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一中学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案:第14课 我的母亲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一中学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案:第14课 我的母亲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2-27 10:19: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四课《我的母亲》
邹韬奋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回忆母亲的文章。“我”的母亲是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把全部的爱和希望都倾注在儿女身上,为家庭奉献了一生,有一定的文化和丰富的情感,才具被封建社会埋没的普通妇女。作者抒发了对母亲的怀念、赞美之情,也表达了对旧社会妇女的同情。
学情分析:
有人说过:“父母对子女的爱,尤其是母爱,是人类最高尚纯洁的、美好的感情。”初二的学生,像温室里的花朵,从小在父母、亲人的呵护下成长,过着无忧无虑地生活。一直以来,淡漠了周围的一切,包括对来自父母的关爱都是淡漠的、冷淡的,更不要说去主动的关心父母、为父母分忧解愁了。这一节课,通过对《我的母亲》的学习,感受母爱的至高无上,产生对妇女被旧社会压抑和埋没命运的深切同情,从而更加热爱新中国、热爱新生活。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概括母亲的形象,体会细腻而饱含感情的语言。
2.学习本文截取人物表现中最典型的经历来表现人物的写法以及在记叙中穿插必要的议论的写法。
3.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母亲的关爱,培养学生对母亲的感情。
教学重点:
学会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学习文章叙议结合的写法。
教学难点: 叙议结合表达中心。
课时安排:两课时
课前自学:
1.查阅资料,认识作者。
2.熟读文章,借助工具书,掌握生字词。
3.通读文章两遍,思考问题:作者深情地回忆了关于母亲生活的哪几个生活片断?其中哪些话语、哪些事例、哪些细节最让你动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概括母亲的形象,体会细腻而饱含感情的语言。
2.学习本文截取人物表现中最典型的经历来表现人物的写法。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
1.导入:有人说过:“父母对子女的爱,尤其是母爱,是人类最高尚纯洁的、美好的感情。”同样是至爱亲情,朱自清的《背影》是写父爱,而课文是写母爱。让我们来欣赏作者是如何写一位普通而伟大的母亲形象吧。
2.走近作者P2
邹韬奋(1895----1944),新闻记 ( http: / / www.21cnjy.com )者、政论家、出版家和散文家。毕生从事新闻出版工作。著作有《韬奋全集》、《韬奋文集》、《萍踪寄语》、《萍踪忆语》等。
3.检查预习P3
憧憧chōng 蹑手蹑脚niè ( http: / / www.21cnjy.com )娓娓动听 wěi 唏唏嘘嘘xīxū 女红 gōng 万籁俱寂lài 歉疚 jiù 惺忪xīng
【学生活动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P4-6
1.本文回忆了有关母亲的哪几件事
2.通过这些故事,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母亲 试用下面的句式说一句话.请大家自由放声读课文,然后向大家作个介绍。
例:读了母亲背“我”赏灯,我看到了一位无微不至地关爱孩子的母亲。
3.作者回忆了母亲生活的哪几个生活片断?请根据课文内容给3~6段加上小标题。
4. 这四个典型事例分别表现出母亲性格具有哪些闪光点?P7
第一个片断表现母亲“活泼的、欢悦的、柔和的、青春的美”,以及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怀。
第二个片断表现母亲的善良、富有同情心以及对子女的启蒙教育。
第三个片断表现母亲的矛盾心理以及对子女无限怜惜和疼爱之情。
第四个片断表现母亲的勤劳和奉献。
【学生活动三】品味语言,感受细节P8-10
再次快速阅读课文,找出令自己最动情的话语、事例或细节,有感情地朗读并说明理由。
片段一中最感人的话语是:“我由现在追想当时伏在她的背上睡眼惺忪所见着她的容态,还感觉到她的活泼的、欢悦的、柔和的、青春的美。“这是从幼儿的感觉中写出母亲可爱的形象,笔墨不多,但母亲的形象栩栩如生。
片段二中最感人的细节是:“往往讲到孤女患难,或义妇含冤的凄惨的情形,她两人便都热泪盈眶,泪珠尽往颊上涌流着。”这个细节真实而传神,表现了母亲感情丰富,对患难女性有着深切的同情心。同时也表现对孩子的教育注重“以情动人”,从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片段三中最感人的细节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自己呜咽着,同时听得见坐在旁边缝纫着的母亲也唏唏嘘嘘地泪如泉涌地哭着。”这个细节描写表现母亲对子女无限怜惜和疼爱之情。此外,“母亲含着泪抱我上床,轻轻把被窝盖上,向我额上吻了几吻” 这一细节描写同样十分感人。
片段四中最感人的地方是:“我眼巴巴地望 ( http: / / www.21cnjy.com )着她额上的汗珠往下流,手上一针不停地做着布鞋——做给我穿的。这时万籁俱寂,只听得嘀嗒的钟声和可以微闻得到的母亲的呼吸。”这段文字有人物的外貌、动作描写,也有环境描写,以寂静的环境衬托母亲的劳苦。这段文字是从我的视觉、听觉、感觉中写出来的,颇为真挚动人。怪不得使作者感到“歉疚”和“不安”的感情油然而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学习文章叙议结合的写法。
2. 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母亲的关爱,培养学生对母亲的感情。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四】研读探究,
1.四个片段作者是如何安排的?为什么这样安排?P11
前三个片断基本上是按时间顺序,从“两三岁”写到“十岁”,第四个片断写的是八岁。作者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前三个片断侧重在母亲,主要表现母亲的可爱性格和能干才具,而第四个片断虽然也赞颂了母亲的辛劳,但侧重点在我,透过一个八岁男孩的心灵,写出孩子对母亲的爱戴和歉疚,文章流露的感情又更进了一层。
2. “清算”功课时,作者将母亲的矛盾心态表现得淋漓尽致,请找出其中的动作描写与语言描写,想一想,母亲为什么会这样痛苦?P12
动作描写是“唏唏嘘嘘地泪如泉涌地哭着”,语言描写是“打得好”。
母亲一方面期待着父亲以严训使儿子成才,一方面又十分怜惜孩子,不希望他遭受皮肉之苦。母亲在矛盾中摇摆不定,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
3.性格归纳:可爱、慈爱、善良 勤劳、无私、奉献 P13
4. 夏夜,母亲为我做布鞋,我心里有好多歉疚,可是又不敢说出口,如何理解孩子的这种矛盾的心态?P14
这可能是怕说出来了,母亲就不允许“我”再陪下去,越是“不敢说出”,就越显得真诚、执著。
5. 这篇文章除了刻画母亲的形象以外,还反映了旧社会压抑、埋没妇女才能的社会内涵,从文中哪些话可以看出?P15
我只知道她是‘浙江海宁查氏’,至今不知道她有什么名字!
如果母亲生在现在,有机会把自己造成一个教员,必可成为一个循循善诱的良师。
但是我觉得她的可爱的性格,她的努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精神,她的能干的才具,都埋没在封建社会的一个家族里,都葬送在没有什么意义的事务上,否则她一定可以成为社会上一个更有贡献的分子。
【学生活动五】质疑交流P16
6. 家庭是组成社会的一个细胞,你认为“我”成长的家庭环境哪些方面是好的,哪些方面是不可取的?
这个家庭环境重教育,重文化,对子女要求严格,这是好的;
有母爱的温暖,有母亲努力劳作的榜样,有文学熏陶,这些是好的;
体罚是不可取的。
【学生活动六】比较分析P17
理解截取法,比较《我的母亲》和《背影》在选材上的异同。
《我的母亲》和《背影》都采用了截取法。
《背影》是截取人物状态中最鲜明、最动人的瞬间——背影来构建文章的。
《我的母亲》截取人物表现中最典型的经历——四个片段来表现人物的。
【学生活动七】片段练笔P19
品味着邹韬奋的《我的母亲》,你是否 ( http: / / www.21cnjy.com )联想到你和你母亲之间曾经发生过的一些令人刻骨铭心的往事呢 试着从中截取一个感人的片断,细细地描述出来,与同学们分享。
【学生活动八】拓展延伸P20-23
赞美母亲的名言妙语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慈母的胳膊是由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香甜? ——雨果
全世界的母亲是多么的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惠特曼
我给我母亲添了不少乱,但是我认为她对此颇为享受。—马克·吐温
妈妈是我最伟大的老师,一个充满慈爱和富于无畏精神的老师。如果说爱如花般甜美,那么我的母亲就是那朵甜美的爱之花。
——史蒂维·旺德(美国著名盲人男歌手)
分层作业:
1.按要求完成导学练ABC
2.片段修改,并再写两个感人片段,成为一篇作文。
3.为你的母亲制作一张贺卡,并写上一段发处肺腑的感激之言。
教学反思:概括文中的母亲形象,感受作者对母亲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感情,体会母爱,培养学生对母亲的感情。教学难点是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说出自己的阅读体验,品味作品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具体教学中,抓住重点,顺利地引导学生分析母亲形象,成功地在品味语言中引导学生赏析本文的写作特色。
母亲背我元宵赏灯
讲述故事情感丰富
儿子受罚母亲落泪
灯下熬夜为儿做鞋
读了母亲背“我”赏灯,我看到了一个无微不至地关爱孩子的母亲。
读了母亲讲故事的一节,我看到一位情感丰富、才具被埋没的母亲。
读了“我”受罚母亲流泪的一节,我看到了一位既慈爱又识大体的母亲。 读了母亲熬夜为我们做鞋的一节,我看到了一位勤劳能干的母亲。
我的母亲》和《背影》都采用了截取法。
《背影》是截取人物状态中最鲜明、最动人的瞬间——背影来构建文章的。
《我的母亲》截取人物表现中最典型的经历——四个片段来表现人物的。
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罗曼.罗兰)
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米尔)
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英国)
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法国)
——史蒂维·旺德(美国著名盲人男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