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作品《水浒传》,理清故事情节。
2.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细节把握人物性格,分析林冲的性格特点。
3.分析总结文中细节描写和景物描写的作用。
4.了解林冲由逆来顺受、委屈求全到奋起反抗的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从而认识到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本质,体会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
【教学重难点】
1.分析文中的细节描写和景物描写及作用.
2.分析林冲性格的转变是怎样随着情节的发展而完成的,培养学生通过情节、环境、言行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的能力。
【新课导入】
(播放电视剧《水浒传》片尾曲《好汉歌》)
“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这是 《好汉歌》中的一句歌词,也是梁山好汉的作风。路见不平尚该拔刀相助,更何况自己受了委屈?但是梁山好汉也有人曾经有不平不能吼,举起的拳头打不下,一忍再忍。他是谁呢?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认识的“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豹子头林冲”。
环节一:知人论世
走近作者
施耐庵,元末明初人。曾考中进士,作过两年官,后来弃官回乡闲居,从事写作。《水浒》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这部书是作者在民间传说、话本、杂剧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的,它艺术地再现了梁山泊农民起义的产生、发展、经过直至失败的过程,歌颂以宋江为首的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精神,揭露北宋王朝朝政的黑暗腐败。
2.相关背景
故事发生在宋徽宗时代,即宣和年间(1119—1125)。当时宋皇室衰颓、腐败。宋徽宗贪图享受,滥用奸臣蔡京为宰相,穷奢极侈,对人民横征暴敛,弄得民不聊生,逼得许多人铤而走险,盗贼四起。《水浒传》所反映的就是当时的农民起义。被逼上梁山的起义军聚在梁山泊,打出“替天行道,劫富济贫”的大旗,聚集了许多好汉,甚至一些小官吏和商人都加入了这个队伍。
3.了解《水浒传》
《水浒》又名《忠义水浒传》,一般简称《水浒》,作于元末明初。生动的描写了一支以宋江为首的梁山泊农民起义的产生、发展经过、直至失败的过程,歌颂了以宋江为首的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精神,深刻地揭示了“官逼民反”的社会根源,揭露北宋王朝朝政的黑暗腐败。故事性强,情节张弛有度,语言简练生动。《水浒》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
4.前情后事
课文节选自《水浒传》(七十一回本)第十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候火烧草料场”。与课文前后相关的情节如下:林冲原是东京八十万禁军的教头,他的上司太尉高俅的儿子高衙内看上了他的妻子。高俅及手下陆虞候设下一条毒计,让林冲买了一把宝刀,然后高俅命令林冲带宝刀入府,乘机诬陷林冲阴谋行刺,林冲因此被刺配到沧州。在去沧州的路上,押送的公人被陆虞候买通,多次想杀害林冲,幸亏被鲁智深救下,安全来到沧州。以下是课文的情节。后来林冲逃到柴进家里,由于官兵的追杀很紧,要挨家搜查,柴进又把他介绍到梁山,成了农民起义军的一员。
5.了解林冲
林冲,在梁山泊英雄中排行第六,马军五虎将第二。早年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因他的妻子被高俅儿子高衙内调戏,自己又被高俅陷害,在发配沧州时,幸亏鲁智深在野猪林相救,才保住性命。被发配沧州牢城看守天王堂草料场时,又遭高俅心腹陆谦放火暗算。林冲杀了陆谦,冒着风雪连夜投奔梁山泊,为白衣秀士王伦不容。晁盖、吴用劫了生辰纲上梁山后,王伦不容这些英雄,林冲一气之下杀了王伦,把晁盖推上了梁山泊首领之位。林冲武艺高强,打了许多胜仗。在征讨江浙一带方腊率领的起义军胜利后,林冲得了中风,被迫留在杭州六和寺养病,由武松照顾,半年后病故。
思考:《水浒传》人物的绰号往往体现人物的性格。众所周知林冲在故事里又叫“林教头”,绰号“豹子头”。这两个称呼是同一个人,它们有什么区别?
明确 :“林教头”是一个表明身份的称呼。
“豹子头”,是像猎豹一样的凶猛、狠、勇敢,体现了林冲的性格。
环节二:初读感悟
1.明确字音。
恁地(nèn) 仓廒(áo) 搠倒(shuò) 髭须(zī)
庇祐(bì) 掇将(duō) 酒馔(zhuàn) 肐察(ɡē)
赍发(jī) 迤逦(yǐ lǐ) 玷辱(diàn) 央浼(měi)
2.解释词语
①赍发:资助。
②迤逦:缓慢前行,文中有颠沛流离的意思。
③玷辱:使蒙受耻辱。
④央浼:恳求,请托。
⑤不尴尬:鬼鬼祟祟,行为、态度不正常。
⑥昭然:很明显的样子。
⑦交头接耳:彼此在耳朵边低声说话。
⑧彤云密:形容下雪前天空浓云密布的样子。
⑨碎琼乱玉:比喻地上的雪。琼,美玉。
3、整体把握,理清结构
快速阅读课文,梳理概括文章情节。
明确:
第一部分:引子(第1段)林教头沧州遇旧知
通过林冲和李小二的对话,交代主要人物和事件的起因。
第二部分:开端(第2-5段)陆虞候密谋害林冲
陆虞侯密谋策划,李小二疑虑警惕,林教头识破阴谋,怒林冲买刀寻敌。
第三部分:发展(第6-9段)林教头接管草料场
第四部分:高潮和结局(第10-12段)风雪夜山神庙复仇
环节三:深度探究
任务活动一 抓住情节,概括形象
思考1:金圣叹说《水浒传》“看不厌”,原因在于其情节精彩。请根据提示的角度,体会本文的情节艺术。
角度 情节艺术
精彩在曲折 一波三折。情节概括:沧州遇旧、酒店密谋、买刀寻敌、看管草料场、夜宿山神庙、庙里偷听、雪夜杀敌。情节安排错落有致,波澜起伏。
精彩在线索 小说采用双线结合形式,明线:林冲的复仇过程。暗线:陆虞侯谋害林冲的过程。较好地展现了“好人在明处,坏人在暗处”的合理性,使读者无时无刻不在担心林冲的命运。
精彩在悬念 小二妻的偷听未听尽固然是悬念,但从林冲的反应来看,小二妻的偷听至少是部分了解了“疑”,只不过这个悬念的“核心疑问”——陆谦等人到底会采取何种手段、方式谋害林冲——并没有解开。小说在十分巧妙地“吊”起读者的胃口后,让读者得到了一个阅读心理的喘息空间,然后又被此悬念吸引至小说的最后,才全部“释悬”,从而让小说的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精彩在伏笔 伏笔妙在一个“伏”字,潜伏得无影无踪,丝毫不露痕迹。看似不经意的一笔,其实暗藏玄机。如第1段,李小二对林冲说“权在营前开了个茶酒店”,“营前”二字看似信笔拈来,实则有意设伏,初读以为闲笔,再读令人惊叹不已。写李小二在“营(林冲驻地)前”开了茶酒店,暗示茶酒店离林冲的驻地很近,这为林冲与李小二密切来往埋下了伏笔。交往中双方情深意切,旧恩新知,无比亲热,这是李小二为林冲报信的原因;二则,茶酒店开在营前,准备加害林冲之人选取此处与营内之人接头,李小二能够得知阴谋,才不显突兀。这样写收到了一箭双雕、一石二鸟的艺术效果。这样的伏笔有很多,如“火”“刀”“庙”等,这也正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传统笔法:草蛇灰线,伏脉千里。
精彩在合理 因为风大雪紧,林冲才会“掇”块大石头“靠了门”,而正是这块只有一身好武艺的林冲“掇”得起的大石头,为下文陆谦等三人“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住了”埋下伏笔,使得林冲躲在庙内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完成了性格上的重大转变。
思考2:林冲的性格在山神庙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之前是“忍”,之后是“不忍”。请结合文本分析其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
明确:路遇李小二是情节发展的开始,也表现了林冲安分守已、随遇而安的性格特点。由李小二之口,引出陆谦等人的密谋,说明高俅仍不放过林冲,对林冲步步紧逼。林冲知道陆谦等人到来,勃然大怒,买刀寻敌,表现出他性格刚烈的一面,为他走向反抗道路奠定思想基础。接下来林冲被派到草料场,得到一个“好差使”,形势平缓,林冲随遇而安的性格又占了上风,复仇的念头淡了,于是求“神明庇祐”,希望熬过刑期,回家团聚。陆谦等人一把火烧了草料场,把林冲逼上了绝路。林冲终于迸发出彻底的反抗精神,毅然杀死仇敌,走上了与黑暗政治决裂的道路。这些变化既表现了林冲性格的复杂性,也把他被“逼上梁山”的曲折过程表现得更充分。
思考3:山神庙里听到真相后,他为什么不忍了,要奋起反抗呢?林冲反抗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
①外因:草料场被烧毁,这一阴谋使他无法逃出魔掌。反抗是死罪,不反抗也是死罪。到了这个地步,林冲的一切退路都被堵死,于是在无情的现实面前,他忍无可忍,奋起反抗。
②内因:林冲虽然是一个官吏,但在受压迫上与下层人民有相通之处。林冲特别讲究“义”。比如帮助李小二,扶助陆虞侯。李小二能够帮助林冲,既有报恩,也有“义”的因素在支撑。而林冲之所以痛恨陆虞侯,也是因为后者不讲义气,恩将仇报。可见讲义气是林冲性格中最美好最宝贵的东西。就是说,林冲讲义气,所以在某些时候他代表的就是正义,而正义与邪恶是势不两立的,这也就是林冲最后“不忍”、奋起反抗的内在原因。
思考4:林冲是一个善良、循规蹈矩、有着光明前途的人,却在没犯任何错误的情况下,最终被逼上梁山、家破人亡。这一巨大悲剧有何意义?
明确 :(1)突显出社会黑暗,官逼民反。
(2)在专制统治下,底层百姓诉求无门,要么做顺民,有时连顺民都无法做,只得变成暴民,变成打家劫舍的“好汉”。
(3)启人深思:为什么那个社会让好人变坏,善人变黑。
思考5: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教头,所以他的思想观念、为人行事和一般的草莽英雄有很大的差异。试总结概括林冲的形象特征。
明确 ①安分守己,忍辱负重,随遇而安。他明知高俅“生事陷害”,自己才吃了官司,被刺配到沧州,但和李小二说到这件事时,他并不气愤、痛恨,甚至认为是自己冒犯了高太尉才受了官司。而后管营派林冲看守草料场,林冲是心有疑虑的,但还是听从了安排,而且做了长久打算。他看到草料场里自己将要栖身的小屋四下里崩坏了时,还想“唤个泥水匠来修理”,这说明林冲的心中,复仇的念头更淡薄了,委曲求全的思想又占了上风。
②正直善良,侠肝义胆;同时又刚猛激烈,疾恶如仇。林冲在东京时曾“看顾”过李小二、在沧州服刑,还“把些银两”给李小二“做本钱”,这表现了林冲心地善良、行事仗义。但是,当林冲听到李小二的报信,并确知从“东京来的尴尬人”就是陆谦时,马上意识到“那泼贱贼"是要“来这里害我”,心中顿时充满了复仇的怒火,带着刀在街上转了几天,想手刃陆谦。这充分体现了林冲性格中刚烈的一面。在山神庙林冲手刃仇敌时的一声怒吼,惊破敌胆,威猛之中迸发出他性格中反抗黑暗、崇尚正义的一面。
③细心、缜密也是林冲性格的一个重要方面。他看守草料场,小心谨慎,去打酒前,"将火炭盖了……把草厅门拽上……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做事又很细致,草厅被雪压塌后,他又“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而细心察看;山神庙歼敌时,他“轻轻把石头掇开,挺着花枪,左手拽开庙门”,出其不意,占据主动,这些都表现了他细心缜密的性格特点。
林冲与劫富济贫的绿林好汉是有很大差异的,八十万禁军教头的地位和小康生活使他具有忍辱负重、安分守己的性格特点。面对高太尉一次次的迫害,他几经犹豫、彷徨,才最终走上反抗的道路
方法点拨:
概括人物形象的方法
①抓住人物的言行、心理等细节描写概括人物形象(正面描写);
②通过其他人的评价或者作者的评价(侧面描写)概括人物形象;
③运用修辞手法(欲扬先抑、夸张等)展现人物形象;
④从情节发展变化中概括人物形象;
⑤环境对人物的烘托(侧面描写)。
思考6:《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林冲遇到李小二的情节有什么作用
林冲在街上偶遇自己曾经救济的李小二,由此走进了李小二的茶酒店,开始与李小二一家常来常往。而陆虞候和富安也恰是在这个茶酒店密谋害林冲之事。李小二与林冲交好,特意留心了这些“尴尬人”,并让妻子去偷听消息。可惜听得并不清楚,但也为下文设置了悬念。
陆虞候等人走后林冲进来了,李小二传递消息。林冲得了消息,发怒寻仇人,但是没几天就懈怠了。等到被分配去看守草料场时,林冲来到李小二的茶酒店告别,这时李小二的职责已尽,茶酒店的作用也到此为止。茶酒店开辟了一个战场,同时也是信息交流的场所。在这里,每个人物都露了面,出了场,为后文情节的发展做好了铺垫。因此,林冲遇到李小二的情节可视为故事的前奏,事事铺垫好,故事徐徐展开。
任务活动二 分析环境,感受氛围
思考1:课文题目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风雪”是故事发生的主要自然环境,文章也着力在“风雪”上作景物描写。那课文是怎样描写风雪的?有什么作用?
明确:主要从两方面描写
(1)直接描写风雪
①林冲初到草料场时,写风雪初起——“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②林冲去市井沽酒时,写雪势正大——“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
③离开市井回草料场时,进一步写雪势之大——“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2)侧面描写衬托风雪
一是通过环境描写衬托风雪。例如:写草屋,“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写的是草屋,给人的印象却是风很猛,雪很大。
二是通过人的动作、感觉衬托风雪。例如:林冲在草屋内“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到山神庙里,“先取下毡笠子,把身上的雪都抖了”,上盖白布衫也“早有五分湿了”;吃酒时,林冲“把被扯来盖了半截下身”。总之,作者在描写人物的动作、感觉时,时时不忘风雪。
对风雪的直接描写和侧面衬托交替出现,景物描写和物描写糅合在一起,使读者感到,林冲时时处处处于风雪交加的环境之中。这样的描写有两个作用:一是渲染烘托了林冲杀敌报仇,走上反抗道路的悲壮气氛。北风呼啸,大雪纷飞,草料场烈焰腾空,山神庙前,雪地上溅满鲜血,这时林冲毅然决然地顺大路投东而去,这是多么悲壮的情景。二是推动情节发展,小说的情节发展与风雪密不可分。因为风大雪紧,林冲想喝酒驱寒,才会在沽酒途中看到山神庙;因为风大雪紧,草屋被风吹雪压而倒塌,林冲才被迫到山神庙安身;为了挡风雪,林冲才用大石块靠住庙门;为了避风雪,陆虞候一伙才直奔庙里来,描写风雪的笔墨虽不多,却是故事发展的重要因素。
拓展:
环境描写的作用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节、地点、人物活动的背景;
②渲染……的气氛;奠定……的感情基调;(指向环境本身)
③烘托人物……心情;表现人物……的性格;(指向人物)
④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下文……情节作铺垫;(指向情节)
⑤揭示(深化)……的主题 (指向主题)
任务活动三 锤炼语言,曲径探幽
思考1:“忽一日,李小二正在门前安排菜蔬下饭,只见一个人闪将进来,酒店里坐下;随后又一人闪入来。”句中两个“闪”字有何妙处?
明确 :动词“闪”字用得极形象,把搞阴谋诡计的坏人那种鬼鬼祟祟的情态,活灵活现地勾画出来。不将两人合在一处写,而用反复的手法写成“一个人”“又一人”次第“闪”入,足见来人行动极欲掩人耳目,秘不可宣。这种诡秘的行动不能不引起旁观者的注意,使故事在平静中陡然掀起波澜,拨动了读者的心弦。
思考3:“那雪正下得紧”“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鲁迅赞美“紧”字用得极富神韵,请谈谈你的理解。
明确 :“紧”字意蕴丰富:①表明雪下得大而急促,写出了大雪纷飞的气势;②大雪铺天盖地的气势,烘托出林冲这位落难英雄的困窘;③“紧”字最易使人联想到陆谦等人正在紧锣密鼓地暗中策划,形势越来越紧,林冲的命运到了紧要关头。
任务活动四 分析特色,学以致用
思考1:本文有哪些细节描写?这些细节有什么作用?
明确:①开头细致描写了陆虞侯等人鬼鬼祟祟的言谈举止;对草料场的细节描写;对山神庙的细节描写;关于刀枪、武器不离身的细节描写。
②作用:人物语言的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人物动作的细节描写,透视出人物形象的心理;人物心理的细节描写,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人物外貌的细节描写,揭示人物特征;环境的细节描写,烘托出人物的性格及命运 。
思考2:试分析以下细节描写
①“离开草料场,盖炭火,反拽门上锁,探身摸火盆,火种灭了,才放心去山神庙安身。”
明确 :安分守己,做事谨慎,草料场起火并非是林的疏忽,使情节合理
②“杀陆虞侯时,一翻、一喝、一提、一丢、一搠、一踏、一取、一阁、一扯、一剜、一提的动作描写”
明确:生动地再现了林冲杀敌时的干脆利落,是他多年心中怒火的总爆发,体现出一向隐忍的林冲奋起反抗之坚决。
文章主旨
文章通过对林冲被贬沧州以后的一系列遭遇的详细描述,生动地刻画了林冲从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到忍无可忍、愤然反抗的英雄形象,表现了以高俅为代表的统治阶级及其爪牙的阴险歹毒,表现了统治者一逼再逼,终于把老百姓逼上绝路的血淋淋的社会现实,揭示了“官逼民反”这一深刻主题。
作业
《水浒传》是一部英雄传奇。有人认为,与武松、李逵相比,林冲才是真正的英雄;也有人认为,林冲算不上真正的英雄。结合文本,根据你课外阅读《水浒传》的心得及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甲生:林冲是当之无愧的大英雄,悲剧英雄。他才能出众、骁勇过人,善良宽容、有情有义,却被黑暗的社会吞噬,被无情的命运捉弄。他从委曲求全、隐忍不发,到忍无可忍,晃动掌中银枪,刺向仇敌的心脏,从此亡命天涯,被逼上梁山。一杆令人闻风丧胆的蛇矛,使他成为梁山著名的英雄人物。
与武松、李逵滥杀无辜相比,林冲杀人有血性,也有理性;冷血,但不嗜血。他绝不滥杀无辜,懂得尊重生命。如果不尊重生命,就不配称为英雄。
乙生:林冲没有侠义品格,算不上英雄。就故事的表面取向而言,《水浒传》显然是要讴歌林冲,把他当成一个大英雄来塑造。如果林冲真的能够替天行道、诛杀贪官污吏、除暴安良、杀富济贫,为天下苍生打出一片新天地,那么他就是一个伟大的英雄,一个有伟大理想、有担当的大英雄。很遗憾的是,他没有做到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