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写读后感》 课时 一、二
教材分析 《写读后感》作为写作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单元,旨在培养学生对于阅读材料的深入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并通过文字表达个人感悟与见解。本单元的教学设计从读后感的基本结构出发,逐步引导学生掌握运用具体事例支撑感受、构思新颖开头等写作技巧。通过复习旧知、作业展示、深度分析与修改、写作技巧提升等环节,教材不仅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更强调实践操作的训练,旨在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提升学生的读后感写作能力。此外,教材还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阅读和对比阅读,拓宽阅读视野,培养多元化的思考方式,为学生的写作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情分析 针对《写读后感》这一单元的教学,学情分析显示,学生在经过初步的写作训练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基础,能够按照一定结构组织语言,表达个人看法。然而,在写读后感时,学生往往容易陷入泛泛而谈、缺乏深度思考的误区,难以将个人感受与阅读材料紧密结合,形成有见地的观点。此外,部分学生在语言表达上还存在冗长啰嗦、不够精炼的问题,影响了文章的整体质量。因此,本单元的教学设计注重引导学生深入挖掘阅读材料,进行深度思考,并通过具体事例和细节描写来支撑个人感受,提升文章的生动性和说服力。同时,通过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为后续的写作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 巩固学生对读后感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的理解,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并运用这些技巧进行写作。 通过跨学科阅读、对比阅读等拓展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宽阅读视野,培养学生在不同领域中寻找写作素材和灵感的能力。 通过写作实践,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使他们在读后感写作中能够深入挖掘阅读材料,形成有见地的观点,并通过精炼的语言和生动的细节描写来支撑个人感受,从而提高读后感的整体质量。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深入理解读后感的写作要求,掌握并运用情感共鸣、细节描写、语言精炼等写作技巧,以提升学生的读后感写作能力。 通过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促进其深度思考。 教学难点 将所学技巧有效地应用于实际写作中,避免泛泛而谈,确保读后感内容深刻、表达清晰。
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法、练习法、讲授法
教具准备 PPT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约5分钟) 教师行为: 开场白:“同学们,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每一次阅读都是一次心灵的旅行。今天,我们有几位同学愿意分享他们最近读到的精彩文章或书籍,让我们一起聆听,感受文字的魅力。”(面带微笑,眼神鼓励) 学生行为: 学生们坐直身体,目光聚焦于讲台,表现出期待的神情。 师生示例对话: 教师:“首先,请小明同学来分享一下他最近读到的文章。” 小明(分享后):“我读了一篇关于勇气与坚持的故事,主人公面对困难不放弃的精神让我深受感动。” 教师行为:
2. 引导交流:“听完小明的分享,大家有什么感受呢?谁愿意来说说?” 学生行为: 学生们纷纷举手,分享自己的听后感受,如“我也觉得坚持很重要”,“那个故事让我想到了自己学习时的经历”。 教师总结:“看来,好的文章总能触动我们的心弦,引发共鸣。那么,当我们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如何将这些感受记录下来,写成一篇读后感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技能。” 二、明确习作要求(约3分钟) 教师行为: 出示习作要求:“请大家看大屏幕,这是本次习作的要求。”(用多媒体展示习作要求) 学生行为: 学生们认真阅读习作要求,理解并记住要点。 教师行为:
2. 引导交流:“看完要求,大家有什么发现或者疑惑吗?” 学生行为: 学生举手提问,如“读后感是不是就是要写我们读后的感受?” 师生示例对话: 教师:“非常好的问题!读后感确实主要是写我们读后的感受,但还要结合文章内容,具体阐述是什么触动了我们,以及这些感受对我们的启示或影响。” 三、借助例文学习写法(约15分钟) (一)出示第一篇例文 谈发现(约5分钟) 教师行为: 展示例文:“现在,我们来看第一篇例文,请大家仔细阅读后,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行为: 学生阅读例文,思考后举手发言。 师生示例对话: 学生:“我发现作者先介绍了书的内容,然后写了自己的感受。” 教师:“很好,你发现了读后感的一个基本结构——先概述文章内容,再写感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一点。” (二)出示第二篇例文 再谈发现(约5分钟) 教师行为: 展示第二篇例文:“接下来,我们再看第二篇例文,看看它和我们刚才学的有什么不同或相同之处。” 学生行为: 学生再次阅读,对比两篇例文,寻找异同。 师生示例对话: 学生:“第二篇例文在写感受时,用了很多具体的例子来说明。” 教师:“非常棒!你发现了读后感的另一个重要技巧——用具体事例支撑感受,这样会让读后感更加生动、有说服力。” (三)梳理读后感的基本写法(约5分钟) 教师行为: 总结归纳:“通过两篇例文的学习,我们可以总结出写读后感的基本方法:首先,简要概述文章内容;然后,结合自己的实际或书中具体事例,阐述读后的感受和体会;最后,可以谈谈这本书或这篇文章给你的启示或影响。这就是写读后感的三步曲。” 学生行为: 学生跟随教师的总结,梳理并记录写读后感的基本步骤。 四、课堂练习(约15分钟) (一)新颖的开头练习(约5分钟) 教师行为: 出示不同类型开头:“现在,我们来看看几个开头,哪个更能吸引你?为什么?” 学生行为: 学生对比不同开头,分析其优点,讨论哪个更吸引人。 师生示例对话: 学生:“我觉得用一个问题开头的那个很吸引人,因为它让人想知道答案。” 教师:“是的,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的开头往往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现在,请大家尝试为你的读后感写一个新颖的开头。” (二)感点提炼与表达(约5分钟) 教师行为: 出示片段:“这里有段文字,请大家读后提炼出一个感点,并尝试用一两句话表达出来。” 学生行为: 学生阅读片段,提炼感点,并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 五、布置作业(约5分钟) 教师行为: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掌握了写读后感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为了巩固所学,我给大家布置一个作业。” 教师展示作业内容: 完成一篇完整的读后感:“请选择你最近读过的一本书或一篇文章,按照我们今天学到的方法,写一篇读后感。记得要包含对文章内容的简要概述、你的具体感受与体会,以及这本书或文章给你的启示或影响。” 创意开头练习:“除了课堂上已经尝试过的开头方式,请你再构思一个不同风格的开头,并写在你的读后感草稿中。可以是引用名言、设置场景、提出疑问等多种形式,力求新颖独特。” 学生行为: 学生们认真记录作业要求,并表现出积极完成作业的态度。 教师提示: “记得在写读后感时,多运用我们今天学到的技巧,比如用具体事例支撑感受,让文章更加生动有力。同时,也要注意语言表达的清晰性和逻辑性。” 六、拓展提升(约5分钟) 教师行为: “除了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写读后感还有很多值得探索的方面。接下来,我想和大家分享几个拓展提升的小建议。” 多元阅读:“多读书,读好书,是写好读后感的基础。同学们可以尝试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如文学、历史、科学等,拓宽自己的阅读视野。” 深度思考:“在读后感中,不仅要记录你的感受,更要进行深度思考。思考这本书或文章为什么能够触动你?它反映了哪些社会问题?对你有哪些实际的指导意义?” 交流分享:“读后感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与他人交流思想的桥梁。同学们可以在课后与同学、老师或家人分享你的读后感,听听他们的意见和看法,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学生行为: 学生们认真聆听教师的拓展建议,并表现出对阅读和写作更深层次探索的兴趣。 结束语: “同学们,写读后感是一个既有趣又有意义的过程。它不仅能够提升我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更能够让我们在文字的世界中找到共鸣,获得成长。希望大家能够珍惜每一次阅读的机会,用心感受文字的魅力,用笔记录下你的感悟和思考。期待在下次课上,听到你们精彩的读后感分享!”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约5分钟) 教师行为: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写读后感,包括读后感的基本结构、如何运用具体事例支撑感受以及如何构思新颖的开头。现在,请几位同学来回顾一下,我们写读后感时应该注意哪些要点?” 学生行为: 学生举手回答,如“要先概述文章内容”,“再写具体感受”,“还要谈启示或影响”,“开头要吸引人”等。 教师总结: “非常好,大家记得很牢固。今天,我们将继续深入,通过实践来进一步提升我们的读后感写作能力。” 二、作业反馈与展示(约10分钟) 教师行为: “课前,我批阅了大家的作业,发现有些同学写得非常出色,不仅结构清晰,而且感受深刻。现在,我想请几位同学来分享一下他们的读后感开头部分,让我们共同学习。” 学生行为: 被点名的学生上台朗读或展示自己的读后感开头,其他同学认真聆听并给予掌声鼓励。 教师点评: 针对每位学生的展示,教师给予具体的点评和建议,强调开头的新颖性、吸引力以及与文章内容的关联性。 三、深度分析与修改(约15分钟) 教师行为: “接下来,我们将以小组为单位,对大家的读后感进行深入分析和修改。每个小组将随机分配几篇读后感,按照我们今天学习的标准,找出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学生行为: 学生分组,每组选出一名组长负责协调。小组成员轮流阅读并讨论读后感,提出修改建议。 教师指导: 教师在各组间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关注读后感的深度思考、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逻辑性等方面。 四、写作技巧提升(约10分钟) 教师行为: “通过刚才的讨论和修改,我相信大家对如何写好读后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现在,我想再和大家分享几个提升写作技巧的小窍门。” 情感共鸣:“在写读后感时,要尝试与读者建立情感共鸣。可以通过描述自己的亲身经历或感受,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你的观点。” 细节描写:“细节决定成败。在写读后感时,不妨多运用一些细节描写,让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语言精炼:“注意语言的精炼性,避免冗长和啰嗦。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你的思想和感受。” 学生行为: 学生认真聆听并记录教师分享的技巧,思考如何将这些技巧应用到自己的读后感写作中。 五、拓展提升(约10分钟) 教师行为: “除了我们今天讨论的读后感写作技巧,还有一些额外的阅读和写作活动可以帮助大家进一步提升。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几个拓展提升的方法。” 跨学科阅读:“同学们可以尝试跨学科阅读,比如阅读一本与你平时不太接触领域的书籍。这样的阅读不仅能拓宽你的视野,还能让你在写读后感时拥有更多新颖的观点和独特的感受。” 对比阅读:“选择两本主题相似但角度或风格不同的书籍进行对比阅读。通过比较两本书的异同,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表达方式,从而在写读后感时能够更全面地阐述你的思考和感受。” 写作工作坊:“建议大家可以组织或参加写作工作坊,与其他热爱写作的同学一起交流心得、分享作品。在相互的批评与鼓励中,你们会发现自己写作中的不足,同时也能从他人的作品中汲取灵感。” 学生行为: 学生们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纷纷记录下这些拓展提升的方法,并讨论起自己未来可以尝试的阅读和写作计划。 教师鼓励: “我相信,通过这些拓展活动,你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一定能够得到质的飞跃。记住,写作是一个不断学习和进步的过程,只要我们保持对文字的热爱和追求,就一定能够在写作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六、布置作业(约5分钟) 教师行为: “为了巩固今天所学,并鼓励大家积极尝试拓展提升的方法,我给大家布置两个作业。” 完善读后感:“请大家根据今天的讨论和修改建议,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读后感。注意运用我们学到的技巧,如情感共鸣、细节描写和语言精炼等。” 选择一本跨学科书籍:“请大家选择一本与你平时阅读领域不同的书籍进行阅读,并准备在下节课上分享你的阅读体验和感受。这将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成长的机会。” 学生行为: 学生们认真记录作业要求,并表现出积极完成作业的态度。他们知道,这些作业不仅是对自己学习成果的检验,更是提升自己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宝贵机会。 结束语 “同学们,阅读和写作是我们探索世界、表达自我的重要方式。让我们保持对文字的热爱和敬畏,用心去感受每一本书、每一篇文章的魅力。在未来的日子里,我期待看到你们更加精彩的读后感和书评作品。让我们一起在阅读和写作的道路上携手前行,共同成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