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七单元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课件 学案 视频音频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七单元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课件 学案 视频音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12-27 11:59:36

文档简介

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贡献。
2、重点:建国初期的科技发展成就、载人航天技术、袁隆平与杂交水稻、计算机和生物技术的发展。
3、难点:科技的发展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二、课前知识梳理: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时间
成就
地位或意义
核技术
1964年
加强国防力量,打破美苏核垄断,提高中国国际地位。
1964年
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1991年1994年
大亚湾、秦山核电站
航天技术
1970年
世界第五、航天时代
2003年
世界第三个
生物技术
1965年
1973年
20世纪末
唯一的发展中国家
计算机
技术
1983年
居世界前列,加速了国家信息化发展
1993年
银河——II号
三、问题探究:
建国以来取得重大科技成就的原因?
参考资料:
材料一: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写道:“欧洲在16世纪以后,就诞生出近代科学。而中国在16—18世纪却没有产生近代科学,整个近代时期中国的科学技术严重落后于西方。”而新中国成立以后,却先后在原子能、火箭等领域取得了巨大的突破。
材料二:1978年,召开全国科学大会,制订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0世纪80年代中期,根据世界高科技发展趋势,……中国高科技发展计划制定出来并全面展开。……这项计划被称为“863计划”。“863计划”与后来的“星火计划”推动了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目前,在原子能、航天、高能物理、生物、计算机技术等方面,中国已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材料三:20世纪中期以后,以航天技术、原子能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的世界第三次科技革命到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为适应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自力更生,取得“两弹一星”的重大成就。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学技术事业有了进一步发展,中国在航天技术和运载火箭技术方面都已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四、习题训练
1.日本《每日新闻》2009年5月9日援引美国方面解密资料称,1967年8月,在美国要把小笠原基地返还日本前夕,日美防卫高层在东京举行秘密会谈,协商美国若与中国发生核战争,将把核武器带入小笠原,让核武器基地化,日本方面对此将给予配合。日美当时采取这一措施的依据是(  )
A.中国成功爆炸了原子弹、氢弹 B.古巴发生了导弹危机
C.《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 D.欧洲建立了共同体
2.2012年3月,袁隆平提到:“今年的目标是向亩产1000公斤迈进,这虽然很不容易,但像矮子爬楼梯,一步一步走。”由袁隆平选育的杂交水稻在国际上被称为世界“第二次绿色革命”,主要原因是
A.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 B.有助于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
C.世界上许多国家引进杂交水稻 D.袁隆平推广杂交水稻成果显著
3.1958年,在军委扩大会议上,毛泽东说:“原子弹就是那么大的东西。没有那个东西,人家就说你不算数。”张爱萍将军说:“再穷,我们也要有一根打狗棍。”文中的“人家”和“狗”主要是指 ( )
A.占据和控制台湾的国民党反动当局 B.阻挠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势力
C.垄断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超级大国 D.死灰复燃的日本军国主义势力
4.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五个时期的科技发展情况(科技成果)曲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一五”计划促进了①时期的科技发展
B.“两弹一星”成果是在②时期取得的
C.“文革”使④时期内没有取得任何科技成就
D.杂交水稻是在⑤时期取得的重大成果
5.2012年6月16日,中国“神舟9号”飞船顺利升空,并在18日14时左右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这是中国实施的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也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的又一次进步。中国航天时代开始的标志是(  )
A.原子弹爆炸 B.“东方红一号” C.“天宫一号” D.“神舟5号”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据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一书统计,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基本的发明创造,几乎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如下表:
年代
科技发明(件)
中国
世界其他国家

百分比

百分比
公元l-400年
45
28
62%
17
38%
公元40l-1000年
45
32
71%
13
29%
公元100l-1500年
67
38
57%
29
43%
公元150l-1840年
472
19
4%
453
96%
材料二:英国著名科技史学家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写道:“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中国曾保持令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技术水平,那时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这一点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证明。”?
材料三:开国元勋毛泽东说,“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材料四:二战后,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为支柱的一系列高新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和飞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人类的生活。科学技术日益渗透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活跃的因素。并且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本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
——江泽民《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序言(1994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公元1001—1500年期间,中国取得哪些“令西方望尘莫及”的科技成果?
(2)材料三中毛泽东的愿望是哪一年实现的?(1分)根据当时的形势分析中国迫切需要原子弹的原因。
(3)根据材料四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科技的发展有何新特点?(2分)为此,党和政府作出了怎样的战略决策?
课件39张PPT。我国科技发展经过怎样的历程? 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曾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世界领先;
自1840年以后,近代中国科技远远落后于西方先进水平;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现代科技事业得到较全面的发展。温故知新中国梦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学习目标: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贡献。强国梦—中国梦 “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他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航天之父”。感动中国之钱学森赫鲁晓夫和美国总统
肯尼迪的较量(漫画)美军入侵朝鲜的同时,还悍然出动第七舰队入侵我国台湾海峡。①美苏争霸,局势紧张②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中国新中国为什么要研制“两弹一星”?1969年3月,中、苏两国军队先后在珍宝岛发生了三次武装冲突。勃列日涅夫竟打算“一劳永逸地消除中国威胁”,准备用中程导弹对中国的军事政治目标实施“外科手术式核打击”。③60年代中苏关系急剧恶化④打破核垄断,加强国防成就:强国梦——“两弹一星” 2、概念: 1、背景: 3、成果:①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成就:强国梦——“两弹一星” 2、概念: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1、背景: 3、成果:①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②1964年:第一枚中近程导弹发射成功成就:强国梦——“两弹一星” 2、概念: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1、背景: 3、成果:①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②1964年:第一枚中近程导弹发射成功③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从卫星上发送出了清晰洪亮的《东方红》乐曲,这表示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我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学思之窗:
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
你怎样理解邓小平的这段话?(“两弹一星”的影响)“两弹一星”的影响:
加强了国防力量,创造了安定的环境;
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促进了生产力的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防御。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秦山核电站内部大亚湾核电站2、1999年起:“神舟”号飞船4次无人飞行成功3、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发射成功4、2005年10月9日:“神舟六号”发射成功1、1992年:政府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决策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2003年10月15日, “神舟”五号成功发射, 16日顺利返回。2、1999年起:“神舟”号飞船4次无人飞行成功3、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发射成功4、2005年10月9日:“神舟六号”发射成功1、1992年:政府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决策2005年10月12日, 中国“神舟六号”升空, 17日顺利返回。2、1999年起:“神舟”号飞船4次无人飞行成功3、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发射成功4、2005年10月9日:“神舟六号”发射成功1、1992年:政府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决策5、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发射成功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神舟七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 “航天英雄” 翟志刚中国"太空行走"第一人。 2、1999年起:“神舟”号飞船4次无人飞行成功3、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发射成功4、2005年10月9日:“神舟六号”发射成功1、1992年:政府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决策5、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发射成功6、2011年11月1日:“神舟八号”发射成功神八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2、1999年起:“神舟”号飞船4次无人飞行成功3、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发射成功4、2005年10月9日:“神舟六号”发射成功1、1992年:政府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决策5、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发射成功6、2011年11月1日:“神舟八号”发射成功7、2012年6月16日:“神舟九号”发射成功中国首位女宇航员—刘洋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感动中国之袁隆平
中国工程院院士,1973年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号”,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生物梦——中国梦2001年袁隆平获得我国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生物梦——中国梦 今天中国水稻种植面积中,约有一半是采用袁隆平培育的杂交产品,每年生产的稻谷可以多养活6000多万人。2004年,袁隆平领导的超级杂交稻项目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在育种方面提前一年实现了大面积亩产超过800公斤的目标,这意味着每年又可以多养活7500万人。 ——新华社 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中国首次实现。人工牛胰岛素的合成,标志着人类在认识生命、探索生命奥秘的征途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第二年,瑞典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化学组主席专程来到中国,研究评选有关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中国科学家获奖事宜。由于人工合成牛胰岛素是我国众多科学家集体研究的成果,不符合该奖授奖对象最多为三人的规则,因此,中国科学家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生物梦生物梦—中国梦 作为迄今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工程,人类基因组的“工作草图”已绘制完毕,并向全世界公布。中国在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占据了1%的份额。 在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宽敞明亮的机房里,矗立着一个红黄两色相间的大机柜。这就是我国自行设计和研制的第一台每秒运算速度达亿次的巨型计算机———“银河—I号”。它的诞生,使我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第三个能独立设计和研制巨型计算机的国家。加速了国家信息化发展。超算梦——中国梦 2009年“天河一号”研制成功,并于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安装使用,这是中国首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使用由中国自行研发的“龙”芯片,也使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能够自主研制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的国家。
超算梦——中国梦 2014年6月23日公布的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榜单中,中国“天河二号”以比第二名美国“泰坦”快近一倍的速度连续第三次获得冠军,峰值计算速度每秒5.49亿亿次。全球最快的超级计算机
知识梳理回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1965生物技术
197320世纪末1983计算机技术19931970航天技术1964核技术20031991-19941964地位、意义成就时间银河——II号 加强国防力量,打破美苏核垄断,提高中国国际地位。 大亚湾、秦山核电站世界第五、航天时代居世界前列,加速了国家信息化发展唯一的发展中国家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世界第三个 问题探究:建国以来取得重大科技成就的原因1、国家独立、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前提2、党和政府的重视和正确决策——保障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5、科技工作者的努力4、改革开放,经济实力增强——经济基础中国梦少年中国说——梁启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
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我国20世纪6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尖端科学技术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是(  )
 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籼型杂交水稻育成 ③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④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习题训练:D 一个2001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一位2004年感动中国当选人物,人们形容他“一个人干了两亿人的活”,这是因为他(  )
  A.研制原子弹爆炸成功
  B.研制出“银河一号”巨型计算机
  C.培育出杂交水稻
  D.推动载人航天事业发展 习题训练:C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