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第6节 几种重要的盐
(第2课时)
浙教版 九年级上
教材解析
【核心概念】
1.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结构与功能
【学习内容与要求】
1.4 常见的化合物 2.3物质变化的特征
理解复分解反应的实质,知道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根据盐的性质进行盐的制取
化肥类型的判定和化肥的作用
通过对常见盐的化学性质的分析,概括出盐的一般性质,
创设情境
请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1)碳酸钠与盐酸反应:
(2)氯化钠与硝酸银反应:
(3)实验室制取CO2:
Na2CO3+2HCl=2NaCl+H2O+CO2↑
NaCl+AgNO3=AgCl↓+NaNO3
CaCO3+2HCl=CaCl2+H2O+CO2↑
反应中属于盐的物质有:
Na2CO3 、NaCl
AgNO3、AgCl
NaNO3、CaCO3
CaCl2
这些反应为什么会发生?实质是什么?
这些盐可分为可溶性盐和不溶性盐。
可溶性盐
不溶性盐
探究实践
盐的溶解性有何规律呢?
含NH4+、K+、Na+的盐都可溶;
含NO3-的盐都可溶。
含Cl-的盐为盐酸盐;
盐酸盐只有AgCl不溶。
含SO42-的盐为硫酸盐;
硫酸盐只有硫酸钡不溶。
含CO32-的盐为碳酸盐;
碳酸盐含NH4+、K+、Na+的都可溶。
探究实践
为了便于记忆,我们可以借助”口诀“。
钾钠铵盐硝酸盐,
全都溶于水中间;
溶碱钾钠钡钙铵,
碳酸盐溶钾钠铵;
硫酸盐中钡不溶,
氯化物中银也难;
常见诸酸皆可溶,
记住挥酸盐硝碳。
探究实践
活动
在盛有 Na2CO3 溶液的试管里加入 CaCl2 溶液,发现________________。
Na2CO3溶液
CaCl2 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Na2CO3 + CaCl2 = CaCO3↓ + 2NaCl
盐 + 盐 = 新盐1 + 新盐2
Na2CO3 溶液中的离子
CaCl2溶液中的离子
2Na+
CO32-
Ca2+
2Cl-
2NaCl
CaCO3
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称为复分解反应。
探究实践
01
特点
双交换(内结合、外结合)
02
价不变: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保持不变
复分解反应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之一。
分解反应
化合反应
复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的特点:
AB + CD = AD + CB
内结合、外结合,
双交换、价不变。
反应的基本类型:
探究实践
按反应的类型各写出一个属于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反应类型 化学方程式 生成物条件
酸+碱
碱+盐
盐+盐
盐+酸
HCl + NaOH=NaCl + H2O
2NaOH+CuSO4 =Na2SO4+ Cu(OH)2↓
Na2CO3 + CaCl2 = CaCO3↓ + 2NaCl
Na2CO3 + 2HCl = 2NaCl+CO2 ↑+H2O
有水生成
有沉淀生成
有沉淀生成
有气体生成
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有水或沉淀或气体生成。
酸、碱、盐之间的反应都是复分解反应。
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相互交换离子,结合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
探究实践
参照酸和碱性质的推断方法,你能否推断出盐有哪些性质?
(1)盐的性质
反应条件
(2)盐的性质
反应条件
实例
(3)盐的性质
反应条件
实例
盐+酸=新盐+新酸
AgNO3 + HCl = AgCl ↓+ HNO3
①酸溶于水;②有沉淀或气体生成
实例
盐+碱=新盐+新碱
①反应物都溶于水;②生成物有沉淀
盐+盐=新盐1+新盐2
①反应物都溶于水;②生成物有沉淀
CuSO4+2NaOH= Cu(OH)2↓ +Na2SO4
Na2CO3+CaCl2 = CaCO3↓ +2NaCl
探究实践
人们常利用一些盐的溶解性来实现物质的制取、提纯和鉴别。
(1)物理方法提取:有些盐是天然存在的,通过蒸发水、降温等方法析出晶体。
从盐湖中“夏天晒盐”,--蒸发结晶;“冬天捞碱”,--降温结晶。
盐湖捞盐
海水晒盐
探究实践
(2)化学方法制取:通过物质间的化学反应来制取。
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对制碱工业有重大贡献, 他发明的制碱方法被誉为“侯氏制碱法”,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NaCl+NH3+H2O+CO2=NH4Cl+NaHCO3↓
NaHCO3的溶解度小,会结晶析出。
2NaHCO3===Na2CO3+H2O+CO2↑
加热
探究实践
根据酸、碱、盐的性质,说出盐的化学方法制取:
反应方程式
反应条件
酸+碱→盐+水
生成物中要有沉淀或气体或水
1
酸与碱反应
反应方程式
反应条件
某些盐+酸→新盐+新酸
生成物中要有沉淀或气体或水
2
盐与酸反应
反应方程式
可溶性盐+可溶性碱→新盐+新碱
①参加反应的碱和盐都要溶于水
②生成物中要有沉淀
反应条件
3
盐与碱反应
4
盐与盐反应
反应方程式
①参加反应的盐都要溶于水
②生成物中要有沉淀
反应条件
可溶性盐+可溶性盐→新盐+新盐
还有其他方法吗?
探究实践
农作物正常的生长发育和开花结果,除了需要一定的光照、水分、空气和温度条件外,还需要从外界吸收各种养料。
这些养料,有些是来自于自然界的一些物质,例如土壤中的矿物质、动物的粪便、草木灰等;有些则是一些人工合成的盐,它们能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养料,被称为化学肥料。
化学肥料(化肥)是用矿物、空气、水等做原料,经过化学加工精制而成的肥料。
探究实践
农作物生长需求量最大的无机盐是含氮、磷、钾的盐。
磷肥
主要含有氮元素的化肥
氮肥
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的化肥
复合肥
主要含有钾元素的化肥
钾肥
化肥
类型
主要含有磷元素的化肥
探究实践
分析下列化肥的组成,你认为它们各属于哪一类肥料?用线条将它们连起来。
读图
探究实践
常见的氮肥
能促使农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含有组成叶
绿素的重要元素。
主要作用
氮肥(铵盐)
的制取
常用酸与氨气反应制取
NH3+H2O+CO2 NH4HCO3(碳铵)
2NH3+H2SO4 (NH4)2SO4(硫铵)
盐的组成中,所含的阳离子不一定都是金属阳离子,如含NH4+的盐称为铵盐。
尿素CO(NH2)2
NH4+(铵盐)
NO3-(硝酸盐)
1
氮肥
探究实践
常见的磷肥
主要作用
过磷酸钙 [CaSO4和Ca(H2PO4)2的混合物]
重过磷酸钙Ca(H2PO4)2
能促进农作物根系发达,增强吸收养分和抗寒抗旱能力,促进作物穗数增多、籽粒饱满。
2
磷肥
探究实践
常见的钾肥
3
钾肥
硫酸钾(K2SO4)、氯化钾(KCl)和草木灰(主要成分为 K2CO3)
主要作用
钾肥能促使农作物生长旺盛,茎秆粗壮,增强抗病虫害能力,促进糖和淀粉的生成。
探究实践
4
复合肥
主要作用
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的化肥。
如KNO3、KH2PO4、NH4H2PO4。
复合肥料
有利于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使作物吸收多种营养元素。
探究实践
思考
化肥有助于植物生长,长期使用化肥好吗?
长期使用化肥往往会使土壤板结,破坏土壤结构;
通常需要施一些农家肥料(有机肥),有利于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农家肥料中含有大量有机物和多种营养元素(如微量元素硼、锌、铜、锰、钼等),有利于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探究实践
收集几种化学肥料的资料,讨论它们的性质和作用。
(1)硫酸铵[(NH4)2SO4]:白色晶体,易溶于水,常温时性质稳定,可作氮肥使用;避免与碱性物质(如草木灰)混合使用。
铵盐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时,会放出氨气,降低肥效。
(2)碳酸氢铵(NH4HCO3):白色晶体,易溶于水,会受潮,易分解,施后盖土,可作基肥和追肥。
NH4HCO3=NH3↑+CO2↑+H2O
思考与讨论
探究实践
植物的正常生长除需要合理施肥,还需防治病害?波尔多液是常用的杀菌农药,它是如何配制的?
波尔多液是无机铜素杀菌剂,是硫酸铜、氢氧化铜和氢氧化钙的碱式复盐。
由法国人 A·米亚尔代于波尔多城发现其杀菌作用,因此得名。
将硫酸铜溶液慢慢倒入石灰乳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即成波尔多液。
Cu(SO)4+Ca(OH)2=Cu(OH)2↓+Ca(SO)4
波尔多液的配制
探究实践
碱和盐的性质
实验
1.用已学的碱的一些共性知识,指导对氢氧化钙化学性质的探究。
2.通过实验认识常见盐的一些性质。
3.学习含 SO42-或含 Cl-化合物的检验方法。
4.巩固试管和滴管的操作方法。
目 标
器 材
试管,胶头滴管,玻璃棒,多孔瓷板,澄清石灰水,石蕊试液,酚酞试液,稀硫酸,稀盐酸,稀硝酸,硫酸铜溶液,氯化铁溶液,氯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硝酸银溶液,碳酸钠溶液,蒸馏水,CO2 发生装置,导管,橡皮管。
探究实践
过 程
1.根据已学的碱的一些共性知识,设计探究氢氧化钙化学性质的实验方案(用操作示意图表示),并进行操作,填写相应的实验报告。
紫色石蕊试液
氢氧化钙溶液
无色酚酞
稀盐酸
碳酸钠溶液
氯化铁溶液
氢氧化钙溶液
氢氧化钙溶液
氢氧化钙溶液
探究实践
2.认识盐的一些性质。
(1)取3支试管,分别倒入稀硫酸、硫酸铜溶液、碳酸钠溶液。在这3 支试管中分别滴加少量氯化钡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
再往这3支试管里各滴入几滴稀硝酸,振荡后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
都有白色沉淀生成。
只有原碳酸钠试管中白色沉淀溶解,产生气泡。
BaCl2+H2SO4=BaSO4↓+2HCl
BaCl2+CuSO4=BaSO4↓+CuCl2
BaCl2+Na2CO3=BaCO3↓+2NaCl
BaCO3+2HNO3=Ba(NO3)2+CO2↑+H2O
(2)取3支试管,分别倒入稀盐酸、氯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在这3支试管中分别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
再往这3支试管各滴入几滴稀硝酸,振荡后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
都有白色沉淀生成。
只有原碳酸钠试管中白色沉淀溶解,产生气泡。
AgNO3+HCl=AgCl↓+HNO3
AgNO3+NaCl=AgCl↓+NaNO3
2AgNO3+Na2CO3=Ag2CO3↓+2NaNO3
Ag2CO3+2HNO3=2AgNO3+CO2↑+H2O
探究实践
讨 论
1. 检验一种溶液是否呈碱性,可以用哪些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最简便?
用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
2.我们知道可用氯化钡溶液检验稀硫酸,可用硝酸银溶液检验稀盐酸,为什么在本实验中,还可用这两种溶液分别检验含 SO42-和 Cl-的化合物?
反应实质:
Ba2++SO42-=BaSO4↓
Ag++Cl-=AgCl↓
课堂小结
一、盐的制取
1. 类型:氮、磷、钾、复合肥
2. 作用
3. 铵盐的制取
二、化肥
1.盐的溶解性
2.复分解反应
3.盐的性质
4.盐的制取
迁移应用
1.已知某无色溶液里含有硫酸,则该溶液中还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
A.硫酸铜 B.碳酸钠 C.硫酸锌 D.氢氧化铜
C
2.在装有下列固体的烧杯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能得到澄清无色的溶液的是( )
A.AgNO3 B.Cu(OH)2 C.Mg D.Fe2O3
C
3.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A.H+、SO42-、OH-、Ba2+ B.K+、Mg2+、NO3-、OH-
C.H+、Na+、NO3-、CO32- D.Na+、K+、H+、SO42-
D
迁移应用
3.小明家是种植蔬菜的专业户,他学习了初三科学后告诉父母:施用适量的氮肥可以使种植的蔬菜叶色浓绿。因此,
(1)他建议其父母去买的氮肥是 。
A.碳酸氢铵[NH4HCO3] B.硫酸钾[K2SO4]
C.磷矿粉 [Ca3(PO4)2]
(2)他还告诉父母在施用氮肥的同时 (填“能”或“不能”)施用草木灰(呈碱性) 。理由是 。
(3)他还建议父母经常向大棚中补充气体肥料CO2,目的是促进绿色植物 作用。
A
不能
草木灰和氮肥混合使用会放出氨气,降低氮肥肥效
光合
板书设计
第5节 几种重要的盐(第1课时)
盐的溶解性
钾钠硝铵溶于水
盐酸盐除氯化银
硫酸盐除硫酸钡
碳酸盐溶钾钠铵
盐的制取
物理方法:从海水、盐湖中结晶
化学方法:化学反应生成
复分解反应
概念: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化合物
条件: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
化学性质
盐+酸=新盐+新酸
盐+碱=新盐+新碱
盐+盐=新盐1+新盐2
离子
检验
用BaCl2溶液和稀硝酸检验SO42-
用AgNO3溶液和稀硝酸检验Cl-
化 肥
氮、磷、钾、复合肥
盐和化肥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6节 几种重要的盐(第2课时)
【核心概念】
1.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结构与功能
【学习内容与要求】
1.4 常见的化合物 2.3物质变化的特征
了解某些常见的盐(如氯化钠、纯碱、小苏打、碳酸钙等)的性质及其日常生活中的用途。理解复分解反应的实质,知道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过对常见盐的化学性质的分析,概括出盐的一般性质;根据盐的性质进行盐的制取;化肥类型的判定和化肥的作用。
【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会查阅酸、碱、盐的溶解性规律表,知道其溶解性特点;理解复分解反应的实质,知道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知道制取盐的原理;会熟练书写制取常见盐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会正确判断氮肥、磷肥、钾肥和复合肥及作用。
2.科学思维: 通过对常见盐的化学性质的分析,概括出盐的一般性质;根据盐的性质进行盐的制取;归纳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3.探究实践:学会检验硫酸根离子和氯离子的常见方法。
4.态度责任: 由盐在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体会科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通过对复分解反应本质的理解,让学生体会到认识事物是一个由现象到本质的过程;通过化肥知识的学习,体会科学应用于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意义。
【教学思路】本节课主要通过研究常见的酸、碱和盐的溶解性,揭示物质间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本质,进一步归纳出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生成物要有气体、水或沉淀。关于物质溶解性有四种:易溶、可溶、微溶和难溶,此知识在八年级科学(上)已经学习过,本节课对于物质的溶解性有别于原来归纳的四种,而归纳为:“溶、不、微、挥、—”五种。“溶”表示可溶,“不”表示不溶于水,“微”表示微溶于水,“挥”表示挥发性,“—”表示物质不存在或遇水分解。学会正确判定四类肥料,学会鉴别铵态氮肥的方法,知道各种肥料对植物根、茎、叶、种子生长的影响。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明确问题 请写出关于碳酸钠、氯化钠、碳酸钙参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找出反应中的盐及溶解性。 这些反应为什么会发生?实质是什么? 复习旧知引入课题。
盐的溶解性规律 [情景展示] 阳离子 阴离子 Na+K+NBa2+S溶溶溶不C溶溶溶不
[情景分析] 钠离子、钾离子和铵根离子与硫酸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结合形成的盐都可溶于水,钡离子与碳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结合形成的盐都不可溶。 [问题探究] 其他盐的溶解性有何规律呢 [思考交流] [归纳提升] 盐可分为可溶性盐和不溶性盐,从各种盐的溶解性表可发现:常见的可溶性盐有K+、Na+、N等离子与酸根离子形成的盐;常见的不溶性盐有硫酸盐中的BaSO4、盐酸盐中的AgCl和大部分的碳酸盐。 学生任务,通过阅读溶解性表完成任务,小组交流学习结果,师生互动解决问题。。
复分解反应 [情景展示] 实验:在盛有Na2CO3溶液的试管里加入CaCl2溶液,看到有白色沉淀生成。 [情景说明] 在上述反应中,碳酸钙的溶解度小,从溶液中析出,两种盐反应生成了另两种盐,发生了复分解反应。 [问题探究] 什么是复分解反应 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什么 [思考交流] [归纳总结] 复分解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新化合物的反应。其实质是:发生复分解反应的两种物质在水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使溶液中离子浓度降低,化学反应即向着离子浓度降低的方向进行。可简记为AB+CD═AD+CB。复分解反应是否能发生需要看是否生成了沉淀、气体或水。另外,酸与碱或盐反应时要求反应物至少有一种可溶于水,碱与盐、盐与盐的反应还需反应物都能溶于水。 [问题探究] 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什么 [思考交流] [归纳总结]离子的交换结合形成沉淀、气体或水。
盐的制取方法 [情景展示] 有些盐是天然存在的。如可从海水、盐湖或盐井中提取食盐。也有些盐是用化学方法制取的。 [问题探究] 生成盐的反应有哪些 参照酸和碱性质的推断方法,你能否推断出盐有哪些性质 [思考交流] [总结归纳] 生成盐的反应有以下几种: (1)酸+盐→新酸+新盐 (2)碱+盐→新碱+新盐 (3)盐+盐→新盐+新盐 (4)酸+金属氧化物→盐+水 (5)酸+某些非金属氧化物→盐+水 其中体现了盐的化学性质的是盐与酸、碱、盐、金属的反应。
常见化肥的种类与作用 [情景展示] [情景分析] 硝酸铵属于氮肥,过磷酸钙属于磷肥,氯化钾属于钾肥,磷酸二铵属于复合肥。 [问题探究] 什么是化学肥料 化学肥料主要包括哪几种 [思考交流] [归纳总结] 一些人工合成的盐,它们能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养料,被称为化学肥料。化学肥料主要包括含氮元素的氮肥;含磷元素的磷肥;含有钾元素的钾肥。含N、P、K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肥则称为复合肥。 [继续探究] 不同种类的化肥对农作物的生长有什么作用 [思考交流] [归纳总结] 化肥的种类常见化肥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氮肥(含有氮元素的化肥)尿素[CO(NH2)2] 、氨水[NH3·H2O]、铵盐[NH4HCO3]、硝酸盐[NH4NO3 、NaNO3]等氮肥含有组成叶绿素的重要元素,能促使农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钾肥(含有钾元素的化肥)硫酸钾[K2SO4]、氯化钾[KCl] 、碳酸钾[K2CO3]等能促进农作物生长旺盛,茎秆粗壮,增强抗病虫害能力,促进糖和淀粉的生成磷肥(含有磷元素的化肥)磷矿粉[Ca3(PO4)2]、钙镁磷肥(钙镁的磷酸盐)、过磷酸钙(普钙)[Ca(H2PO4)2和CaSO4两种成分的混合物]能促进农作物根系发达,增强吸收养分和抗寒抗旱能力,促进作物穗数增多,籽粒饱满复合肥(化肥中含N、P、K三种营养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硝酸钾[KNO3]、磷酸钾[K3PO4] 、磷酸铵[(NH4)3PO4]、磷酸二氢铵[NH4H2PO4]、磷酸氢二铵[(NH4)2HPO4] 具有氮肥、磷肥、钾肥的两重或多重功效
课堂小结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6节 几种重要的盐(第2课时)
考试这样考
题型一 物质的溶解性
1.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只用水就能鉴别的是( )
A.固体:氯化钾、硫酸钠、硫酸钡 B.固体: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C.固体:碳酸钙、氯化钠、氢氧化钠 D.固体:碳酸钠、苛性钠、硫酸钠
题型二 复分解反应
角度1:判断复分解反应
2.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A.2H2+O2=== 2H2O B.NaCl+AgNO3==AgCl↓+ NaNO3
C.Mg+2HCl==MgCl2+H2↑ D.2HgO===2Hg + O2↑
角度2:考查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和实质
3.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Fe3+、SO42-、OH- B.Na+、H+、CO32- C.H+、NO3-、Ba2+ D.Cu2+、OH-、NO3-
题型三 盐的制取
角度1:根据酸碱盐的性质制取盐
4.某科学兴趣小组要在实验室制取一定量的MgCl2。同学们分别在实验室里找到了以下四种
反应物,其中不能通过与稀盐酸反应制得MgCl2的是( )
A.Mg B.MgO C.Mg(OH)2 D.MgSO4
角度2:侯氏制碱法
5.我国化工先驱侯德榜发明的“侯氏制碱法”利用饱和食盐水依次吸收氨和二氧化碳最终制
的碳酸钠等产品,该法的主要反应为“NaCl +CO2+NH3+H2O=NaHCO3↓+NH4Cl”。下列有关叙述
正确的是( )
A.该方法制得的是烧碱 B.析出晶体后,剩余溶液中溶质只有NH4C1,可作氮肥
C.配制饱和食盐水时,可通过搅拌来提高食盐的溶解度
D.向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氨气使溶液呈碱性,能促进二氧化碳的吸收
题型四 化肥种类的判断
6.小明发现自家农田里的小麦叶色发黄,植株矮小。他应该施用的化肥是( )
A.CO(NH2)2 B.K2CO3 C.Ca(H2PO4)2 D.KCl
题型五 盐的化学性质
7.某科学兴趣小组在课余时间做了“开门大吉”的游戏,其规则是:每把钥匙代表一种试
剂,每扇门代表需要鉴别的两种溶液,见下图。如果钥匙代表的试剂能够鉴别出门上代
表的两种溶液,钥匙就能把门打开(每把钥匙只能使用一次),下列能够依次将四扇门
打开的钥匙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C.④③②① D.①③②④
题型六 学科综合
8.袁隆平院士育成杂交水稻,对提高水稻单产量具有不可磨灭的奉献,为我国粮食丰产打下
坚实的根底,化学肥料对粮食增产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下列图甲是某化肥标签上的
局部文字说明。请答复以下问题:
甲 乙
(1)施肥后,最主要的营养素通过水稻的 吸收。
(2)该化肥里K2SO4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该化肥属于 肥。
(3)某同学取该品牌钾肥样品2.0 g溶于足量的水中,滴加过量氯化钡溶液,产生沉淀质
量与所加氯化钡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该钾肥中硫酸钾的质量分数为 。
题型七 拓展创新
9.10%的CaCl2溶液可用作路面保湿剂。
(1)欲配置100kg该路面保湿剂,需要水的质量是 kg。
(2)工业上常用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钙溶液反应制取高纯度碳酸钙粉末,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为 。
(3)根据各类物质之间的反应规律,请设计两种制备CaCl2的方案,完成下表:
方案 原料1 原料2 预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依据的反应规律
① ① 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②
能力提升训练
1.甲、乙两化工分布在某排污渠两岸(如图所示),箭头代表水流方向。若甲厂附近a处水样经检测含有的阴离子是OH﹣、SO42﹣,c处水样经检测pH=7且只含有少量的NaCl。则乙厂排放到b处水中的物质可能是( )
A.BaCl2、HCl B.H2SO4、Ba(NO3)2 C.MgSO4、NaCl D.H2SO4、MgCl2
2.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Na2SO4、Na2CO3、BaCl2、KNO3中的一种或几种。取样溶于水,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后向沉淀中滴加稀盐酸,沉淀的量与加入盐酸体积的关系如右图所示。由此推断白色固体中( )
A.可能存在KNO3 B.可能存在Na2SO4
C.肯定只存在Na2CO3 D.肯定不存在BaCl2
参考答案
考试这样考
1.C 2.B 3.C 4.D 5.D 6.A 7.B 8.根 +6 钾 87%
9.(1)90 (2) CaCl2+Na2CO3=2NaCl+CaCO3↓; (3)①氧化钙 稀盐酸CaO+2HCl=CaCl2+H2O
②氢氧化钙 稀盐酸 Ca(OH)2+2HCl=CaCl2+2H2O 碱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能力提升训练
1.A 2.A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