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课件(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课件(共2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5.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7-14 16:26: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课程标准】通过了解两次世界大战,理解20世纪上半期国际秩序的变动。
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教学重难点:
重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难点:战后建立的国际秩序
学习目标:
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2.一战的进程?
3.一战后国际秩序的评价?
问题探究:
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性质、影响?
2.一战的主要战役及其地位?
3.战后国际秩序的评价?
国家 英 德 法 美
1870—1913年工业增长倍数 1.3 4.6 1.9 8.1
1913年工业产量居世界位次 3 2 4 1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1 4 2 5
我们无意将任何人推入阴影,但是我们也要为自己要求阳光下的地盘……我们不能容忍任何外国向我们说道:“怎么办?世界已分割完!”
——德国外交部长标洛
◎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世界示意图(1914年)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主要原因:主要资本主义大国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尖锐
德国
英国
法国
争夺殖民地
领土争端+北非殖民地
俄国
因贸易摩擦关系恶化
奥匈帝国
火药桶
巴尔干半岛问题
意大利
北非殖民地争夺
三国同盟
(1882)
三国协约
(1907)
军事:欧洲形成两大敌对军事集团,竞相扩军备战
1914年6月,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偕夫人到波斯尼亚检阅军事演习。演习以塞尔维亚为假想敌人,引起塞尔维亚人极大愤怒。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枪杀。
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2.主要原因: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大国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掀起新的瓜分世界的狂潮;
3.军事对峙:欧洲形成两大敌对军事集团,竞相扩军备战;
4.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1914.7.28
8.1
8.3
8.4
8.6
8.10
8.12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日、美、中等三十三国先后参战
德国对俄宣战
德国向法国宣战
英法向德国宣战
英、法向奥匈帝国宣战
奥匈帝国对俄宣战
法对奥匈帝国宣战
地区性战争
欧洲战争
世界大战
①客观性:20世纪初的世界已基本上形成一个整体,各国联系日益加强,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
②可能性:生产力迅速发展和科技飞速进步,为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技术基础,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形成世界大战。
③现实性:完成工业革命的各国,争夺殖民地的斗争影响其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进而影响整个世界。
思考: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为何能够演变为世界性战争?
思考:这是一场什么性质的战争?
是列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的帝国主义之战
从定义上看
是指帝国主义国家间进行的非正义战争
从起因上看
是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殖民地而发动的
从进程来看
战争长期且残酷,具有侵略性
从结果来看
战胜国对战败国进行瓜分掠夺,巴黎和会是分赃会议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一)起止时间:
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
(二)三条战线:
东线:俄←→德奥匈
西线:英法←→德(决定)
南线:塞尔维亚、俄←→奥匈
1905年施里芬计划:避免两线作战,迅速决战,6个月内击败法国。随后调头去打败俄国。力争3-4个月结束战争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战争阶段 时间 战线 主要事件
第一阶段 1914年 西线 马恩河战役(德国“速决战”破产)
其他 对德宣战的日本占领中国山东;1915年提出“二十一条”
第二阶段 1915年 东线南线 意大利加入协约国一方;
德奥取得胜利,但未能摆脱两线作战的困境
1916年 西线 凡尔登战役(转折点、“凡尔登绞肉机”、飞机、毒气)
索姆河战役(“地狱”、首现坦克)
日德兰海战(德国未能突破英国的海上封锁)
第三阶段 1917年 美国和中国(北洋政府)参战 1918年 俄国(十月革命后)退出战争;1918同盟国投降。 战役 持续时间 伤亡人数 备注
凡尔登战役 1916.2-1916.12 70多万 “凡尔登绞肉机”
索姆河战役 1916.7-1916.11 130多万 “索姆河地狱”
埋葬尸体通常是不可能的,我们面对的是成百上千的尸体。太阳照在被毒死的士兵尸体上,经常将肿胀的尸体变成蓝色。随着毒气排出,尸体像木乃伊一样干瘪,保持着死前的姿势。
——《破碎的世界:一战信件、日记和回忆录》
被化学毒气灼伤眼睛的英军士兵
新发明飞机和坦克被运用到了战争中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1918年英国报上的标题《秘密的中国军队帮助我们赢得了一场大战》
1917年中国参加协约国作战:
①目的:争取国际地位,抵制日本在华势力的发展。
②影响:
1.收回德、奥在天津、汉口的租界,撤销两国领事裁判权。
2.十几万名中国劳工远渡重洋前往欧洲前线,为协约国一方取得胜利作出了贡献。
法国南部的一战华工墓地
第 次世界规模的大战
直接或间接卷入战争的国家达 个
1
33
造成 人死亡, 人受伤
1000万
2000万
战火影响的人口达 之多,约占当时世界人口的
15亿
2/3
经济损失达 美元
3400亿
一战特点:
时间长、范围广、规模大、破坏强、高新科技广泛应用
◎乔治·W·H·布什
1.体系建立
(1)主要会议:1919年和1921-1922年分别召开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
(2)缔结条约:以《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为代表的一系列国际条约。
(3)性质:帝国主义国家按照现有实力重新瓜分世界的新秩序
◎巴黎和会签署《凡尔赛条约》
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2.主要内容
(1)德国及其盟国承担战争罪责,战败国向战胜国割地赔款,裁减军备,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
→ 体现了巴黎和会的分赃属性
①德国及其各盟国应承担战争罪责
②重新划定德国疆界
③德国放弃其全部海外殖民地
④限制德国军备
废除普遍义务兵制,只能保留10万陆军和少量船舰;不得拥有空军、坦克和潜艇等。
⑤德国须向战胜国支付赔款
1921年总算商量出德国的赔偿总数,德国的马克2260亿,并且在42年内必须赔偿完。后改为1320亿马克,66年还清。
苛刻的条约没有打倒德国,反而激起了复仇心理
(2)承认波兰复国,承认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等国家独立。
(3)限制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的海军军备。
(4)中国收回山东主权,但日本保留诸多特权。
(5)列强同意将“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作为侵略中国的共同原则。
◎华盛顿会议(太平洋会议)
华盛顿会议的目的
解决《凡尔赛合约》未能解决的彼此间关于海军力量对比,以及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
结束了日本独占中国的局面,中国再次成为列强共同宰割的对象
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国际联盟(1920-1946年)
国联总部:日内瓦万国宫
①性质:
②宗旨:
③制度:
④原则:
⑤评价:
对战败国殖民地的“ 委任统治制度”。
是第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世界性国际组织。
促进国际合作 ,实现世界和平与安全
全体一致原则(全体成员一致同意才生效)
英法维护既得利益、操纵国际事务的工具,没有发挥应有作用。
盟约规定:凡任何战争或战争之威胁,不论其直接或间接涉及联盟任何会员国,皆为有关联盟全体之事,联盟应采取措施,以保持各国间之和平。
-----《国际联盟盟约》
战胜国对战败国的殖民地进行再分割和统治
靠凡尔赛和约来维系的整个国际秩序、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上的......
——列宁《列宁全集》
谈谈你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看法?
小组合作
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
——法国元帅福煦
评价:
(1)进步性:
①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创造了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
②改变了欧亚政治格局,有利于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的繁荣。
(2)局限性:
①建立在宰割战败国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基础之上,具有反动性和非正义性。
②未能根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反而为新的国际冲突埋下祸根,不可能带来持久和平。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特点
(1)基本特点是仍以欧洲,尤其以英法为主导。
(2)不牢固性、脆弱性。由于帝国主义争夺世界权和殖民地的斗争是不可避免的,这一体系建立在对战败国的掠夺和重新分割殖民地的基础上,稳定只是相对的、暂时的。同时这一体系中包含着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战胜国之间分赃不均的矛盾、帝国主义与殖民地之间的矛盾等诸多矛盾,这些矛盾使这一体系必然不能持久。
(3)反动性。以“委任统治”的形式瓜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等,维护了殖民主义的统治秩序。
(4)不全面性。出于社会制度的区别,把苏俄排斥在外;出于分赃的目的,排斥了战败国。
◎乔治·W·H·布什
1.第一次世界大战给全人类带来了深重灾难。
2.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3.美国的参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始改变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4.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反对战争、要求和平的运动日益高涨。
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一战的背景
一战的进程
一战的影响:
国际联盟
总结:
1、原因(根本原因、主要原因)
2、导火线:
3、性质:
帝国主义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的非正义战争
1、爆发:
2、时间:
3、过程: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萨尔维亚宣战。
1914--1918
三条战线、三个阶段
构建战后
国际秩序
国际会议:
重要条约:
国际组织:
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
《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
没有带来真正和平,反而孕育另一场大战
萨拉热窝事件
1.现代交通和信息技术的出现,不仅远没有实现四海之内皆兄弟,反而加深了分歧,这说明20世纪初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得以爆发的前提是(  )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B.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C.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建立
随堂检测
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协约国联军总司令法国元帅福煦称赞华工“是第一流的工人,也是出色士兵的材料。他们在现代炮火下,可以忍受任何艰难,保质保量地完成各种任务”。材料主要说明了( )
A.赴法华工的表现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B.赴法华工为协约国赢得战争胜利作出了贡献
C.中国的参战是协约国赢得战争的主要原因
D.中国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并收回了一些主权和利益
随堂检测
3.《九国公约》中的下列哪项规定最能反映华盛顿会议上列强的本质
意图( )
A.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
B.不得因中国状况……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
C.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D.给予中国无碍之机会,以发展并维持一有力巩固之政府
随堂检测
4.《凡尔赛和约》签订后,法国元帅福煦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这主要是因为《凡尔赛和约》( )
A.引发了欧洲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B.企图扼杀俄国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C.导致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涨
D.没有消除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
随堂检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