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夜间飞行的秘密
一、基础知识积累
1.读句子,看拼音,写词语。
(1)kē xué jiā( )经过yán jiū( )zhèng míng( ),蝙蝠在夜里飞行,捕食wén zi( )、cāng ying ( ),靠的不是眼睛,而是靠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
(2)车载导航仪发明后,方便jià shǐ( )员定位、导航。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哪一项?( )
A.蝙蝠(biān) B.荧光屏(píng)
C.敏锐(ruí) D.即使(jí)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横坚 竖强 B.到达 回答
C.架驶 书驾 D.即然 既使
4.下列哪一组词语依次填在句子中的横线上最恰当?( )
在科学技术十分( )的今天,人们对蝙蝠能够在夜间飞行的秘密有了更多的( )
A.发现 发明 B.发达 发现
C.发明 发现 D.发达 发明
5.下列对《夜间飞行的秘密》一课从写法方面提出的问题是( )。
A.蝙蝠和雷达有什么关系?
B.课文先写提出问题,再写解决问题,有什么好处?
C.生活中还有哪些发明是受到了动物的启发?
D.蝙蝠发出的超声波碰到蚊子会怎样?
6.加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 )把蝙蝠的耳朵塞上,它( )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
(2)蝙蝠夜里飞行,靠的( )眼睛,( )靠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3)( )飞机上装有雷达,( )飞机飞行就更安全了。
(4)蝙蝠能在夜里飞行,( )能捕捉飞蛾和蚊子;( )( )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 )一根极细的电线,它( )能灵巧地避开。
7.读下面的句子,完成练习。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反复”指的是 。“终于”指的是 。从中体会到科学家研究的辛苦。人们从大自然受到启示, 。
8.选词填空。
秘密 奥秘
(1)宇航员叔叔的精彩报告,激起了我们探索宇宙( )的兴趣。
(2)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 )。
9.下面句子中的“揭”是哪种解释?选一选。
“揭”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把盖在上面的东西拿起或把黏合着的东西分开;②使隐瞒的事物显露;③高举。
(1)他的阴谋当场被人揭穿了。( )
(2)妈妈揭开锅盖,浓浓的香气迎面扑来。( )
(3)人民揭竿而起,反抗这残暴的统治。( )
(4)晚上,他把左胳膊上贴的膏药揭了下来。( )
10.按要求,给下面的句子换个说法。
(1)他们把蝙蝠的眼睛蒙上,让它在屋子里飞。
被字句:
(2)蝙蝠到处乱撞。
扩句:
(3)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
陈述句:
二、阅读与鉴赏
阅读《夜间飞行的秘密》片段,完成练习。
①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作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②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到,显示在荧光屏上。从雷达的荧光屏上,驾驶员能够清楚地看到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飞行就更安全了。
1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仿照——( ) 重复——( ) 阻碍——( )
12.用文中加点的词语造句子。
一边……一边……
13.读了这个片段,我知道雷达的天线、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雷达的荧光屏分别就是蝙蝠的 、 、 。
14.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发明了雷达,你还知道哪些人类从自然界得到的启示呢?写一写吧。
课外阅读。
大自然的启示
传说我国西汉末年,就有人身插大鸟的翅膀,从高处滑翔下来。但直到20世纪初,由于航空发动机的发明和新材料的出现,才真正完成飞机的发明。
更有趣的是钢筋混(hún hùn)凝土的发明。19世纪末,法国园艺家莫尼哀在观察植物的根部时,发现植物盘根错节的根系(xì jì)能牢牢地和土壤结合在一起,于是他联想到用铁丝来模(mó mú)仿植物的根系,用水泥来模仿土壤,让厚厚的水泥将铁丝包裹起来以制作花坛,结果花坛坚实异常,于是就(发现 发明)了钢筋混凝土。
科学发展到了今天,人类的许多发明创造仍然不断受到大自然的启示。由于深入地研究了蝙蝠高度(灵敏 灵活)的超声定位的本领,科学家发明了声呐,并且仿制了盲人用的探路仪。这种仪器外形像一副眼镜,鼻梁架上装有超声波发射器。超声波被障碍物反射回来后,经过仪器上的传感器接收,变成人耳可闻的信号,通过颞(niè)侧的两个耳机提供(gōng gòng)给盲人的双耳,从而使盲人可判断出障碍物。因此,戴上这种超声眼镜,经过一段训练后,盲人便能辨认各种障碍物。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于是一门新型的边缘科学“仿生学”便应运而生了。人们必将充分利用来自大自然的启示,为人类造福。
15.用“——”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6.用“\”画去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17.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盘根错节:
不胜枚举:
应运而生:
18.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盘根错节(交错) B.不胜枚举(胜过)
C.应运而生(顺应) D.人耳可闻(听见)
19.说说文中加点的“西汉末年”“许多”在表达上的作用。
三、小练笔
20.品读·解决问题
(1)雷达究竟是怎样工作的?它与蝙蝠之间到底有什么联系呢?读图填空。
( )波 ( )波
(2)你能根据雷达是模仿蝙蝠制造出来的这个启示提出问题,并思考解答吗?
提问: 解答:
参考答案
1.(1)科学家 研究 证明 蚊子 苍蝇 (2)驾驶
2.C 3.B 4.B 5.B
6.(1)如果 就 (2)不是 而是 (3)因为 所以 (4)还 而且 无论 即使 也
7.科学家进行的三次实验 在多次实验后得到了最终的答案 所以发明创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往往要付出艰辛的代价,甚至经过几代人的努力
8.奥秘 秘密
9.② ① ③ ①
10.蝙蝠的眼睛被他们蒙上,让它在屋子里飞。 失去方向的蝙蝠在房间里到处乱撞。 在漆黑的夜里,飞机不能安全飞行。
11.模仿 反复 障碍
12.我一边听朗读,一边思考问题。
13.嘴巴 发出的超声波 耳朵
14.鲁班根据荷叶造出了雨伞;从萤火虫身上制造出人工冷光;现代起重机的挂钩起源于许多动物的爪子等。
15.hùn xì mó gōng
16.发现 灵活
17.树根盘绕,枝节交错;形容事情或关系等相互交织,纷繁复杂。 无法一个一个全部列举出来;形容同一类的人或事物很多。 原指顺应天命而降生,后泛指随着某种形势而产生。
18.B
19.“西汉末年”表示时间,使所举事例时代明确,使语言表达周密。“许多”表示范围,指范围广而又不是全部,语言表述十分严密。
20.(1)超声 无线电
(2)科学家还从哪些生物身上得到启示,制造了哪些现代化的设备? 科学家从蜻蜓得到启示发明了直升机,从蚓蝶得到启示发明了迷彩服,从鲸鱼得到启示发明了潜水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