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22《伯牙鼓琴》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22《伯牙鼓琴》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14 13:13:39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伯牙鼓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2. 理解词句的意思,正确朗读并背诵《伯牙鼓琴》。
3. 体会朋友间相互理解、欣赏,知音难觅以及音乐的魅力。
4. 探究学习,体会人物心理。拓展了解中国知音文化。
教学重点:
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体会朋友间知音难觅的情感;了解中国知音文化。
教学难点:
能参考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走进课文
同学们,我们首先来看一组诗,找位同学来读,
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高山流水,非知音不能听。
千金易得,知音难寻。
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生:读这组诗有什么共同点?——
生:每句诗中都含有“知音”二字(板书知音)
师:古往今来人们感叹着知音难觅。知音这个词就源自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文言文——齐读《伯牙鼓琴》(提前板书课题)
师: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伯牙,指生读生:读
师:认识了伯牙,再来看“鼓”是什么意思——
生:弹。
师:伯牙鼓琴就是——
生:伯牙弹琴。
师:我们再来看看伯牙弹的琴,(出示)请你介绍生:介绍。
二、纵情吟诵
1、分句读师:下面来看课文,这篇文言文一共四句话,课前都预习了,下面请四个同学来读,一人一句。
(1)生:读第一句(伯牙鼓琴......)
师:锺子期是春秋时期的楚国人,他是一位樵夫,也就是砍柴的人
(2)生:读第二句
师:(读得好:节奏读得很好)不好纠正:善哉乎、巍巍乎是子期听完琴声后一种由衷地赞叹,所以三个字不能分开要读好这句,需注意句子中间这个表示感叹的语气词—乎,读的时候得适当延长,再停顿,调子上扬再略微下降,就能读出古文的味道,听老师读——师范读可以加手势读
指生读:(师评价:读出了赞叹的语气)一起读
(3)生读第三句:(少选之间......)
师:截止到目前,这句话是最难读的,她不仅要读好这个乎字,还要读好这两个多音字,第一个是少选,请问少选什么意思?
(预设:读错,有没有同学哪个字和他读的不一样?
生读对,
师:少选什么意思?
生:少选的意思是一会儿不久,表示时间少。
师:所以它读作 shǎo。还有一个多音字汤,汤汤的意思是——:
生:水流大而急的样子。
师:形容水大而急的样子读作——
生:shāng shāng
师:非常好。咱们一起来读一读:少选之间——起生:齐读
师:看来根据意思来判断多音字的读音,是学习文言文的一个好方法。
(4)生读第四句
师:你真了不起,这么难读的句子都读正确了,掌声送给他。
(预设:谁有哪个字和他读得不一样?)
要想读好这句话,我们首先还得了解它的意思,看注释,请你读。
生: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师:以为的意思是认为,所以读wéi,复为这个 wéi的意思是为谁弹琴,所以读wéi
师:那这句话当中哪个词的意思是不值得?
生:无足
师:是的,无足,有个词叫做无足挂齿、无足轻重,所以无足两个字是不能分开读的。这样一来,我们就基本上把握了这句话的节奏,一起读:
生:齐读师:纠正,再读,(伯牙把所有的悲痛都集中体现在这个动作上,所以要读得决绝一些)像这样比较难读的句子多读上几遍就好了。
齐读整句每一句都会读了,连起来整篇文言文能读下来吗?最好是能读准字音、读好节奏,读出韵味。自己先读一遍。
请你生:读
师:读得字字准确,节奏把握的很好,只是少了点文言文的味道(乎)(而且还读出了文言文的韵味)
(5)师:下面听老师来读,注意听节奏和语气语调。再找位同学来读
生:读
师:节奏把握得很到位,也读出了文言文的韵味。大家一起读(配乐齐读)三、疏通文意
师:读好了课文,我们还要把故事读懂。理解文言文,你都积累了哪些方法呢?生: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查阅资料......
师:看来大家积累了不少的方法,今天,我们还可以加上反复朗读、想象画面这个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个故事,这也是本学期我们要训练的重点。
下面,我们就运用这些方法,同桌两个为一组,相互说一说这个故事吧。开始(出示方法)
生:相互说师:好了,找个同学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请你
生 1:说故事
师:能把故事讲下来(但是......)
生 2:讲师:说得很完整,还加入了想象。而且还会变通理解,这点值得我们学习,他在说到志的时候,他没有把注释情志心志直接照搬过来,他很会变通,变成心里想到高山,想到流水。老师纠正:死可以换成去世。
过渡:
师:这则文言文中通篇没有一个字是写伯牙的心情,那理解了故事,你是否能感受到伯牙两种截然相反的情绪呢?请你:生说:前三句遇到子期的愉悦,第四句失去子期后的悲伤。我们只有捕捉住这一喜一悲,才能真正理解知音的含义。感受故事的可歌可泣荡气回肠。
四、感悟“喜”
过渡:下面就让我们穿越时空,来到 2500年前,感受伯牙子期的悲喜。(配乐)相传,二人相遇在汉阳江边,伯牙焚香拨弦,悠扬的琴声,吸引一位樵夫陶醉驻足。伯牙便邀他到船上共坐。此人便是——生说:锺子期
师:種子期一上船来便给伯牙一个小小的惊喜。什么惊喜?(出示古琴)请你来说:锺子期看着伯牙的琴说,这是祖先伏羲氏亲手所造的名贵瑶琴,举世无双,是传世珍宝。
师:的确,这琴伯牙视若珍宝,不想子期一眼认出,不仅说出了这张琴的来历,还说出其独特之处。伯牙心中暗暗惊喜。接着二人席地而坐,以琴会友,伯牙拨动琴弦,子期闭目倾听。(播放背景音乐)伯牙的思绪飞向了那巍巍的高山之颠,听着幽然的琴声,子期,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泰山呢?
预设:
生 1:我仿佛看到了气势雄伟的泰山。师请读出它的气势雄伟
生 2:我好像看到了高大巍峨的泰山。师请读出它的高大巍峨
生 3:我似乎看到了挺拔险峻、高耸入云的泰山。师请读出它的高耸入云师引读:(出示图片)正是那巍峨高峻、直入云霄的泰山,一起读
(4)师:听到子期的赞叹,伯牙不禁心中大喜,他琴声再起,汤汤的流水仿佛从他的指间浩荡而出,子期,此时你又好像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预设:
生:我仿佛看到了浩荡的流水。
师:于是,你脱口而出——(生读)
生:我好像看到了浩瀚奔流的江河。
师:于是,你满心赞叹——(生读)
生:让我们一起赞叹这奔流不息、波涛滚滚的流水。
师:(出示画面)(生齐读: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师:无论伯牙想到何处,子期全都领悟。当伯牙志在徐徐清风时,子期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展开你想象的翅膀。
生:此时子期仿佛看到了这样花儿随风舞蹈、枝条随风摇曳的画面;
师:(出示画面)
正是这春风拂面、杨柳依依的画面,子期会由衷地赞叹道──指生说:“善哉乎鼓琴,徐徐乎若清风。”
师:当伯牙志在皎皎明月时,子期,你的眼前会出现怎样的画面?放飞你的思绪
生 1:我仿佛看到月明星稀的画面
生 2:我仿佛看月如白玉盘的画面一轮明月当空照的画面师:正是这萤火闪闪、皓月当空的画面出示图片,此时子期你又忍不住赞叹道──指生说:“善哉乎鼓琴,皎皎乎若明月。(指生说)让我们想象着画面,一起感受这琴声中的高山流水、清风明月吧,出示齐读:(一个画面一句诗配乐)
师:一个善弹,一个善听,无论伯牙想到何处,子期全都领悟。这就是音乐的魅力,艺术的魅力,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无限的想象。此时的伯牙觉得自己遇到真正的知音了,他现在的心情真是——
生:欣喜万分(板书:得喜)
师:伯牙遇子期,由识琴小小惊喜——叹高山心中大喜——叹流水万分欣喜,这仅仅是因为子期赞叹了他的琴声吗?我们一起来看,伯牙志在泰山、流水,志:心之所向。他内心有着怎样的志向和追求呢?
(自古以来,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高山往往代表高远的志向和坚定的信念,而流水则象征着持之以恒、不断进取的精神)
师:所以伯牙鼓琴,其实是借太山和流水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抱负——(指生读):像泰山一样高远的志向和坚定的信念;像流水一样持之以恒、不断进取的精神。所以锺子期赞美的自然不仅仅是伯牙的琴声,更是赞叹伯牙的——志向和抱负。
知音,实乃知志也(出示)。(板书:志)只有这样听得懂他的琴音,又听得懂他的志向,如此心灵相通的人,才能称得上是知音。
2、据说伯牙此人志向高远、琴技高超,但曲高和寡,很难遇到真正懂他的人,为此备感孤寂。他最引以为傲的这曲《高山流水》在宫廷演奏时,那些王公贵族只会说弹得好啊,弹得妙啊,没有人像子期那样称赞他巍巍乎——没有人听的懂他汤汤乎——更没有人读懂他寄托在琴声里的志向和抱负。孤独无奈的伯牙啊,此时遇到锺子期这样懂他的人,怎能不欣喜万分呢。
3、让我们伴着《高山流水》的乐曲,一起感受伯牙得遇知音时的那份欣喜吧。(齐读前三句)
五、感悟“悲”
相传,锺子期曾是楚王宫中的乐官,志存高远,只是如今远离纷争,归隐了山林。二人志趣相投,相见恨晚,不忍别离,于是约定明年中秋再相会,可是当伯牙兴致勃勃赶来赴会时,万万没想到,(播放)天意弄人,子期因病去世了,等待他的不是子期,而是一座冰冷的坟墓。伯牙的心里该是怎样的难过啊,请你读,(锺子期死——(指生读)
1.如果你是伯牙,此时你最想对子期说些什么?
生 1:子期,你为什么离我而去?......
师:是呀,子期已逝,知音不再,从此再无人知我志向,所以伯牙......(生读)
生 2:你去世了,我再也没有知音了。......
师:是呀,摔断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所以伯牙......(齐读)
2.此时,高山默默,流水无语,天地间都为伯牙痛失知音而黯然失色,他盘膝坐于坟前,为子期最后弹奏一次高山流水,便割断琴弦,将视若珍宝的瑶琴摔碎于子期的祭石台上。伯牙如此决绝的举动,是因为......。
一起读——锺子期死(出示)
3.师:失去知音的伯牙,此时心中是——(预设生:万分悲痛,悲痛欲绝)板书(失悲)
4、悲痛欲绝的伯牙摔破自己的瑶琴,并写下一首短歌,来祭奠自己的知音子期,祭奠这一段旷世友情,我们一起吟诵: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
但见一抔土,惨然入我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
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
三尺瑶琴为君死,此曲终兮不复弹!摔碎瑶琴凤尾寒,
子期不在对谁言!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5、师:真是一曲肝肠断啊,正是这破琴绝弦,喜遇知音又痛失知音才使得这个故事更加地荡气回肠,成为千古绝唱。所以现在,人们常用“高山流水”来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作——
生:“知音”。(出示)。这就是知音难觅的故事,这就是高山流水的故事,让我们怀着对知音的无限向往,伴着着高山流水,将这个故事传诵。一起背:会背诵的试着背一背,不会背的看书读(齐读配乐)
六、拓展延伸
正所谓“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绝弦已无声”,然而正是这个故事确立了中华民族高尚友情的标准,赞颂了崇高的理想追求,知音也历经千载,积淀成知音文化,千古传诵。(出示课件一起读)
大诗人李白也为伯牙痛失知音而叹息不已——
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唐李白
高山流水觅知音,王安石这样感慨——
故人舍我归黄壤,流水高山心自知。-宋王安石
相识满天下,冯梦龙寻觅着他的知音——
相识满天下,知心有几人。—明冯梦龙
千金易得,知音难寻,曹雪芹在诗中这样感叹到——
万两黄金容易得,知音一个也难求。-清曹雪芹
七、课后作业
这篇《伯牙古琴》选自《吕氏春秋本味》,课文虽短,但故事深刻感人、意味深长。中国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像这样蕴含着大智慧、大道理的故事还有很多,这就是我们的文化财富、文化自信,孩子们一定要多读读,课下,同学们可以找来这本《吕氏春秋》先读一读。亲爱的同学们,祝愿胸怀大志的你们,都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价值,觅得自己真正的知音。下课!
八、板书设计:
得 喜
知音 志
失 悲
《伯牙鼓琴》课后反思
朋友易得,知音难求;伯牙子期,千古佳话。《伯牙鼓琴》已然成为中华文化中关于“知音”最为生动、最为震撼的注解之一。它讲述了春秋时期,俞伯牙与锺子期以琴相识,以琴相知,最后因子期早亡,伯牙破琴绝弦、遂成绝响的故事。全文共 83字,语言凝练典雅,抑扬顿挫,生气郁勃。下面结合本人的备课历程及执教心得做如下反思。
一、朗读指导有重点有方法《伯牙鼓琴》这篇小古文看似简单,但读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在教学中,我依据学生实际和文本特点,以读为本,将“读”的训练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读”得有方法,有层次。在初读环节,我没有通篇指导,而是抓重点突破难点,比如多音字的读准,长句的停顿,语气词“乎”的读法。在学生读不好的地方,尊重学情,停下来,反复指导。解决了朗读中的难点与重点后再通过小结朗读方法引导学生挑战全文的朗读。在体会伯牙与子期的知音之情这一部分,也是将读贯穿于始终。抓关键词“巍巍”和“汤汤”想像画面,指导朗读,感受伯牙的琴艺高超。抓关键词“方”和“少选”对比朗读,体会伯牙子期之间的心灵相契。同时,运用多种读的方式,个人读,男女生读,老师范读、师生合作读,创设情境引读......,在读中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体会情感。
二、理解古文有步骤有策略
小古文的理解是教学中的难点。虽然文章文字表面的意思学生大致借助插图、借助注释就能够读懂,但是伯牙与子期之间那“鼓”与“听”的默契,伯牙志在太山、志在流水的那种情怀学生是比较难懂的。为了突破这个理解上的难点,我运用了很多方法。比如:我运用自己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多次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去展开想像,想像伯牙鼓琴志在太山时,锺子期可能会看见什么?当伯牙鼓琴,志在流水时,子期又会看到怎么的情景。引导学生想像之后,还链接了相关的诗句。伯牙鼓琴,为何志在山水,这和他的胸怀和情操是悉悉相关的。教师适时地补充了伯牙学琴的相关资料,补充了伯牙的志向无人能懂的背景,这些材料极大地丰富了课文背景,使故事变得血肉丰满,伯牙的形象也更加鲜明可感。这样学生也能很好地理解为什么把伯牙和子期称为“知音”,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知音。子期听懂的不仅仅是伯牙琴声中的画面,其实他听懂的是伯牙内在的志向和胸怀。这样的人才能称作为知音。学生理解后,教师又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以及配乐渲染情境的朗读,来帮助学生强化理解,并通过小练笔的方式,让学生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进行内化和输出,感受知音文化,感受伯牙与子期之间的知音之情。
三、教学是遗憾的艺术,尽管如此,教学中还是有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在想象画面的环节让学生拓展的面不够宽,且因为时间关系没能给更多同学充分展示的机会。这都是我在后续的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有人说,一种学问,总要和人之生命、生活发生关系。知音的故事千年流传,经久不衰,这不仅仅是知音的魅力,更是艺术的魅力、文学的魅力、文化的魅力。小古文教学,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