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7张PPT)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第2课
目标导航
课程标准
1.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
2.了解老子、孔子学说。
3.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
学习目标
1.立足于时空观念,了解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相关史实。
2.探究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和影响;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理解各国变法的必然性,明确变法的成果和意义;多角度对商鞅变法做出历史解释。
3.运用唯物史观分析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之间的关系,通过史料探究各学派的思想主张,并对其加以比较。
4.核心概念: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华夏认同、商鞅变法、百家争鸣。
时空坐标
知识梳理
落实基础性
知识点一 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1.列国纷争
(1)“春秋五霸”
①背景
的控制力日渐削弱。
一些大的诸侯国扩张势力,企图确立霸主地位。
②表现:齐、晋、楚、吴、越等先后建立霸权。
③影响: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奴隶制社会瓦解。
周天子
(2)“战国七雄”
①背景:春秋后期到战国前期,一些诸侯国的 掌握了实权,权力下移。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地主阶级力量壮大。
②概况
③影响:周朝传统的政治秩序完全被破坏,各国国君纷纷称王,周王室在公元前256年被 吞并。
卿大夫
秦国
2.华夏认同
原因 中原各国社会发展先进;列国纷争,打破原有民族界限
概况 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中原各国民族产生了 观念;进入战国之后, 逐渐融入华夏族
影响 华夏族更加稳定,分布更为广泛
华夏认同
戎狄蛮夷
1.阅读教材第一子目“史料阅读”,指出该阶段社会的突出特征。
透析教材
提示 特征:上下失序、社会混乱、道德仁义泯灭、天下争于战功。
华夏认同
图解历史
2.阅读教材第一子目《春秋列国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分析战国时期在政治和民族关系上发生了哪些变化?
透析教材
提示 政治:晋国被韩、赵、魏三国取代;诸侯国数量明显减少,统一趋势增强。
民族关系:匈奴崛起,对北方各国构成严重威胁;北方少数民族数量明显减少,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
知识点二 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1.经济发展
铁质农具
都江堰
2.变法运动
(1)概况
背景 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日益剧烈
目的 __________
影响 推动了社会转型,各国逐步建立起 的政治制度
富国强兵
君主专制
(2)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
①内容
君主
什伍
奖励耕织
②影响:顺应了历史潮流,是战国时期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阅读教材第二子目《春秋战国时期各国货币》图片,指出图片反映出怎样的社会现实?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这种现象对工商业发展有何影响?有何启示?
透析教材
提示 社会现实:货币不统一。原因:诸侯国并立,全国不统一。影响:阻碍工商业发展。启示:统一货币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经济的发展为货币统一提供了可能性和必要性。
阅读教材第二子目“史料阅读”,思考:“家殷人足,志高气扬”体现了怎样的社会现象?这种社会现象和变法运动有何关系?
问题思考
提示 现象:战国时期临淄经济发达。
关系:战国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促进了新型生产关系的形成和阶级关系的变化,导致上层建筑变革。
知识点三 孔子和老子
1.孔子
(1)地位: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2)背景:礼崩乐坏、社会动荡。
(3)主张
核心观念 “ ”,意为关爱他人
政治主张 ①统治者爱惜民力,“ ”,通过道德感化治理国家
②恢复西周的 ,承认制度随着时代变化应当有所改良
仁
为政以德
礼乐制度
教育成就 以“ ”的思想办学,打破了贵族阶层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推动了私学的发展
文化贡献 ①对《诗》《书》《礼》《易》《春秋》等文献进行整理
②孔子的思想言论记载于《 》中
有教无类
论语
2.老子
(1)地位: 学派的创始人。
(2)主张
道家
世界观 将天地万物本原归结为抽象的“ ”,追求天人合一
辩证法 ①事物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对立统一的矛盾
②物极必反,柔能克刚
政治 顺其自然,无为而治,退回到 的时代
道
小国寡民
概念阐释
无为而治
强调无为而无不为,既尊重自然规律,反对盲目行动,又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倡导“待时而动”“因时制宜”,是一种“积极无为”的哲学观。
图解历史
孔子的思想体系及其关系
孔子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带着部分学生周游列国,但均遭冷遇,终其一生也未得到重用。你认为这是什么原因?
问题思考
提示 原因:当时列国纷争,孔子所提倡的儒家思想不符合富国强兵的时代需求;新兴地主阶级试图建构新的政治秩序,孔子的思想主张也不符合当时各国统治者的需求。
知识点四 百家争鸣
1.背景
经济因素 社会经济的发展
阶级关系 旧的 开始瓦解,新兴的 崛起并受重用
社会风气 各国统治者出于 需要,礼贤下士,争相招揽人才
贵族等级体系
士阶层
争霸
2.主要派别
隆礼重法
相生相胜
下层平民
中央集权
3.影响
(1)性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 。
(2)不仅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 基础,而且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深远。
思想解放运动
思想理论
图解历史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
《韩非子》中说:“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这句话的主旨是什么?对中国历史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
问题思考
提示 主旨:以法治国,加强对臣民的控制。
影响:成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理论基础。
返 回
重点突破
提升综合性
主题一 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
图说历史 春秋战国水利工程分布
解读 春秋战国时期大规模兴修水利,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对当地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史料探究 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材料一 下列为反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变化的一组图片。
战国时期的铁制农具 春秋晚期牺尊 记载田租的竹简
材料二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宫奴婢)。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史记·商君列传》
解读 图片类史料要注意标题与标识中的关键信息,如“铁制农具”“牺尊”“田租”,文字类史料要提取关键信息,如“什伍”“牧司连坐”“僇力本业”“军功”等。
提示 史实:铁制农具的使用;牛耕出现;征收地租的封建剥削方式已出现。
思考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史料一中所蕴含的历史史实。
提示 事件:商鞅变法。
作用:使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为统一奠定基础;促进了社会的转型。
思考 (2)指出史料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并简评这些措施的历史作用。
提示 联系:史料二(商鞅变法)是在史料一(春秋战国生产力发展和新剥削方式产生)的基础上进行的;变法顺应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促进了社会转型。
思考 (3)说明史料二与史料一之间的内在联系。
1.唯物史观——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
深化拓展
角度 阐释
经济 铁制农具开始使用,牛耕得到推广是生产力发展的显著标志
阶级 土地私有制的确立,进一步削弱了人身依附关系,引起了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
政治 为了在战争中掌握主动权,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很多诸侯国都进行了改革变法
深化拓展
角度 阐释
思想 法家提倡顺应形势进行变革,主张以法治国,合乎当时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各国推行变法改革提供了思想理论武器
2.历史解释——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
深化拓展
主题二 百家争鸣
史料探究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材料 春秋战国时代,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到战国时期,社会上产生了各种思想流派,如儒、道、墨、法、阴阳、兵、纵横家等。各派各家都广收门徒、著书立说,各自提出对政治、社会乃至宇宙万物的看法,彼此论战辩驳,又相互影响。思想学术领域出现空前繁荣景象。
——朱绍侯、齐涛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解读 结合史料与教材内容进行深度思考。
思考 围绕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时代·变革”为题撰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史实准确,逻辑严密)
提示 主题:先秦诸子思想是春秋战国社会变革的时代产物。
阐述: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混战,礼崩乐坏,社会动荡不安;随着铁犁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新兴地主阶级逐渐形成并壮大;加之私学教育兴起,士阶层崛起,各诸侯国统治者为了争霸和扩张的需要,礼贤下士,争相招揽人才。先秦诸子从不同的社会集团的利益出发,纷纷著书立说,议论时事。儒家的孔子提出“仁”和“礼”,主张“为政以德”;孟子提出“仁政”学说,认为人性善;荀子认为人性恶,主张隆礼重法。道家的老子主张自然无为,并提出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墨家的墨子提倡节俭,主张“兼爱”“非攻”。法家的韩非子主张法治与中央集权,顺应了国家统一的政治趋势。
总之,虽然诸子百家对于社会各方面的主张不尽相同甚至相互抵触,但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改变现状,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
1.家国情怀——诸子百家思想的现实价值
深化拓展
深化拓展
2.历史解释——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社会特征
主要特征 这一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逐步瓦解和封建社会逐渐形成的社会大变革时期
政治上 王室衰微,诸侯纷争。随着新兴地主阶级的成长,各国掀起变法运动,逐步确立封建制度。人民厌恶战争,整个社会出现统一趋势
深化拓展
经济上 生产力突飞猛进,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度确立。农业、手工业发展,商业兴盛,在此基础上出现了新兴的封建城市
思想文化上 社会大变革促进了科学文化的繁荣。文化成果丰富,思想活跃,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知识体系
1.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纷争。各民族进一步交融,华夏族发展壮大。
2.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进步推动经济快速发展。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变革上层建筑,变法成为时代潮流。
3.百家争鸣是社会大变革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各学派针对社会现实提出了各自的政治主张。
学科术语
教材补遗 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
明志 思维升华
在中国文化史上,春秋战国时期是“革新的时代”“轴心的时代”。中华文化鲜明的人文主题在这一时期确立;以注重对认识对象的直觉体悟和整体把握为特征的思维方式在这一时期建构;重伦理道德、重个人修养、重实用理性的价值判断标准在这一时期树立;士人集团在这一时期集结;“有容乃大”“和而不同”的文化包容机制在这一时期形成。
——汤一介《新轴心时代与中国文化的建构》
解读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文化以人文为主题;建构以直觉体悟和整体把握为特征的思维方式;树立重伦理道德、个人修养和实用理性的价值判断标准;形成士人集团;形成文化包容机制。
情境阅读 土地私有制
战国时的地主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一种是贵族地主,或从奴隶主贵族转化而来,或是因军功受到赏赐土地而来,另一种是通过购买土地形成。一种地主占有大量土地的私有制形式便逐渐形成了。春秋战国之际还出现了自耕农的土地所有关系。有的自耕农是因垦荒或立了小军功而得到少量土地,也有的是因旧贵族没落后成了自耕农,还有国家授田给农民,责其耕种。久而久之,渐渐演变成了私有小块土地的自耕农。他们构成了土地私有制的又一种形式。——摘编自《中国古代经济简史》
解读 封建土地私有制主要有地主土地私有、自耕农土地私有、君主土地私有等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