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语文提升复习卷(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升初语文提升复习卷(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14 19:48: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升初语文提升复习卷
一、读句子,写词语。
为了bì miǎn( )人员伤亡,zhí xínɡ( )任务的jǐnɡ chá( )们决定前后夹击。经过一番波折,他们最终在piān pì( )的小巷里把cán bào( )的fěi tú( )抓捕,成功地将人质jiě jiù( )下来。
二、用查字典的知识填空。
“鸿”字用部首查字法,先查 ___部,再查 __画;用音序查字法,音序是______,“鸿”的字义有:①鸿雁;②书信;③大;④姓。在“鸿毛”中应选第 ___种解释;在“鸿图”中应选第 _____种解释;在“来鸿”中应选第_________种解释。
三、给加下划线的词语选择正确的答案。
日子:A.日期;B.时间(指天数);C.指生活或生计。
1.过去的日子如轻烟。________
2.昨天是我参军的日子。________
3.日子越过越美。________
四、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蒜瓣(suàn)腊八粥(zōu)燕山(yàn) 沧沧凉凉(chānɡ)
B.蚯蚓(yǐn) 酷刑(xín) 正月(zhēnɡ)歪歪扭扭(liǔ)
C.魔鬼(muó) 含糊(fú) 瞻仰(zhān) 一声不吭(kēnɡ)
D.挪移(nuó) 聊天(liáo) 徘徊(huái) 勃勃生机(bó)
2.下面句子,表述错误的是( )
A.分类筛选资料是我们整理资料的方法之一。
B.恰当地运用静态和动态描写事情,能够生动呈现事情的条理性、连贯性。
C.阅读的时候能想开去,能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活跃思维和激发创造力。
3.句子( )语法正确。
A.《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这篇课文对我很感兴趣。
B.父亲没有向他们讲任何什么道理。
C.他们认为孩子明摆着是找不回来了。
五、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呢?请选择。(填序号)
A.反问 B.比喻 C.拟人 D.设问
1.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
2.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 )
3.花生仁脱了他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 )
六、按要求写句子。
1.天空下起了大雨。(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之所以学习好,主要原因是因为他学习刻苦。(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仿照“我把信写好寄了出去”写一句话,写出的这句话里有两个连续的动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师对我们说,做人要做诚实的人,她希望我们做个诚实的人(改为直接引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填一填。
1.两小儿辩斗时,一儿从____________的角度来看,认为“日初出大如车盖”:一儿则从____________的角度来看,认为“日初出沧沧凉凉”。他们看得角度不同,因此得出的结论也不同。
2.“他脸上的表情非常____________,非常___________。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句中“伟大的力量”是指____________,表现了李大钊同志_______________精神。
3.被称为诗圣的是_______,书圣的是_______。
4.“人固有一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在《_____》一文里引用这两句话说明____________,就比泰山还重:_________
___就比鸿毛还轻。
八、课内阅读。
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一个人进进出出灶房,看到那一大锅正在叹气的粥,碗盖都已预备整齐,摆到灶边好久了,但他妈妈总是说时候还早。
他妈妈正拿起一把锅铲在粥里搅和。锅里的粥也像是益发浓稠了。
“妈,妈,要到什么时候才……”
“要到夜里!”其实他妈妈所说的夜里,并不是上灯以后。但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
“那我饿了!”八儿要哭的样子。
“饿了,也得到太阳落下时才准吃。”
饿了,也得到太阳落下时才准吃。你们想,妈妈的命令,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并且八儿所说的饿,也不可靠,不过因为一进灶房,就听到那锅中叹气又像是正在嘟囔的东西,因好奇而急于想尝尝这奇怪东西罢了。
1.文章开头说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是因为什么?
2.“叹气”既是在写 ,同时也是八儿的内心在叹气,他可能在想 。
3.“这奇怪东西”指的是 。这段语言描写,表现出八儿是个 的孩子
4.八儿说他饿了,是真的吗?说说八儿当时内心的想法。
5.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九、课外阅读。
贝多芬的吻
1985年9月,我在德国萨尔布吕肯市给一批年轻的钢琴家上课时发现,如果我在某个学生的背上嘉许地轻轻拍一下,他就会表现得更出色。我若在全班学生面前对他杰出的演奏给予表扬,那么令人大为惊奇的事情往往接踵而至:他可能马上又超越了自己原有的水平。
我还清晰地记得,第一次受表扬曾使我感到何等的幸福和骄傲!当时我才7岁,我的父亲要我在花园里帮忙干些活。我干得很卖力,得到的“报酬”自然也很“丰厚”。父亲当时亲了我一下说:“谢谢你,孩子,你干得很好!”60多年后,他的话仍然在我耳边回响。
16岁时,由于与我的音乐教师发生分歧,我处于某种危机之中。后来,一个著名的钢琴家冯·萨尔——李斯特的最后一个活着的弟子,来到布达佩斯,要求我为他演奏。他专心地听了我弹奏的巴赫的C大调乐曲,然后又要求我弹奏更多的曲子。在弹奏贝多芬的奏鸣曲以及舒曼的钢琴曲时,我把整个身心都倾注进去了。
最后,冯·萨尔起身,在我的前额上吻了一下。“我的孩子,”他说,“在你这么大时,我成了李斯特的学生。在我的第一堂课后,李斯特在我的前额上亲了一下,说好好照料这一个吻——它来自贝多芬。原来,贝多芬在听了幼年李斯特的弹奏后,也曾给过他这样一个吻。贝多芬的吻已经成了一种神圣的遗产,现在我感到你当受得起这一吻。”
在我一生中,没有别的什么可以比得上冯·萨尔的赞扬。贝多芬的吻神奇地把我从危机中解脱出来,帮助我成为今天这样的钢琴家。不久将轮到我把它传给最值得承受这份遗产的人了。
赞扬是一股强劲的力量,是黑暗屋子里的蜡烛。它是一种魔术,我对它的神奇作用总是感到诧异不已。
1.题目“贝多芬的吻”的含义是 。
2.“贝多芬的吻”对作者起的作用是 。
3.文章中直接表达中心思想的句子是 。
4.朗读文章,找出表现作者受到表扬时幸福、骄傲的心情以及他对表扬的感激之情的句子。用“________”划出。
十、习作。
题目:劳动的滋味
包馄饨、烧菜、挖花生、整理书房、制作手工……请选择你参加的一次劳动,写清楚劳动的过程,分享其中的感受。语句通顺,内容具体.表达真情实感。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