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凉山州安宁河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4高一下·安宁期末)人口抚养比是区域内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近年来我国人口抚养比总体持续上升,上海市上升速度较快。图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2022年人口年龄结构占比统计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2022年四个省级行政区人口抚养比最高的是
A.河南 B.西藏 C.上海 D.广东
2.人口抚养比持续上升可能出现
A.性别比例失调 B.养老负担减轻
C.教育资源紧缺 D.劳动力渐不足
3.能有效降低上海市人口抚养比的措施是
A.严格限制人口流动 B.推迟职工退休年龄
C.加大产业结构优化 D.实施鼓励生育政策
(2024高一下·安宁期末)“西海固”地处宁夏南部山区,年均降水量仅300mm,蒸发量却在2000mm以上,是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早在1996年,福建和宁夏启动对口扶贫协作,西海固地区的人口大规模分批次迁移至宁夏北部乡镇。为纪念闽宁合作,这座生态移民乡镇被命名为闽宁镇。图为西海固地区示意。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4.影响西海固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是
A.地貌 B.热量 C.水源 D.植被
5.影响西海固地区人口大规模分批次搬迁至闽宁镇的主导因素是
A.土壤肥沃 B.政策支持 C.经济发达 D.科技发达
6.为了保障西海固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够大幅度提高水资源承载力的措施是
A.节约用水 B.人工增雨 C.治理水污染 D.跨流域调水
(2024高一下·安宁期末)城乡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乡社会和经济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图为我国某县城规划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7.下列关于甲功能区布局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①一般布局在市中心 ②分布在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处
③位于城市边缘地势高的位置 ④靠近文教区,环境优美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丙功能区在该城市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向外缘移动是为了
A.促进郊区发展 B.拓展城市范围
C.降低生产成本 D.完善交通运输
9.该县城计划建设一高级住宅区,①、②、③、④四地中最合理的选址是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2024高一下·安宁期末)山西平遥古城民居(如图)有“中国古代民居四合院建筑的荟萃和宝库”之称,四合院构思精巧,院内布局紧凑,设有天井,民居的屋顶为单坡并向院内倾斜,单坡屋顶背后的高墙紧邻街道却不开窗户,且墙体是高大厚实的实墙,整个四合院形成了一个外实内静的环境。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0.平遥古城民居四合院建筑格局的主要作用是
①临街不开窗户——遮挡阳光 ②墙体高大厚实——防风防盗
③屋顶向内倾斜——防风防寒 ④院内布局紧凑——对内凝聚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⑤
11.四合院内设置天井的主要寓意可能是
A.四水归堂,聚财聚气 B.四方平安,颗粒归仓
C.对称分布,如意吉祥 D.山环水绕,曲径通幽
(2024高一下·安宁期末)安集海镇位于天山支脉,安集海辣椒品质优良,是该地区的特产。目前安集海镇农户销售辣椒渠道以自行销售(卖给前来收购的个人与企业)为主,农户的收益较低。下图示意安集镇位置。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2.安集海镇种植辣椒的限制因素为
A.光照 B.热量 C.水源 D.地形
13.为了增加农户收益,以下措施最合适的是
A.拓宽销售渠道 B.延长销售时间
C.提升辣椒质量 D.提高辣椒定价
(2024高一下·安宁期末)新汉堡是巴西南部一座城市,始建于1832年。19世纪60年代,新汉堡有了第一批制鞋厂和制鞋机器厂。后来制鞋业蔓延到周边18个城镇,构成面积近1400平方千米的“希诺斯鞋谷”,繁衍了约1700家与制鞋有关的工厂和机构,图为巴西“希诺斯鞋谷”的产业联系示意。新汉堡因此被称为“巴西鞋业之都”。2015年,巴西某著名奢侈高跟鞋品牌在“希诺斯鞋谷”开设了一家工厂。接着,其他一些外国公司相继在“希诺斯鞋谷”设厂。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4.制革厂、化工厂和鞋类部件工厂等在新汉堡集聚,可以节省
①劳动力成本 ②市场营销成本 ③运输成本 ④设备成本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5.行业协会和技术咨询等机构的入驻,有利于皮鞋制造企业
A.降低运输成本 B.增加产品产量
C.促进技术创新 D.增加居民就业
16.巴西某著名奢侈高跟鞋品牌及其他一些外国公司相继在“希诺斯鞋谷”设厂考虑的主要条件是
A.劳动力价格低 B.政府政策支持
C.生产协作条件好 D.销售市场广阔
(2024高一下·安宁期末)汽车后市场是汽车销售以后消费者围绕汽车使用到最终出售或报废回收各环节所产生的一切交易和服务活动。2022年中国汽车后市场行业规模达1.21万亿元。预计未来汽车后市场行业规模将进一步增长。T公司通过打造由车主、供应商以及汽车服务门店等组成的汽车服务平台,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实现用户线上下单,线下服务触达,提供轮胎、底盘等零部件更换以及汽车清洁、保养、维修、美容等汽车服务。T公司积极进入新能源汽车市场,截至2022年,已完成约2万份电池维修保养订单。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7.下列行业属于汽车后市场的是
①汽车保险 ②汽车制造 ③二手车交易 ④汽车租赁 ⑤汽车零部件生产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④
18.汽车后市场行业规模不断扩大的主导因素是
A.汽车产销量持续增长 B.汽车养护需求增加
C.二手车交易市场活跃 D.汽车车龄持续增长
19.T公司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模式的形成,主要得益于
A.居民消费水平提高 B.网络信息技术发展
C.居民消费偏好变化 D.新能源车企的出现
(2024高一下·安宁期末)正在建设中的川藏铁路,东起成都,向西经雅安、康定、昌都、林芝、山南到拉萨。川藏铁路分为三段,林芝-拉萨段、成都-雅安段于2014年开工建设,现已建成通车,2020年开工建设的雅安-林芝段预计2030年建成。图为川藏铁路分布示意。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0.川藏铁路线“拐大弯”途径西藏昌都旨在
A.节省投资建设成本 B.避开山区高山峡谷
C.照顾沿线人口重镇 D.缩短交通线路里程
21.川藏铁路分段建设,体现了交通建设
A.对各种自然障碍的克服 B.与经济和技术水平相适应
C.对建设资金的需求量大 D.先难后易分步推进的策略
22.川藏铁路在建路段桥隧比高,所体现的交通运输布局一般原则是
A.依据交通运输需求 B.适度超前
C.发挥综合运输优势 D.因地制宜
(2024高一下·安宁期末)成渝两地之间虽有成渝高速、成遂渝高速、成安渝高速等多条平行走向高速公路,但已经无法满足当下的发展需要。2023年,已通车近30年的成渝高速正式启动扩容项目。根据规划,将采用“原路扩容+新建复线”的形式建设,扩容施工后,将从双向四车道提升至双向八车道,设计时速从60公里提升至120公里。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3.成渝两地间有多条平行走向高速公路,主要原因是两地
A.政府政策支持 B.运输需求量大
C.建设资金充足 D.建设技术先进
24.成渝高速扩容为双向八车道,其主要目的是
A.提高车辆通行效率 B.提升高速公路标准
C.构建立体运输网络 D.形成综合运输优势
25.相比新建,采用“原路扩容”建设模式的优势在于
A.避免新增征地面积 B.省去勘探设计环节
C.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D.增大交通线路密度
(2024高一下·安宁期末)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是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其主体功能区分为重点开发区、农业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三大类。近年来,贵州省社会经济快速发展,2009—2018年,GDP增速连续10年居全国前三,贫困人口不断减少。下表示意2009—2018 年贵州省不同主体功能区各类用地变化(单位:%)。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6.2009—2018年,贵州省不同主体功能区土地利用变化具有明显的
A.趋同性 B.周期性 C.波动性 D.突变性
27.导致贵州省林地面积增加的原因最可能是
A.全省降水增加 B.易地扶贫搬迁
C.主体功能规划 D.伐木产业发展
28.贵州省不同主体功能区各地类变化会使得
A.农业产值下降 B.水土流失加剧
C.生态环境改善 D.城市规模减小
(2024高一下·安宁期末)莱州湾是我国渤海三大海湾之一,受寒潮天气的影响,莱州湾封冻期长达4个月。在这里,“陆海接力”的养殖模式可实现名贵鱼种的高效健康养殖,并已在全国示范推广。某公司养殖的鱼类在陆地上的养殖工厂生长到一定尺寸后,转移到离岸10公里的海洋牧场平台“蓝钻1号”的大型管桩养殖围栏里,在这里生长6个月后又被接回到养殖工厂。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9.“陆海接力”养殖模式下,鱼类开始被接回到养殖工厂的月份可能是
A.2月 B.6月 C.9月 D.11月
30.现代化海洋牧场的建设能够
①促进海洋资源开发利用 ②增加海产品供应
③提升海洋生态环境质量 ④扩大海产品市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31.(2024高一下·安宁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四川省常住人口8368.0万人,比上一年末减少了6万人。与四川省整体人口减少形成对比,近年来成都人口持续增长,政府连续多年颁布人才政策,吸引了四川省内各地区大量人口迁入,目前成都市常住人口已达到2140.3万人,相较于2022年末增加了13.5万人。成都作为西南地区超大城市,为缓解城镇建设中出现的“大城市病”,在城区周边布局建设了8个卫星城,这些卫星城和中心城区形成一体化发展格局,共同构建10分钟公共服务圈。图1为四川省人口密度分布图,图2为成都市卫星城分布示意图。
图1 图2
(1)描述四川省人口空间分布特征。
(2)简述成都市吸引四川省内人口迁入的因素。
(3)指出成都市建设卫星城对中心城区具有哪些积极意义。
32.(2024高一下·安宁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重庆发展迅速。重庆是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汽车产业链完善,重庆区县特色农产品产量大。然而,不靠海、不沿边的地理位置长期限制着重庆外贸的发展。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动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成都至广西钦州港、北海港等港口的铁路开通。钦州港成为海陆联运枢纽,火车与轮船无缝衔接。“重庆产”笔记本、“重庆造”汽车、重庆奉节脐橙等乘着一列列火车发往世界各地,重庆等西部省市从内陆腹地走向开放前沿。图为我国西部陆海新通道示意图。
(1)简述近年来我国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有利条件。
(2)与长江内河航运相比,指出重庆至上海铁路运输(沿江通道)的优势。
(3)说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成后对重庆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
33.(2024高一下·安宁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玉蔗是我国广西贵港的传统名优地方农产品。村民采用传统而独特的“扎束种植”方式,将八棵甘蔗苗种于一土穴,及长一米左右,用植株原生叶片把蔗身从下至上扎捆封闭,成捆培植,并用木桩竹竿支撑固定。此法包裹的甘蔗因蔗皮白嫩、肉质鲜美脆甜而得名白玉蔗,是水果型甘蔗中的珍品。图1为白玉蔗生产景观图。
广西贵港市制糖业历史悠久,为贵港市的经济发展作出了特殊的贡献。广西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园区是我国首个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以某股份有限公司为核心,整合甘蔗制糖、蔗渣造纸、制糖滤泥制水泥、糖蜜制酒精、酒精废液制复合肥还蔗田5个系统,通过副产品以及废弃物和能量的相互交换和衔接,形成了完善的闭合工业模式,如图2所示。
图1 图2
(1)推测广西贵港白玉蔗种植采用传统而独特“扎束种植”方式的原因。
(2)简述广西贵港发展制糖工业的区位优势。
(3)从绿色经济的角度,说明广西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园区工业模式的效益。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A
2.D
3.B
【知识点】人口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解析】【点评】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劳动力供给减少:随着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劳动年龄人口数量相对减少,这可能导致劳动力供给不足,进而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劳动力成本上升:老龄化可能导致劳动力稀缺性提高,进而推高劳动力成本,降低以低劳动力成本为核心的贸易比较优势。加大政府财政与社会保障支出压力: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政府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用于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支出,这可能导致财政压力增大。
1.分别读出0-14岁,>65岁的和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的占比,根据人口抚养比是区域内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人口抚养比最高说明劳动力占比最低,应是河南省,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2.A、人口抚养比的上升与性别比例失调在理论上没有直接联系,A错误。
B、随着老年人口抚养比的上升,劳动年龄人口需要承担更多的养老责任,B错误。
C、人口抚养比持续上升,主要是老年人口数量对,对教育资源紧缺影响较小,C错误。
D、人口抚养比持续上升,劳动年龄人口占比持续下降,会带来劳动力短缺,社会负担加重,D正确。
故答案为:D。
3.A、降低抚养比应鼓励人口(劳动力)流入上海,A错误;
B、上海市老龄人口占比高,推迟退休年龄增加劳动人口,可有效降低人口抚养比,B正确;
C、加快产业结构优化与抚养比关系不大,C错误;
D、鼓励生育会增加少年儿童比重,增加抚养比,D错误;
故答案为:B。
【答案】4.C
5.B
6.D
【知识点】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人口合理容量
【解析】【点评】西海固地处黄土高原的干旱地区,山大沟深,年均降水量仅300毫米而蒸发量高达2000毫米以上。这里沟壑纵横,地形复杂,属于黄土丘陵地带,水源奇缺,生存条件极差,且多发生各种自然灾害。
4.据资料可知西海固降水量远小于蒸发量,因此判断水资源是人口容量的限制性因素,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5.据材料“福建和宁夏启动对口扶贫协作,西海固地区的人口分批迁移至宁夏北部乡镇。为纪念闽宁合作,这座生态移民乡镇被命名为闽宁镇”,故政策的支持是影响搬迁的主要原因,B正确,土壤肥沃、经济发达、科技发达都不是主要有因素,ACD错误。
故答案为:B。
6.大幅度提高水资源承载力的措施为跨流域调水,其他措施提高力度有限,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答案】7.A
8.C
9.D
【知识点】城市空间形态及变化;城乡规划中的主要产业布局
【解析】【点评】从大气环境保护角度考虑,工业区的布局要求合理安排工业用地的位置,以减少对居住区的污染;基本无污染的工业可布局在市区内,有污染的工业应远离城市,有大气污染的企业应布局在盛行风的上风向(或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季风气候区应布局在于盛行风垂直的对角线上;有水体污染的企业应布局在河流的下游区;在工业区与生活居住区间设置防护带等。
7.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功能区最可能是商业区,市中心通常是交通便捷、人流量大的区域,有利于商业活动的开展,吸引大量消费者,所以商业区一般布局在市中心,①正确。交通干线两侧和街角路口处交通便利,人流量大,便于商品的运输和消费者的到达,是商业区常见的布局位置,②正确。商业区一般位于城市中心或交通便利的区域,而不是城市边缘地势高的位置,③错误。商业区主要考虑的是交通和人流量,靠近文教区、环境优美不是其主要布局特点,④错误。
故答案为:A。
8.A、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虽然工业区向外缘移动可能会带动郊区发展,但这不是其主要目的,A错误。
B、拓展城市范围不是工业区向外缘移动的主要原因,B错误。
C、丙功能区位于城市边缘,地价低且处于盛行风下风向和河流下游,有铁路等交通干线通过,因此为工业区,在向外缘移动主要是为了保护环境和降低地价成本,C正确。
D、交通运输完善会吸引工业区向外缘移动,D错误。
故答案为:C。
9.A、①地靠近铁路,可能会受到噪音干扰,不太适宜建设高级住宅区,A错误。
B、②地靠近工业区,环境可能受到污染,不太适合建设高级住宅区,B错误。
C、③地位于城市中心,可能比较嘈杂,且土地价格较高,不太符合高级住宅区对环境的要求,C错误。
D、高级住宅区通常要求环境优美、交通便利、配套设施完善。④地位于盛行风上风向和河流上游,紧邻风景区,最适合发展高级住宅区,D正确。
故答案为:D。
【答案】10.C
11.A
【知识点】地域文化对城乡景观的影响;聚落的形成与发展
【解析】【点评】中国民居是各地居民自己设计建造的具有一定代表性、富有地方特色的民家住宅。在中国的民居中,最具特点的民居有北京四合院、西北黄土高原的窑洞、安徽的古民居、福建和广东等地的客家土楼、蒙古的蒙古包等。
10.临街不开窗户可防风沙及提高安全系数,北方民居冬季需要采光,遮挡阳光不是本意,故①错误;高大厚实的墙体可防风沙和防盗,合理,②正确;屋顶内倾是为了收集雨水,与防风沙防寒无关,故③错误;院内布局紧凑,利于对内凝聚,④正确。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ABD错误。
故答案为:C。
11.读图可知,山西大院有多个建筑物组合而成,占地面积较大,建设成本较高,多由当地商人所建。建筑中天井可以汇聚院落四方水流,表达了商人“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心态,具有聚财聚气的寓意,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答案】12.C
13.A
【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农业发展的方向与措施
【解析】【点评】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有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土地价格、资金、管理、冷藏、保鲜技术、良种、化肥、机械。
12.A、安集海镇位于天山支脉,一般来说光照条件较为充足,光照不是种植辣椒的限制因素,A错误。
B、天山地区夏季光照好,热量充足,热量不是种植辣椒的限制因素,B错误。
C、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往往是农业生产的关键限制因素,安集海镇位于天山支脉,降水较少,水源相对匮乏,故水源是安集海镇种植辣椒的限制因素,C正确。
D、由图可知,安集海镇位于山麓地带,等高线稀疏,属于山麓冲积扇地形,故地形对种植辣椒的影响较小,不能成为限制因素,D错误。
故答案为:C。
13.A、目前农户销售辣椒渠道以自行销售为主,收益较低。拓宽销售渠道可以增加市场覆盖范围,提高销售量和销售价格,从而增加农户收益,A正确。
B、延长销售时间可能会增加存储成本和风险,不一定能有效提高收益,B错误。
C、虽然提升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有助于销售,但在现有质量已较好的情况下,单纯提升质量对增加农户收益的效果不如拓宽销售渠道效果明显,C错误。
D、如果没有相应的市场需求和竞争力支持,单方面提高定价可能导致销售困难,反而不利于增加收益,D错误。
故答案为:A。
【答案】14.B
15.C
16.C
【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工业集聚
【解析】【点评】工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地理位置、土地、水源、原料、燃料、市场、交通、劳动力、农业基础、技术、政策、个人偏好、工业惯性、社会协作条件、国防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历史条件等。
14.制革厂、化工厂和鞋类部件工厂与皮鞋制造公司有明显的工序联系,具有工序联系的厂集聚可以节约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降低运输成本;加强企业间的交流协作,降低市场营销成本,②③正确。工厂生产所需的劳动力和设备等与集聚关系不大,①④错误。
故答案为:B。
15.A、行业协会和技术咨询等机构的入驻,主要提供的是行业信息、技术支持等服务,不能降低运输成本,A错误;
B、这些机构主要不是直接作用于生产环节,对增加产品产量的影响相对较小,B错误。
C、行业协会和技术咨询等机构的入驻,能够对制鞋及相关企业进行监管和引导,提供技术支持,进而促进技术创新,C正确。
D、行业协会和技术咨询等机构本身提供的就业岗位相对有限,对于增加居民就业的直接作用不大,D错误。
故答案为:C。
16.A、对于奢侈高跟鞋品牌和外国公司来说,劳动力成本往往不是其首要考虑的因素,因为高端品牌更注重品质和技术,A错误。
B、政府政策支持不是主要因素,B错误。
C、由材料可知“希诺斯鞋谷”集聚了大量制鞋相关企业,因此巴西某著名奢侈高跟鞋品牌及其他一些外国公司相继在“希诺斯鞋谷”设厂考虑的主要条件是生产协作条件好,C正确。
D、巴西本身的市场规模相对有限,且对于奢侈品牌来说,全球市场更为重要,生产协作条件对于产品的生产和供应更为关键,D错误。
故答案为:C。
【答案】17.D
18.A
19.B
【知识点】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解析】【点评】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很多,不同的工业部门所要考虑的因素是不同的,有原料指向型、市场指向型、动力指向型、劳动力指向型和技术指向型等。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土地、水源、原料、运输、劳动力、市场、动力、地理位置、政府政策等。工业区因素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不同地区对区位因素的依赖度会发生明显的改变。
17.根据材料“汽车后市场是汽车销售以后消费者围绕汽车使用到最终出售或报废回收各环节所产生的一切交易和服务活动。”可知汽车保险、二手车交易、汽车租赁属于汽车销售之后的交易和服务活动,①③④正确。汽车制造和汽车零部件生产应该属于汽车销售之前的行业,②⑤错误。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ABC错误。
故答案为:D。
18.汽车后市场主要是汽车销售以后消费者围绕汽车产生的一切交易和服务活动行业,汽车的销售量是影响其规模的主导因素,A正确。汽车养护需求增加、二手车交易市场活跃、汽车车龄持续增长都是汽车产销量持续增长所引起的,BCD错误。
故答案为:A。
19.T公司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模式实现用户线上下单,线下服务触达,需要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作为支持,B正确;线上线下服务模式的出现使得居民的消费偏好发生变化,注意因果关系,C错误;消费水平与新能源车企的出现与线上线下服务模式的出现关系不大,AD错误。
故答案为:B。
【答案】20.C
21.B
22.D
【知识点】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与区位因素;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的互相影响
【解析】【点评】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区位因素:(1)经济因素--决定性因素。(2)社会因素--主要因素。(3)技术因素--保障性因素。(4)自然因素--限制性因素。按照布局的原则,综合分析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指标和适用范围,在合理确定交通运输需求量的基础上。
20.A、“拐大弯”通常会增加线路长度,从而增加建设成本,而不是节省成本,A错误。
B、避开高山峡谷,线路应该更倾向于选择较为直线的、地形相对平缓的路径,而不是拐大弯,B错误。
C、途径昌都这样的人口重镇,可以更好地满足当地居民的出行需求,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C正确。
D、拐大弯会使线路里程增加,而不是缩短,D错误。
故答案为:C。
21.A、分段建设并非主要体现对自然障碍的克服方式,而是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结果,A错误。
B、由于川藏铁路建设难度大,投资多,在不同时期的经济和技术水平下,分段建设能够更合理地安排资源和施工,逐步推进工程,B正确。
C、对建设资金的需求量大只是分段建设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考虑经济和技术的阶段性,C错误。
D、由图文材料可知,“林芝-拉萨段、成都-雅安段于2014年开工建设,现已建成通车”,2020年开工建设的雅安-林芝段预计2030年建成。而雅安-林芝段通过横断山脉,是川藏铁路难度最大路段,故分段建设不是按照先难后易的顺序进行的,D错误。
故答案为:B。
22.A、桥隧比高主要不是基于运输需求来决定的,运输需求更多影响线路的走向和站点设置,A错误。
B、适度超前原则强调的是在规划建设时考虑未来的发展需求,预留一定的发展空间,与桥隧比高的原因关系不大,B错误。
C、桥隧比高与发挥综合运输优势的关联较小,综合运输优势更多体现在不同运输方式的协调配合上,C错误。
D、川藏铁路在建路段地形复杂,地质条件恶劣,通过建设较高比例的桥梁和隧道,可以适应复杂的地形和地质条件,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做出的合理选择,D正确。
故答案为:D。
【答案】23.B
24.A
25.C
【知识点】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与区位因素;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的互相影响
【解析】【点评】影响交通线建设的社会经济条件:经济因素:经济因素是交通线建设的决定性因素。合理布局交通线,可以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铁路和公路国道线基本方向以直达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其通过城市时多从城市边缘通过;省道等地方性公路,则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需要为主,可以通过当地的居民点、车站、码头等。社会因素:交通线建设还需要考虑社会因素,如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的经济发展等。
23.成都、重庆作为我国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相距较近,布局多条平行交通线,旨在满足两地间庞大的交通运输需求,B正确。政府政策支持、建设资金充足、建设技术先进不是主要原因,ACD错误。
故答案为:B。
24.随着时代发展,老成渝高速无法满足交通运输需求,拓展车道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车辆的通行效率,而不是提高高速公路标准,A正确,B错误。虽然扩容也可以提升高速公路标准和形成综合运输优势,但这并不是主要目的,C、D错误。
故答案为:A。
25.采用原路扩容的模式,其优势在于能够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土地,但无法避免新增征地面积,在建设前需要勘探和设计,C正确,AB错误。由于是原路扩容,未新增交通线路,D错误。
故答案为:C。
【答案】26.A
27.B
28.C
【知识点】区域及其类型;因地制宜与区域发展
【解析】【点评】贵州省战略地位:贵州省地处西南内陆地区腹地,是西南地区交通枢纽,长江经济带重要组成部分。贵州省是全国首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也是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
26.从土地利用变化情况上看,贵州省各功能区土地利用格局及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具有明显的趋同性,如交通用地、林地、城乡建设用地均呈现增加趋势,耕地呈现减少趋势,只是在量上略有差异,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27.A、降水变化在各地区会有差异,而贵州省不同主体功能区林地变化幅度都是增加,且增加幅度接近,A错误;
B、贵州喀斯特地貌广布,生态环境脆弱,生态扶贫搬迁会使得不适合农业生产的土地撂荒,林地得到恢复,B正确;
C、贵州三类不同的主体功能区内的林地都在增加,C错误;
D、贵州生态环境脆弱,不适合发展伐木业,D错误。
故答案为:B。
28.贵州省整体社会经济处于快速发展中,耕地面积减少,但单位面积产值可能上升,A错误;耕地面积减少,林地面积增加,水土流失不会加剧,生态环境得到改善,B错误,C正确;城乡建设用地增加,城市规模不会减小,D错误。
故答案为:C。
【答案】29.D
30.A
【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
【解析】【点评】现代化海洋牧场是一种在大海上圈定牧场范围,放养鱼类、虾类、贝类等生物的现代化渔业产业模式。这种牧场与陆地上的放牧方式相似,并高度依赖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
29.受寒潮天气的影响,莱州湾封冻期长达4个月。冬季海域温度低不适于鱼类生存,鱼类被接回到养殖工厂,所以最可能是11月份开始被接回养殖工厂,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30.现代化海洋牧场的建设能够促进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生物、渔业资源),①正确;增加海产品供应量,②正确;但不能扩大市场,④错误。海水养殖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影响海洋生态环境质量,需要考虑养殖污染的排放问题,③错误。综上所述,A符合题意,BCD错误。
故答案为:A。
31.【答案】(1)人口总体分布不均匀;东部人口密度较大,西部人口密度较小;成都及周边地区人口最稠密。
(2)成都是四川省的省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较高;政府政策的支持;生活条件(教育、医疗等条件)较好;基础设施完善等。
(3)分散中心城区城市职能;缓解中心城区压力(土地、人口、交通、住房、治安等压力);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利于中心城区产业升级(利于旧城改造升级)。
【知识点】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城市空间形态及变化
【解析】【分析】(1)读四川省人口密度分布图可知,整体来看,人口总体分布不均匀。从局部来看,东部人口密度较大,西部人口密度较小。成都及周边地区人口最稠密。
(2)成都是四川省的省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地位和资源优势,能吸引更多的发展机会和资源。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有更多的产业和企业,提供丰富多样的就业岗位和较高的收入水平。政府政策的支持,如人才政策,为迁入人口提供住房、子女教育、社保等方面的优惠和保障,降低生活成本和风险。生活条件(教育、医疗等条件)较好,优质的教育资源有利于子女的成长和发展,良好的医疗条件保障居民的健康。交通、通信、水电等基础设施完善,使居民的生活更加便捷和舒适。
(3)成都市建设卫星城,能够将一些原本集中在中心城区的功能,如行政、商业、居住等,分散到卫星城,减轻中心城区的负担。减少人口过度集中,缓解土地资源紧张,降低交通拥堵,增加住房供应,改善治安状况。 降低中心城区的污染排放和生态破坏,增加绿化和公共空间,提升整体环境质量。为中心城区腾出空间和资源,促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和新兴产业的发展,推动旧城的更新和改造,提升城市品质和竞争力。
【点评】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淡水、土壤、矿产、自然灾害;(2)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事业、婚姻和家庭;(3)政治因素:政策、战争、政治变革。其中经济因素是人口迁移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
32.【答案】(1)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交通运输需求增加;交通建设资金充足,技术水平高;国家政策支持
(2)(重庆至上海沿江铁路,)运输速度更快;运输连续性更好;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更小。
(3)缩短重庆与沿海港口间的时空距离,节省运输时间,提高运输效率;完善重庆交通运输网,加强区际联系,扩大经济辐射范围;带动重庆外贸、物流等相关产业发展。
【知识点】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与区位因素;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的互相影响
【解析】【分析】(1)“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动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和规划,为通道建设提供政策保障。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具备足够的资金和技术实力支持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在铁路建设、港口运营等方面的技术不断提高,能够克服复杂的地形和工程难题。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需求增加,推动通道建设以满足市场需求。
(2)铁路运输的速度相对内河航运更快,能够缩短货物运输时间,提高运输效率。内河航运容易受到水位、气象等自然条件的限制,而铁路运输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小,运输更加稳定可靠。可以更灵活地安排运输班次,提高运输的及时性,线路相对较为直接,减少中转环节,降低货物损耗和运输成本。
(3)西部陆海新通道建成后,可以缩短重庆与沿海港口间的时空距离,节省运输时间,提高运输效率,加强与西部地区其他省市以及沿海地区的经济合作与交流。使重庆从内陆腹地走向开放前沿,提升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促进物流、金融等服务业的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交通、仓储等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提升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
【点评】交通线路建设的意义: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网,促进地区资源开发;增加就业机会;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带动基础设施和相关产业发展;巩固国防,保卫边疆,加强民族团结;促进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维持地区的稳定和繁荣等。
33.【答案】(1)(采用蔗叶捆绑,可以)减少阳光暴晒,减少病虫害,起到保鲜作用(横线部分任答一点得1分),提高甘蔗品质;(采用木桩竹竿支撑固定,)提高甘蔗抗风能力,减少大风带来的灾害损失,增加甘蔗产量。
(2)甘蔗等制糖原料丰富;制糖业历史悠久,产业基础好;劳动力充足;政策支持;市场广阔。
(3)(蔗渣、糖渣、蒸汽、飞灰等副产品以及废弃物再利用,)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消耗,降低生产成本。(利用甘蔗制糖、蔗渣造纸、制糖滤泥制水泥、糖蜜制酒精、酒精废液制复合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增加经济收入,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岗位。
【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工业发展的方向与措施
【解析】【分析】(1)蔗叶捆绑能遮挡部分阳光,避免甘蔗过度接受阳光照射,减少水分蒸发,保持甘蔗内部的水分和糖分,从而提高甘蔗的品质。蔗叶的包裹形成了一定的隔离层,减少害虫直接侵害蔗身的机会,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有利于生产出无病虫害、外观良好的甘蔗。蔗叶的包裹有助于保持甘蔗的湿度和温度,延缓甘蔗的成熟和老化过程,延长甘蔗的新鲜度和保质期。木桩竹竿的支撑固定增强了甘蔗植株的稳定性,使其在大风天气中不易倒伏或折断,减少因风灾造成的产量损失。
(2)贵港是白玉蔗的产地,甘蔗产量大,为制糖工业提供了充足且优质的原料保障。制糖业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技术和人才,形成了成熟的产业体系。当地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且成本相对较低,能够满足制糖工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政府可能对当地的制糖产业给予政策倾斜,如税收优惠、补贴等,促进其发展。糖是生活必需品,国内消费市场庞大。同时,贵港地理位置优越,便于产品的运输和销售,拓展国内外市场。
(3)通过对副产品以及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大幅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压力。例如,蔗渣用于造纸、制糖滤泥用于制水泥等,避免了这些废弃物直接进入环境造成污染。各种废弃物和能量的相互交换与衔接,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使原本可能被废弃的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减少了对新资源的需求,降低了资源消耗。比如,糖蜜制酒精、酒精废液制复合肥等过程,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延长了产业链,不再仅仅局限于初级的甘蔗制糖,而是发展出蔗渣造纸、制糖滤泥制水泥等多种高附加值的产业,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增加了经济收入。同时,产业的多元化发展也增强了地区经济的抗风险能力。完善的工业模式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了就业和居民收入的提高,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点评】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等。
1 / 1四川省凉山州安宁河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4高一下·安宁期末)人口抚养比是区域内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近年来我国人口抚养比总体持续上升,上海市上升速度较快。图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2022年人口年龄结构占比统计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2022年四个省级行政区人口抚养比最高的是
A.河南 B.西藏 C.上海 D.广东
2.人口抚养比持续上升可能出现
A.性别比例失调 B.养老负担减轻
C.教育资源紧缺 D.劳动力渐不足
3.能有效降低上海市人口抚养比的措施是
A.严格限制人口流动 B.推迟职工退休年龄
C.加大产业结构优化 D.实施鼓励生育政策
【答案】1.A
2.D
3.B
【知识点】人口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解析】【点评】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劳动力供给减少:随着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劳动年龄人口数量相对减少,这可能导致劳动力供给不足,进而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劳动力成本上升:老龄化可能导致劳动力稀缺性提高,进而推高劳动力成本,降低以低劳动力成本为核心的贸易比较优势。加大政府财政与社会保障支出压力: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政府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用于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支出,这可能导致财政压力增大。
1.分别读出0-14岁,>65岁的和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的占比,根据人口抚养比是区域内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人口抚养比最高说明劳动力占比最低,应是河南省,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2.A、人口抚养比的上升与性别比例失调在理论上没有直接联系,A错误。
B、随着老年人口抚养比的上升,劳动年龄人口需要承担更多的养老责任,B错误。
C、人口抚养比持续上升,主要是老年人口数量对,对教育资源紧缺影响较小,C错误。
D、人口抚养比持续上升,劳动年龄人口占比持续下降,会带来劳动力短缺,社会负担加重,D正确。
故答案为:D。
3.A、降低抚养比应鼓励人口(劳动力)流入上海,A错误;
B、上海市老龄人口占比高,推迟退休年龄增加劳动人口,可有效降低人口抚养比,B正确;
C、加快产业结构优化与抚养比关系不大,C错误;
D、鼓励生育会增加少年儿童比重,增加抚养比,D错误;
故答案为:B。
(2024高一下·安宁期末)“西海固”地处宁夏南部山区,年均降水量仅300mm,蒸发量却在2000mm以上,是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早在1996年,福建和宁夏启动对口扶贫协作,西海固地区的人口大规模分批次迁移至宁夏北部乡镇。为纪念闽宁合作,这座生态移民乡镇被命名为闽宁镇。图为西海固地区示意。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4.影响西海固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是
A.地貌 B.热量 C.水源 D.植被
5.影响西海固地区人口大规模分批次搬迁至闽宁镇的主导因素是
A.土壤肥沃 B.政策支持 C.经济发达 D.科技发达
6.为了保障西海固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够大幅度提高水资源承载力的措施是
A.节约用水 B.人工增雨 C.治理水污染 D.跨流域调水
【答案】4.C
5.B
6.D
【知识点】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人口合理容量
【解析】【点评】西海固地处黄土高原的干旱地区,山大沟深,年均降水量仅300毫米而蒸发量高达2000毫米以上。这里沟壑纵横,地形复杂,属于黄土丘陵地带,水源奇缺,生存条件极差,且多发生各种自然灾害。
4.据资料可知西海固降水量远小于蒸发量,因此判断水资源是人口容量的限制性因素,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5.据材料“福建和宁夏启动对口扶贫协作,西海固地区的人口分批迁移至宁夏北部乡镇。为纪念闽宁合作,这座生态移民乡镇被命名为闽宁镇”,故政策的支持是影响搬迁的主要原因,B正确,土壤肥沃、经济发达、科技发达都不是主要有因素,ACD错误。
故答案为:B。
6.大幅度提高水资源承载力的措施为跨流域调水,其他措施提高力度有限,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2024高一下·安宁期末)城乡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乡社会和经济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图为我国某县城规划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7.下列关于甲功能区布局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①一般布局在市中心 ②分布在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处
③位于城市边缘地势高的位置 ④靠近文教区,环境优美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丙功能区在该城市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向外缘移动是为了
A.促进郊区发展 B.拓展城市范围
C.降低生产成本 D.完善交通运输
9.该县城计划建设一高级住宅区,①、②、③、④四地中最合理的选址是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答案】7.A
8.C
9.D
【知识点】城市空间形态及变化;城乡规划中的主要产业布局
【解析】【点评】从大气环境保护角度考虑,工业区的布局要求合理安排工业用地的位置,以减少对居住区的污染;基本无污染的工业可布局在市区内,有污染的工业应远离城市,有大气污染的企业应布局在盛行风的上风向(或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季风气候区应布局在于盛行风垂直的对角线上;有水体污染的企业应布局在河流的下游区;在工业区与生活居住区间设置防护带等。
7.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功能区最可能是商业区,市中心通常是交通便捷、人流量大的区域,有利于商业活动的开展,吸引大量消费者,所以商业区一般布局在市中心,①正确。交通干线两侧和街角路口处交通便利,人流量大,便于商品的运输和消费者的到达,是商业区常见的布局位置,②正确。商业区一般位于城市中心或交通便利的区域,而不是城市边缘地势高的位置,③错误。商业区主要考虑的是交通和人流量,靠近文教区、环境优美不是其主要布局特点,④错误。
故答案为:A。
8.A、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虽然工业区向外缘移动可能会带动郊区发展,但这不是其主要目的,A错误。
B、拓展城市范围不是工业区向外缘移动的主要原因,B错误。
C、丙功能区位于城市边缘,地价低且处于盛行风下风向和河流下游,有铁路等交通干线通过,因此为工业区,在向外缘移动主要是为了保护环境和降低地价成本,C正确。
D、交通运输完善会吸引工业区向外缘移动,D错误。
故答案为:C。
9.A、①地靠近铁路,可能会受到噪音干扰,不太适宜建设高级住宅区,A错误。
B、②地靠近工业区,环境可能受到污染,不太适合建设高级住宅区,B错误。
C、③地位于城市中心,可能比较嘈杂,且土地价格较高,不太符合高级住宅区对环境的要求,C错误。
D、高级住宅区通常要求环境优美、交通便利、配套设施完善。④地位于盛行风上风向和河流上游,紧邻风景区,最适合发展高级住宅区,D正确。
故答案为:D。
(2024高一下·安宁期末)山西平遥古城民居(如图)有“中国古代民居四合院建筑的荟萃和宝库”之称,四合院构思精巧,院内布局紧凑,设有天井,民居的屋顶为单坡并向院内倾斜,单坡屋顶背后的高墙紧邻街道却不开窗户,且墙体是高大厚实的实墙,整个四合院形成了一个外实内静的环境。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0.平遥古城民居四合院建筑格局的主要作用是
①临街不开窗户——遮挡阳光 ②墙体高大厚实——防风防盗
③屋顶向内倾斜——防风防寒 ④院内布局紧凑——对内凝聚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⑤
11.四合院内设置天井的主要寓意可能是
A.四水归堂,聚财聚气 B.四方平安,颗粒归仓
C.对称分布,如意吉祥 D.山环水绕,曲径通幽
【答案】10.C
11.A
【知识点】地域文化对城乡景观的影响;聚落的形成与发展
【解析】【点评】中国民居是各地居民自己设计建造的具有一定代表性、富有地方特色的民家住宅。在中国的民居中,最具特点的民居有北京四合院、西北黄土高原的窑洞、安徽的古民居、福建和广东等地的客家土楼、蒙古的蒙古包等。
10.临街不开窗户可防风沙及提高安全系数,北方民居冬季需要采光,遮挡阳光不是本意,故①错误;高大厚实的墙体可防风沙和防盗,合理,②正确;屋顶内倾是为了收集雨水,与防风沙防寒无关,故③错误;院内布局紧凑,利于对内凝聚,④正确。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ABD错误。
故答案为:C。
11.读图可知,山西大院有多个建筑物组合而成,占地面积较大,建设成本较高,多由当地商人所建。建筑中天井可以汇聚院落四方水流,表达了商人“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心态,具有聚财聚气的寓意,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2024高一下·安宁期末)安集海镇位于天山支脉,安集海辣椒品质优良,是该地区的特产。目前安集海镇农户销售辣椒渠道以自行销售(卖给前来收购的个人与企业)为主,农户的收益较低。下图示意安集镇位置。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2.安集海镇种植辣椒的限制因素为
A.光照 B.热量 C.水源 D.地形
13.为了增加农户收益,以下措施最合适的是
A.拓宽销售渠道 B.延长销售时间
C.提升辣椒质量 D.提高辣椒定价
【答案】12.C
13.A
【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农业发展的方向与措施
【解析】【点评】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有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土地价格、资金、管理、冷藏、保鲜技术、良种、化肥、机械。
12.A、安集海镇位于天山支脉,一般来说光照条件较为充足,光照不是种植辣椒的限制因素,A错误。
B、天山地区夏季光照好,热量充足,热量不是种植辣椒的限制因素,B错误。
C、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往往是农业生产的关键限制因素,安集海镇位于天山支脉,降水较少,水源相对匮乏,故水源是安集海镇种植辣椒的限制因素,C正确。
D、由图可知,安集海镇位于山麓地带,等高线稀疏,属于山麓冲积扇地形,故地形对种植辣椒的影响较小,不能成为限制因素,D错误。
故答案为:C。
13.A、目前农户销售辣椒渠道以自行销售为主,收益较低。拓宽销售渠道可以增加市场覆盖范围,提高销售量和销售价格,从而增加农户收益,A正确。
B、延长销售时间可能会增加存储成本和风险,不一定能有效提高收益,B错误。
C、虽然提升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有助于销售,但在现有质量已较好的情况下,单纯提升质量对增加农户收益的效果不如拓宽销售渠道效果明显,C错误。
D、如果没有相应的市场需求和竞争力支持,单方面提高定价可能导致销售困难,反而不利于增加收益,D错误。
故答案为:A。
(2024高一下·安宁期末)新汉堡是巴西南部一座城市,始建于1832年。19世纪60年代,新汉堡有了第一批制鞋厂和制鞋机器厂。后来制鞋业蔓延到周边18个城镇,构成面积近1400平方千米的“希诺斯鞋谷”,繁衍了约1700家与制鞋有关的工厂和机构,图为巴西“希诺斯鞋谷”的产业联系示意。新汉堡因此被称为“巴西鞋业之都”。2015年,巴西某著名奢侈高跟鞋品牌在“希诺斯鞋谷”开设了一家工厂。接着,其他一些外国公司相继在“希诺斯鞋谷”设厂。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4.制革厂、化工厂和鞋类部件工厂等在新汉堡集聚,可以节省
①劳动力成本 ②市场营销成本 ③运输成本 ④设备成本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5.行业协会和技术咨询等机构的入驻,有利于皮鞋制造企业
A.降低运输成本 B.增加产品产量
C.促进技术创新 D.增加居民就业
16.巴西某著名奢侈高跟鞋品牌及其他一些外国公司相继在“希诺斯鞋谷”设厂考虑的主要条件是
A.劳动力价格低 B.政府政策支持
C.生产协作条件好 D.销售市场广阔
【答案】14.B
15.C
16.C
【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工业集聚
【解析】【点评】工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地理位置、土地、水源、原料、燃料、市场、交通、劳动力、农业基础、技术、政策、个人偏好、工业惯性、社会协作条件、国防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历史条件等。
14.制革厂、化工厂和鞋类部件工厂与皮鞋制造公司有明显的工序联系,具有工序联系的厂集聚可以节约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降低运输成本;加强企业间的交流协作,降低市场营销成本,②③正确。工厂生产所需的劳动力和设备等与集聚关系不大,①④错误。
故答案为:B。
15.A、行业协会和技术咨询等机构的入驻,主要提供的是行业信息、技术支持等服务,不能降低运输成本,A错误;
B、这些机构主要不是直接作用于生产环节,对增加产品产量的影响相对较小,B错误。
C、行业协会和技术咨询等机构的入驻,能够对制鞋及相关企业进行监管和引导,提供技术支持,进而促进技术创新,C正确。
D、行业协会和技术咨询等机构本身提供的就业岗位相对有限,对于增加居民就业的直接作用不大,D错误。
故答案为:C。
16.A、对于奢侈高跟鞋品牌和外国公司来说,劳动力成本往往不是其首要考虑的因素,因为高端品牌更注重品质和技术,A错误。
B、政府政策支持不是主要因素,B错误。
C、由材料可知“希诺斯鞋谷”集聚了大量制鞋相关企业,因此巴西某著名奢侈高跟鞋品牌及其他一些外国公司相继在“希诺斯鞋谷”设厂考虑的主要条件是生产协作条件好,C正确。
D、巴西本身的市场规模相对有限,且对于奢侈品牌来说,全球市场更为重要,生产协作条件对于产品的生产和供应更为关键,D错误。
故答案为:C。
(2024高一下·安宁期末)汽车后市场是汽车销售以后消费者围绕汽车使用到最终出售或报废回收各环节所产生的一切交易和服务活动。2022年中国汽车后市场行业规模达1.21万亿元。预计未来汽车后市场行业规模将进一步增长。T公司通过打造由车主、供应商以及汽车服务门店等组成的汽车服务平台,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实现用户线上下单,线下服务触达,提供轮胎、底盘等零部件更换以及汽车清洁、保养、维修、美容等汽车服务。T公司积极进入新能源汽车市场,截至2022年,已完成约2万份电池维修保养订单。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7.下列行业属于汽车后市场的是
①汽车保险 ②汽车制造 ③二手车交易 ④汽车租赁 ⑤汽车零部件生产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④
18.汽车后市场行业规模不断扩大的主导因素是
A.汽车产销量持续增长 B.汽车养护需求增加
C.二手车交易市场活跃 D.汽车车龄持续增长
19.T公司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模式的形成,主要得益于
A.居民消费水平提高 B.网络信息技术发展
C.居民消费偏好变化 D.新能源车企的出现
【答案】17.D
18.A
19.B
【知识点】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解析】【点评】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很多,不同的工业部门所要考虑的因素是不同的,有原料指向型、市场指向型、动力指向型、劳动力指向型和技术指向型等。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土地、水源、原料、运输、劳动力、市场、动力、地理位置、政府政策等。工业区因素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不同地区对区位因素的依赖度会发生明显的改变。
17.根据材料“汽车后市场是汽车销售以后消费者围绕汽车使用到最终出售或报废回收各环节所产生的一切交易和服务活动。”可知汽车保险、二手车交易、汽车租赁属于汽车销售之后的交易和服务活动,①③④正确。汽车制造和汽车零部件生产应该属于汽车销售之前的行业,②⑤错误。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ABC错误。
故答案为:D。
18.汽车后市场主要是汽车销售以后消费者围绕汽车产生的一切交易和服务活动行业,汽车的销售量是影响其规模的主导因素,A正确。汽车养护需求增加、二手车交易市场活跃、汽车车龄持续增长都是汽车产销量持续增长所引起的,BCD错误。
故答案为:A。
19.T公司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模式实现用户线上下单,线下服务触达,需要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作为支持,B正确;线上线下服务模式的出现使得居民的消费偏好发生变化,注意因果关系,C错误;消费水平与新能源车企的出现与线上线下服务模式的出现关系不大,AD错误。
故答案为:B。
(2024高一下·安宁期末)正在建设中的川藏铁路,东起成都,向西经雅安、康定、昌都、林芝、山南到拉萨。川藏铁路分为三段,林芝-拉萨段、成都-雅安段于2014年开工建设,现已建成通车,2020年开工建设的雅安-林芝段预计2030年建成。图为川藏铁路分布示意。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0.川藏铁路线“拐大弯”途径西藏昌都旨在
A.节省投资建设成本 B.避开山区高山峡谷
C.照顾沿线人口重镇 D.缩短交通线路里程
21.川藏铁路分段建设,体现了交通建设
A.对各种自然障碍的克服 B.与经济和技术水平相适应
C.对建设资金的需求量大 D.先难后易分步推进的策略
22.川藏铁路在建路段桥隧比高,所体现的交通运输布局一般原则是
A.依据交通运输需求 B.适度超前
C.发挥综合运输优势 D.因地制宜
【答案】20.C
21.B
22.D
【知识点】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与区位因素;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的互相影响
【解析】【点评】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区位因素:(1)经济因素--决定性因素。(2)社会因素--主要因素。(3)技术因素--保障性因素。(4)自然因素--限制性因素。按照布局的原则,综合分析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指标和适用范围,在合理确定交通运输需求量的基础上。
20.A、“拐大弯”通常会增加线路长度,从而增加建设成本,而不是节省成本,A错误。
B、避开高山峡谷,线路应该更倾向于选择较为直线的、地形相对平缓的路径,而不是拐大弯,B错误。
C、途径昌都这样的人口重镇,可以更好地满足当地居民的出行需求,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C正确。
D、拐大弯会使线路里程增加,而不是缩短,D错误。
故答案为:C。
21.A、分段建设并非主要体现对自然障碍的克服方式,而是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结果,A错误。
B、由于川藏铁路建设难度大,投资多,在不同时期的经济和技术水平下,分段建设能够更合理地安排资源和施工,逐步推进工程,B正确。
C、对建设资金的需求量大只是分段建设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考虑经济和技术的阶段性,C错误。
D、由图文材料可知,“林芝-拉萨段、成都-雅安段于2014年开工建设,现已建成通车”,2020年开工建设的雅安-林芝段预计2030年建成。而雅安-林芝段通过横断山脉,是川藏铁路难度最大路段,故分段建设不是按照先难后易的顺序进行的,D错误。
故答案为:B。
22.A、桥隧比高主要不是基于运输需求来决定的,运输需求更多影响线路的走向和站点设置,A错误。
B、适度超前原则强调的是在规划建设时考虑未来的发展需求,预留一定的发展空间,与桥隧比高的原因关系不大,B错误。
C、桥隧比高与发挥综合运输优势的关联较小,综合运输优势更多体现在不同运输方式的协调配合上,C错误。
D、川藏铁路在建路段地形复杂,地质条件恶劣,通过建设较高比例的桥梁和隧道,可以适应复杂的地形和地质条件,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做出的合理选择,D正确。
故答案为:D。
(2024高一下·安宁期末)成渝两地之间虽有成渝高速、成遂渝高速、成安渝高速等多条平行走向高速公路,但已经无法满足当下的发展需要。2023年,已通车近30年的成渝高速正式启动扩容项目。根据规划,将采用“原路扩容+新建复线”的形式建设,扩容施工后,将从双向四车道提升至双向八车道,设计时速从60公里提升至120公里。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3.成渝两地间有多条平行走向高速公路,主要原因是两地
A.政府政策支持 B.运输需求量大
C.建设资金充足 D.建设技术先进
24.成渝高速扩容为双向八车道,其主要目的是
A.提高车辆通行效率 B.提升高速公路标准
C.构建立体运输网络 D.形成综合运输优势
25.相比新建,采用“原路扩容”建设模式的优势在于
A.避免新增征地面积 B.省去勘探设计环节
C.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D.增大交通线路密度
【答案】23.B
24.A
25.C
【知识点】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与区位因素;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的互相影响
【解析】【点评】影响交通线建设的社会经济条件:经济因素:经济因素是交通线建设的决定性因素。合理布局交通线,可以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铁路和公路国道线基本方向以直达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其通过城市时多从城市边缘通过;省道等地方性公路,则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需要为主,可以通过当地的居民点、车站、码头等。社会因素:交通线建设还需要考虑社会因素,如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的经济发展等。
23.成都、重庆作为我国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相距较近,布局多条平行交通线,旨在满足两地间庞大的交通运输需求,B正确。政府政策支持、建设资金充足、建设技术先进不是主要原因,ACD错误。
故答案为:B。
24.随着时代发展,老成渝高速无法满足交通运输需求,拓展车道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车辆的通行效率,而不是提高高速公路标准,A正确,B错误。虽然扩容也可以提升高速公路标准和形成综合运输优势,但这并不是主要目的,C、D错误。
故答案为:A。
25.采用原路扩容的模式,其优势在于能够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土地,但无法避免新增征地面积,在建设前需要勘探和设计,C正确,AB错误。由于是原路扩容,未新增交通线路,D错误。
故答案为:C。
(2024高一下·安宁期末)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是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其主体功能区分为重点开发区、农业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三大类。近年来,贵州省社会经济快速发展,2009—2018年,GDP增速连续10年居全国前三,贫困人口不断减少。下表示意2009—2018 年贵州省不同主体功能区各类用地变化(单位:%)。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6.2009—2018年,贵州省不同主体功能区土地利用变化具有明显的
A.趋同性 B.周期性 C.波动性 D.突变性
27.导致贵州省林地面积增加的原因最可能是
A.全省降水增加 B.易地扶贫搬迁
C.主体功能规划 D.伐木产业发展
28.贵州省不同主体功能区各地类变化会使得
A.农业产值下降 B.水土流失加剧
C.生态环境改善 D.城市规模减小
【答案】26.A
27.B
28.C
【知识点】区域及其类型;因地制宜与区域发展
【解析】【点评】贵州省战略地位:贵州省地处西南内陆地区腹地,是西南地区交通枢纽,长江经济带重要组成部分。贵州省是全国首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也是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
26.从土地利用变化情况上看,贵州省各功能区土地利用格局及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具有明显的趋同性,如交通用地、林地、城乡建设用地均呈现增加趋势,耕地呈现减少趋势,只是在量上略有差异,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27.A、降水变化在各地区会有差异,而贵州省不同主体功能区林地变化幅度都是增加,且增加幅度接近,A错误;
B、贵州喀斯特地貌广布,生态环境脆弱,生态扶贫搬迁会使得不适合农业生产的土地撂荒,林地得到恢复,B正确;
C、贵州三类不同的主体功能区内的林地都在增加,C错误;
D、贵州生态环境脆弱,不适合发展伐木业,D错误。
故答案为:B。
28.贵州省整体社会经济处于快速发展中,耕地面积减少,但单位面积产值可能上升,A错误;耕地面积减少,林地面积增加,水土流失不会加剧,生态环境得到改善,B错误,C正确;城乡建设用地增加,城市规模不会减小,D错误。
故答案为:C。
(2024高一下·安宁期末)莱州湾是我国渤海三大海湾之一,受寒潮天气的影响,莱州湾封冻期长达4个月。在这里,“陆海接力”的养殖模式可实现名贵鱼种的高效健康养殖,并已在全国示范推广。某公司养殖的鱼类在陆地上的养殖工厂生长到一定尺寸后,转移到离岸10公里的海洋牧场平台“蓝钻1号”的大型管桩养殖围栏里,在这里生长6个月后又被接回到养殖工厂。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9.“陆海接力”养殖模式下,鱼类开始被接回到养殖工厂的月份可能是
A.2月 B.6月 C.9月 D.11月
30.现代化海洋牧场的建设能够
①促进海洋资源开发利用 ②增加海产品供应
③提升海洋生态环境质量 ④扩大海产品市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29.D
30.A
【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
【解析】【点评】现代化海洋牧场是一种在大海上圈定牧场范围,放养鱼类、虾类、贝类等生物的现代化渔业产业模式。这种牧场与陆地上的放牧方式相似,并高度依赖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
29.受寒潮天气的影响,莱州湾封冻期长达4个月。冬季海域温度低不适于鱼类生存,鱼类被接回到养殖工厂,所以最可能是11月份开始被接回养殖工厂,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30.现代化海洋牧场的建设能够促进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生物、渔业资源),①正确;增加海产品供应量,②正确;但不能扩大市场,④错误。海水养殖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影响海洋生态环境质量,需要考虑养殖污染的排放问题,③错误。综上所述,A符合题意,BCD错误。
故答案为: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31.(2024高一下·安宁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四川省常住人口8368.0万人,比上一年末减少了6万人。与四川省整体人口减少形成对比,近年来成都人口持续增长,政府连续多年颁布人才政策,吸引了四川省内各地区大量人口迁入,目前成都市常住人口已达到2140.3万人,相较于2022年末增加了13.5万人。成都作为西南地区超大城市,为缓解城镇建设中出现的“大城市病”,在城区周边布局建设了8个卫星城,这些卫星城和中心城区形成一体化发展格局,共同构建10分钟公共服务圈。图1为四川省人口密度分布图,图2为成都市卫星城分布示意图。
图1 图2
(1)描述四川省人口空间分布特征。
(2)简述成都市吸引四川省内人口迁入的因素。
(3)指出成都市建设卫星城对中心城区具有哪些积极意义。
【答案】(1)人口总体分布不均匀;东部人口密度较大,西部人口密度较小;成都及周边地区人口最稠密。
(2)成都是四川省的省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较高;政府政策的支持;生活条件(教育、医疗等条件)较好;基础设施完善等。
(3)分散中心城区城市职能;缓解中心城区压力(土地、人口、交通、住房、治安等压力);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利于中心城区产业升级(利于旧城改造升级)。
【知识点】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城市空间形态及变化
【解析】【分析】(1)读四川省人口密度分布图可知,整体来看,人口总体分布不均匀。从局部来看,东部人口密度较大,西部人口密度较小。成都及周边地区人口最稠密。
(2)成都是四川省的省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地位和资源优势,能吸引更多的发展机会和资源。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有更多的产业和企业,提供丰富多样的就业岗位和较高的收入水平。政府政策的支持,如人才政策,为迁入人口提供住房、子女教育、社保等方面的优惠和保障,降低生活成本和风险。生活条件(教育、医疗等条件)较好,优质的教育资源有利于子女的成长和发展,良好的医疗条件保障居民的健康。交通、通信、水电等基础设施完善,使居民的生活更加便捷和舒适。
(3)成都市建设卫星城,能够将一些原本集中在中心城区的功能,如行政、商业、居住等,分散到卫星城,减轻中心城区的负担。减少人口过度集中,缓解土地资源紧张,降低交通拥堵,增加住房供应,改善治安状况。 降低中心城区的污染排放和生态破坏,增加绿化和公共空间,提升整体环境质量。为中心城区腾出空间和资源,促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和新兴产业的发展,推动旧城的更新和改造,提升城市品质和竞争力。
【点评】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淡水、土壤、矿产、自然灾害;(2)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事业、婚姻和家庭;(3)政治因素:政策、战争、政治变革。其中经济因素是人口迁移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
32.(2024高一下·安宁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重庆发展迅速。重庆是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汽车产业链完善,重庆区县特色农产品产量大。然而,不靠海、不沿边的地理位置长期限制着重庆外贸的发展。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动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成都至广西钦州港、北海港等港口的铁路开通。钦州港成为海陆联运枢纽,火车与轮船无缝衔接。“重庆产”笔记本、“重庆造”汽车、重庆奉节脐橙等乘着一列列火车发往世界各地,重庆等西部省市从内陆腹地走向开放前沿。图为我国西部陆海新通道示意图。
(1)简述近年来我国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有利条件。
(2)与长江内河航运相比,指出重庆至上海铁路运输(沿江通道)的优势。
(3)说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成后对重庆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
【答案】(1)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交通运输需求增加;交通建设资金充足,技术水平高;国家政策支持
(2)(重庆至上海沿江铁路,)运输速度更快;运输连续性更好;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更小。
(3)缩短重庆与沿海港口间的时空距离,节省运输时间,提高运输效率;完善重庆交通运输网,加强区际联系,扩大经济辐射范围;带动重庆外贸、物流等相关产业发展。
【知识点】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与区位因素;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的互相影响
【解析】【分析】(1)“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动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和规划,为通道建设提供政策保障。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具备足够的资金和技术实力支持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在铁路建设、港口运营等方面的技术不断提高,能够克服复杂的地形和工程难题。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需求增加,推动通道建设以满足市场需求。
(2)铁路运输的速度相对内河航运更快,能够缩短货物运输时间,提高运输效率。内河航运容易受到水位、气象等自然条件的限制,而铁路运输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小,运输更加稳定可靠。可以更灵活地安排运输班次,提高运输的及时性,线路相对较为直接,减少中转环节,降低货物损耗和运输成本。
(3)西部陆海新通道建成后,可以缩短重庆与沿海港口间的时空距离,节省运输时间,提高运输效率,加强与西部地区其他省市以及沿海地区的经济合作与交流。使重庆从内陆腹地走向开放前沿,提升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促进物流、金融等服务业的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交通、仓储等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提升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
【点评】交通线路建设的意义: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网,促进地区资源开发;增加就业机会;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带动基础设施和相关产业发展;巩固国防,保卫边疆,加强民族团结;促进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维持地区的稳定和繁荣等。
33.(2024高一下·安宁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玉蔗是我国广西贵港的传统名优地方农产品。村民采用传统而独特的“扎束种植”方式,将八棵甘蔗苗种于一土穴,及长一米左右,用植株原生叶片把蔗身从下至上扎捆封闭,成捆培植,并用木桩竹竿支撑固定。此法包裹的甘蔗因蔗皮白嫩、肉质鲜美脆甜而得名白玉蔗,是水果型甘蔗中的珍品。图1为白玉蔗生产景观图。
广西贵港市制糖业历史悠久,为贵港市的经济发展作出了特殊的贡献。广西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园区是我国首个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以某股份有限公司为核心,整合甘蔗制糖、蔗渣造纸、制糖滤泥制水泥、糖蜜制酒精、酒精废液制复合肥还蔗田5个系统,通过副产品以及废弃物和能量的相互交换和衔接,形成了完善的闭合工业模式,如图2所示。
图1 图2
(1)推测广西贵港白玉蔗种植采用传统而独特“扎束种植”方式的原因。
(2)简述广西贵港发展制糖工业的区位优势。
(3)从绿色经济的角度,说明广西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园区工业模式的效益。
【答案】(1)(采用蔗叶捆绑,可以)减少阳光暴晒,减少病虫害,起到保鲜作用(横线部分任答一点得1分),提高甘蔗品质;(采用木桩竹竿支撑固定,)提高甘蔗抗风能力,减少大风带来的灾害损失,增加甘蔗产量。
(2)甘蔗等制糖原料丰富;制糖业历史悠久,产业基础好;劳动力充足;政策支持;市场广阔。
(3)(蔗渣、糖渣、蒸汽、飞灰等副产品以及废弃物再利用,)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消耗,降低生产成本。(利用甘蔗制糖、蔗渣造纸、制糖滤泥制水泥、糖蜜制酒精、酒精废液制复合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增加经济收入,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岗位。
【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工业发展的方向与措施
【解析】【分析】(1)蔗叶捆绑能遮挡部分阳光,避免甘蔗过度接受阳光照射,减少水分蒸发,保持甘蔗内部的水分和糖分,从而提高甘蔗的品质。蔗叶的包裹形成了一定的隔离层,减少害虫直接侵害蔗身的机会,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有利于生产出无病虫害、外观良好的甘蔗。蔗叶的包裹有助于保持甘蔗的湿度和温度,延缓甘蔗的成熟和老化过程,延长甘蔗的新鲜度和保质期。木桩竹竿的支撑固定增强了甘蔗植株的稳定性,使其在大风天气中不易倒伏或折断,减少因风灾造成的产量损失。
(2)贵港是白玉蔗的产地,甘蔗产量大,为制糖工业提供了充足且优质的原料保障。制糖业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技术和人才,形成了成熟的产业体系。当地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且成本相对较低,能够满足制糖工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政府可能对当地的制糖产业给予政策倾斜,如税收优惠、补贴等,促进其发展。糖是生活必需品,国内消费市场庞大。同时,贵港地理位置优越,便于产品的运输和销售,拓展国内外市场。
(3)通过对副产品以及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大幅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压力。例如,蔗渣用于造纸、制糖滤泥用于制水泥等,避免了这些废弃物直接进入环境造成污染。各种废弃物和能量的相互交换与衔接,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使原本可能被废弃的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减少了对新资源的需求,降低了资源消耗。比如,糖蜜制酒精、酒精废液制复合肥等过程,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延长了产业链,不再仅仅局限于初级的甘蔗制糖,而是发展出蔗渣造纸、制糖滤泥制水泥等多种高附加值的产业,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增加了经济收入。同时,产业的多元化发展也增强了地区经济的抗风险能力。完善的工业模式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了就业和居民收入的提高,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点评】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等。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