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大青树下的小学》 课时 一、二
教材分析 《大青树下的小学》作为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课文,不仅是一篇描绘小学校园生活的记叙文,更是一个展现多民族文化和谐共融的生动范例。教材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大青树下这所小学的独特魅力,从上学路上的快乐与期待,到校园内的多彩生活,再到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和谐共处,无不透露出作者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和对民族团结的赞美。 本文的教学价值在于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情感表达。通过本文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我国多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增强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课文中的语言优美,情感真挚,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阅读材料和写作范本,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小学中年级阶段,他们的认知能力和语言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仍有待进一步提升。在此阶段,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探索未知领域,但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对于《大青树下的小学》这篇课文,学生可能已经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对课文的主要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并掌握了部分生字词。在第二课时中,学生需要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多民族文化的魅力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对民族文化的了解程度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分组讨论、文化小讲堂等形式,促进学生之间的文化交流与理解,增强班级凝聚力。 此外,三年级学生正处于写作能力的初步培养阶段,通过布置与课文主题相关的写作任务,如“我眼中的多民族文化”短文或海报制作,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表达能力,进一步巩固学习成果。
教学目标 正确认识“坝、汉、艳”等10个生字,学写“绒、装”等13个生字,通过联系生活、查词典等方法理解“坪坝、凤尾竹”等词语的意思。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初步体会“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特别之处。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多民族小学的独特魅力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通过朗读和讨论,感受课文中的美好情感,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能够用自己的话描述大青树下小学的校园生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整体感知文章结构。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多民族小学的特别之处。 教学难点: 通过体会“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特别之处,产生对新鲜词语的研究兴趣。 体会课文中蕴含的民族团结精神,并能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表达。
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法、练习法、讲授法
教具准备 PPT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单元整体导入(2-3分钟) 教师活动: 出示单元结构图:“同学们,今天我们开始一个新的学习单元,请看大屏幕上的单元结构图。这个单元我们将围绕‘多彩的校园生活’这一主题展开学习。”(指向PPT上的单元结构图) 揭示单元人文主题:“通过这个单元,我们要去感受不同地方、不同文化的校园生活,感受那份多彩与美好。今天,我们就先走进《大青树下的小学》。” 明确本单元语文要素:“除了感受多彩的校园生活,我们还要学会用多种方式识字解词,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大家准备好了吗?” 学生活动: 学生观看PPT,聆听教师讲解,对即将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 学生点头或轻声回答“准备好了”。 二、多种策略识记生字(3-4分钟) 教师活动: 明确认字表中生字读音:“首先,我们来看看本课需要认识的生字。请大家翻开课本,跟我一起读这些生字的读音。”(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词语中强化检验:“接下来,我们把这些生字放到词语中,看看大家是否还记得它们的读音。”(教师出示词语卡片,学生抢答或齐读) 运用查词典、结合生活等方法理解新词:“比如‘坪坝’,大家知道吗?我们可以查词典,也可以结合生活经验来理解。谁来说说你的理解?”(鼓励学生发言) 借助插图理解词语:“再看‘凤尾竹’,书上有插图,大家找找看,哪一棵是凤尾竹?它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观察插图,描述特征) 重点指导“绒”字书写:“现在我们来学写‘绒’字,请大家注意它的结构和笔顺。”(教师在黑板上示范,学生书空练习) 提示其他易错字的关键笔画:“还有这些字(指出几个易错字),大家写的时候要注意哪些笔画呢?”(引导学生发现并指出关键笔画) 学生活动: 学生跟读生字和词语,积极参与抢答。 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或查词典解释新词。 学生观察插图,描述“凤尾竹”的特征。 学生书空练习“绒”字的书写,注意关键笔画。 三、初读课文,感受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特别之处(6-7分钟) 教师活动: 自由朗读,读通课文:“现在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指导) 关注标点,读好长句:“读完了吗?有没有觉得哪些句子特别长,不容易读好?我们可以根据标点符号来停顿。”(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初步质疑,聚焦特点:“读完课文,你有什么想问的吗?或者你觉得大青树下的小学有哪些特别的地方?”(鼓励学生提问或发表看法) 联系我的校园,对比突出特点:“大家想想自己的校园,和大青树下的小学有什么不同?你觉得哪里最吸引你?”(引导学生对比思考) 引入课文中相关民族的背景资料:“其实,大青树下的小学之所以特别,还因为它是一所多民族的小学。这里有汉族、傣族、景颇族等多个民族的学生。让我们来看看这些民族的介绍。”(教师简要介绍,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活动: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尝试读准字音和句子。 学生根据教师指导,关注标点符号。 四、深入研读,体会情感(8-10分钟) 教师活动: 段落精读:“同学们,现在我们来精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这一段描述了同学们上学路上的情景。请大家用笔画出描写同学们心情和动作的词语。”(学生边读边画) 情感分享:“谁愿意分享一下你找到的词语,并说说这些词语让你感受到了什么?”(引导学生体会同学们上学路上的快乐与期待) 朗读指导:“让我们带着这种快乐的心情,一起朗读这一段。注意语速和语调的变化,读出同学们的活泼与喜悦。”(教师示范,学生跟读) 学生活动: 学生认真阅读第二自然段,画出关键词语。 学生分享找到的词语,并表达自己的感受。 学生跟随教师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段落。 五、课堂小结(2分钟) 教师活动: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认识了新的生字,还学会了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更重要的是,我们初步感受到了《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特别之处,体会到了同学们上学路上的快乐与期待。希望大家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能继续保持这种好奇心和探索欲,发现更多美好的事物。” 学生活动: 学生聆听教师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感受学习的收获与乐趣。 六、布置作业(1分钟) 教师活动: “课后,请大家完成以下作业: 抄写并记忆本节课学习的生字词,每个三遍。 仔细阅读课文,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大青树下小学特别之处的句子,并尝试用自己的话解释为什么它特别。 预习课文后续内容,思考还有哪些民族的同学在这所小学里学习,他们有哪些独特的风俗习惯。” 学生活动: 学生记录作业内容,准备课后完成。 七、拓展提升(可选,视课堂时间而定) 教师活动: “如果时间允许,我们可以进行一个简短的拓展活动。请大家分组讨论,如果你有机会去大青树下的小学参观,你最想做什么?为什么?每组选一名代表分享你们的想法。”(教师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积极参与讨论) 学生活动: 学生分组讨论,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愿望。通过这一活动,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情感共鸣。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3分钟) 教师活动: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生字词和课文主要内容。 提问:“上节课我们感受到了大青树下小学同学们上学路上的快乐与期待,那么这所小学里还有哪些特别之处呢?今天我们就继续走进这所小学,深入了解它的校园生活。” 学生活动: 回顾旧知,思考并回答教师的问题。 二、深入研读,感受特色(10分钟) 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精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关注文中描写校园生活和民族特色的内容。 提问:“课文中的哪些场景或细节让你印象深刻?为什么?” 引导学生分析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语言、活动等方面的特色,体会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和谐共处的美好。 学生活动: 认真阅读课文,画出印象深刻的句子或词语。 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发现。 全班交流,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朗读感悟,情感升华(5分钟) 教师活动: 示范朗读课文中的精彩段落,注意情感表达和语调变化。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特别是那些体现民族团结和校园和谐的部分。 提问:“读完这些段落,你有什么感受?想对大青树下小学的同学们说些什么?” 学生活动: 跟随教师示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表达对大青树下小学同学们的祝福或感想。 四、拓展延伸,创意表达(10分钟) 教师活动: 布置创意任务:“假如你是大青树下小学的一名学生,你会如何向远方的朋友介绍你的学校?请画一幅画或写一段话来表达。”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结合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进行创作。 学生活动: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画画或写作)进行创作。 小组内分享作品,互相欣赏和评价。 邀请几名学生上台展示作品,并简单介绍自己的创作思路。 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2分钟) 教师活动: 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民族团结和校园文化的重要性。 布置作业:“回家后,向家人介绍大青树下小学的特色,并尝试收集一些有关不同民族文化的资料,准备下节课分享。” 学生活动: 聆听教师总结,明确作业要求。 课后完成作业,准备下节课的分享。 六、拓展提升(5-7分钟,视课堂时间而定) 教师活动: 文化小讲堂:“在大青树下的小学里,我们不仅看到了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和谐共处,还感受到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现在,让我们来一个小小的文化讲堂,每位同学可以准备一小段关于自己民族文化的介绍,可以是节日、服饰、饮食或传统艺术等方面。可以是口头分享,也可以提前准备PPT或图片辅助说明。” 分组准备:“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或民族背景,自由组合成小组,每组选出一个主题进行准备。确保每个民族的文化都能得到展示,促进班级内的文化交流与理解。” 分享展示:“各小组轮流上台展示,其他同学认真聆听,并在展示结束后给予掌声和鼓励。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不仅能加深对不同民族文化的认识,还能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和尊重。” 学生活动: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或加入小组,讨论并确定展示主题。 分工合作,收集资料,准备展示内容。 轮流上台展示,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形式介绍自己民族的文化特色。 认真聆听他人的分享,积极参与互动,提出问题和建议。 七、作业布置(1分钟) 教师活动: “今天的作业是结合我们今天的拓展活动,每位同学都要完成一篇短文或制作一张海报,主题是‘我眼中的多民族文化’。你可以写一写今天在课堂上学习到的民族文化知识,也可以分享自己参加过的民族节日活动,或者是你对多民族文化融合的看法。记得要加入自己的思考和感受哦!” 学生活动: 学生记录作业内容,明确作业要求和完成时间,准备课后完成作业。 八、结束语(1分钟) 教师活动: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深入了解了《大青树下的小学》中的校园生活,还感受到了多民族文化的魅力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希望你们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继续保持这份好奇心和探索欲,去发现、去体验、去珍惜我们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