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考复习专题--议论性文本信息筛选整合》导学案
学习目标:复习议论性文本信息筛选整合的方法。
回顾教材,寻找源点。
1.回归教材,找出“阅读提示”“思考探究”等有关信息筛选整合的题目,梳理下表。
册数 篇目 考点探源
九上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九上 《怀疑与学问》
九上 《谈创造性思维》
九下 《山水画的意境》
九下 《无言之美》
2.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梳理,你有什么发现?
二、以文析法,归纳策略。
1.《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九上)
通读全文,看看这封书信主要表达了作者什么观点,文中又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论述的。
《怀疑与学问》(九上)
通读全文,同学之间讨论:文中所说的怀疑精神有什么内涵?它对做学问有什么重要意义?
3.《山水画的意境》(九下)
默读课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认为“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意匠与意境是什么关系。
三、以法析文,巩固策略。
1.阅读《谈创造性思维》,回答问题。(九上)
阅读全文,说说创造性思维有哪些必要的要素?
2.阅读《无言之美》,回答问题。(九下)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证明“无言”也能产生美的?
四、以文测法,内化能力
1.阅读《让崇尚英雄成为时代风尚》,回答问题。
让崇尚英雄成为时代风尚
余荣华
①谁是英雄?今天,我们一起寻找,5月21日开始,由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和众多网络媒体共同发起的崇尚英雄、精忠报国大型网络互动活动,引发互联网上的传播热潮。与此同时,全国中小学也正在同步开展崇尚英雄、精忠报国主题活动。崇尚英雄并不是要让孩子去做力所不能及的事,而是教导他们从小拥有远大志向、宝贵勇气和拼搏精神。相信,怎样的人称得上英雄,用什么方式去报国会成为孩子们之间热切讨论的话题。
②国家也在回应着人民的情感与心声。为了捍卫英烈,《英雄烈士保护法》上月底全票表决通过,并于5月1日起施行。该法庄严宣告:国家和人民永远尊崇、铭记英雄烈士为国家、人民和民族做出的牺牲和贡献。
③在一个和平的年代,英雄情怀更显珍贵。崇尚英雄、精忠报国活动中,有一句话被网友反复点赞: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军人、警察、维和战士、消防官兵他们在这些高风险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不少人为了国家和人民、和平与发展壮烈牺牲。
④寻找英雄、崇尚英雄,更要努力成为英雄。新时代的中国,同样需要英雄精神。默默钻研数十载的科技人员、坚守脱贫攻坚第一线的基层干部、累倒在手术台旁的医生、对每个孩子都关怀备至的教师……英雄精神不仅体现在刹那间的生死抉择,而且体现在经年累月的执着坚守。在日常工作中恪尽职守,在普通岗位上埋头苦干,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英雄。
⑤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无论哪一个时代,英雄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社会前行的强大力量。期盼崇尚英雄成为风尚,荣光永远传承,英雄永不独行。
【链接材料】2019年3月30日傍晚,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燃起一场森林大火,当地的森林消防队员迅速奔赴一线扑火。春节过后,他们几乎每隔几天,就有一次这样的紧急出警。可这次扑火行动,突然改变的风力风向引发了罕见的林火爆燃,巨大的火球瞬间吞噬了全体队员。4月2日,牺牲者名单公布,共30人(包括27名消防官兵和3名当地干部及扑火队员),其中最小一名生于2000年,只有19岁,最年长的49岁。据应急管理部官方微薄消息,为告慰英雄,激励队伍,近日,应急管理部、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在扑救四川凉山木里森林火灾中英勇牺牲的30名同志为烈士。消防员,和平时代最危险的工作之一,仍然有人矢志坚守,逆火前行,用生命守护万家安宁。
文章①②两段,从哪三个方面表明“崇尚英雄”正在成为风尚?请简要概括。
2.阅读《勇者不惧》,完成下面小题。【2020年中考潍坊卷】
勇者不惧
①尚勇,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传统,盘古开天、女娲炼石、愚公移山、大禹治水,这些言说先民心志的神话传说,都包含着对“勇”的崇仰和赞颂。可以说,“勇者不惧”深深地刻写在中华民族栉风沐雨一路向前的历史征程中,成为无比珍贵的民族精神基因。
②“勇者不惧”之“勇”,是大勇,而非小勇。不能忍小辱小过,睚眦之仇必报,是匹夫之勇,是小勇。循大义、迎难上,义无反顾、无所畏惧,是大勇。大勇之“大”,在与“义”融。鲁莽强悍、好勇斗狠,并不是真正的勇敢;真正的勇敢,是在危难面前坚守道义、坚定前行的无畏气概。据《史记》记载,蔺相如携璧出使强秦,为国家大义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理直气壮地斥责秦王;而面对廉颇的鲁莽冒犯之举,蔺相如又能为国家利益而甘受个人委屈。蔺相如的故事生动演绎着“勇者不惧”“义以为上”的品格。《礼记》讲:“有义之谓勇敢。”我们之所以推崇勇者,就是因为勇者能够无惧地坚守并光大道义。
③勇者在道义的感召下能够不惧艰险,甚至不惧牺牲,但勇者并非一无所惧。孔子曾经在门人面前称赞颜回的聪明睿智,一向以勇猛自诩的子路不服气地问老师,如果您行军打仗,将选择和谁一起呢?孔子回答道:徒手与虎搏斗、赤脚横涉河滩,如此莽夫,我是不会和他一起共事的;我要一起共事的一定是“临事而惧、好谋而成”的人。可以说,中华文化推崇的“勇者不惧”,实是“无惧”与“有惧”的统一。勇者的“无惧”与“有惧”应是如此:从大局的角度出发,在坚守道义的同时不怕外在艰险,藐视一切困难,无惧任何挑战;从具体行事的角度出发,则对道义心怀敬畏,如履薄冰。时常忧惧道之不行、义之不彰。
④真正的勇者,有锐气,也有静气。孟子与弟子公孙丑讨论“勇”德时曾提到“不动心”,就是指在突如其来的危险面前能镇定自若、岿然不动;同时,这种不动如山的强大定力、静气,又“至大至刚”,具有压倒和战胜一切的力量,是谓锐气。王阳明在带兵平定宁王朱震濠叛乱时,这种静气和锐气得到了生动体现。军旅中的王阳明战事繁忙,但坚持讲学论道。一次探马来报前方战事失利,弟子皆惊惧失色,阳明却神色自若地重拾中断的话头,很快又有探马来报前方叛军大溃,弟子皆喜形于色,阳明仍神色自若地继续讲学。凭借纯笃的学问和丰富的战斗经验,王阳明深知,早已妥当布好战略战术,最终一定能够获胜。沉着的静气,进取的锐气,一同滋养着勇者不惧的品格。
⑤如何培养沉着的静气与进取的锐气?应该在困境中不断提高自身修养,锐意进取。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在陈、蔡之间被军队围困而一度绝粮。情势危急之下孔子始终沉着冷静,“歌两柱之间”“修乐不休”。孔子珍视这场坎坷遭遇,把艰难困苦当作了成就英勇人格的重要外在条件。当然,困境本身不能成就勇士,真正成就勇士的,是面对困境时的修为和态度。《周易》谓:“蹇,君于以反身修德。”面对外在的艰难险境,我们要反求诸己,在克服内心恐惧、忧愁、烦扰的同时,积极自我磨炼,超越突破,并在道义感召下勇往直前、奋发有为。
⑥“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中华民族在数千年风雨征程中,没有被任何外在困难吓倒,而是凭着在其间磨砺出的“勇者不惧”品格,开辟出文明的新天地,书写出发展进步的新篇章。
(选自《光明目报》2020年4月20日,有删改)
联系全文,说说你对“勇者不惧”的理解。
3.阅读《头脑风暴是一种集体幻觉吗?》,回答问题。【2019年中考攀枝花卷】
头脑风暴是一种集体幻觉吗?
岑 嵘
①单位里最近开展了一次“头脑风暴”,探讨赚钱的新方法。风暴刮得相当成功,大家一改沉默,你一言我一语,灵感大迸发。虽然我最后记不得究竟想出了什么好的点子,但这场头脑风暴让大家都很愉悦。
②那么头脑风暴有用吗?
③我们今天所谓的“头脑风暴”指的是无限制的自由联想和讨论,产生出新观念或激发创新设想。它是由美国创造学家阿历克斯·奥斯本于1939年首次提出的。不过大家有所不知,“头脑风暴”一词最早是精神病理学上的用语,专指精神病患者的精神错乱状态。
④在很多研究者看来,头脑风暴虽然说不上是精神病发病,但效用恐怕很有限。
⑤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头脑风暴呢?头脑风暴的好处在于,很多人在讨论之后,会把别人的意见误认为是自己的意见。如果问题难以处理,每个人都能看出其他人也同样认为这个问题难以解决(不是自己傻,而是问题太难)。这就使得人人都感觉很好。
⑥在《红楼梦》第十回中,秦可卿病倒了,尤氏说:“现今咱们家走的这群大夫,哪里要得?一个个都是听着人的口气儿,人怎么说,他也添几句文话儿说一遍;可倒殷勤得很,三四个人,一日轮流着,倒有四五遍来看脉!大家商量着立个方儿,吃了也不见效。”一群庸医给秦可卿看病,大家头脑风暴一下,集体商量弄了个方子,成功地把秦可卿折腾个半死。因此,头脑风暴最大的好处就在这里:即便这件事最后办砸了,但这可是集体讨论的结果,谁都不必为此担责任。
⑦那大家思维碰撞总有点用吧?研究者也不这么看。他们认为头脑风暴是一种花时间却不太有效的方式,因为通常人们独自思考比在群体中思考能想到更多的点子。一项对22个群体的研究发现,其中18个群体中的人在群体中生产力不高,而且群体越大生产力下降得越多。心理学家称之为“群体生产力的错觉”。有许多人太依赖于他人的努力,想获得免费意见。然而让人吃惊的是,即便如此,人们仍然倾向于高看群体讨论的重要性。超过80%的受访者认为群体头脑风暴比个人的思考能产生更好的效果。
⑧米开朗琪罗把所有的助手都赶走,锁上了西斯廷礼拜堂的门,独自创作出了壁画《创世纪》;巴尔扎克爱将自己锁在小黑屋中创作,将百叶窗拉牢实,郑重地点燃蜡烛闭门不出,在浑浊的光线中天昏地暗地写出皇皇巨著。如果他们喜欢的是拉上一大群人,大家拍脑袋想点子出主意,那么这些旷世作品我们恐怕永远也见不到了。
在作者看来,许多人喜欢头脑风暴的原因有哪些?仔细阅读⑤⑥段,概括作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9张PPT)
中考复习专题——议论性文本信息筛选整合
一、回顾教材,考点探源
一路同行 助力中考
册数 篇目 考点探源
九上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思考探究:通读全文,看看这封书信主要表达了作者什么观点,文中又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论述的。
九上 《怀疑与学问》 思考探究:通读全文,同学之间讨论:文中所说的怀疑精神有什么内涵?它对做学问有什么重要意义?
九上 《谈创造性思维》 归纳全文,指出拥有创造力所需的诸多要素。
九下 《山水画的意境》 思考探究:默读课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认为“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意匠与意境是什么关系。
九下 《无言之美》 阅读提示:“无言”到底指什么?它又美在何处?
信息筛选整合能力是教材中重要考查学生的能力之一
议论性文本信息筛选整合的题干往往有“通读全文”“哪几个方面”“内涵”重要意义”“关系”等表答题方向的词语。
所谓“筛选信息”,是从纷繁的语言材料中找出信息,提取主要信息,筛掉次要信息。所谓“整合信息”,是根据试题的要求,对筛选出来的信息源进行分类集中,重新组合。
发现
二、以文析法,归纳策略。
案例1.《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通读全文,看看这封书信主要表达了作者什么观点,文中又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论述的。
参考答案
这封信主要表达了对英法联军侵略中国、劫掠毁灭圆明园罪行的谴责和对遭受劫难的中国的深切同情。作者从描摹、赞叹圆明园之美和揭露英法联军强盗行为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归纳要点:看标题,提取段落关键句、关键词
“观点”这一问采用提取法,文段中无明显主干句,学生需要通过阅读文章自己把握、提炼和归纳答案。“哪几个方面”采用合取法,在课文第4段“有一个世界奇迹”,课文第6段“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这两个语段一个从描摹圆明园的美,一个从揭露英法联军强盗行为展开叙述。
案例2.《怀疑与学问》
通读全文,同学之间讨论:文中所说的怀疑精神有什么内涵?它对做学问有什么重要意义?
参考答案
作者所说的怀疑精神指的是对于传说的话,都要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这样就不会盲从和迷信,这也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
归纳要点:看标题,提取段落关键句、关键词
两问采用摘取法,题目要求概括的内容是段落中重要的词语或者句子,在课文的第4段“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顺便轻信的态度,便是怀疑的精神。”第5段“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第6段“怀疑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整合答题即可。
案例3.《山水画的意境》
默读课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认为“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意匠与意境是什么关系?
参考答案
作者认为,意境是山水画创作中“最重要的问题”,是景与情的结合。
意匠和意境是山水画创作的两个关键问题。“意匠即表现方法、表现手段的设计,简单地说,就是加工手段。为了传达思想感情,要千方百计想办法”,就需要意匠,“有了意境,没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
归纳要点:看标题,提取段落关键句、关键词
这两问采用摘取法,题目要求概括的内容是段落中重要的词语或者句子,在课文的第2段“这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第11段“意匠即表现方法、表现手段的设计,简单地说,就是加工手段。为了传达思想感情,要千方百计想办法。”第12段“有了意境,没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原句整合答题即可。
归纳策略
通过以文析法,我们可得知:《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的“观点”在文段中无明显主干句,学生需要通过阅读文章自己把握、提炼和归纳答案,所以用提取法。“哪几个方面”采用合取法,两个方面论述观点,所表达的意思要全面。《怀疑与学问》和《山水画的意境》直接采用摘取法,学生概括时只要把这些词语,句子摘录出来就可以了,注意赋分点。
归纳策略
1.提取法。如果题目要求概括的内容,在文段中并无明显的主干句,那么学生需要通过阅读文章自己去把握、提炼和归纳答案。
2.合取法。题目要求概括的内容往往是多个方面的,依据要求,所表达的意思要全面,这时最好的方法是将有关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表达意思相同的语段分别抽取出来并组合在一起。
3.摘取法。题目要求概括的内容往往是段落中的重要词语或句子,其中重要词语往往嵌在主要语句中,重要句子常常出现在文章或段落的首、尾或中间,学生在概括时只要把这些词语、句子摘录出来就可以了。
答题策略
(1)掌握筛选提取信息的方法:
①提取法。
②合取法。
③摘取法。
(2)对提取出来的关键信息进行筛选整合。有些信息可直接组合,有些信息除了文中的语句外,必要时要加上自己的语言概括,形成一个完整的意思。
(3)答案形成后,与题干的问法、赋分进行对照,检查有无漏掉要点。
三、以法析文,巩固策略。
案例1.阅读《谈创造性思维》片段,回答问题。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谈创造性思维》,归纳全文,创造性思维有哪些必要的要素?
参考答案
①有渊博的知识。②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③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和毅力(不断地尝试)。
归纳要点:看标题,提取段落关键句、关键词
采用摘取法,题目要求概括的内容是段落中重要的词语或者句子,在课文的第7段“是自己学识渊博。”第8段“必须探索新事物。”第16段“锲而不舍的发展下去”原句整合答题即可。
案例2.阅读《无言之美》,回答问题。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证明“无言”也能产生美的?
参考答案
作者一共从四种艺术入手,论证了“无言”也能产生美。①以“言尽一切”的相片与“言及部分”的图画相比,图画之美证明了无言之美;②以文学作品的含蓄之美凸显无言之美;③从音乐中的“无声胜有声”论证无言之美;④从雕刻艺术的含蓄不流露来论述无言之美。
归纳要点:看标题,提取段落关键句、关键词
看标题,提取段落关键句、点面结合。抓住题目的“无言产生美”进行赋分点答题。采用合取法,题目要求概括的内容是多个方面的,在课文的第8段“相片与图画的比较”,第9段“文学作品也是同样”,第10段“在音乐里面”,第11段“就戏剧说”,第12段“雕刻塑像本来也是无言,也可拿来说明无言之美”。从以上五个方面,大部分是段落的总起句,而且是分布在全文各个部分,要整体把握。整合答题即可。
四、以文测法,内化能力
1. 阅读《让崇尚英雄成为时代风尚》,回答问题。
文章①②两段,从哪三个方面表明“崇尚英雄”正在成为风尚?请简要概括。
参考答案
①网络媒体发起“崇尚英雄、精忠报国”网络互动活动。
②全国中小学同步开展“崇尚英雄、精忠报国”主题活动。③上月底全票通过《英雄烈士保护法》。
评分说明:答出要点即可。
归纳要点:看标题,提取段落关键句、关键词
看标题,提取段落关键句。抓住题目的“崇尚英雄成为风尚”进行赋分点答题。采用摘取法,在课文的第1段“互联网上传播热潮”和“全国中小学开展主题活动”,第2段“《英雄烈士保护法》上月底全票表决通过”,确定答题区间第1、2段,三个方面整合答题即可。
2.阅读《勇者不惧》,回答问题。
联系全文,说说你对“勇者不惧”的理解。
参考答案
①勇者不惧是在危难面前坚守并光大道义。②勇者不惧是“无惧”与“有惧”的统一。③勇者不惧需要沉着的静气和进取的锐气。
归纳要点:看标题,提取段落关键句、关键词
看标题,提取段落关键句。抓住题目的“勇者不惧”进行赋分点答题。采用摘取法,在课文的第2段“勇者能够无惧地坚守并光大道义”,第3段“勇者不惧是“无惧”与“有惧”的统一。”第4段“沉着的静气和进取的锐气。”三个方面整合答题即可。
3.阅读《头脑风暴是一种集体幻觉吗?》,回答问题。
在作者看来,许多人喜欢头脑风暴的原因有哪些?仔细阅读⑤⑥段,概括作答。
参考答案
①人人都感觉很好。
②即便最后事情办砸了,但这是集体讨论的结果,谁都不必为此担责任。评分说明:意思答对即可。
归纳要点:看标题,提取段落关键句、关键词
看标题,提取段落关键句。抓住题目的“喜欢头脑风暴的原因”对应文中⑤⑥两段答题区间,进行赋分点答题。采用摘取法,在课文的第5段最后一句“这就使得人人都感觉很好”,第7段最后一句“即便最后事情办砸了,但这是集体讨论的结果,谁都不必为此担责任。”两个方面整合答题即可。
五、归纳总结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考复习专题--议论性文本信息筛选整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复习议论性文本信息筛选整合的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教材,考点探源
1.导入语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知识点重点考查学生辨别、筛选并整合重要信息的能力。重要信息包括文章的基本观点,以及最能表达文章主旨和作者写作意图的语句等。所谓“筛选信息”,是从纷繁的语言材料中找出信息,提取主要信息,筛掉次要信息。所谓“整合信息”,是根据试题的要求,对筛选出来的信息源进行分类集中,重新组合。
2.考点探源
(1)回归教材,找出“阅读提示”“思考探究”等有关信息筛选整合的题目,梳理下表。
册数 篇目 考点探源
九上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思考探究:通读全文,看看这封书信主要表达了作者什么观点,文中又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论述的。
九上 《怀疑与学问》 思考探究:通读全文,同学之间讨论:文中所说的怀疑精神有什么内涵?它对做学问有什么重要意义?
九上 《谈创造性思维》 归纳全文,指出拥有创造力所需的诸多要素。
九下 《山水画的意境》 思考探究:默读课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认为“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意匠与意境是什么关系。
九下 《无言之美》 阅读提示:“无言”到底指什么?它又美在何处?
(2)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梳理,我们发现:
①信息筛选整合能力是教材中重要考查学生的能力之一。
②议论性文本信息筛选整合的题干往往有“通读全文”“哪几个方面”“内涵”重要意义”“关系”等表答题方向的词语。
③所谓“筛选信息”,是从纷繁的语言材料中找出信息,提取主要信息,筛掉次要信息。所谓“整合信息”,是根据试题的要求,对筛选出来的信息源进行分类集中,重新组合。
二、以文析法,归纳策略
那么我们可以运用哪些方法来筛选整合信息呢?接下来就让我们回归教材,从课文中寻找解题的奥秘吧!
(一)以文析法
案例1.《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九上)
通读全文,看看这封书信主要表达了作者什么观点,文中又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论述的。
答案要点:
这封信主要表达了对英法联军侵略中国、劫掠毁灭圆明园罪行的谴责和对遭受劫难的中国的深切同情。作者从描摹、赞叹圆明园之美和揭露英法联军强盗行为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归纳要点:看标题,提取段落关键句、关键词。抓住题目的“观点”和“哪几个方面”进行赋分点答题。“观点”这一问采用提取法,文段中无明显主干句,学生需要通过阅读文章自己把握、提炼和归纳答案。“哪几个方面”采用合取法,在课文第4段“有一个世界奇迹”,课文第6段“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这两个语段一个从描摹圆明园的美,一个从揭露英法联军强盗行为展开叙述。
案例2.《怀疑与学问》(九上)
通读全文,同学之间讨论:文中所说的怀疑精神有什么内涵?它对做学问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案要点:
作者所说的怀疑精神指的是对于传说的话,都要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这样就不会盲从和迷信,这也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
归纳要点:看标题,提取段落关键句、关键词。抓住题目的“内涵”“哪几个重要意义”进行赋分点答题。这两问采用摘取法,题目要求概括的内容是段落中重要的词语或者句子,在课文的第4段“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顺便轻信的态度,便是怀疑的精神。”第5段“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第6段“怀疑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整合答题即可。
案例3.《山水画的意境》 (九下)
默读课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认为“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意匠与意境是什么关系?
答案要点:
作者认为,意境是山水画创作中“最重要的问题”,是景与情的结合。
意匠和意境是山水画创作的两个关键问题。“意匠即表现方法、表现手段的设计,简单地说,就是加工手段。为了传达思想感情,要千方百计想办法”,就需要意匠,“有了意境,没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
归纳要点:看标题,提取段落关键句、关键词。抓住题目的“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关系”进行赋分点答题。这两问采用摘取法,题目要求概括的内容是段落中重要的词语或者句子,在课文的第2段“这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第11段“意匠即表现方法、表现手段的设计,简单地说,就是加工手段。为了传达思想感情,要千方百计想办法。”第12段“有了意境,没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原句整合答题即可。
(二)归纳策略
通过以文析法,我们可得知:《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的“观点”在文段中无明显主干句,学生需要通过阅读文章自己把握、提炼和归纳答案,所以用提取法。“哪几个方面”采用合取法,两个方面论述观点,所表达的意思要全面。《怀疑与学问》和《山水画的意境》直接采用摘取法,学生概括时只要把这些词语,句子摘录出来就可以了,注意赋分点。
因此我们可以总结信息筛选整合的几种方法:
1.提取法。如果题目要求概括的内容,在文段中并无明显的主干句,那么学生需要通过阅读文章自己去把握、提炼和归纳答案。
2.合取法。题目要求概括的内容往往是多个方面的,依据要求,所表达的意思要全面,这时最好的方法是将有关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表达意思相同的语段分别抽取出来并组合在一起。
3.摘取法。题目要求概括的内容往往是段落中的重要词语或句子,其中重要词语往往嵌在主要语句中,重要句子常常出现在文章或段落的首、尾或中间,学生在概括时只要把这些词语、句子摘录出来就可以了。
(三)答题策略
(1)掌握筛选提取信息的方法:提取法、合取法、摘取法。
(2)对提取出来的关键信息进行筛选整合。有些信息可直接组合,有些信息除了文中的语句外,必要时要加上自己的语言概括,形成一个完整的意思。
(3)答案形成后,与题干的问法、赋分进行对照,检查有无漏掉要点。
三、以法析文,巩固策略
案例1.《谈创造性思维》 (九上)
阅读全文,说说创造性思维有哪些必要的要素?
参考答案:①有渊博的知识。②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③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和毅力(不断地尝试)。(筛选关键词、整合)
归纳要点:看标题,提取段落关键句、关键词。抓住题目的“必要要素”进行赋分点答题。采用摘取法,题目要求概括的内容是段落中重要的词语或者句子,在课文的第7段“是自己学识渊博。”第8段“必须探索新事物。”第16段“锲而不舍的发展下去”原句整合答题即可。
案例2.《无言之美》(九下)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证明“无言”也能产生美的?
参考答案:作者一共从四种艺术入手,论证了“无言”也能产生美。①以“言尽一切”的相片与“言及部分”的图画相比,图画之美证明了无言之美;②以文学作品的含蓄之美凸显无言之美;③从音乐中的“无声胜有声”论证无言之美;④从雕刻艺术的含蓄不流露来论述无言之美。(筛选关键句、“点面结合法”)
归纳要点:看标题,提取段落关键句、点面结合。抓住题目的“无言产生美”进行赋分点答题。采用合取法,题目要求概括的内容是多个方面的,在课文的第8段“相片与图画的比较”,第9段“文学作品也是同样”,第10段“在音乐里面”,第11段“就戏剧说”,第12段“雕刻塑像本来也是无言,也可拿来说明无言之美”。从以上五个方面,大部分是段落的总起句,而且是分布在全文各个部分,要整体把握。整合答题即可。
四、以文测法,内化能力
1. 阅读《让崇尚英雄成为时代风尚》,回答问题。
文章①②两段,从哪三个方面表明“崇尚英雄”正在成为风尚?请简要概括。
参考答案:①网络媒体发起“崇尚英雄、精忠报国”网络互动活动。②全国中小学同步开展“崇尚英雄、精忠报国”主题活动。③上月底全票通过《英雄烈士保护法》。(筛选关键句、整合)
归纳要点:看标题,提取段落关键句。抓住题目的“崇尚英雄成为风尚”进行赋分点答题。采用摘取法,在课文的第1段“互联网上传播热潮”和“全国中小学开展主题活动”,第2段“《英雄烈士保护法》上月底全票表决通过”,确定答题区间第1、2段,三个方面整合答题即可。
阅读《勇者不惧》,回答问题。
联系全文,说说你对“勇者不惧”的理解。
参考答案:①勇者不惧是在危难面前坚守并光大道义。②勇者不惧是“无惧”与“有惧”的统一。③勇者不惧需要沉着的静气和进取的锐气。(筛选关键句、整合)
归纳要点:看标题,提取段落关键句。抓住题目的“勇者不惧”进行赋分点答题。采用摘取法,在课文的第2段“勇者能够无惧地坚守并光大道义”,第3段“勇者不惧是“无惧”与“有惧”的统一。”第4段“沉着的静气和进取的锐气。”三个方面整合答题即可。
3.阅读《头脑风暴是一种集体幻觉吗?》,回答问题
在作者看来,许多人喜欢头脑风暴的原因有哪些?仔细阅读⑤⑥段,概括作答。
参考答案:①人人都感觉很好。②即便最后事情办砸了,但这是集体讨论的结果,谁都不必为此担责任。(筛选关键句、整合)
归纳要点:看标题,提取段落关键句。抓住题目的“喜欢头脑风暴的原因”对应文中⑤⑥两段答题区间,进行赋分点答题。采用摘取法,在课文的第5段最后一句“这就使得人人都感觉很好”,第7段最后一句“即便最后事情办砸了,但这是集体讨论的结果,谁都不必为此担责任。”两个方面整合答题即可。
五、归纳总结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