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7-14 15:56: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分析
课标分析 课标要求:《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对于本课的要求是:“认识三国至隋唐时期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 课标分析: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掌握这一时期儒学、道教和佛教的发展,理解这一时期文学艺术、科技发展的新成就,进一步体会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掌握这一时期中外交流情况,体会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二)教材分析 本课为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中的第8课。包括四个子目,分别是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文学艺术;科技;中外文化交流。自秦汉大一统后,中国进入了三国两晋南北朝分裂时期和隋唐大一统时期的历史,这段历史大体经历了从分裂走向统一的过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各政权的制度建设、民族交融、经济发展和思想文化成就均为隋唐时期大一统的盛世局面奠定了基础。 从本单元整体看,基本遵循了“大时序、小专题”的编写体例,按照从三国两晋南北朝到隋唐的朝代顺序来叙述,分制度变化与创新、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及思想文化等四个方面展开。纵向上,课标关于这部分内容的设置,关注较长时段历史的发展与变化,从中易于把握朝代更迭的历史发展脉络,进而探寻其中的历史发展规律。横向上,制度变化与创新、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及思想文化新成就是这一时段突出的时代特色,课标集中反映了这些时代特征,利于全面而深人地认识从三国两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的政治、经济、民族以及思想文化的发展变化,进而认识历史发展变化的深层原因和内在联系。 本课时间跨度长,从公元3世纪到10世纪,将近700年,内容以专题形式呈现从三国至隋唐的文化。主要介绍了三国至隋唐时期文化发展的新成就,涉及思想、文学艺术、科技和中外文化交流四方面。第一子目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讲述西汉至隋唐时期儒释道三教的发展与交流,尤其是儒学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吸收佛道思想谋求发展的努力。教学中需要厘清西汉至隋唐时期儒学、道教与佛教发展融合的变化关系。第二、三子目讲述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文学艺术和科技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教学中需要列举归纳新成就的具体内容。第四子目,讲述魏晋至隋唐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实。教学中引导学生开放讨论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进而形成文化自信。 (三)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正处在15—16岁之间,他们思维活跃,探究精神较强,因此在讲述三国至隋唐的文化时,着要重设置探究性问题,从而引发他们对历史问题的思考。同时,学生在思维上已经从以形象思维为主向以抽象思维为主过渡,具有一定的抽象分析比较能力,且高一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理论分析和史料阅读理解能力,能够从多角度思考历史问题。因此,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透过文化成就的表现去认识其社会发展背景,探讨文化繁荣的原因及特点。 此外,学生已在初中阶段已经学过《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盛唐气象》、《唐朝中外文化交流》,对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书法、绘画、石窟雕塑,唐代诗歌、中外交流已经有初步了解。因此,本课教学侧重之前未曾接触过地“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对于初中已学的内容关键在于梳理其发展脉络,点明文化成就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而且,通过本单元第5—7课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三国至隋唐五代时期的政治变迁、制度变革、民族交融、区域开发,为本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通过自主预习、阅读文字等史料、梳理三国至隋唐时期的儒学、道家与佛教的发展脉络,了解思想、文学、艺术、科技等各领域的新成就,提高信息提取、归纳总结、知识迁移的能力。(史料实证、时空观念) 通过问题探究、鉴赏和分析文学艺术作品,了解三国至隋唐时期文学艺术的变化特征,认识社会变迁对思想文化的影响,体会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培养唯物史观素养。(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通过感受盛唐气象及中外交流的历史意义,认识到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树立文化自信,涵养家国情怀。(家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三国至隋唐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冲突与融合 教学难点 三国至隋唐五代思想文化发展和变迁的社会条件
教学资源与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 历史地图 文字材料 (二)教学方法 教法:讲授法、历史问题探究教学法、历史图示教学法 学法:合作探究法、史料研读法、填写表格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设计 本课是文化史的内容,难度不大,重点可以放在第一子目“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在引导学生自主梳理课本内容的同时辅以讲解。本课的导入我选用了王者荣耀游戏中与敦煌联名的皮肤“遇见飞天”,希望通过游戏元素的引入,使学生更加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自然生发家国情怀。 学生观看视频,思考问题。 以学生熟悉游戏王者荣耀皮肤导入,将其代入“佛道辩论”的历史情境,激趣、启思。
新课 讲授 第一篇章:在碰撞中交融——儒学与佛道的发展
回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的脉络。提问:结合这条时间线,你觉得魏晋南北朝是一个怎样的时代?(乱世)教师进一步指出这一“乱世”的具体特征:政权更迭;战乱频发;道德沦丧……那么在这样一个乱世生存的人们,他们过得如何?(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用一个字形容——苦。 乱世之下,这群苦难的人们该如何支撑自己活下去?在此之前传统的儒家信仰还能否满足他们的精神需要呢? 由此导入“儒学危机”。 结合材料一,指出苦难的人们只有两条路,除了极少数人的反抗,绝大多数人选择借助宗教信仰寻求心灵安慰。结合材料二,指出传统儒学不能给人们的困惑提供解释,无法足乱世中人们的精神需要,因此,传统儒家信仰逐渐崩溃,儒学出现危机,人们需要寻找新的精神寄托,都纷纷寻觅思想的新方向。 恰与此同时,佛教和道教的思想学说为人们提供新的精神慰藉,从而得以迅速发展。 先梳理佛教的发展线索。重点讲解“佛教本土化”的内涵及“禅宗”的概念。禅宗的代表人物是慧能大师,他的一首著名的诗偈,大意为原本就没有菩提树,也没有明镜台。佛性就是一直清澈干净,哪里会有什么尘埃?他认为主张人人都有佛性,只要向内修心,得以开悟,极乐世界就在眼前。从而使得使得佛教真正中国化、平民化。 《西游记》中观世音菩萨女性化同样是佛教中国化的表现:其实,佛教最初自古印度传入中原,在观音菩萨的塑像上就是男性形象,随着佛教逐渐传入中国,在崇尚柔和中庸的中国人看来,观音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精神更符合女性的慈爱特征,因此,佛教文化逐渐汉化,最终塑造成了悲悯含笑的女性形象。 佛教作为外来宗教,逐渐地在中国生根、发芽。那作为中国本土宗教的道教又有怎样的发展呢? 接着,梳理道教的发展线索。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区分道教和道家的区别(道家是理论学派,而道教是宗教派别。道教只是吸收了道家的部分的思想内涵,二者有本质差别。)出示道教的“八卦”和“五行”学说,指出常见的看八字、看手相基本都是道教的发明,加深学生对道教的印象。 除了佛教积极吸收中国文化,道教也注重融合儒家的思想,其中儒道合流的代表就是魏晋玄学。魏晋玄学就是用老庄的思想解释儒家经典,由于当时社会太残酷了,所以当时士人都不敢议论时政,崇尚清谈,主张无为而治,他们崇尚自然,率性而为,淡泊名利,有着鲜明的个性和特征,而这种精神也被后世称为“魏晋风骨”。 【探究一】如此看来,自魏晋以来,儒学逐渐衰微,佛道得以发展。那么请同学们结合所处时代探究,佛教、道教为何会盛行?儒学为什么会受到挑战?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1)魏晋时期政权更迭,社会动荡,人们缺乏精神寄托。(2)佛教和道教注重解决人生的现实问题,关注人的精神需求。(3)儒学自我伦理体系缺陷不完备,不能适应社会现实需要。(4)统治者借助宗教巩固自身统治。 教师进一步提问:时代变迁和思想流变究竟是怎样的关系?学生回答后总结:思想的变化植根于时代的变迁。时代的演进,社会的变迁,势必反映在三国至隋唐思想、文化的方方面面。 在社会的动荡局势下,在人们的皈依信服下,佛教发展逐渐达到鼎盛,那么,佛教的大肆盛行会带来怎样的问题呢?出示史料,引导学生思考佛教盛行带来的问题。进而指出,当精神宗教的规模危及现实统治的时候,控制宗教规模成为统治者不得不考虑的事情。最著名的便是“三武灭佛运动”。 【探究二】归纳魏晋至唐灭佛的原因、表现及影响。 原因:①佛教盛行,广修寺庙,耗费钱财。②劳动力不事生产,影响财政收入。表现:官方:“三武一宗”灭佛(例:现藏于青州博物馆的北魏龙兴寺断臂佛像,也实证了轰轰烈烈的灭佛运动)民间:范缜《神灭论》。影响:佛教文化遭受损失,但佛教的发展并未从根本上收到遏制。 到了隋唐时期,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社会也从动荡走向安定,随着社会秩序的重构,思想体系也势必需要重建。那么,在代表入世理性的儒学与向往出世的佛、道之间,统治者会如何抉择呢? 在历史抉择的关头,以儒学为底色的中华文化显示了极强的包容性和同化作用。三教也没有走向绝对的对立。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韩愈提出儒学复兴运动……“三教合一”成为了最终的出路。 学生思考问题,总结出魏晋南北朝的时代特征。 学生阅读史料,回答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儒学危机出现的原因。 学生倾听教师讲授,梳理佛教发展脉络。结合案例理解“佛教中国化”的涵义。 学生倾听教师讲授,梳理道教的发展脉络。认识到道教和道家的差别,知道魏晋玄学是儒道合流的产物。 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结合所处时代、儒学佛道和佛道自身,以及统治者的角度思考、总结原因。 认识到特定的思想植根于特定的时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学生结合隋唐时期的时代特征,思考并回答问题。 学生结合时间轴以及所学,归纳三国两晋南北朝的阶段特征。培养知识迁移的能力和历史解释的素养。 提升学生分析史料、提炼信息的能力,培育史料实证素养。 学生提升归纳总结、提炼概括的能力能够调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提升自主探究能力。此外,能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认识到、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性作用。认识到特定的思想文化植根于特定的时代,从而涵养唯物史观的核心素养。 掌握佛、道教在中国社会的地位变化和发展方向,认识到隋唐时期,三教合一的必然性和重要性,加强学生的文化认同。
第二篇章:在自觉中创新——文艺与科技的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不仅思想领域活跃,更是文化从自发走向自觉的重要时期。那么什么是文化自觉呢? 出示材料:“魏晋时期,中国正处于分分合合的状态,战争和动乱是这个时代的常态,在命运难卜、祸福无常的动荡时期,文人群体开始转向思考生命的存在和终极关怀,自我生命意识空前觉醒,意识到人作为独立的个体和万物之灵的价值。……由此,追求自由、游山玩水、安逸舒适的生活成了他们的企盼,体现在文学中也形成了这种个人意识觉醒的文学自觉。” ——赵海辰《论魏晋时期文学自觉》 教师总结文化自觉的内涵,进而指出,文化自觉包含了文学自觉、书法自觉等等。那么,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都有哪些种类的文学形式呢?进行归纳梳理。梳理完毕后,教师提问:这些作品都反映了什么思想?其背后折射的社会背景是怎样的?接着进行逐一分析。 唐朝是中国文学发展的又一个高峰。仅仅是流传下来的唐诗就有五万多首,很多脍炙人口的佳作,成为了千古绝唱。比如这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它的作者就是“诗仙”李白,诗歌中充满了自信、豪迈。接着再看第二首: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一句出自《春望》,作者是“诗圣”杜甫,满满的凝重、沉郁之情。 分别出示两首诗歌创作的时间,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同样生活在唐朝,他们的诗风却截然不同?(出生在唐朝不同的时期,李白生于盛唐,而杜甫晚年则生活在中晚唐时期。755年爆发了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而《春望》则写于安史之乱爆发后不久,故而一片荒凉凄惨。最后总结诗歌的史料价值,引导学生认识到诗中见史,是一种特殊的史料。 接下来,教师出示书法、绘画、雕塑中的“新变”。 在书法领域,从东晋王羲之的作品看,此时已经完备了隶书、草书、行书和楷书等各种字体,并脱离了纯实用的书写,进入到了以表达人的意趣和线条美感的书法艺术阶段。到了隋唐时期,通过凝练一定形式、规格和法度,把盛唐社会的雄豪壮伟的气势纳入到艺术规范,出现了以颜真卿、柳公权为代表的书法流派。直到今日,仍然以他们的字体法度为学习传统书法的基础。 在绘画创作方面,已不仅限于过去的传说题材和教化主题,开始出现了像顾恺之《洛神赋图》那样以爱情为主题的作品,体现对人类感情、气质、风度等个性因素的重视。唐朝的绘画题材广泛、风格多样,空前繁荣。人物画成就达到高峰,山水画,花鸟画也成为绘画主题。宗教画也迅速发展,其代表就是著名的“画圣”吴道子。 对佛教的崇拜,延伸出了独有的审美艺术形式——雕塑,流传下来的主要是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以龙门石窟为例:佛像体态秀场,神采飘逸,最重要的是微微低下的头,用一种怜悯的眼神看着世人,给乱世的人们心灵的安抚。他的表情温和慈祥,颇具中原文化的特色,体现了佛教的中国化。 三国至隋唐时期,又出现了哪些科技成果呢?学生接龙完成表格。接着归纳总结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特点:领域广泛,涉及到数学、地理、农业等;实用性强、注重总结和继承;世界领先,对外影响巨大。 【探究三】思考三国至隋唐时期中国文化繁荣领先的原因是什么? (1)经济:经济的发展与繁荣,为文艺成就达到高峰提供物质基础。 (2)政治:选官制度的发展与官僚政治的成熟,为文艺成就达到高峰提供人才基础。 (3)社会:安定的社会环境,为文艺成就达到高峰提供了社会条件 (4)文化:民族交融及开放包容的外交政策,为文艺成就达到高峰提供了文化基因 总结,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文学艺术都是时代的反映,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学生归纳梳理魏晋时期的科技成就,并思考中国科技发展的特点。 学生合作探究,思考原因,认识文化与社会变化之间的关系,理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通过鉴赏和分析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文学作品,结合阶段特征了解其深层涵义,认识到该时期的文学艺术“为时而著”的特征。 学生掌握必备知识,知道书法、绘画、雕塑领域的典型代表。 增强自主归纳和概括能力。 认识文化与社会变化之间的关系认识到文化艺术是时代的反映,涵养唯物史观核心素养。
第三篇章:在自信中整合——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隋唐时期一度成为了当时世界上国力最强大、经济最富足、文化最繁荣的国家。再加上对外交通路线的发达,对外的交往交流愈加频繁。隋唐王朝不仅以博大的胸怀接纳来自西亚、南亚等地的文化,也以积极的态度输出先进的文明给周边国家。 其中,大家熟悉的《西游记》唐僧取经的故事原型玄奘西行就是中国吸收外来文化的典型。历经17年,行程5万里,游历138个国家,带回佛教经典657部。玄奘法师的西行东归,铸就了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一座丰碑,更展示了大唐的从容底气与开放胸怀。 此外,中国文化也积极走出去。其中最著名的便是鉴真东渡和空海求法。如今日本的唐招提寺便是由鉴真主持修建的一座唐风建筑。 教师进而举例中外其他的文化交流:1.唐都城长安聚集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使节、商人、侨民,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会。2.新罗、日本向唐朝派遣了许多使节和留学生,两国文化都受到唐朝的巨大影响。3.唐朝后期, 不少西亚商人在广州、泉州等港口城市定居。总结:唐朝的文化开放性促成了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的形成,大唐也向世界展现了文明中国拥有的自信、开放、大气、包容、向上的民族精神。 最后总结归纳魏晋至隋唐的中外文化交流的特点。 感悟玄奘历经磨难、坚韧不拔、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品质。 通过感受盛唐气象及中外交流的历史意义,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树立文化自信,深化家国情怀素养。
结课 设计 以《西游记》为代表的中国文化,在漫长的发展过程,逐渐吸纳了不同时代的思想内容,体现了前所未有的文化包容性,成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使者。 从三国的分裂走向隋唐的统一,中华文化始终继承创新、兼收并蓄、因时而变。而这样的文化特质正是中华文明延绵不绝的文化密码,支撑着中华民族历经五千余年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傲然屹立! 倾听教师讲述,联系实际进行思考。 将历史与现实对接,涵养其家国情怀。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课紧承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的基础性的、史实性的知识,进行新的情境创设,更加突出问题探究意识,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要求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具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实现全面发展、个性和持续发展。但由于本节课中涉及的史实较多,具体知识点也存在讲解不够深入、具体的情况。此外,在问题设置、逻辑关联上仍有上升空间。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