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2023—2024学年小升初语文试卷(部分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2023—2024学年小升初语文试卷(部分有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7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13 20:04: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年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小升初语文试卷
1.乐乐同学完成了“感恩话成长逐梦新征程”毕业系列活动主持人的开场白初稿,我们一起来帮他完善吧。
甲:时光不语,岁月成诗。感恩父母,让我们体会到生命的yì yì    !
乙:光阴匆匆,花开花落。眨眼间,我们将告别校园美丽的、朝夕相处的老师,新的学习生活。
甲:感谢老师,让曾经yòu zhì    的孩童觉①cha    (A察 B查)到成长的快乐!
乙:敬爱的老师,六年的陪伴,我们读懂了您的②谆谆    (A.hēng hēng B.zhūn zhūn)教诲和深情无限。
甲:亲爱的同学,六年的相处,我们bǐ cǐ    信赖,互相鼓励,③xie    (A携 B协)手成长的路上展示着更优秀的自己。
乙:míng mèi    的阳光下,我们的校园生活丰富而有趣;
甲:微风轻拂中,ǒu rán    的发现让我们欢呼④雀    (A.què B.qiǎo)⑤跃    (A.yào B.yuè)。
乙:即将离开母校之际,我们心怀感恩,依依不舍。
甲:让我们一起乘风破浪,踏歌前行!
乙:让我们回忆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用最美的诗歌表达心中最深切的感恩之情。
合:“扬帆 逐梦”毕业主题系列活动现在开始!让我们心怀感恩,⑥奔    (A.bēn B.bèn)向新征程。
任务一:借助拼音帮主持人把汉字写正确。
任务二:
开场白中划“_____”的部分有2处语病,请用修改符号进行修改。(2)乐乐同学因为准备充分,主持得很成功。放学后她走在回家的路上,昔日熟悉的景色似乎都变了模样(请用景物描写表达他此时的心情)。任务三:请帮主持人选择“开场白初稿”中正确的汉字、读音。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后就再也出不来了。
B.“是啊,天气坏透了!”她喃喃地说:“哦,鱼打得怎么样?”
C.“妈,妈,要什么时候才……”八儿要哭的样子。
D. 李大钊、方志敏、董存瑞、黄继光……他们在革命事业的道路上,谱写了壮丽的篇章。
3.填入下列句子中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讨论怎样制作班级纪念册时,同学们 , ,最终,制作完成后的纪念册图文并茂,真实记录了我们的成长历程。
A.群策群力 标新立异
B.群策群力 迎难而上
C.各抒己见 集思广益
D.各抒己见 举一反三
4.说话要注意场合和对象,下列即兴发言中恰当的一项是(  )
A.在哥哥的婚宴上,乐乐对哥哥说:“祝你学习进步,工作顺利!”
B.在爷爷的寿宴上,昌昌向爷爷祝寿:“祝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C.班级来了一位学习基础比较差的新同学,乐乐在欢迎会上说:“欢迎你,听说你学习成绩不好,别拖我们班的后腿哦!”
D.昌昌夺得了短跑冠军,领奖时说:“感谢其他运动员,正是他们的失败,让我拥有成功。”
5.孔子坦率承认“不能决”,没有不懂装懂做出判断。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这时,孔子会说(  )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B.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C.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D.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最能概括下面语段主要内容的一项是(  )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儿童研究专家舒华教授公布:很多孩子的学习问题是由阅读问题引起的,很多智力正常的孩子存在不同程度的阅读困难,严重的已经发展成阅读障碍,阅读困难不仅会使孩子的语文学习产生困难,也会影响到其他学科的学习。
A.儿童研究专家舒华教授公布调查结果。
B.阅读问题会影响学习。
C.舒华教授认为很多孩子的学习问题是由阅读问题引起的。
D.很多智力正常的孩子存在不同程度的阅读困难。
7.“毕业典礼眨眼就到了,我们得抓紧彩排啊!”这句话中加点部分的写法与选项(  )加点部分的写法不同。
A.当听说我们的节目将要在全市汇报演出,我们喜得发狂了。
B.我端起饭碗,觉得它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C.校园的蔷薇树上绽开了朵朵淡粉色的蔷薇花,好像害了羞一般。
D.这块巴掌大的地方,是见证我们深厚友谊的乐园。
8.“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这句话应插入的一个选项是(  ) ①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②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③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④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⑤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荷塘月色》)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⑤之后
9.下面是昌昌同学收集的自己六年小学生活中有代表性的资料,想采用“栏目式”做本成长纪念册,请你帮他放入相应的栏目里吧。(  )
①春游照片 ②第一次戴红领巾的照片 ③书法作品 ④老师的寄语
⑤拔河比赛的照片 ⑥同学的祝福 ⑦各类获奖证书 ⑧一张满分试卷
栏目一:成长足迹(  )
栏目二:多彩生活(  )
栏目三:毕业赠言(  )
A.①②⑤/③⑦⑧/④⑥ B.①⑤⑦/②③⑥/④⑧
C.②⑦⑧/①③⑤/④⑥ D.①②⑤/③⑥⑧/④⑦
10.下列句子与右边漫画意思不相符的是哪一项?(  )
A.河有两岸,事有两面。
B.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C.换个角度,会看到不一样的景象。
D.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11.观察如图的图片,结合文本内容,选择正确一组选项。(  )
“福”字一般在(①结婚 ②中秋节 ③春节)时贴,如图中的“福”字是采用我国传统的(①泥塑 ②剪纸 ③绘画)技艺来制作的,是(①楷书 ②行书 ③隶书)字体。
A.①③③ B.②②④ C.③②② D.②③④
12.马上就要进入中学了,同学们都在留言册上为伙伴写下自己的寄语,请你把下面的寄语补充完整。
昌昌:你要像郑燮笔下的竹那样“千磨万击还坚劲,   。”,不畏挫折与困难。
乐乐:面对困难,你要发扬长征精神,以“红军不怕远征难,   。”的勇气去拼搏。
平平:王之涣《登鹳雀楼》中的“   ,   。”很适合你,希望你在以后的学习上尽可能拓宽视野,做一个见识广博的人。
安安:“   ?   。”,希望你能像朱熹《观书有感》(其一)中所言,及时地汲取新知识,提升自己的境界,做一个心灵澄明的人。
欣欣:时光易逝,不要感叹《匆匆》里的“过去的日子如轻烟,   ,   ,被初阳蒸融了。”不要悲叹《长歌行》里的“少壮不努力,   !”希望你能在初中生活中珍惜时间,把握当下,努力拼搏。
荣荣:“桃花潭水深千尺,   。”,愿我们的友谊像李白和汪伦的情谊一样长存。
13.古文阅读。
欧阳询观古碑
欧阳询尝①行,见古碑,晋索靖②所书。驻③马观之,良久而去。数百步复反④,下马伫立⑤,及疲,乃布裘⑥坐观,因宿其旁,三日方去⑦。
注释:①尝:曾经。②索靖:晋朝著名书法家。③驻:停留。④反:同“返”。⑤伫立;长时间地站着。⑥布裘:铺开皮袍。布,摊开、铺开。裘,毛皮的衣服。⑦去:离开。
(1)下列句子标注了停顿,合适的一项是    
A.驻马观/之,良久/而去。
B.驻马观/之,良久而/去。
C.驻/马观之,良/久而去。
D.驻马/观之,良久/而去。
(2)短文中的欧阳询是一个怎样的人?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专心致志
B.博采众长
C.老当益壮
D.勤奋好学
(3)欣赏四幅作品,看看下面哪一幅书法作品是欧阳询的?   
A.筋肉丰满,浑厚有力
B.平正端庄,笔力刚劲
C.瘦硬挺拔,骨力遒劲
D.秀丽柔美,稳健大方
(4)借助注释和阅读经验,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驻马观之,良久而去。
14.多重文本阅读。
[材料一]
《鲁滨逊漂流记》(内容梗概)
鲁滨逊在青年时代不安于平庸的小康生活,违背父亲的劝告,逃到海外经商,被摩尔人掳去做了几年奴隶。后来,他逃往巴西,成了种植园主,到非洲购买奴隶途中遇上风暴,漂流到南美附近的无人荒岛。他很快战胜了忧郁失望的心情,从沉船上搬来枪械和工具,依靠劳动猎取食物,修建住所,制造工具,种植谷类,驯养山羊,改善了环境,表现出不知疲倦、百折不挠的毅力。他独自生活了多年以后,遇见一些野人到岛上来举行人肉宴。他从中救出一个野人,收为自己的奴隶,取名“星期五”。他在岛上生活了28年,最后帮一名舰长制服叛变的水手,乘船返回英国。
[材料二]
《鲁滨逊漂流记》目录
第一章 离家出走………………………………………………………………………1第二章 遭遇风暴………………………………………………………………………6第三章 逃离海盗………………………………………………………………………14第四章 噩梦降临………………………………………………………………………29第五章 荒岛求生………………………………………………………………………38第六章 生活历练………………………………………………………………………89第七章 野人危机………………………………………………………………………108第八章 我的奴仆………………………………………………………………………130第九章 巧救俘虏………………………………………………………………………161第十章 虎口夺船………………………………………………………………………186第十一章 离岛返家……………………………………………………………………206
[材料三]
2022年第十九次全国成年国民阅读调查
(1)在毕业读书会上,同学们围绕[材料一]讨论出写文学作品梗概的方法有    。(多选)
A.先读懂文学作品的内容
B.整体把握作品的脉络
C.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每个章节的内容
D.锤炼语言,使语意清楚连贯
(2)仔细阅读材料三的统计图,用一句话概括全国成年国民阅读的整体趋势变化。
(3)对照[材料二]中的目录,六年级下册课文中《鲁滨逊漂流记》(节选)内容属于    。
A.第三章 逃离海盗
B.第五章 荒岛求生
C.第八章 我的奴仆
D.第九章 巧救俘虏
(4)评价人物。
每个人都是立体的、多面的,评价人物时角度不能太单一。读书会上,同学们围绕《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主人公鲁滨逊展开了讨论。请你也尝试从不同角度对鲁滨逊这个人物做出评价,并结合书中的具体事例阐述理由。(5)鲁滨逊遇到困难时,他会把好处与坏处列出来,给自己提供帮助。乐乐同学最近情绪低落,一直沉浸在离别的伤感中,你能帮助她从两个不同角度作比照,宽慰自己、解除烦恼吗?
坏处 好处
离开生活了六年的熟悉校园 可以走进新的学校,接触新的环境
离开六年里朝夕相处的伙伴 ①   
②    ③   
15.现代文阅读。
蛇与庄稼
几十年前,广东沿海发生了一次海啸,是台风引起的,许多田地和村庄被海水淹没了。这场洪水过后,那儿的庄稼总得不到好收成,接连几年都是这样,即使风调雨顺,也不见起色。大家都觉得很奇怪。后来,老农们想出了一个办法,他们托人去外地买了一批蛇回来,把蛇放到田里。说来也奇怪,那一年庄稼就获得了丰收。大家不明白这是什么道理。老农把秘密说破了,原来那场洪水把深藏在洞里的蛇都给淹死了,田鼠却游到树上和山坡上,保住了性命。后来洪水退了,田鼠又回到田里糟蹋庄稼,没有蛇来捕捉它们,它们繁殖得特别快,庄稼都让田鼠给糟蹋了。现在田里又有了蛇,大量的田鼠让蛇给吃掉了,因而庄稼又得到了好收成。 生物学家达尔文说过猫和苜蓿的故事。他说在英国的好些地方,看村子喂的猫多还是少,就可以知道那里的苜蓿长得怎么样。苜蓿靠土蜂传播花粉,地里田鼠太多,土蜂的活动就受到影响。村子里喂的猫多,田鼠就不能那么放肆了。因此猫的多少,竟和苜蓿的收获有密切的关系。 天上下雨,地面就湿;太阳出来,东西就容易晒干;火会烧毁东西,水可以灭火。这些事儿都是显而易见的,大家都知道。但是世界上的事物除了这样简单的联系之外,还有不少复杂的联系,不是一下子能看清楚的。一个人不讲卫生,在马路上吐一口痰,也许会使许多人得病,甚至染上肺结核。肺结核病人躺在床上呻吟的时候,他怎么会想到使他生病的就是马路上随便吐痰的人呢?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是非常复杂的,咱们必须不怕麻烦,研究它们的规律。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
(1)看到题目,你会提出一个怎样的问题?
(2)第一自然段中有两个“奇怪”,它们分别指的是什么?
①第一个“奇怪”:   
②第二个“奇怪”:   
(3)要了解“蛇与庄稼的关系”,我们应该细读第    自然段。结合具体内容,用科学课上食物链的知识,我们可以画一个简单的示意图。请你仿照“蛇与庄稼的关系”的示意图,结合文本内容,完成“猫与苜蓿的关系”的示意图。
(4)第三自然段有一个词语“显而易见”,请试着写出这个词语的意思。
(5)读了这篇科普文,你明白了什么样的道理?
16.阅读。
别饿坏了那匹马
作者:许申高
①上小学五年级那年,学校附近的书摊是我放学后流连忘返的地方。可是更多的时候,身无分文的我只能装作选书的样子,   几则小故事,然后溜之大吉。守候书摊的是一位坐在轮椅上的残疾青年。翻看书时,羞愧难当的我根本不敢回头去看他的脸。当我第二天上学经过书摊,看见他依然宽厚地对我一笑时,我忐忑不安的心才得以平静。 ②一天早上,我在书摊上读《红岩》这部小说,江姐忍受酷刑时那十指连心的疼痛直锥我的心。【A】我泪流不止。偶然抬头拭泪时,我    轮椅上的他正定定地看着我,“坐下慢慢看吧!”他指了指身旁的小凳子。当时我完全忘记了白看书的尴尬,正要坐下,突然身后有人拍拍我的肩膀,原来是父亲。他把我拉走:“都像你这样白看书,人家怎么过日子?搬运队的马车夫需要马草,你可以扯马草换钱。”从此,每天清早我就去扯马草,上学前卖给那些马车夫。攥着马草换来的钱,我立即奔向书摊,泰然地坐下来,从容地读着一本又一本的书。可是马草并不好卖。卖不出马草的日子,我就强制自己不去书摊。 ③有一次,我背着马草经过书摊时,轮椅上的他叫住了我:“怎么不来看书了?”我抖抖手里的马草,无奈地摇头。他先是一愣,继而眼睛一亮,对我笑道:“过来,让我看看你的马草。”他认真地看过马草后,冲里屋叫道:“碧云,你出来一下!”闻声走出一个姑娘,可能是他妹妹吧。“碧云,咱们家的那匹马正缺马草,收下这孩子的马草。”他    姑娘茫然的眼睛,命令道:“听见没有?快把马草提进去!”姑娘接过马草,提进了里屋。这天傍晚我离开书摊时,他叮嘱我:“以后马草就卖给我,别饿坏了那匹马,行吗?”“没问题!”我巴不得有这样的好事。以后每天,当我背着马草来到书摊时,他便冲里屋叫道:“碧云,快把马草提进去,别饿坏了那匹马。” ④有一天,我一如既往地背着马草走向他的书摊,一如往日,他冲着里屋叫道:“碧云,快出来提马草!”接连喊了数声,可碧云迟迟没有出来。“是不是有事出去了?”他疑惑地自语。 ⑤“我自己提进去吧。”说着,我就往他身后的木板房走去。 ⑥“别别别……碧云!碧云!”他急了,拼命地摇着轮椅,想挡住我的去路,“你放下!等碧云来拿!”“没事,别饿坏了那匹马。”我没听他的劝阻,提着马草推开了那扇吱呀作响的门。“回来!”他在身后喊道,“那马会踢伤你的!”可是迟了!我已经走进他家后院,看见了一堆枯蔫焦黄的马草——这些日子来我卖给他的所有马草!那匹马呢?那匹香甜地吃着我的马草的马呢?【B】我扭头冲了出来,直想哭。
⑦“对不起,”他拍着我的肩头,轻声说道,“我知道你希望真的有那么一匹马。没事的,你看书吧。” ⑧我点点头,使劲忍着,没让眼泪掉下来。
(1)将表示“看”的三个词语依次填入文章括号中,正确的一项是    
A.盯着、瞥见、偷看
B.偷看、瞥见、盯着
C.偷看、盯着、瞥见
D.瞥见、盯着、偷看
(2)以下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闻声走出一个姑娘,可能是他妹妹吧。”从“可能”一词看出“我”是一个很严谨的人,和他们家很熟。
B.文中的“木板房”“吱呀作响的门”等细节暗示了青年家里的贫穷。
C.残疾青年说的“那匹马”,表面上指后院养的马,实际上指热爱读书的“我”。
D.本文语言质朴,围绕一个善意的谎言,让我们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
(3)根据故事的发展,照样子简要概括情节和“我”的心情变化。
(4)文章结尾才告诉我们残疾青年的后院根本没有马,其实前文已处处埋下了伏笔,请摘录一处写在横线上。
   
(5)文中【A】【B】两处都写到了“我”的哭,【A】处的“哭”是因为    ;B【】处的“想哭”因为    。
(6)结合文中残疾青年的神态、语言和动作的描写,具体说一说他有怎样美好的品质?至少写出两点。
   
17.“难忘小学生活”是小学阶段最后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过程中我们分享了难忘的回忆,制作了成长纪念册,还为毕业联欢会做了不少准备。请你选择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发生的最难忘的一件事,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把情感真实地表达出来。 要求:1.题目自拟;2.要详略得当,重点部分叙述具体,表达出真情实感;3.不得套作;4.不写错别字,字迹工整美观,字数不少于450字;5.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2024年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小升初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答案】任务一:意义 幼稚 彼此 明媚 偶然;
任务二:(1)眨眼间,我们将告别美丽的校园、朝夕相处的老师,开始新的学习生活。
(2)路边的小树在微风的吹拂下对我点头致意,花儿也纷纷绽开了笑脸,小乌在树上为我歌唱,仿佛在对我说:“你真棒!”
任务三:A B A A B B。
【解答】任务一:结合所给拼音及句子语境,将正确的词语填入句中。
任务二:(1)搭配不当,“告别校园美丽的,可改为:告别美丽的校园。成分残缺,在“新的”前面加上“开始”即可。
(2)用景物描写表达小语高兴的的心情,语句要通顺。
任务三:
结合“开场白初稿”中选项及句子语境填写正确的汉字或读音,将序号填入即可;发觉。故选A、训导。③)形容恩情之深。③携手:释义:①)手拉手的意思。③)指共同奋斗。④)指聚首。“欢呼雀跃”中“雀跃”的读音为:què 。⑥奔,读“bēn”时;急走;流亡,意思是直向目的地走去;接近(某个年龄段)。朝;向。故选B。
故答案为:
任务一:意义 幼稚 明媚 ;
任务二:(1)眨眼间,我们将告别美丽的校园,开始新的学习生活。
(2)路边的小树在微风的吹拂下对我点头致意,花儿也纷纷绽开了笑脸,仿佛在对我说:“你真棒!”
任务三:A B A B。
2.【答案】B
【解答】A、C、D三项正确。
B.有误,提示语“她喃喃地说”在中间。
故选:B。
3.【答案】C
【解答】A.群策群力:大家一起出主意。 标新立异:能独创新意。后多指提出新的见解。
B.迎难而上:就算遇到困难也不退缩。
C.各抒己见: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见解,可以收到更大更好的效果。
D.举一反三:从一件事物的情况、道理,能由此及彼。
故选:C。
4.【答案】B
【解答】A.有误,“学习进步。
B.正确。
C.有误,说话没有礼貌。
D.有误,说话没有照顾其他人的感受。
故选:B。
5.【答案】D
【解答】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后经常用所学的知识经常复习?
B.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习学过的旧知识,并且反复的阅读。
C.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而不思考;思考而不学习。
D.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根据意思,结合短文内容应选:知之为知之,是知也。
故选:D。
6.【答案】B
【解答】语段内容的主要意思是,舒华教授公布了一项研究结果,甚至有些孩子因此产生了阅读障碍,还可能波及其他学科,最能概括这段话的选项是“阅读问题会影响学习”。
故选:B。
7.【答案】C
【解答】A、B、D都运用了夸张的修辞。
C.赋予“蔷薇花”以人的神态。
故选:C。
8.【答案】A
【解答】“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②句之间,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②句中写了荷塘四面的很多树,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密切相连,④句中”阴森森的。⑤句中的“今晚却很好”的转折与④句中的“阴森森的。故②、③、④,所给语句插入①,A项正确。
故选:A。
9.【答案】C
【解答】第一次戴红领巾、各类获证证书。春游、拔河比赛都属于多彩生活。
故选:C。
10.【答案】B
【解答】一个人站在6的底部看到的是6,另一个人站在7的顶部看到的是9,会看到不一样的景象,也都有他的长处和短处。
故选:B。
11.【答案】C
【解答】“福”字一般在春节时贴,采用我国传统的剪纸艺术制作。
故选:C。
12.【答案】任尔东西南北风
万水千山只等闲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被微风吹散了 如薄雾 老大徒伤悲
不及汪伦送我情
【解答】分别出自清代郑燮的《竹石》,毛泽东的《七律 长征》,宋代朱熹的《观书有感(其一)》,汉乐府的《长歌行》。
故答案为:
任尔东西南北风
万水千山只等闲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被微风吹散了 如薄雾
不及汪伦送我情
13.【答案】(1)D;
(2)B;
(3)B;
(4)欧阳询停下马观看古碑,看了很久才离去。
【解答】(1)考查了文言断句。原句意思是:欧阳询停下马观看古碑。故恰当的断句是D。
(2)考查了形象分析。从“是晋代著名书法家索靖所写的,看了很久才离去”可知他的特点是博采众长。
(3)考查了书法绘画。欧阳询的书法特点平正端庄,故选B。
(4)考查了句子翻译。驻马:停下马。
故答案为:
(1)D;
(2)B;
(3)B;
(4)欧阳询停下马观看古碑,看了很久才离去。
14.【答案】(1)ABCD;
(2)2021年我国成年国民的图书阅读率、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和综合阅读率相比2020年略有提升,而报纸、期刊阅读率略有下降;
(3)B;
(4)通过阅读《鲁滨逊漂流记》这部书可知,鲁滨逊是—个充满劳动热情不因为苦难而向命运屈服的人,孤身一人在这荒无人烟的孤岛上生活了27年,面对人生困境,鲁滨逊的所作所为,显示了硬汉子的坚毅性格与英雄本色,体现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创造精神和开拓精神,他敢于同恶劣的环境作斗争,同时鲁滨逊又是个资产者和殖民者,因此具有剥削掠夺的本性。从他荒岛求生和他救了野人“星期五”这些事情表现出来。
(5)①可以在结识新的同学,建立新的友谊;②离开了关心自己的父母和老师;③可以锻炼自己自食其力的能力。
【解答】(1)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通读[材料一]结合题目中给出的选项可知,同学们围绕[材料—]讨论出写文学作品梗概的方法有:A.先读懂文学作品的内容;C.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每个章节的内容,使语意清楚连贯。
(2)本题考查图文转换。根据“2022年第十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选图”中的“2021”和“2020”年的各项数据比对可发现。2021年我国国民图书和电子阅读量均较上年有所提升、期刊阅读率略有下降。
(3)本题考查对《鲁滨逊漂流记》这部书内容以及目录的了解。根据[材料二]《鲁滨逊漂流记》目录和对《鲁滨逊漂流记》这部书内容的学习,六年级下册课文中《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内容属于第五章荒岛求生。
(4)本题考查形象分析。通过阅读《鲁滨逊漂流记》,孤身一人在这荒无人烟的孤岛上生活了27年,鲁滨逊的所作所为,体现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创造精神和开拓精神,同时鲁滨逊又是个资产者和殖民者。从他荒岛求生和他救了野人“星期五”这些事情表现出来。
(5)本题考查阅读拓展。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离开六年里朝夕相处的伙伴”会感到孤单,但是反过来想,我们可以结识新的朋友,可以学习不同朋友的优点,写出告别小学生活的坏处和反过来的好处即可;好处:可以遇到新的老师。
故答案为:
(1)ABCD;
(2)2021年我国成年国民的图书阅读率、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和综合阅读率相比2020年略有提升、期刊阅读率略有下降;
(3)B;
(4)通过阅读《鲁滨逊漂流记》这部书可知,鲁滨逊是—个充满劳动热情不因为苦难而向命运屈服的人,面对人生困境,显示了硬汉子的坚毅性格与英雄本色,他敢于同恶劣的环境作斗争,因此具有剥削掠夺的本性。
(5)①可以在结识新的同学,建立新的友谊;③可以锻炼自己自食其力的能力。
15.【答案】(1)蛇与庄稼有什么关系?
(2)①洪水过后,即使风调雨顺,庄稼也得不到好收成。
②买了一批蛇回来放进地里,那一年庄稼就获得了丰收。
(3)一。
(4)形容事情或道理很明显,极容易看清楚。
(5)告诉我们世界上事物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告诉我们只有研究事物之间的联系,掌握了它们的规律,才能把事情办好的道理。
【解答】(1)考查了提出问题的能力。提出自己感趣的问题即可?
(2)本题考查字词语段在文中的含义。结合第①段中“这场洪水过后,接连几年都是这样,也不见起色,第一个“奇怪”指的是洪水过后,庄稼也得不到好收成,老农们想出了一个办法,把蛇放到田里,那一年庄稼就获得了丰收”可知,那一年庄稼就获得了丰收。
(3)考查了内容的理解与概括。“蛇与庄稼的关系”是在第一自然段说的。第一自然段讲了田鼠糟蹋庄稼,同时就保护了庄稼。
(4)考查了词语含义及内容概括。此段列举了显而易见的事例是:天上下雨;太阳出来;火会烧毁东西。显而易见:形容事情或道理很明显。
(5)考查了概括文章主旨。《蛇与庄稼》通过具体事例介绍蛇与庄稼,告诉我们世界上事物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掌握了它们的规律。
故答案为:
(1)蛇与庄稼有什么关系?
(2)①洪水过后,即使风调雨顺。
②买了一批蛇回来放进地里,那一年庄稼就获得了丰收。
(3)一。
(4)形容事情或道理很明显,极容易看清楚。
(5)告诉我们世界上事物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告诉我们只有研究事物之间的联系,才能把事情办好的道理。
16.【答案】(1)B;
(2)A;
(3)自己卖草赚钱看书;发现没有马只有草;羞愧;感动。
(4)他盯着姑娘茫然的眼睛,命令道:“听见没有?快把马草提进去!”
(5)被书中的故事情节所打动;被残疾青年宁肯自己受穷也要让“我”看书的美好心灵所打动。
(6)①通过语言描写“他冲着里屋叫道:‘碧云,快出来提马草!’”可以看出他的善良。②通过神态描写“他先是一愣,继而眼睛一亮,对我笑道:‘过来,让我看看你的马草。’”可以看出他的善良。
【解答】(1)考查了选词填空。偷看指从隐蔽的位置窥测。盯着的意思是集中或显著地注意。根据“身无分文的我只能装作选书的样子”可知。根据“偶然抬头拭泪时”可知。根据“姑娘茫然的眼睛”可知。
(2)考查了内容理解与概括。
A.有误。“闻声走出一个姑娘。”可能表示大概。但是不能一眼认出别人。
B.正确。“木板房”“吱呀作响的门”都是很破旧的家具。
C.正确。残疾青年说的“那匹马”,实际上指热爱读书的“我”,而是让我看上了书。
D.正确。本文语言质朴,残疾青年家没有马,买下我的马草。
(3)考查了内容理解与概括。根据”每天清早我就去扯马草。“可知故事情节为自己卖草赚钱看书!那匹马呢,最后我发现残疾青年家没有马只有草,羞愧难当的我根本不敢回头去看他的脸,我偷看书时时羞愧的,直想哭,我得知残疾青年家没有马只有草,我此刻是感动的。
(4)考查了内容理解与概括。残疾青年的后院根本没有马。答案不唯一。如:他盯着姑娘茫然的眼睛?快把马草提进去。
(5)考查了体会思想感情。根据“我在书摊上读《红岩》这部小说。”可知是被书中江姐的精神所感动得哭,看见了一堆枯蔫焦黄的马草——这些日子来我卖给他的所有马草?那匹香甜地吃着我的马草的马呢,残疾青年家并没有马,这里是被残疾青年的美好心灵所打动的哭。
(6)考查了人物形象的分析。“他冲着里屋叫道:‘碧云!’”通过语言描写可知,想让善意的谎言一直延续下去。“他先是一愣,对我笑道:‘过来。’”通过神态描写,询问我原因,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善良的人。
故答案为:
(1)B;
(2)A;
(3)自己卖草赚钱看书;发现没有马只有草;感动。
(4)他盯着姑娘茫然的眼睛,命令道:“听见没有!”
(5)被书中的故事情节所打动;被残疾青年宁肯自己受穷也要让“我”看书的美好心灵所打动。
(6)①通过语言描写“他冲着里屋叫道:‘碧云,快出来提马草。②通过神态描写“他先是一愣,对我笑道:‘过来。’”可以看出他的善良。
17.【答案】
难忘的小学生活
小学六年的生活转瞬即逝,即将毕业的我们进行了最后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这次活动中有许多难忘的回忆,但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制作成长纪念册的过程。
为了制作这本成长纪念册,我们全班同学都积极参与,每个人都带来了自己小学阶段的照片和文字资料。大家围坐在一起,翻看着一张张照片,回忆起那些美好的瞬间。有的照片记录了我们在运动会上的拼搏,有的照片捕捉了我们在课堂上的专注,还有的照片展示了我们在课外活动中的欢乐。
在整理这些资料的过程中,我们不禁感叹时间的飞逝。记得刚入学时,我们还是一个个懵懂无知的孩子,如今已经成长为懂事、有责任心的少年。每一张照片、每一段文字都承载着我们的成长和变化。
最让我们感动的是,班主任李老师也参与了进来。她带来了她珍藏多年的我们的成绩单、奖状和一些小物件。这些东西虽然不起眼,但却记录了我们在学校生活的点点滴滴。李老师还为我们写了一封长长的信,信中充满了对我们的期望和祝福。读着这封信,许多同学都感动得热泪盈眶。
在制作纪念册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如何排版、如何设计封面、如何撰写文案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一一解决。但我们并没有被这些困难吓倒,而是团结一致,共同商量对策。最终,我们顺利完成了这本成长纪念册。
当我捧着这本纪念册,翻阅着一页页精美的画面,心中充满了自豪和感动。这本纪念册不仅是对我们小学生活的记录,更是我们友谊和师生情谊的见证。
这次制作成长纪念册的经历,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集体的力量和温暖。它将成为我小学生活中最难忘的一部分,永远铭刻在我的记忆中。
【解答】范文:
难忘的小学生活
小学六年的生活转瞬即逝。这次活动中有许多难忘的回忆。
为了制作这本成长纪念册,每个人都带来了自己小学阶段的照片和文字资料,翻看着一张张照片。有的照片记录了我们在运动会上的拼搏,还有的照片展示了我们在课外活动中的欢乐。
在整理这些资料的过程中。记得刚入学时,如今已经成长为懂事。每一张照片。
最让我们感动的是。她带来了她珍藏多年的我们的成绩单。这些东西虽然不起眼。李老师还为我们写了一封长长的信。读着这封信。
在制作纪念册的过程中。如何排版、如何撰写文案等等。但我们并没有被这些困难吓倒,共同商量对策,我们顺利完成了这本成长纪念册。
当我捧着这本纪念册,心中充满了自豪和感动,更是我们友谊和师生情谊的见证。
这次制作成长纪念册的经历。它将成为我小学生活中最难忘的一部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