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游记 作业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单元游记 作业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14 16:03: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作业案例基本信息
作业案例名称 “游”于大单元的散文学习作业设计
学科 语文 学段 初中学段 年级 八年级
作业类型 单元类作业
教材版本 部编版(2017)
单元学科核心素养细化
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 部编教材八下语文第五单元,学科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综合素养如下: 本单元的学科必备知识本单元的关键能力本单元的综合素养文本后面的“读读写写”的字词,文下注释的词义1.设计制作“游踪图”的理解、应用能力 2.把握游记组材与主题的关系”、记录游历”的分析、整合能力 3.“游踪图”绘制是小组讨论以及“赏游历,寻游侠客”的游记分享会上,提出个人见解的能力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达到: 1.热爱山水,热爱祖国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2.美景与坎坷对学生的良好的兴趣、习惯和性格的熏陶影响的个性心理素质教育 3.学习本单元游记知识、写景方法的知识技能素质教育 4.品味散文语言美的审美鉴赏素质教育游记知识:游踪、见闻、感受写作手法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比、排比1.游踪图的展示和游记分享会的表达能力 2.绘制“小组游踪图”、《 的游记》写作创造能力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表现手法:铺陈、衬托、开门见山、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伏笔照应、悬念、承上启下、首尾呼应、
大单元概念架构
一、本单元的知识结构体系说明 本单元的主题是游记,游记的要素是游踪、见闻和感受,这是支撑游览者进行审美创造的要素。游踪常作为行文的线索,以“移步换景”和“定点观察”为主。“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是本单元的两条主线。本单元中安排的四篇选文:教读课文《壶口瀑布》《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自读课文《登勃朗峰》《一滴水经过丽江》,各有特点,各具代表性。 “学写游记”是本单元“写作”的主题,将在课内阅读中获得的知识能力用于更多游记的阅读和写作。 二、本单元学习目标的设计依据 综合课标要求、教材内容特点与学情来制定本单元的学习目标:1.课标:第四学段(7~9年级)课程目标(略);2.教材:游记单元教学目标的确立,必须考虑到在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基础上,让学生加深对文化的理解,并创造出超越文本、展现个体的特点;3.学生:八年级学生对探索未知世界的渴望愈发强烈,但是此时的他们阅读经验还不够丰富、创新意识还不够成熟。(具体目标见教学设计) 三、思维能力进阶路径 本单元教学设计注重学生从低阶思维能力到高阶思维能力的进阶,进阶的路径是通过课中阅读教学和学生的课前、课后的作业练习。从下图中的能力点分布,可以看出,本单元除了注重思维能力进阶训练外,还侧重于高阶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的训练: 四、学科素养培育路径 (1)立足基础知识结构,指向“语言运用”; (2)着眼于课堂阅读教学,指向“思维发展与提升”; (3)基于语文审美鉴赏资源,指向核心素养“审美鉴赏与创造”和“文化传承与理解”; (4)落实语文课堂情境教学,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五、单元学习目标,课堂教学、学生学习、评价系统的设计 1.整体思路的设计 围绕第五单元主题,确立核心任务“寻找游侠客”,通过“整体感知,明确所至”“细读所见,学会写景”“揣摩语言,感悟所感”“赏游历,寻侠客”四个阶段开展课文阅读、欣赏探究、思考写作、分享交流等学习与评价活动,让学生学会记述游览见闻,描摹山水风光,吟咏人文胜迹,抒发独特情思。 2.学习目标的设计 ①基本目标:积累词语,掌握游记知识及写景方法; ②发展目标:理解赏析语言、体会情感态度; ③拓展目标:在口语交际、写作和游览活动中迁移运用游记知识。 3.核心任务: 班级举办“寻找游侠客”游记分享会,并选出三位景点有特色、表达有意思、情感有共鸣、思考有深度的分享者,作为班级“游侠客”,并将其游记推荐到微信公众号发表。 要求: ①研读课文。把握作者的游踪、写景角度和方法,揣摩和品味语言,增进对游记进一步认知 ②开放探究。借助互联网及其他文字、图像资料,增进对山水或人文的认识,充实写作内容 ③任务驱动。明确每个阶段具体任务,借助多样化的活动形式,更好地呈现学习成果。 ④落实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借助质性和量化评价两种路径,使学习目标具体化、可测化 4.教学实施 第一阶段 整体感知,明确所至(3课时) 核心任务:研读四篇课文,关注字词运用,理清作者的游踪。 完成任务过程: 学前准备:让学生查找:壶口瀑布、各拉丹冬、勃朗峰、丽江、游记 研读课文,设计并绘制游踪图 1.通读四篇课文,圈画文中的生字词、时间、地点和视角转换的关键词句,选用字词叙说游历,理清作者的游踪。按照立足点和视角的变化,或移步换景,或定点换景,设计并绘制游踪图,择优展出。 2.小组研讨完善,在最佳绘图的基础上,整合修改出一幅小组游踪图,在全班展示。 学习评价(见作业设计页) 第二阶段 细读所见,学会写景(2课时) 核心任务:研读四篇课文,勾画文章中景与情、景与理融通的语句或段落,分析写景的方法,理清游记组材与主题的关系。 完成任务过程: 1.通读四篇课文,勾画文章中景与情、景与理融通的语句或段落。 2.研读《壶口瀑布》,勾画文章中景与情、景与理融通的语句或段落,分析并批注写景方法,分析游记组材与主题的关系。 3.根据《壶口瀑布》的学习体验,分析其他文章的写景方法,理清游记组材与主题的关系。 学习评价 第三阶段 揣摩语言,感悟所感(3课时) 核心任务:阅读四篇文章,把握游记独特的语言形式,体会个性化语言表达的作者独特情思 完成任务过程: 1.默读四篇游记静思,批注精妙的用词、句式、修辞、表达方式等,关注文中体现的景物特征和独特情思的融合点。 2.选择一篇文章,任选角度,写一段赏析性文字,从语言形式角度把握景物的特征,体会作者独特的情思,用语要优美; 3.开展“笔尖天下——随文游世界”阅读分享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分享游记阅读体验; 4.从四篇游记中选出你最有感觉的段落,在小组内朗读,并描述这种画面及情思。 学习评价 第四阶段 赏游历,寻侠客(4课时) 核心任务:以个人旅游经历为素材,以“ 的游历”为题创作一篇游记,参评班级“寻找游侠客”,举办班级“寻找游侠客”游记分享会。 完成任务过程: 1.择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游历,通过回忆,参考示例《各拉丹冬游历记》结构图,完成《 的游历》结构图。 2.参考《一滴水经过丽江》写作提纲,思考材料取舍及详略安排,用你喜欢的形式,完成写作提纲。 3.据写作提纲,以“ 的游历”为题写一篇游记,不少于600字。 4.班级“寻找游侠客”游记分享会过程: (1)制作“ 的游历”分享资料包。 (2)开展小组分享会,小组交流后, 修改分享资源包内容。 (3)开展班级“寻找游侠客”游记分享会。 (4)修改完善游记。 (5)创意展示游记,推送获评“游侠客”同学的游记,根据读者的评价,再次修改游记,并总结本次活动。 学习评价
单元作业设计
一、单元作业导语 本单元是部编版教材中第一个游记散文单元,编选四篇散文,两篇教读课文,两篇自读课文,向我们呈现了不同角度的创新写法,特殊境况下游历者的见闻和感受。目的是学习运用游记的相关知识、写景的方法,感受独特的审美创造,学写游记。 二、单元作业目标 (1)学会查找、分析、整合资料,学会写简要的文字报告和制作ppt。 (2)积累课文后“读读写写”的字词,并将词语运用到写话或对游历的描述中。 (3)绘制游踪图,学会写景的方法,分析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在游记中的作用。(重点作业目标) (4)学会分析材料组织与主题之间的关系。 (5)学会用本单元的游记写法,用定点换景,或移步换景的方法写一篇游记。(重点作业目标) 三、单元作业内容 1.课前作业 (1)查找壶口瀑布、各拉丹冬、勃朗峰、丽江等地相关材料和游记的有关知识,写一篇简短的报告。准备自己旅游时拍摄的与游记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完成制作“游侠客”分享资料包。(资源提供:使用教室交互式黑板中的百度搜索。)(主要对应单元目标1) (2)积累运用(主要对应单元目标2) ① 朗读课文(必做)。要求读准字音,依据授课时间,提前一天上传四篇课文的朗读音频或者视频到“钉钉”班级群。 ②读一段话,按要求写字词或拼音。(略) ③查《现代汉语词典》,课本及课下注释弄懂词语解释。(必做)并选三到五个词语写一段话,不少于50字。(选做) 震耳欲聋 前呼后拥 风云变幻 亭台楼阁 瞬息万变 接踵而至 历历在目 漫不经心 目眩神迷 名副其实 2.课中作业 (3)阅读鉴赏 ①自主完成每篇游记的游踪图后,小组研讨完善,并在最佳绘图的基础上,整合修改出一幅小组游踪图,在全班展示。(必做)(主要对应单元目标3) ② 从四篇游记中选出你最有感觉的段落,在小组内朗读,并描述这种画面及情思。(主要对应单元目标3) ③根据师生点评意见或建议,对自己的“游侠客”的相关资源包进行修改完善。(主要对应单元目标5) 3.课后作业(拓展提升题) (4)阅读鉴赏与迁移运用(实践性作业)选做①或② 三年级的妹妹向初二的哥哥炫耀自己的作文被写得好,网上很多人点赞她的“佳作”!哥哥一看:嗬,好家伙!游记!别说写得还真是清晰明了!不信你看: 游三台山 乳白色的雾纱笼罩着山体,三台山宛如一位羞涩的少女,在迷茫的雾中时隐时现,一条条飘带似的公路缠绕在山体之间。 今天我们跟随陈老师的步伐来到了三台山。在这个仙境般的世界里,我们享受着世界上最新鲜的空气,空气里还包含着一点水气。水雾很淘气,在每一片树叶上,每一朵小花上都悄悄地放了几颗小水珠,晶莹透亮,水珠里的图案使人有无限遐想。 我们在石阶上慢悠悠地向山顶走去,一个奇特的东西吸引了我的目光,一坨白色的物体在山中一个往里凹的洞中,上面有一些小水珠,仔细一看,呵呵,原来是一些蜘蛛网呀!太美丽了,所以陈老师迫不及待地把它拍了下来。  我们来到了三台寺,我和一群伙伴们上去了,在前面,一些石像的半成品把我们吓了一大跳,来到寺中,我们用好奇而又虔诚的眼光望着每一尊佛像,上面写着“十八罗汉”几个大字。  我们又来到了文峰塔,后面有一尊西式墓碑,庄严地立在一平地上,那是飞虎队队员——罗伯特·厄普丘奇的墓。  开始下山了,我们在织女湖边漫步,渐渐地来到了山下,到了家。 正好老师布置了写一篇“ 的游历”不少于600字的作文,他灵光一闪,眼前出现两条路:一是扩写,二是去三台山游览后再写。如果是你,你会选那条路呢? ①选一的,请写出妹妹的写作提纲和你扩写的提纲,标出扩写的缘由再写作文;(主要对应单元目标4、5) ②选二的,请带着妹妹的“游记”,在实地旅游览中要注意运用学到的描写景物的方法有意识地去观察景物, 找到景物的特点来进行刻画和描写,特别是妹妹也到过的地方,看过的景物,要用你的笔尖将你与妹妹感受的美都由笔尖悠游而出!(主要对应单元目标5) 设计意图
(1)题为单元学习作铺垫,其中资料包在第四课段之前完成,是为了“学以致用”,主要训练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体现了核心素养:分析能力、评价能力、创造能力、审美创造。 (2)题为本单元四篇课文的学习打下基础,主要训练了学生阅读能力、表达能力;体现了核心素养:记忆能力、理解能力、语言运用。 第(3)①题复习了“移步换景”和“定点换景”的写法,训练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体现了核心素养:分析能力、创造能力。 ②③题作业是为了巩固课堂所学,通过分享交流、学生互评的形式,让学生在真实的交际情境中不断巩固内化游记知识,不断提升表达能力,并不断修改完善自己的游记。主要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体现了核心素养:语言运用、审美创造、思维能力。 课后作业是为了巩固课堂所学而设计的,巩固了第五单元的“游记”知识,写景方法,训练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体现了核心素养:文化自信、语言运用、评价能力、创造能力、审美创造。
单元作业质量反思
根据单元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及评价要求,设计了课前、课中、课后作业,共4大项,9小项,据反馈,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学生作业完成率达100%,从两个班100人的语文作业情况看,达成情况如下: 1.“游踪图”评价量表。“能准确圈画作者游览地点、时间或角度转换的词语”中,得4-5颗星学生达到67%,得2-3颗星28%;“能绘制可用计算演示的动态游踪图”,得4-5颗星51%,得2-3颗星33%。 “游踪图”评价量表 2.作文批改中,总体得4-5颗星有35%,这个数字对于农村中学的学生,已经不少了;得2-3颗星有41%,如下图: 二、反思作业设计质量 1.作业的特色 (1)体现了作业的本质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 有效将课前预习、课堂教学和课后巩固有机结合,引发学生自主探究活动,从而有效的进行文本的深度学习,将课堂教学引向更深、更广泛理解与运用,引发自发自主性的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 (2)注重了“教——学——评”一致性 基础巩固作业、能力提升作业和拓展延伸作业,分为必做和选做,而且作业形式多样,有口头,有书面,有合作成果,有多媒体网络运用等。各种设计都遵循《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生成要求,紧扣教材,拓展有力,可操作性强。 (3)作业评介多样化 设计中,避免了“优良差”简单的等级打分,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发挥作业的导向、调控、激励等功能,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发展。重视作业的结果,也重视作业的过程。在评价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分析,分析作业不同结果的原因。 2.存在问题: (1)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尚有不足,阅读力度还不给够大; (2)学生对各个景点的了解,还有所不足,预习资料停留于文字书面明显,未能充分利用网络技术; (3)拓展延伸中,部分学生针对学校和家庭周边景物,未能放眼到“农业嘉年华”、“洪泽湖湿地”等真正的景点,也暴露出本次作业设计课外游记阅读偏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