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之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用借注释、联系上下文等方法自读自悟,读懂古文,并初步习得文言文学习方法。
2.围绕“甚聪惠”,读懂人物对话的内容,品味对话中的巧思和应答的巧妙、有礼,从而体会杨氏子的机智、幽默和有教养。
3.在多种方式反复读文中,欣赏文言语句的表达艺术,并争取当堂背诵。
4.通过趣味读文、拓展阅读等活动,培养对文言文的阅读兴趣。
教学重难点:
1. 围绕“甚聪惠”,读懂人物对话的内容,品味对话中的巧思和应答的巧妙、有礼,从而体会杨氏子的机智、幽默和有礼貌。
2. 在多种方式反复读文中,欣赏文言语句的表达艺术,并争取当堂背诵。
教学过程:
复习回顾,“趣”读以引学。
1.复习回顾:上节课,我们初识了一个九岁男孩,他就是——杨氏之子(板书课题),说说杨氏子给你什么印象?
2.过渡引入:课文说的是“甚聪惠”,这节课我们来看看他到底聪惠在哪里。
默读明意,“趣”学以习法。
1.回顾文言学法。
2.借“学法小锦囊”尝试读懂故事。
自学:自读课文,尝试理解故事大意。
(2)质疑:提出不理解的句子,请生互助解决,并追问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3.借助图画,讲故事:(PPT出示与课文五句话匹配的五张插图,排序错乱)请生给图片排序,再引导学生结合图画讲故事。
4.文白呼应,情境引读。( 师讲故事开头,引导学生读对应的原文句子)
三、读中质疑,“趣”悟以识慧。
关注内容,生提出问题。
学生1:课文开头说杨氏之子甚聪惠,从哪里能够看出杨氏之子的机智呢?
学生2: 孔君平说“此是君家果”有什么言外之意吗?
学生3:杨氏之子为什么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为什么要这样回答呢?
2.梳理出问题:
学生:我觉得后两个问题都可以归纳到第一个问题里面,我们可以来解决第一个问题。
3.圈画批注,解决问题:走进第一个问题。从哪里可以看出杨氏之子的“甚聪慧”,请生默读课文,在书上圈画批注。交流批注,预设:(1)关注“应声答曰”:迅速理解孔之语意(善听)应答迅速(秒答)(2)关注“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的“未闻”“夫子”:体会应答礼貌,委婉得体。(礼答)(3)关注“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的“孔雀”:听懂言外之意,巧妙回应。(妙答)
4.师生对读,三悟聪惠。(师读孔君平语句,每次重读不同词语,引导生对读中回应重读。)
师:此是君家果。
生:…… 此是君家果。
5.激发兴趣,引导思辨:
如果来访的客人姓黄,杨氏之子会怎么应答?如果姓李呢?
四、读法多样,“趣”背以促能。
1.穿越时空,古文古读:( PPT竖版课文配古乐)想象穿越到古代,生尝试拉着古腔古调、摇头晃脑地读。
2.补空试读,铺垫背诵:(竖版文本部分词语被挖空)生尝试补空读文。
3.情味比赛,鼓励试背:(PPT出示校园“小喇叭”广播站招募播音员广告)进行《杨氏之子》无声动画配音比赛,鼓励脱稿配音。
五、以篇拓读,“趣”迁引整本。
1.必选作业:想象故事情节,加动作和表情背诵《杨氏之子》,并表演给家人。
2.自选作业:拓展读“一篇”:《世说新语》记录了魏晋名士的言谈、趣事,最近老师就读了里面的一篇故事,叫《汗不敢出》。其中一个小孩也堪称“甚聪惠”,喜欢读的话,可以到图书角自取打印版。
六、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