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二十二课《手指》 课时 一、二
教材分析 《手指》一文作为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经典散文,其独特之处在于作者丰子恺先生运用细腻的笔触和幽默的语言,生动描绘了五根手指的不同形态与性格特点,进而通过这一具体而微的物象,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教材选文旨在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不仅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引导他们学会从平凡生活中发现美与智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与批判性思维。此外,课文的语言艺术丰富多样,既包含形象生动的描写,又蕴含深刻的哲理思考,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语言学习范本,有助于他们在写作中借鉴和运用。
学情分析 针对《手指》这篇课文的学情分析,首先应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一般来说,学习这篇课文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和语言基础,能够初步理解文章大意,但对深层哲理的把握可能仍需引导。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生动的文化背景介绍和作者生平讲述,帮助学生构建学习情境,降低理解难度。同时,考虑到学生个性差异,应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历,分享对文中哲理的理解和感悟,以促进其个性化发展。此外,还应关注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思维,通过仿写练习和创意写作作业,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创作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教学目标 掌握文中关键词汇和表达方式,理解丰子恺先生独特的语言艺术,并能通过仿写练习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文化背景介绍、作者生平讲解和主题探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涵,学会从文本中提炼哲理,并结合自身生活经历进行思考和感悟。 激发对文学作品的热爱,培养观察生活、感悟人生的能力,以及形成团结协作、尊重个性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深入理解课文中的哲理内涵,体会作者通过手指形象所传达的深刻寓意,并学会运用幽默与细腻的笔触进行文学创作。 通过文化背景与作者介绍,帮助学生构建学习情境,降低理解难度,提升阅读兴趣。 教学难点: 将课文中的哲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形成自己的见解和感悟,并在创意写作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展现出独特的个性和创造力。
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法、练习法、讲授法
教具准备 PPT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预习,导入新课 教师行为: 开场白:“同学们,今天我们即将开启一段有趣的文学之旅,一起探索《手指》这篇课文的奥秘。在出发之前,老师想先了解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让我们一起分享吧!” 交流作者资料: 教师:“哪位同学愿意先来分享一下你查阅到的关于作者丰子恺的资料?” 学生A:“丰子恺是我国现代著名的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和音乐教育家。他的作品以简洁明快、风趣幽默著称。” 教师:“非常棒,丰子恺先生的作品确实充满了生活情趣和深刻哲理。那么,你还记得我们之前学过的哪篇课文也是他的作品吗?” 学生B:“《白鹅》!” 教师:“对极了,《白鹅》一文就展现了他独特的语言风格。那么,你还记得《白鹅》的语言有什么特点吗?” 学生C:“语言生动,很有画面感,还很有趣!” 回顾语言特点: 教师:“很好,丰子恺先生的语言总是那么鲜活有趣。在《手指》这篇课文中,我们也将再次感受到这种魅力。现在,请大家打开课本,我们先来看看课文中的生字词。” 生字词教学: 教师:“请大家找找看,课文中有哪些幽默的语句和鲜活的动作描述?同时,我们要特别注意‘貌’这个字的书写。” (学生自由阅读,标记并讨论) 教师请学生上台,在黑板上书写“貌”字,并讲解书写要点。 导入新课: 教师:“看来大家对这篇课文已经充满了期待。那么,就让我们正式进入《手指》的世界,去探寻五根手指的奥秘吧!” 学生行为: 学生积极参与预习分享,回答教师提问。 学生自由阅读课文,标记生字词和幽默语句。 认真观察并学习“貌”字的书写。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师行为: 梳理全文脉络: 教师:“现在,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章的结构框架。” 学生阅读后,教师邀请学生回答。 学生D:“课文第一自然段是总起,第二到第五自然段分别介绍了五根手指,第六自然段是总结并阐明道理。” 教师:“非常准确,那么接下来,我们重点来看看第二到第五自然段,也就是五根手指的介绍部分。” 分段阅读与分析: 教师:“我们先从大拇指开始。请大家默读第二自然段,找出描述大拇指姿态和性格的句子。” 学生默读并标记。 教师邀请学生E朗读找到的句子,并引导学生分析大拇指的性格特点。 学生E:“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比人家少一个关节。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 教师:“很好,大拇指虽然外形不美,但性格却非常吃苦耐劳。那么,作者又是怎样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来表现这一点的呢?” (引导学生找出并品味幽默语句) 学生行为: 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章结构。 学生默读第二自然段,标记描述大拇指姿态和性格的句子。 学生朗读找到的句子,并参与讨论分析大拇指的性格特点。 学生积极寻找并品味课文中的幽默语句。 师生示例对话(第二自然段): 教师:“大家看,‘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这样的描述是不是既形象又有趣?作者用这样的语言,让大拇指的形象跃然纸上,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的风趣与幽默。” 学生F:“是的,还有‘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这句话也让我觉得大拇指很可爱,虽然外表不咋地,但内心很强大。” 教师:“没错,这就是语言的魅力所在。接下来,我们就用同样的方法,继续学习其他手指的介绍。” (以此类推,继续学习第三自然段关于食指的介绍,同样注重引导学生分析姿态、性格及幽默语言) 三、深入学习,体会幽默 教师行为: 第三自然段分析(食指): 教师:“现在,我们把目光转向食指。请大家继续默读第三自然段,思考一下,食指在五指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它有哪些独特的特点和性格?” 学生默读后,教师邀请学生G分享。 学生G:“食指总是处在各种危险和复杂的环境中,比如接触毒物、烈物、烫物,它都要去试探或冒险。但它总是机敏的,能够第一个去尝试或接触。” 教师:“非常好,食指确实是五指中最勇敢、最机敏的。那么,作者是怎样通过语言来表现它的这些特点的呢?” (引导学生找出并分析幽默语句,如“秽物、毒物、烈物,他接触的机会最多;刀伤、烫伤、轧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等) 第四、五自然段自主学习: 教师:“接下来,我们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自主学习第四、五自然段,分别探讨中指和无名指、小指的姿态、性格以及作者使用的幽默语言。每组选择一根手指,讨论后派代表分享。”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讨论结束后,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分享,教师适时点评,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四、拓展提升,感悟哲理 教师行为: 教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对五根手指有了深入的了解。它们各有长短,各具特色,但缺一不可。这不禁让我们思考,在生活中,我们是否也能从五根手指的故事中学到些什么呢?”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手指与团队合作、个人角色定位等话题的联系) 学生分享感悟后,教师总结:“正如课文最后所说,‘手上的五指,我只觉得姿态与性格,有如上的差异,却无爱憎在其中。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这句话不仅是对手指的赞美,更是对我们每个人的启示。让我们在生活中学会团结协作,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五、布置作业 巩固练习:抄写并背诵课文中的幽默语句,体会其语言魅力。 创意写作:以“我眼中的XX指”为题(XX可替换为任意一根手指),写一篇小短文,要求结合课文内容,运用生动形象和幽默风趣的语言,描绘该手指的特点和性格。 阅读拓展:阅读丰子恺先生的其他作品,如《竹影》、《梧桐树》等,感受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并准备在下节课上分享你的阅读感受。 结束语: 教师:“今天的文学之旅就到这里,希望同学们在课后能继续探索《手指》这篇课文的奥秘,同时也期待你们在阅读丰子恺先生其他作品时,能有更多的收获和感悟。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这篇课文,并分享大家的阅读成果。再见!”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教师行为: 教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同走进了丰子恺先生的《手指》世界,领略了五根手指各具特色的风采。现在,老师想考考大家,还记得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吗?” (学生举手回答,回顾上节课学习的五根手指的特点及幽默语句) 教师:“非常好,大家的记忆力都很棒!那么,今天我们将继续深入这篇课文,进一步探讨作者如何通过细腻的笔触和幽默的语言,将手指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学生行为: 学生积极回忆并回答上节课学习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二、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教师行为: 第六自然段分析: 教师:“现在,请大家翻到课文的最后一段,也就是第六自然段。这段文字不仅总结了全文,还蕴含了深刻的哲理。请大家先自己默读一遍,然后思考:作者通过这段文字想要告诉我们什么?” (学生默读后,教师邀请学生H分享感悟) 学生H:“作者通过这段文字告诉我们,手指虽然各有长短,但都是团结合作的一部分,只有团结起来才能发挥最大的力量。” 教师:“非常准确!那么,作者是怎样用具体的例子来阐释这一哲理的呢?” (引导学生找出并分析文中“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等语句) 师生示例对话: 教师:“看,这里作者用‘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来形容手指的合作精神,多么形象生动!大家能想象一下,如果我们的班级也像手指一样团结,会是什么样的场景呢?” 学生I:“如果我们的班级团结一致,就像一个拳头,那么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能一起克服,取得更好的成绩。” 学习行为: 学生认真阅读并思考第六自然段的内容,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感悟。 三、文本细读,品味语言 教师行为: 精选段落精读: 教师:“接下来,我们选取课文中的几个精彩段落,进行细读品味。请大家注意作者的语言运用,特别是那些幽默风趣的语句,看看它们是如何增强文章表达效果的。” (教师选取第二至五自然段中的几个段落,引导学生逐句分析,体会语言的精妙之处) 师生示例对话(以第二自然段为例): 教师:“大家看,‘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这样的描述是不是既形象又有趣?它让我们仿佛看到了大拇指那憨态可掬的样子。那么,这样的语言对表现大拇指的性格特点有什么帮助呢?” 学生J:“这样的语言让大拇指的形象更加生动,同时也突出了它吃苦耐劳的性格特点。” 学习行为: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段精读课文,仔细品味语言,学会从字里行间捕捉作者的意图和情感。 四、创意表达,学以致用 教师行为: 仿写练习: 教师:“现在,让我们来个小挑战。请大家仿照课文中的语言风格,选择自己身体上的一个部位(除了手指),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来描绘它的特点和作用。可以是眼睛、鼻子、耳朵等,发挥你们的想象力,写出一段精彩的文字。” (学生自由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分享交流: 创作完成后,邀请几位学生上台朗读自己的作品,师生共同点评,分享创作心得。 学习行为: 学生积极参与仿写练习,尝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创作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五、拓展提升,深化理解 教师行为: 文化背景与作者介绍: 教师:“同学们,丰子恺先生的作品之所以能够深入人心,不仅因为他有着高超的语言艺术,还因为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生活的敏锐观察。现在,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丰子恺先生的生平和他所处的时代背景,这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的作品。” (教师通过PPT或口述简要介绍丰子恺先生的生平、代表作品以及他的艺术风格,引导学生思考时代背景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主题探讨: 教师:“《手指》这篇课文不仅描绘了手指的形象,更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大家认为,这些哲理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具体的体现或应用呢?” (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分享对文中哲理的理解和感悟,如团队合作、个性与共性、责任与担当等话题。) 学生行为: 学生认真聆听教师介绍丰子恺先生的生平和时代背景,积极思考并参与主题探讨,分享自己的见解和感悟。 六、作业布置,巩固延伸 教师行为: 深化阅读作业: 教师:“为了更全面地了解丰子恺先生的创作风格和思想深度,我要求大家阅读《丰子恺散文集》中的另外两篇散文,如《白鹅》和《我的母亲》。在阅读过程中,请大家注意作者的语言特点、情感表达以及作品所蕴含的主题思想,并准备在下节课上进行分享。” 创意写作作业: 教师:“除了仿写练习外,我还想请大家以‘身边的平凡之美’为主题,写一篇小作文。在这个主题下,你们可以选取自己身边的任何平凡事物或人物,通过细致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其不平凡之处。记得要运用我们在《手指》中学到的幽默与细腻的笔触哦!” 学生行为: 学生记录并理解作业要求,准备在课后完成深化阅读作业和创意写作作业,为下节课的分享做好准备。 七、结束语与寄语 教师行为: 教师:“同学们,今天的学习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手指》这篇课文的精髓,也让我们对丰子恺先生的作品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感悟。希望你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继续保持这份对文学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观察,用你们的笔记录下身边的美好与感动。期待在下节课上,听到你们更多精彩的分享和感悟。再见!” 学生行为: 学生以热烈的掌声回应教师的结束语,满怀期待地结束本节课的学习,准备迎接下一次的文学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