后美商首次到中国参会。与这一事件有直接关系的是?
A.中日关系改善 B.《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
C.中美正式建交 D.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
( )9.(2015?福建)照片可以记载历史的瞬间。右图照片记录了共和国外交史上的重大事件是?
A.英国首相访华?
B.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C.中美正式建交?
D.中国加入WTO组织
BB( )10.(2013?广东)阅读下表,指出直接影响1980年后中美贸易显著增长的因素是
?
①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②人民公社化 ③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④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
?
D( )11.(2015?广东佛山)美国总统尼克松曾说:“我有幸在北京逗留了一个星期,这也是改变世界的一个星期。”在这“一个星期”里发生的“改变世界”的事件是?
A.中美双方发表《建交公报》
B.在上海签署并发表《中美联合公报》?
C.中美双方互派大使
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 )12.右图是1949—2008年中国与外国建交状况曲线图。20世纪70年代出现建交高峰的直接原因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中美关系的改善?
C.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D.苏联解体?
BB( )13.(2015?四川广元)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取得的外交成就包括?
①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②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③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④中国承办上海APEC会议?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 )14.(2014?山东)右图漫画“梅开三度”是对新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取得外交成就的形象表达,这些外交成就的取得体现了?
A.美国对中国采取外交孤立政策?
B.中国综合国力位居世界第一?
C.中国同世界上所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D.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BD( )15.改革开放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下列属于这一时期的外交成就的?
A.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B.承办上海APEC会?
C.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D.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16.中国粮食生产年增长率从1957—1978年的2.1%提高到1979—1984年的4.9%。粮食生产年增长率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③杂交水稻技术的提高④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成立?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
?
BC( )17.邓小平曾指出:“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这些东西”指?
A.大庆油田 B.籼型杂交水稻 ?
C.“两弹一星” D.863计划?
( )18.(2014?江苏)2013年12月15日,月球车“玉兔号”顺利驶抵月球表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实现月面软着陆的国家。追溯历史,新中国在同一领域开始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标志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
C.导弹核武器的成功研制
D.东方红1号卫星的成功发射?
?
?
BD( )19.(2013?山东)在屈辱的近代,我国因为落后错失第一、二次科技革命的机遇,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搭上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快车。下列能证明此观点的是?
( )20.邓小平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为此,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实施了?
A.“科教兴国”战略
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C.863计划
D.希望工程?
?
?
?
AA( )21.(2015?广东揭阳)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为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确定的奠基工程是?
A.学前教育 B.九年义务教育
C.高等教育 D.高新科技?
( )22.(2015?河南)《人民日报》曾报道了一系列大学毕业生的“人物志”,他们中有自愿到西藏实现军旅之梦的,有到农村公路管理处巡查道路的,还有到网络新职业中“淘金”的。这一报道反映了高校毕业生有?
①多元的职业方向②开放的就业观念③自主选择的权利④统一的分配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
?
BA( )23.右图反映的社会现象出现在下列哪个时期A.民国初年?
B.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 ?
C.新中国成立初期?
D.改革开放以来?
( )24.(2015?山东)20世纪70年代,中国城乡居民的衣着主要是单调的“灰蓝黑”。进入90年代,人们的服饰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日益多元化、个性化。这一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A.思想观念不断解放
B.西方文化影响深远?
C.服饰品味不断提高
D.服装产业迅猛发展?
?
?
?
DA( )25.(2015?江苏)活动课上,小华向同学们展示了两张泰州市1987年发行的购粮券和柴油供应票(见下图),并配上了说明文字,其中表述错误的是
A.发行这种票证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商品供应匮乏?
B.这是当时人们购粮、买柴油所需的票证?
C.这两张票证是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前发行的?
D.票证退出历史舞台表明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
?
?
C超越自我?
( )26.“和而不同”是孔子“仁”的思想体现。下列哪些史实符合这一思想?
①万隆会议 ②中美关系正常化 ③我国重返联合国 ④巴以冲突?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 )27.美国总统卡特在白宫欢迎邓小平时说:“我听说,在这新年之际,是忘记家庭争吵的时刻,也是团聚与和解的时刻。对于我们两国来说,今天是团聚和开始新的历程的时刻,是久已关闭的窗户重新打开的时刻。”这段话描述的是?
A.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B.中国重返联合国?
C.《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 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
CD( )28.1949年后,中国积极主动地融入世界。将下列重大外交事件按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A.②③①④ B.③②①④
C.①②④③ D.②④①③?
?
?
A29.自古以来,中国政府、民间都秉承着与邻为善的友好理念。新中国成立后,外交成就硕果累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东西方远航的客观后果大不相同。郑和远航带去“丝与瓷”,是和平友好的交往。哥伦布的远航是为着寻求东方的财富,为着经济效益的,亦因此给亚、非、拉带来长达300年的殖民主义统治。?
?
二、综合题材料三:习近平表示,中国的发展绝不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我们绝不做损人利己、以邻为壑的事情。我们将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义出发,贡献处理当代国际关系的中国智慧,贡献完善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为人类社会应对21世纪的各种挑战做出自己的贡献。?
材料四:1985年,邓小平高瞻远瞩地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的重要论断。根据这一战略判断,改革开放后,中国广泛参与各种国际组织,增进对外交流与合作,以更积极更活跃的形象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写出材料一中A、B两点分别代表的地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通道的重要历史作用。(1)长安、大秦。作用:成为沟通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2)根据材料二,概括郑和远航与哥伦布远航的本质区别。?
?
(2)郑和远航是友好交往;哥伦布远航是殖民掠夺。???(3)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就对处理当代国际关系贡献过自己的智慧,请列举两例。?(3)周恩来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4)结合材料四,请列举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取得的外交成就两例。?(4)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加入APE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加入WTO;上海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海承办APEC会议。
??(5)中国近代史上,台湾曾发生过两次变故:1895年被日本窃据,抗日战争胜利后重归中国版图;1949年国民党当局败逃台湾,造成至今祖国没有完成统一的局面。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应如何推进两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5)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加强两岸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坚决反对“台独”分裂活动、“一中一台”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30.当前,中美关系是一对重要的双边关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72年,作为中国问题观察家的费正清跟随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费正清当时谈到中美关系时说:“从1950年到1971年,华盛顿送上月球的人比派往中国的还多。”?
材料二: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如图)。之后,尼克松在祝酒时说:“过去的一些时期我们曾是敌人,我们有巨大的分歧。今天使我们走到一起的,是我们有超过这些分歧的共同利益。……现在就是……我们两国人民攀登那种可以缔结一个新的、更美好的世界的伟大境界的高峰的时候了。”?
——《中美关系30年》?
?
?
材料三:美国总统奥巴马2012年1月宣布将美军战略重心转向亚太地区。3月8日,美国国防部副部长卡特称美军未来几年将在太平洋地区部署60%的海军军舰,包括再增派一艘航母。?
材料四:2013年9月20日,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在访问美国发表演讲时说:“如果美方能够顺应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势,切实理解和尊重中国反对分裂,致力于和平统一的努力,那么台湾问题就会从中美关系的负资产变成正资产。”?
材料五:?
(1)材料一中费正清所言反映了此前中美两国关系如何?材料一和材料二相比,美国的对华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1)关系:敌对/对峙。变化:中美两国关系由敌对走向正常化(或由对抗走向缓和)。原因: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2)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美国人的手两次“伸过”太平洋,分别对当时的世界局势产生了什么影响???
?
(2)材料二尼克松访华,推动了中美关系正常化。
材料三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活动,造成了该地区的紧张局势,不利于世界和平。?
???(3)材料四反映了中美现阶段两国关系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材料四认为,该问题是中美关系的“负资产”,说明当前中美关系的现状如何?
(3)核心问题:台湾问题。现状:合作与冲突交织/合作与矛盾交织。??
???(4)结合材料五中奥巴马和习近平的讲话,分析威胁当今世界和平的问题的根源和解决途径。?
(4)奥巴马的言论说明威胁当今世界和平的问题的根源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习近平的主张体现了和平、团结、合作、发展是解决国际问题的有效途径。
???(5)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你认为要构建和谐世界,当今国与国之间应如何相处。?(5)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方针;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加强互信、合作、良性互动;
以和平友好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反对军国主义、霸权主义、战争等;遵守国际公约,做负责任的国家。(言之成理即可)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