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0《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13 20:06: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家国之抉择 主席之伟大——《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01
知能目标:
1.认知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随文理解陌生的词语13个。
2.能准确寻找并用横线勾画出毛主席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
理解目标:
1.默读课文,能抓住主要人物和事件明确文章两部分的主要内容。
2.借助背景资料及抓取关键词句理解毛主席的内心及情感。
3.结合资料中的故事理解“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含义。
迁移目标:
运用本课读出毛主席内心的方法迁移阅读《军神》《谁是最可爱的人》。
重点:借助背景资料及抓取关键词句理解毛主席的内心及情感。
难点:结合资料中的故事理解“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含义。
学习过程
02
课时情境:
学习《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们迎凉有感》《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三首古诗我们通过抓取诗句中的关键描写处体会到诗人的内心及情感,学习《青山处处埋忠骨》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吗?请快速默读全文,梳理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走进人物内心,寻找到阅读革命文化题材文章走进人物内心的阅读策略。
活动一 宏观感知 梳理内容
从宏观上整体感知文章大意是走进文本的第一步,请迁移运用抓住主要人物和事件的方法,梳理《青山处处埋忠骨》这篇文章两部分的主要内容并做好批注。
1.学生自由梳理。
2.指名汇报两部分的主要内容(第一部分写毛主席得知岸英牺牲的消息万分悲痛;第二部分写毛主席面对是否将岸英的遗骨运回国内的艰难抉择。)
活动二 中观研读 走进内心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通过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可以窥其内心。请再次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用横线勾画出文中对毛主席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的语句,反复朗读,并抓取句中的关键字词体会他当时的内心想法。
1.学生自由读课文,勾画毛主席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的语句。
2.小组交流你所勾画的语句及体会到主席当时怎样的内心,筛选出你们组认为最经典的语句全班分享,并说明体会到其内心的方法。
3.全班分享
预设:
我们小组找到的语句是“岸英!岸英!”毛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通过此处的语言和神态描写我们读出了毛主席内心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我们小组体会到他内心的方法是首先找到关键词“紧锁的眉头”再联系生活实际就理解到主席此刻肯定非常难过、痛苦。再加上有小组成员查阅到了这些资料:毛岸英8岁随母亲一同被捕入狱,后来在地下党的帮助下被送往欧洲,1941年又远赴苏联参加苏联卫国战争等,由此可见,毛主席与儿子见少离多,最关键是这一次是永别,他的内心肯定是非常痛苦的。
(1)分享小组齐读分享的这个句子,读出主席的内心的万分痛苦。
(2)全班齐读,感受主席内心的巨大悲痛。
(3)小结方法:同学们找到文中对毛主席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语句,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句、联系生活实际、再查阅相关资料就走进了主席的内心深处,感受到了他失去儿子后的悲痛万分。
PPT出示
抓关键 联生活 探内心
4.请运用上这些方法中你之前读时没有用到的方法,再读你刚才找到的主席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语句,读出他的内心及情感。
预设:
我们小组想要分享的语句是:他若有所思地说道:“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这里通过对主席的语言描写我们读出了他由自己的儿子想到了“千千万万的志愿军烈士”,虽然内心痛苦万分,但仍然从大局出发,做出了“尊重朝鲜人民意愿”的艰难决定。我们采用了抓关键和联系生活实际两种方法走进主席的内心。
(1)分享的学生朗读这个句子,读出主席内心痛苦且艰难的抉择。
(2)全班齐读,感悟主席面临抉择时的艰难。
活动三 微观赏读 感悟情怀
课前布置同学们去阅读了《谁是最可爱的人》《再见了亲人》等文章,了解到非常多“可爱之人”的英雄故事。请结合资料及人物故事,小组合作谈谈你对“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理解。
1.资料链接
(1)视频:历时两年零九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将士用生命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之师,涌现出30多万名英雄功臣和近6000个功臣群体。毛泽东的长子毛岸英第一批入朝参战,英勇牺牲在朝鲜战场。当毛泽东得知毛岸英牺牲的消息后,强忍丧子之痛,缓缓地说,打仗总是要死人的吗 中国人民志愿军已经献出了那么多指战员的生命。岸英是一个普通战士。不要因为是我的儿子就当成一件大事。这是毛泽东一家为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献出生命的第六位亲人。197000多名英雄儿女,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为了和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中有毅然抱起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杨根思;有用胸膛堵住敌人枪眼、为战友冲锋开道的黄继光;有烈火烧身、岿然不动直至壮烈牺牲的邱少云……中国人民志愿军用生命凝成的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
(2)“马革裹尸”出自《后汉书·马援传》,东汉名将马援曾说“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
(3)毛主席曾引用“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来表达对于革命烈士的敬意和对于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
2.小组合作,结合资料链接理解“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含义。
3.小组汇报:
预设:写出了作者对岸英牺牲的评价及对英雄归宿的深刻思考,也表示他已做出了抉择。
师:毛主席做出的抉择是:
PPT出示: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学生齐读。
4.小结方法:同学们通过课前阅读与志愿军战士相关的故事,查阅朝鲜战争及“马革裹尸”等相关资料,理解到了“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含义。
PPT出示:
查资料 读故事 明情怀
5.课堂小结
读完《青山处处埋忠骨》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了“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的意蕴,主席之伟大不仅仅是有雄才大略,还表现在面对丧子时的悲痛万分,更表现在他于家国之间面临抉择时的大局为重之情怀。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做一个心中有爱,胸怀天下的大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