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声声慢(寻寻觅觅)》教学设计(表格式)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9.3《声声慢(寻寻觅觅)》教学设计(表格式)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14 12:55: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高一 学期 秋季
课题 《声声慢》—寻寻觅觅
教科书 书 名: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必修)上册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与作品创作的密切关系,体会词人在前后期作品中表达的不同别样愁情。2.学习词人借助诗歌典型意象来表达情感的方法,掌握并巩固意象的含义和借景抒情的方法。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1.深入研读诗歌,抓住意象,体验愁情,掌握借景抒情的方法并贯穿对学生诗歌诵读的指导。教学难点:2. 让学生由词及人,突破文本的显性层面,进入到词人苦闷、复杂的精神世界,感悟词作愁的深刻意蕴和词人孤高的灵魂。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一生有四个阶段,童年,青年,壮年,和暮年,如果把四季和人生对应起来,我把它分别命名为春之梦,夏之浓,秋之冷,和冬之痛!有一位伟大的女性,她波澜壮阔的一生就是这四季的真实写照!她是谁呢?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她就是出身名门,开创了易安词体的李清照,今天这节课,我们一同来感受她的《声声慢》。整体感知,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重音 停顿作者简介——了解作者经历,感悟诗词内容李清照(1084-1155),今山东济南人,字漱玉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早期生活优裕,父亲李格非师从苏轼,是著名经史学家;母亲王氏出身名门,知书善文。18岁嫁给太学生赵明诚为妻,婚后的生活美满,二人志趣相投,经常在一起读书品诗,收集鉴赏古籍、器物和金石书画等。 1125年金入侵宋朝,两年后1127年北宋灭亡。从此,李清照的个人命运也随着国家命运的改变而改变。他们一家被迫南迁避难,两年后赵明诚染病身亡,留下李清照孤苦伶仃一个人。 早期作品的内容与风格——闺情与思夫五、 作家前后期作品风格总结南渡是李清照人生的分水岭。前:生活闲适,夫妻感情深厚前:清新明快 细腻婉转 闺阁情趣 闺怨离愁后:北宋灭亡 漂泊江南 丈夫身亡 书画丢失后:哀婉凄清 苍凉悲楚 故国之思 亡国之痛六、探究诗歌的抒情方式——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七、词人选择哪些意象来抒发自己的“愁”呢?它们具有哪些丰富含义?淡酒 急风 旧雁 黄花 梧桐 细雨我们先来看淡酒这个意象,并非酒淡,愁情太重,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感受。一个“淡”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秋风渲染愁情, 过雁象征离愁、思乡, 黄花比喻憔悴的容颜, 梧桐:牵愁惹恨 雨是哀伤、愁思的象征八、三读诗词 探愁内涵读准节奏 语速缓慢 读出抑扬 读出情感四读诗词,回味涵咏李清照她的孤独和深重的愁苦,源于她的孤傲和骨气。因为心忧天下,不愿苟安,所以国愁深重。因为桀骜不驯,追求平等,所以离婚入狱。因为才情满腹,追求个人价值,所以不被世人理解,孤独深重。回顾知识 背诵诗词作业布置参考梁衡作品,给李清照写一段颁奖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