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项05 元素周期表单元格的认识
一、选择题:
1.科幻电影《流浪地球2》中科学家预测太阳爆发“氦闪”释放的能量会瞬间摧毁附近的很多星体。下列关于氦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氦原子的质子数是4 B.氦原子构成的氦气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C.氦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4.003g D.氦原子的元素符号是Ne
2.氮元素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是组成氨基酸的基本元素之一,为地球上生命体的必需元素。氮循环是生物圈内基本的物质循环之一,氮固定是其中的重要环节,氮的固定是将单质氮转化为氮的化合物的过程。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可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能被植物吸收的营养物质,促进叶色浓绿。图为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氮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B.氮元素原子的中子数约为7
C.氮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7 D.氮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01g
3.第19届杭州亚运会火炬——“薪火”,其金属部分采用铝合金旋压成型工艺。如图是有关铝元素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铝属于非金属元素 B.铝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二周期
C.铝的原子质量为26.98 D.铝原子与铝离子质量几乎相等
4.镁在国防工业中应用广泛,镁元素的相关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镁属于非金属元素
B.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31g
C.镁原子得到两个电子变为Mg2+
D.镁原子的质子数是12
5.锂离子蓄电池是“祝融号”火星车的能源设备。锂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及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单元格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锂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锂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C.锂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 D.锂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6.《天工开物》记载“凡火药以硝石硫黄为主,草木灰为辅”。硫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硫燃烧产生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B.硫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6
C.硫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
D.碳12原子质量为a,则硫原子质量为32.06a
7.硼(B)是火箭耐热合金中常用的一种原料。如图所示是硼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的值为3 B.硼属于非金属元素
C.硼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0.81 D.硼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
8.地球内部部分热量来自放射性元素衰变,钾-40(40为该原子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是地球内部的放射性元素之一,元素周期表中钾元素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钾-40原子核里有19个质子
B.钾是地壳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C.图示中钾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D.钾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得电子
9.磷元素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其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磷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属于非金属元素 B.原子核外有15个电子
C.相对原子质量为30.97g D.在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
10.一种有趣的钟表式元素周期表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元素说法中正确的是
A.硼元素的质子数是5 B.2:00时针对应的元素不是稀有气体元素
C.9:00时针对应元素的离子符号为F+ D.10:00时针和分针对应的元素易形成化合物
11.锡常用作焊接剂。如图所示为锡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其在元素周期表内的内容。下列关于图内信息说法错误的是
A.x=4 B.锡元素的符号为Sn
C.锡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8.7g D.锡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五周期
12.如图是镉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镉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镉元素与镁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C.镉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形成阳离子
D.镉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48
13.硒有“长寿元素”“天然解毒剂”等美誉。如图所示,甲是硒原子结构示意图,乙是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相关说法不合理的是
A.硒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4 B.硒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C.硒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g D.硒元素是一种非金属元素
14.下列有关钛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钛属于金属元素 B.钛的核内中子数为22
C.钛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47.87 D.钛的元素符号为 Ti
15.锆原子及锆元素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锆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锆原子的中子数是40
C.锆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D.锆原子相对原子质量是91.22g
16.铋元素的半衰期非常久,达到宇宙年龄的10亿倍。铋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铋属于金属元素 B.铋的元素符号是BI
C.铋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09.0g D.铋原子的中子数为83
17.钕是最活泼的稀土金属之一,钕玻璃可代替红宝石做激光材料亦可做护目镜。钕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1所示,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2中,x=8 B.钕离子的符号为Nd2+
C.钕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4.2g D.钕的核电荷数为60
18.铼被誉为“超级金属”,其合金被广泛应用到航空航天领域。铼元素的部分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铼原子的质子数为75 B.铼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x=13 D.铼的原子质量是186.2
19.元素周期表中铟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铟属于金属元素 B.铟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4.8g
C.铟原子的中子数为49 D.X代表铟的元素符号,为IN
二、非选择题:
20.如图中的①、②是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你回答:
(1)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D中的x为 。
(2)①对应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填字母);
(3)A、B、C、D结构示意图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填字母);
(4)如图是元素锶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则x= 。
21.2023年10月3日,我国科学家发现战略性关键金属新矿物铌包头矿受世人关注。铌包头矿富含铌、钛、硅、氯等元素。请你根据下列信息,完成相应问题。
(1)如图1所示,一个铌原子中有 个质子。
(2)硅是芯片制造的基础材料。碳元素与硅元素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两种原子的 相同。
(3)图2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破损”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其在周期表中位于第 周期。
(4)图3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达到相对稳定结构的是 (填字母,下同)。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
22.人类智慧元素——碘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人体缺碘可能造成智力残障,故碘有“智力元素”之称。碘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健康成人体内碘的总量约为缺乏碘会导致甲状腺肿大。为预防因缺碘引起的。疾病,国家规定在碘缺乏地区的食盐中添加碘,在我们日常食用的加碘盐中常加入的补碘剂为碘酸钾(KIO3),碘酸钾受热易分解。单质碘(I2)是一种紫黑色有光泽的固体,由分子构成,加热时升华为漂亮的紫色蒸气。碘具有毒性和腐蚀性,常温下可以和活泼金属直接作用,碘单质遇淀粉会变成蓝色,主要用于制取药物、染料、碘酒、试纸和含碘化合物等。碘元素在自然界中含量稀少,除在海水、海带、海鱼和贝类等动植物中含量较高以外,在大部分土壤、岩石、水中的含量都很低。碘易被海藻吸收,所以人们可以从海藻中提取碘。
(1)碘原子的核电荷数是 。
(2)根据文中内容分析炒菜时为什么要最后加含碘盐 。
(3)固体碘、碘蒸气遇淀粉都会变蓝,请从微观角度解释其原因 。
(4)以下微粒与碘原子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A. B. C. D.
23.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氢能是公认的高热值清洁能源。目前,氢气的来源如图1所示。化石资源制氢最为成熟。水煤气变换反应:CO+H2OCO2+H2,是化石资源制氢过称中的重要反应之一。北京大学团队研究了在不同温度下,多种催化剂对水煤气变换反应中CO转化率的影响,结果如图2所示。
电解水制氢过程简便,但造价高昂,利用太阳能制氢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人造太阳”的探索也就应运而生。我国“人造太阳”大科学装置“东方超环”利角的是核聚变,当氘、氚核聚变温度达到1亿摄氏度、持续时间超过1000秒,就能形成持续反应,为水分解提供能量。2020年4月,“东方超环”实现了1亿摄氏度运行近10秒,取得重大突破。除了氢气的生产,其运输、储存和利用等仍面临诸多挑战,需要人们不断探索。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氢气的主要来源是 。
(2)图2中,催化剂为2%Au/a-MoC时CO转化率和温度的关系是 。
(3)根据下表信息可知氘、氚都属于氢元素,理由是 。
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氘 1 1 1
氚 1 2 1
(4)1H(氕)、2H(氘)、3H(氚)分别表示氢元素的三种原子。制造燃料电池常用1H,制造氢弹要用2H、3H。2H2与O2反应生成的重水可表示为2H2O。写出3H2在O2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5)我国科学家已研制出在新型高效光催化剂作用下,利用太阳能分解水制氢气。水在通过并接触催化剂表面时分解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表示催化剂)。
则水分解微观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A.④①②③⑤ B.①④②⑤③ C.①④③⑤② D.③⑤②④①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a-MoC可使CO转化率接近100%
B.利用太阳能制氢是未来发展方向
C.“东方超环”利用核聚变提供能量
24.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酸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蛋白质、钙等营养成分。酸奶中的活性乳酸菌可以帮助人们建立良好的胃肠道菌群,在免疫、抗肿瘤等方面作用显著,因此保证乳酸菌活性至关重要。科研人员研究了保存时间、温度对活性乳酸菌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见下表。
表 活性乳酸菌数的含量
保存时间/天 0 2 4 6 8
10.3 6.97 1.01 0.25 0.21
10.3 3.98 0.67 0.083 0.037
10.3 3.54 0.091 0.034 0.01
酸奶的酸度会影响口感,一般人可接受的酸奶酸度为(数值越大,酸奶酸度越高)。研究员测试了保存温度对酸奶酸度的影响,如图:
此外,酸奶还具有提高食欲,促进人体对蛋白质、钙、镁等吸收,降低胆固醇等多种功效。
(1)酸奶中活性乳酸菌的作用有 (写一条即可)。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酸奶中的“钙”是指钙单质
B.为保持酸奶中活性乳酸菌的活性减少储存时间至关重要
C.酸奶保存温度越高,活性乳酸菌随保存日期的增长降低越明显
(3)由图可知,时,若要酸奶酸度不超过一般人可接受的范围,最多可保存的天数是 天。
(4)由图可知,温度与酸奶酸度的关系是 。
(5)综合材料所给的活性乳酸菌的含量和酸奶酸度的变化,请你写两条超市选购酸奶的建议 。
25.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保鲜膜通常有适度的透氧性和不透湿性,能调节被保鲜品周围 O2和 H2O 的含量,从而起到保鲜作用目前市场上常见的保鲜膜主要是聚乙烯保鲜膜,它是以石油中提炼出的乙烯(C2H4)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不易降解。用从海藻中提取的海藻酸钠制成的保鲜膜具有良好的可降解性。在可降解测试中,海藻酸钠保鲜膜 20 天后基本降解完毕,而聚乙烯保鲜膜基本没有变化。
科研人员以 4℃环境下储藏的鲜切西瓜为样品,测试了海藻酸钠保鲜膜对西瓜品质的影响。研究其保鲜效果。其中,用海藻酸钠保鲜膜和聚乙烯保鲜膜分别包裹的西瓜,储藏期间微生物生长的情况如图 1(纵坐标数值越大,代表微生物数量越多);用海藻酸钠保鲜膜包裹的 100g 西瓜每天减少的质量见表 1。
表 1 100g 西瓜每天减少的质量
测定时间 第1天 第2天 第3天 第4天 第5天 第6天
质量/g 3.5 2.7 3.1 2.4 2.5 1.5
目前,科研人员还在致力于海藻酸钠保鲜膜性能改进的研究,以推进其在食品保鲜中的实际应用。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海藻酸钠由钠、碳、氢、氧四种元素组成,其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对”或“错”)
①保鲜膜通常有适度的透氧性和不透湿性;
②海藻酸钠保鲜膜比聚乙烯保鲜膜易降解;
(3)表 1 中,“3.5”表示 ;
(4)微生物的滋生是引起水果腐烂变质的一个重要原因。图 1 数据可作为海藻酸钠保鲜膜的保鲜效果优于聚乙烯保鲜膜的证据之一,理由是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项05 元素周期表单元格的认识
一、选择题:
1.科幻电影《流浪地球2》中科学家预测太阳爆发“氦闪”释放的能量会瞬间摧毁附近的很多星体。下列关于氦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氦原子的质子数是4 B.氦原子构成的氦气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C.氦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4.003g D.氦原子的元素符号是Ne
【答案】B
【详解】A、元素信息图左上角的数字是元素的原子序数,原子序数等于原子的质子数,由图可知,氦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则氦原子的质子数也是2,选项错误;
B、氦原子的核外只有1个电子层,且该电子层的电子数为2,则氦原子构成的氦气化学性质比较稳定,选项正确;
C、元素信息图最下方的数字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由图可知,氦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4.003,选项错误;
D、元素信息图右上角的符号是元素符号,由图可知,氦原子的元素符号是He,选项错误,故选B。
2.氮元素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是组成氨基酸的基本元素之一,为地球上生命体的必需元素。氮循环是生物圈内基本的物质循环之一,氮固定是其中的重要环节,氮的固定是将单质氮转化为氮的化合物的过程。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可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能被植物吸收的营养物质,促进叶色浓绿。图为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氮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B.氮元素原子的中子数约为7
C.氮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7 D.氮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01g
【答案】D
【详解】A、氮的偏旁为“气”,属于非金属元素,正确;
B、元素周期表单元格左上角数字为原子序数、最下方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原子序数=7,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14-7=7,正确;
C、元素周期表单元格左上角数字为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7,正确;
D、元素周期表单元格最下方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氮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01,单位为“1”,常省略不写,不正确。
故选D。
3.第19届杭州亚运会火炬——“薪火”,其金属部分采用铝合金旋压成型工艺。如图是有关铝元素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铝属于非金属元素 B.铝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二周期
C.铝的原子质量为26.98 D.铝原子与铝离子质量几乎相等
【答案】D
【详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铝,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B、铝原子的原子序数是13,电子数=原子序数=13,在核外分三层排布,所以铝元素位于第三周期,故选项说法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而非原子质量,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电子的质量很小,可忽略不计,则铝原子与铝离子质量几乎相等,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4.镁在国防工业中应用广泛,镁元素的相关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镁属于非金属元素
B.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31g
C.镁原子得到两个电子变为Mg2+
D.镁原子的质子数是12
【答案】D
【详解】A、镁元素名称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B、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单位是“1”,不是“g”故选项说法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镁的原子序数为12,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镁原子第一层有2个电子,第二层8个电子,第三层有2个电子,最外层电子数是2,小于4,容易失去两个电子形成镁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D、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镁的原子序数为12,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镁原子的质子数是12,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5.锂离子蓄电池是“祝融号”火星车的能源设备。锂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及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单元格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锂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锂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C.锂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 D.锂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答案】C
【详解】A、锂带“钅”字旁,锂元素属于金属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锂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锂元素的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则在元素周期表中,锂元素位于第2周期,该选项说法正确;
D、锂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41,单位不是g,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6.《天工开物》记载“凡火药以硝石硫黄为主,草木灰为辅”。硫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硫燃烧产生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B.硫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6
C.硫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
D.碳12原子质量为a,则硫原子质量为32.06a
【答案】D
【详解】A、硫与氧气点燃时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图知,硫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6,故B不符合题意;
C、硫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硫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故C不符合题意;
D、碳12原子质量为a,则硫原子质量为,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7.硼(B)是火箭耐热合金中常用的一种原料。如图所示是硼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的值为3 B.硼属于非金属元素
C.硼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0.81 D.硼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
【答案】D
【详解】A、根据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3=2+x,x=3,故说法正确;
B、硼字带有石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故说法正确;
C、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硼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81,故说法正确;
D、核外电子层数=元素所在周期数,所以硼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故说法错误。
故选D。
8.地球内部部分热量来自放射性元素衰变,钾-40(40为该原子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是地球内部的放射性元素之一,元素周期表中钾元素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钾-40原子核里有19个质子
B.钾是地壳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C.图示中钾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D.钾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得电子
【答案】A
【详解】A、在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的数字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原子中质子数,钾-40属于钾元素的原子,根据钾元素周期表中信息可知其质子数为19,选项正确;
B、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选项错误;
C、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省略不写,不是“g”,选项错误;
D、钾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1,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失去电子,选项错误;
故选A。
9.磷元素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其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磷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属于非金属元素 B.原子核外有15个电子
C.相对原子质量为30.97g D.在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
【答案】C
【详解】A、由“石”字旁可知,磷属于非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B、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15,不符合题意;
C、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0.97,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常省略不写,符合题意;
D、磷元素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故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一种有趣的钟表式元素周期表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元素说法中正确的是
A.硼元素的质子数是5 B.2:00时针对应的元素不是稀有气体元素
C.9:00时针对应元素的离子符号为F+ D.10:00时针和分针对应的元素易形成化合物
【答案】A
【详解】A、该钟表的整点时间小时数与该元素的质子数相等,则硼元素的质子数是5,故选项说法正确;
B、2:00时针对应的元素是氦,属于稀有气体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C、9:00对应元素是氟元素,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而形成带1个单位负电荷的氟离子,其离子符号为F-,故选项说法错误;
D、10:00时针和分针对应的元素是氖元素和镁元素,氖元素属于稀有气体元素,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形成化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11.锡常用作焊接剂。如图所示为锡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其在元素周期表内的内容。下列关于图内信息说法错误的是
A.x=4 B.锡元素的符号为Sn
C.锡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8.7g D.锡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五周期
【答案】C
【详解】A.锡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解得;故A正确;
B.由信息图可知,锡元素的符号为Sn,故B正确;
C.锡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8.7,单位为“1”,常省略不写,故C错误;
D.因为锡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有5层,因此其在元素周期表内处于第五周期,故D正确。
故选C。
12.如图是镉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镉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镉元素与镁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C.镉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形成阳离子
D.镉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48
【答案】C
【详解】A、镉为“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该选项说法正确;
B、镁为12号元素,原子序数=原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2、8、2,最外层电子数和镉相同,化学性质相似,该选项说法正确;
C、镉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小于4,在化学变化中易失去2个电子形成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离子,符号为Cd2+,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元素周期表单元格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原子的质子数,则镉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48,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13.硒有“长寿元素”“天然解毒剂”等美誉。如图所示,甲是硒原子结构示意图,乙是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相关说法不合理的是
A.硒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4 B.硒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C.硒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g D.硒元素是一种非金属元素
【答案】C
【详解】A、元素周期表单元格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则硒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4,该选项说法合理;
B、硒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大于4,在化学变化中易得到电子,该选项说法正确;
C、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1”,而不是“g”,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硒为“石”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14.下列有关钛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钛属于金属元素 B.钛的核内中子数为22
C.钛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47.87 D.钛的元素符号为 Ti
【答案】B
【详解】A、钛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该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2,而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为22,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在原子中,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则钛的中子数≈48-22=26,该选项说法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该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右上角的字母表示元素符号,则钛的元素符号表示为Ti,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15.锆原子及锆元素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锆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锆原子的中子数是40
C.锆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D.锆原子相对原子质量是91.22g
【答案】A
【详解】A.根据元素名称带有“钅”字旁,锆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A正确;
B.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锆原子的中子数是:91.22-40=51.22≈51,故B错误;
C.根据锆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小于4,锆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故C错误;
D.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1”,不是“g”,故D错误。
故选:A。
16.铋元素的半衰期非常久,达到宇宙年龄的10亿倍。铋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铋属于金属元素 B.铋的元素符号是BI
C.铋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09.0g D.铋原子的中子数为83
【答案】A
【详解】A、铋的偏旁为“钅”,则铋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正确;
B、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右上角的数字表示元素符号,则铋的元素符号为Bi,错误;
C、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常省略不写,铋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09.0,错误;
D、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铋原子的质子数=原子序数=83,则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209-83=126,错误。
故选A。
17.钕是最活泼的稀土金属之一,钕玻璃可代替红宝石做激光材料亦可做护目镜。钕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1所示,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2中,x=8 B.钕离子的符号为Nd2+
C.钕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4.2g D.钕的核电荷数为60
【答案】C
【详解】A、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x=8,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最外层电子数是2,小于4,则容易失去2个电子,形成阳离子,则是Nd2+,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4.2,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故选项说法错误。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60,表示原子序数为60;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钕原子的核电荷数是60,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18.铼被誉为“超级金属”,其合金被广泛应用到航空航天领域。铼元素的部分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铼原子的质子数为75 B.铼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x=13 D.铼的原子质量是186.2
【答案】D
【详解】A、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铼原子的质子数=原子序数=75,说法正确;
B、铼的偏旁为“钅”,则铼元素属于金属元素,说法正确;
C、核外电子数=质子数,则有2+8+18+32+x+2=75,解得x=13,说法正确;
D、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常省略不写,所以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86.2,说法错误。
故选D。
19.元素周期表中铟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铟属于金属元素 B.铟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4.8g
C.铟原子的中子数为49 D.X代表铟的元素符号,为IN
【答案】A
【详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为铟,带“钅”字旁,因此属于金属元素,符合题意;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因此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4.8,相对原子质量单位为“1”,通常省略不写,不符合题意;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因此铟原子的原子序数为49,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因此铟原子的质子数为49,又因为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故铟原子的中子数,不符合题意;
D、书写元素符号应注意“一大二小”,因此铟的元素符号为In,不符合题意。
故选:A。
二、非选择题:
20.如图中的①、②是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你回答:
(1)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D中的x为 。
(2)①对应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填字母);
(3)A、B、C、D结构示意图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填字母);
(4)如图是元素锶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则x= 。
【答案】(1) 40.08;8;
(2)A;
(3)BC;
(4)38。
【详解】(1)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0.08;D中质子数为18,表示氩元素,属于稀有气体元素,达到稳定结构,故最外层电子数x=8;
(2)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故氟的原子序数为9,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①的质子数为9,故①对应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A;
(3)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BC的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
(4)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有x=2+8+18+8+2=38。
21.2023年10月3日,我国科学家发现战略性关键金属新矿物铌包头矿受世人关注。铌包头矿富含铌、钛、硅、氯等元素。请你根据下列信息,完成相应问题。
(1)如图1所示,一个铌原子中有 个质子。
(2)硅是芯片制造的基础材料。碳元素与硅元素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两种原子的 相同。
(3)图2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破损”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其在周期表中位于第 周期。
(4)图3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达到相对稳定结构的是 (填字母,下同)。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
【答案】(1)41;
(2)最外层电子数;
(3) ;三;
(4) C;CD。
【详解】(1)元素周期表单元格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原子的质子数,则一个铌原子中有41个质子;
(2)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为最外层电子数,在元素周期表中,碳、硅位于同一族,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3)17号元素为氯元素,原子序数=原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氯原子的质子数或核外电子数均为17,核外电子排布为2、8、7,则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氯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电子层数等于周期数,故位于第3周期;
(4)相对稳定结构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除外),由图可知C为相对稳定结构;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A质子数为6,B质子数为8,CD质子数都是12,故CD属于同种元素。
22.人类智慧元素——碘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人体缺碘可能造成智力残障,故碘有“智力元素”之称。碘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健康成人体内碘的总量约为缺乏碘会导致甲状腺肿大。为预防因缺碘引起的。疾病,国家规定在碘缺乏地区的食盐中添加碘,在我们日常食用的加碘盐中常加入的补碘剂为碘酸钾(KIO3),碘酸钾受热易分解。单质碘(I2)是一种紫黑色有光泽的固体,由分子构成,加热时升华为漂亮的紫色蒸气。碘具有毒性和腐蚀性,常温下可以和活泼金属直接作用,碘单质遇淀粉会变成蓝色,主要用于制取药物、染料、碘酒、试纸和含碘化合物等。碘元素在自然界中含量稀少,除在海水、海带、海鱼和贝类等动植物中含量较高以外,在大部分土壤、岩石、水中的含量都很低。碘易被海藻吸收,所以人们可以从海藻中提取碘。
(1)碘原子的核电荷数是 。
(2)根据文中内容分析炒菜时为什么要最后加含碘盐 。
(3)固体碘、碘蒸气遇淀粉都会变蓝,请从微观角度解释其原因 。
(4)以下微粒与碘原子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A. B. C. D.
【答案】(1)53;
(2)碘酸钾受热易分解;
(3)均是由碘分子构成,分子构成相同,化学性质相同;
(4)AB。
【详解】(1)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在数值上,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故碘原子的核电荷数是53;
(2)根据“在我们日常食用的加碘盐中常加入的补碘剂为碘酸钾(KIO3),碘酸钾受热易分解”可知,碘酸钾受热易分解,故炒菜时要最后加含碘盐;
(3)固体碘与碘蒸气均是由碘分子构成,分子构成相同,化学性质相同,故固体碘、碘蒸气遇淀粉都会变蓝;
(4)A原子、B原子与碘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均是7,化学性质相似。
故选AB。
23.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氢能是公认的高热值清洁能源。目前,氢气的来源如图1所示。化石资源制氢最为成熟。水煤气变换反应:CO+H2OCO2+H2,是化石资源制氢过称中的重要反应之一。北京大学团队研究了在不同温度下,多种催化剂对水煤气变换反应中CO转化率的影响,结果如图2所示。
电解水制氢过程简便,但造价高昂,利用太阳能制氢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人造太阳”的探索也就应运而生。我国“人造太阳”大科学装置“东方超环”利角的是核聚变,当氘、氚核聚变温度达到1亿摄氏度、持续时间超过1000秒,就能形成持续反应,为水分解提供能量。2020年4月,“东方超环”实现了1亿摄氏度运行近10秒,取得重大突破。除了氢气的生产,其运输、储存和利用等仍面临诸多挑战,需要人们不断探索。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氢气的主要来源是 。
(2)图2中,催化剂为2%Au/a-MoC时CO转化率和温度的关系是 。
(3)根据下表信息可知氘、氚都属于氢元素,理由是 。
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氘 1 1 1
氚 1 2 1
(4)1H(氕)、2H(氘)、3H(氚)分别表示氢元素的三种原子。制造燃料电池常用1H,制造氢弹要用2H、3H。2H2与O2反应生成的重水可表示为2H2O。写出3H2在O2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5)我国科学家已研制出在新型高效光催化剂作用下,利用太阳能分解水制氢气。水在通过并接触催化剂表面时分解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表示催化剂)。
则水分解微观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A.④①②③⑤ B.①④②⑤③ C.①④③⑤② D.③⑤②④①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a-MoC可使CO转化率接近100%
B.利用太阳能制氢是未来发展方向
C.“东方超环”利用核聚变提供能量
【答案】(1)化石资源制氢;
(2)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温度范围在50℃~400℃之间,CO转化率随温度的增大先上升再下降;
(3)氘和氚的质子数为1,属于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都属于氢元素;
(4);
(5)B;
(6)BC。
【详解】(1)由题干材料可知,目前化石资源制氢最为成熟,占比最大,则目前氢气的主要来源是化石资源制;
(2)由图2中的信息可知,催化剂为2% Au/α-MoC时,CO转化率和温度的关系是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温度范围在50℃~400℃之间,CO转化率随温度的增大先上升再下降;
(3)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氘和氚的质子数为1,属于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都属于氢元素;
(4)由题意可知,在O2中燃烧生成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的过程。利用太阳能分解水制氢气,水分解微观过程的正确顺序是①(通过催化剂)④(和催化剂接触)②(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⑤(氢原子结合生成氢分子,氧原子结合生成氧分子)③(脱离催化剂),故选:B;
(6)A、由图2信息可知,α-MoC可使CO转化率接近70%,选项说法错误;
B、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所以利用太阳能制氢是未来发展方向,选项说法正确;
C、由题干材料可知:“东方超环”利用核聚变提供能量,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C。
24.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酸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蛋白质、钙等营养成分。酸奶中的活性乳酸菌可以帮助人们建立良好的胃肠道菌群,在免疫、抗肿瘤等方面作用显著,因此保证乳酸菌活性至关重要。科研人员研究了保存时间、温度对活性乳酸菌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见下表。
表 活性乳酸菌数的含量
保存时间/天 0 2 4 6 8
10.3 6.97 1.01 0.25 0.21
10.3 3.98 0.67 0.083 0.037
10.3 3.54 0.091 0.034 0.01
酸奶的酸度会影响口感,一般人可接受的酸奶酸度为(数值越大,酸奶酸度越高)。研究员测试了保存温度对酸奶酸度的影响,如图:
此外,酸奶还具有提高食欲,促进人体对蛋白质、钙、镁等吸收,降低胆固醇等多种功效。
(1)酸奶中活性乳酸菌的作用有 (写一条即可)。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酸奶中的“钙”是指钙单质
B.为保持酸奶中活性乳酸菌的活性减少储存时间至关重要
C.酸奶保存温度越高,活性乳酸菌随保存日期的增长降低越明显
(3)由图可知,时,若要酸奶酸度不超过一般人可接受的范围,最多可保存的天数是 天。
(4)由图可知,温度与酸奶酸度的关系是 。
(5)综合材料所给的活性乳酸菌的含量和酸奶酸度的变化,请你写两条超市选购酸奶的建议 。
【答案】(1)可以帮助人们建立良好的胃肠道菌群(或在免疫、抗肿瘤等方面作用显著);
(2)BC;
(3)4;
(4)保存时间相同时,温度越高,酸奶的酸度越大;
(5)可选择冷藏酸奶,生产日期新的酸奶。
【详解】(1)由材料可知:酸奶中的活性乳酸菌可以帮助人们建立良好的胃肠道菌群,在免疫、抗肿瘤等方面作用显著(写出一条即可)
(2)A酸奶中的“钙”是指该元素,故A说法错误;由表格分析,保存时间长,酸奶中活性乳酸菌的活性含量降低较多,减少储存时间至关重要,故B说法正确;由表格分析,酸奶保存温度越高,活性乳酸菌随保存日期的增长降低越明显,故C说法正确;故选:BC;
(3)根据保存温度和天数对酸奶酸度的影响图分析可知,温度越低,天数越短,酸奶酸度就越低,28 ℃时,0到4天内酸奶酸度在一般人可接受的酸奶酸度范围内,故最多可保存的天数是4天;
(4)由表中对某品牌酸奶的实验数据可知,保存时间相同时,温度越高,酸奶的酸度越大;
(5)根据材料分析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时间的增长,酸度增加,活性乳酸菌数的含量明显减少,故在选购酸奶时可选择冷藏酸奶,生产日期新的酸奶。
25.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保鲜膜通常有适度的透氧性和不透湿性,能调节被保鲜品周围 O2和 H2O 的含量,从而起到保鲜作用目前市场上常见的保鲜膜主要是聚乙烯保鲜膜,它是以石油中提炼出的乙烯(C2H4)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不易降解。用从海藻中提取的海藻酸钠制成的保鲜膜具有良好的可降解性。在可降解测试中,海藻酸钠保鲜膜 20 天后基本降解完毕,而聚乙烯保鲜膜基本没有变化。
科研人员以 4℃环境下储藏的鲜切西瓜为样品,测试了海藻酸钠保鲜膜对西瓜品质的影响。研究其保鲜效果。其中,用海藻酸钠保鲜膜和聚乙烯保鲜膜分别包裹的西瓜,储藏期间微生物生长的情况如图 1(纵坐标数值越大,代表微生物数量越多);用海藻酸钠保鲜膜包裹的 100g 西瓜每天减少的质量见表 1。
表 1 100g 西瓜每天减少的质量
测定时间 第1天 第2天 第3天 第4天 第5天 第6天
质量/g 3.5 2.7 3.1 2.4 2.5 1.5
目前,科研人员还在致力于海藻酸钠保鲜膜性能改进的研究,以推进其在食品保鲜中的实际应用。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海藻酸钠由钠、碳、氢、氧四种元素组成,其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对”或“错”)
①保鲜膜通常有适度的透氧性和不透湿性;
②海藻酸钠保鲜膜比聚乙烯保鲜膜易降解;
(3)表 1 中,“3.5”表示 ;
(4)微生物的滋生是引起水果腐烂变质的一个重要原因。图 1 数据可作为海藻酸钠保鲜膜的保鲜效果优于聚乙烯保鲜膜的证据之一,理由是 。
【答案】(1)钠;
(2)对;对;
(3)用海藻酸钠保鲜膜包裹的 100 g 西瓜第 1 天减少的质量;
(4)相同条件下,储藏期间,用海藻酸钠保鲜膜包裹的西瓜比用聚乙烯保鲜膜包裹的西瓜微生物数量少。
【详解】(1)钠是“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
(2)①由题干信息可知,保鲜膜通常有适度的透氧性和不透湿性。
②由题干信息可知,在可降解测试中,海藻酸钠保鲜膜 20 天后基本降解完毕,而聚乙烯保鲜膜基本没有变化,则海藻酸钠保鲜膜比聚乙烯保鲜膜易降解。
(3)由题干信息可知,“3.5”表示用海藻酸钠保鲜膜包裹的 100 g 西瓜第 1 天减少的质量。
(4)由图1可知,相同条件下,储藏期间,用海藻酸钠保鲜膜包裹的西瓜比用聚乙烯保鲜膜包裹的西瓜微生物数量少,说明海藻酸钠保鲜膜的保鲜效果优于聚乙烯保鲜膜。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