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7-14 12:57: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变动时代的应变之道——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1.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
2.了解老子、孔子学说;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
教学目标:
1.了解春秋战国时期列国纷争、经济发展的相关史实;知道商鞅变法的内容及意义;了解孔子、老子及百家的思想内容,理解百家争鸣局面出现及意义,体会中国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自信;通过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动,认识华夏认同意识,并明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形成正确的民族观。
2.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列国纷争、变法改革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理解变法运动的必然性,体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一唯物史观。
3.通过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及意义,认识思想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同时思想反作用与政治与经济,从而形成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这一唯物史观。
学情分析:
本次授课对象是福州市普通中学的高一学生。他们对历史感兴趣,在初中已学过春秋战国时期的相关史事,对于列国纷争、商鞅变法和百家争鸣等基本知识较为熟悉。经过第一课的学习,对于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有所理解。但高一学生知识零散,对春秋战国各方面变化缺乏关联性的系统认识,对于春秋战国在周秦之变中起到的承上启下作用并不明晰。
教材分析:
本课是整本书的第二课,上承早期国家的形成及殷商之制,下启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秦朝,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学好本课,有助于理解中国如何从“封建亲戚,以蕃屏周”走向延续千年的“统一多民族封建”体制。本课分为四个子目,分别叙述了春秋战国时期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状况,多角度呈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变化与发展。
重点:
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的原因及表现。
2.孔子、老子的学说及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及意义。
难点:战国时期变法的必然性;春秋时期社会变动的影响。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由视频《东周列国·春秋篇》片段导入,黑暗、动荡、变革、转型生动勾勒出春秋这一时期大变动的时代特征,本节课将以变动为主线,通过观变、析变、应变、识变四个方面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体会到春秋战国社会动荡、制度破坏、辉煌灿烂的时代特征。
新课讲授
1.变之表象
春秋、战国形式示意图
材料一 昔齐桓公九合诸侯,未尝不以周襄王之命。然则虽尊襄王,桓公亦定霸矣。九合之尊桓公也,犹其尊襄王也。 ——刘向《战国策·韩策三》
材料二 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是以传相放效,后生师之,遂相吞灭,并大兼小,……父子不相亲,兄弟不相安,夫妇离散,莫保其命,泯然道德绝矣。晚世益甚,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敌侔争权,盖为战国。 ——刘向《<战国策>书录》
学生根据材料并结合课本知识概括归纳春秋战国时期与西周相比有何变化?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概括归纳能力与历史解释、史料实证、比较分析的能力。
过渡:通过材料我们得出这一时期王室衰微,列国纷争,礼崩乐坏。列国纷争需要物质的支持,那么这一时期经济有何发展能够满足各国战争的需求呢?
2.变之根源
出示战国时期铁制农具、牛耕、都江堰等水利工程、货币等图片,让学生根据材料并结合课本归纳梳理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归纳梳理的能力。
进一步发问,这一时期经济的变动发展与政治变动有何关系?(出示铁犁牛耕图、西周与春秋战国政治制度图)引导学生分析得出:
铁犁牛耕,生产力发展推动井田制的破坏,私田大量开垦,伴随私田的开垦封建生产关系产生,新兴地主阶级实力增强,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力,因此要求政治变革,理解战国时期变法的必然性。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历史解释、史料实证能力,知识调动能力,培养学生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唯物史观。
3.变之对策
面对政治、经济的变法,列国纷争,各诸侯国期望在兼并战争中取得胜利,因此战国以来,变法成为时代潮流,以期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在众多变革中,影响最大、变革最彻底的是商鞅变法。同学根据课本梳理归纳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并分析每个措施带来的效果。
经济上: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百姓
——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的发展,达到富国目的
政治上: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行政管理上普遍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
——调动军队积极性,增强军队战斗力;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强兵目的
社会上:大家庭拆散为小家庭,什伍连坐,互相纠察
——削弱民间力量,加强基层管理,达到弱民目的
意义:商鞅变法是最彻底、涉及面最广的一次变法,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史料分析、历史解释的能力。
过渡:面对礼崩乐坏,秩序的破坏,各个阶级的思想家也站在本阶级的立场提出自己的治国理念,以期建立规范有序的社会。那么这些思想家的代表人物有哪些,提出了哪些治国理念。请根据表格和课本,归纳各个派别的代表人物及主张。
时期 派别 代表 主张
春秋 道家 老子 创立道家,道为本原,朴素辩证法,无为而治
儒家 孔子 创立儒家,仁为核心,克己复礼,有教无类
战国 儒家 孟子 性善论,仁政
儒家 荀子 性恶论,隆礼重法
法家 韩非子 以法治国,中央集权和主张改革
道家 庄子 齐物,逍遥自由
墨家 墨子 兼爱、非攻、尚贤、节用
在众多的思想中,法家思想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成为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主导思想。各派思想纷争,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推动了社会转型,奠定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增强文化自信。
社会变动,各国变法、各派提出自己的治国理念,深刻影响后世,那变法运动和百家争鸣后我国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合作探究)
出示春秋和战国形式示意图,对比分析两幅图的不同,分析不同背后的现象。
①诸侯国数量减少——统一趋势加强,各国变法革新,推动社会转型。
②北方少数民族部分消失——华夏认同,民族融合
因此,春秋战国时期经过一系列战争、改革、争鸣等,社会统一趋势加强,社会转型;华夏认同意识增强。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图片分析能力、比较分析、归纳概括、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课堂小结
结语:本节课我们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变化的原因、表现、应对措施、及影响等方面,理解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动这一时代特征,政治上中国由奴隶社会逐步过渡到封建社会,经济上由青铜时代迈入铁器时代,民族上中华文明多元一体逐渐形成华夏认同,文化上中国传统文化由此奠基。下面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完成下列试题。
课堂检测
对于本课春秋战国时期的变动,为了加深学生对本课的了解,并明确本课考查的重点,趁热打铁,当堂测试几道试题,检测学生对本课的掌握情况,并加深学生的理解。
板书设计
变动时代的应变之道——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1.观变——变之表象
2.析变——变之根源
3.应变——变之对策
4.识变——变之余响
六、课后练习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关于宋代历史,海内外学者著述颇丰,叙述各有侧重,如《儒家统治的时代:宋的转型》《中国思想与宗教的奔流:宋朝》 《宋史:文治昌盛与武功弱势》等,这些书名反映了作者对时代特征的理解。
结合所学知识,就春秋战国这一历史时期, 自拟一个能够反映其时代特征的书名,并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
(要求: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