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冷战结束后世界的发展特点以及出现的全球性问题,认识人类社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理解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
2.牢固树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共同担当,同舟共济,共促全球的和平与发展。
素养达成
1.运用辩证和联系的观点分析认识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关系,辩证认识和平与发展中所隐含的问题,认识在合作共赢中促进全球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意义。
2.知道当今世界全球治理的新现象和中国方案的提出明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意义,从“家国情怀角度认识现今中国的大国情怀和责任担当意识
必备知识
一、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追求
和平 维和行动对控制局部战争扩大、解决地区冲突发挥了有效作用
发展 世界范围 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政治、社会、科技、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各国和整个世界的面貌
发展中国家 二战后亚非地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纷纷获得独立,成为它们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
概况 人类进入21世纪,世界多极化继续发展,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全球和区域合作方兴未艾,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日益紧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系统认知】
二战后,世界整体形势平稳,没有发生新的世界大战。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人民追求和平与发展的共同愿望更加强烈,这对抑制战争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
发展方面 增长动力 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不足
南北差距 南北差距和贫富分化日益严重。社会贫富差距扩大的状况至今基本没有改变
和平与安全方面 地区热点 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
共同挑战 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和极地资源争夺等日趋激烈,人类面临许多共同的难题
认识 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这些挑战,也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
【系统认知】
面对全球性问题的挑战,各国人民应携手解决和平、发展、安全等难题。要加强国际协调,充分发挥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等的全球治理作用。
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解决全球性问题的途径
国际组织 重视国际组织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
全球治理 在全球层面和地区层面改革原有的全球治理机制
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
(1)建设新型国际关系
原因 中国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和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共同价值 坚持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
基础 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目标 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坚持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一步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理论来源 是基于中国对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大势的准确把握,是源自中华文明“”“协和万邦”的和平思想与和谐理念
具体实践 “一带一路”合作倡议 2013年,中国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
亚投行 2015年12月,中国倡议设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简称“亚投行”
【系统认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对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建设提供的中国方案。中国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坚持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强化关键能力/史料实证·融通历史解释
探究点(一) 主题--和平与发展
1.以图明史当今世界的形势与特点
[材料]
【解读】两极格局解体后,在国际力量对比严重失衡的情况下,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发展,依然是造成世界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南北问题更加突出发达国家利用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和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中的主导地位,使贫富差距愈来愈大;影响和平与安全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国际和地区安全形势出现新的紧张因素;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威胁增多,出现了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的局面。
2.问题探史——当今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因素
[材料]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了新的表现,是危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源。某些国家大肆鼓吹“新干涉主义”,妄图建立由西方价值观主导的世界,竭力推行单边主义,四处插手、干涉别国内政,导致了一些国家和地区矛盾激化、局势紧张。
和世界大战相比,局部战争似乎对人类的威胁较小,但有统计表明,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80年代末,共发生大小280多场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平均每年6次以上,造成的总损失远远超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仅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2003年报告,自1990年以来,就有200万儿童死于战争,600万儿童受伤或伤残。
【探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威胁人类和平事业的因素。
[解读] 提示:地区性冲突和局部战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恐怖主义活动猖獗;狭隘民族主义的泛滥;宗教、民族、领土矛盾的激化;等等。
史论形成——当今世界面临的问题
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艰难
①挑战和压力增大。当今世界,在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中,经济发展处于不同阶段、工业发展处于不同水平的国家将面对同样的全球化环境,执行同样的“游戏规则”,承担着基本相同的国际责任和义务。因此那些经济基础薄弱、结构不合理、市场发展欠完善的发展中国家将面临更大的压力。
②经济运行风险提高。全球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国民经济对外依存度普遍增大,更容易受到世界经济波动的影响。近年来,国际金融市场上资本规模大、流速快、投机性强,金融风险日益突出。
③最不发达国家有可能被“边缘化”(2)全球问题: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信息安全、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能源危机、粮食知缺、毒品泛滥、传染病横行、恐怖组织猖獗等问题日益突出,影响全人类的根本利益,直接危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探究点(二)难题--合作与共赢
1.史料证史——中国治理方案顺应时代潮流
【材料】传统国际秩序的本质是将建立在西方这一“地方性”的政治经验和价值判断等推广至全球,构筑由单一霸主国家主导国际公共产品供给的全球治理模式和格局。然而,随着西方在全球权力结构中的影响力日益下降和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群体性崛起,西方数百年来形成的政治经济旧逻辑越来越无法与新格局相适应,国际秩序的转型成为历史必然。与此同时,中国作为新兴国家的代表,提出推动全球治理体制变革的“中国方案”也就具有了时代必要性。中国的全球治理观不是要输出中国模式或让中国取代西方,而是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为目标。它强调全球治理在认可价值多元和价值平等的基础上,坚持多元共生、包容共进,与世界各国共同推动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摘编自蔡亮《试析国际秩序的转型与中国全球治理观的树立》
【解读】
在全球权力结构中,西方的影响力日益下降和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群体性崛起,使全球治理模式的转型成为历史必然;传统全球治理模式具有“地方性”特点,体现了单一霸主性,存在许多弊端。“中国方案”不是挑战传统模式,而是坚持“多元共生、包容共进”不断促使全球治理模式更公正、更合理和更完善;“中国方案”倡导全球价值观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抛弃霸权主义和冷战思维。2.问题探史--中国方案与传统方案的不同
[材料] [法国《费加罗报》记者]杨外长,您好。在全球化时代,人类面临的气候变化、粮食安全等全球性威胁与挑战前所未有。中国如何看待国际上要求“全球治理的呼声
【杨洁篪】我们认为,“全球治理”的核心是国际社会各方要普遍参与、普遍受益,方式应当是平等协商、合作共赢,平台主要是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多边机制……“全球治理”应该为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和环境,而不是相反。
——摘自杨洁篪就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答记者间(2011年3月7日)
【探究】材料中杨洁阐述的“全球治理”与“传统治理”相比有什么不同 并结合材料概括指出当前推进“全球治理”的积极作用。
【解读】:不同:传统的“国际治理”是大国主宰,小国、弱国遭受压迫和掠夺;“全球治理”则是国际社会普遍参与,平等协商,共同受益。
作用:有利于解决人类面临的气候变化、粮食安全等全球性威胁与挑战;为发展中国家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有利于解决经济全球化中的南北失衡问题。
史论形成——全球性问题的治理思路及其存在的问题
(1)治理思路
①加强国际组织的作用,建立健全国际合作机制。
②主权国家应采取积极措施控制和降低全球性问题的危机程度。
③重视跨国公司在全球环境问题中提出技术标准,提供技术支持、资金支持等方面的作用。④加强社会团体及个人等在解决全球环境问题中的作用。
(2)存在问题
①各民族国家如富国与穷国、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等在全球治理体系中极不平等的地位严重制约着全球治理目标的实现。
②美国奉行单边主义的国际战略,对公正而有效的全球治理造成了直接的影响。
③目前已有的国际治理规制一方面还不尽完善,另一方面也缺乏必要的权威性。
④目前全球性问题治理的主体都没有足够的普遍性国际权威,用以调节和约束各种国际性行为。
⑤各主权国家、全球公民社会和国际组织各有自己极不相同的利益和价值,很难在一些重大的全球性问题上达成共识。
⑥全球治理机制自身也存在着许多不足如管理的不足、合理性的不足、协调性的不足如管理的不足、合理性的不足、协调性的不足服从性的不足和民主性的不足等
学科素养和核心价值
(一)教材补缺--历史认知更丰满
全球化本质、问题及中国解决方案
全球化1.0版的本质是资本主义世界化。从资本走出国门,到处落地、到处开花、到处殖民这个时候开始,一直到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完全成熟和定型,都属于全球化的1.0版。20世纪70年代末,全球化进入2.0版,是资本主义世界化的升级版,新自由资本主义全球化是为国际垄断资本在全球攫取剩余价值服务的,是为资本主义全球化服务的。新自由全球化首先在西方登场,其后向世界扩张,这一波全球化的浪潮最终以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而宣告崩溃。2008年以来,全球化遇到重大挑战,许多国家主张反对自由贸易、反对经济全球化,强调国家利益高于一切。2013年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是为推动世界复苏、优化全球经济治理、重建世界交往理性而提出的“中国方案”。“一带一路”开启了全球化3.0的新愿景,资本主义世界化在狂飙数百年后第一次迎来决定性的转向,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了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性的潮流,秉持开放的区域合作精神,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性世界经济。“一带一路”意味着“多中心崛起、全方位合作、全人类共赢”的包容性全球化的开启。
——摘编自陈曙光《“一带一路”:中国与世界)
(二)史学前沿--发展视角看历史
关于和平与发展何时成为时代主题的研究
观点(一)——二战后说
即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和平与发展就已经是时代主题。原因是将“和平”理解为二战结束以来,虽然地区性战争不断,但未发生世界大战。而且此后民族民主革命的高潮也逐渐减退,战争与革命在世界范围内已经不是主流。
观点(二)——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80年代完成
20世纪70年代以后,世界主要矛盾以及时代主题发生了变化。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前世界基本处于两大阵营的对抗中。东西矛盾始终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矛盾。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第三世界的兴起使发展中国家与超级大国、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不断上升,单一的东西矛盾开始向"东南西北"矛盾转变。东西矛盾即战争与和平问题,南北问题则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矛盾,既包括政治问题也包括经济矛盾。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1世纪伊始,中国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为深入发展睦邻友好合作关系,维护欧亚地区安全,推进区域合作,宣布成立永久性政府间国际组织。该组织是( )
A.东南亚国家联盟 B.二十国集团
C.上海合作组织 D.亚太经合组织
2.“戴维营协议”是阿、以关系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成为“以土地换和平”的成功范例。下列各项中,属于“戴维营协议”重要文件的是
A.巴以临时和平协议
B.埃叙共同防御协定
C.《关于签订一项埃及与以色列之间和平条约的纲要》
D.《关于在被占领土上巴勒斯坦临时自治政府安排的原则宣言》
3.近日欧罗巴联赛16强的第二回合比赛前,塞尔维亚球迷在看台上打出了六条横幅,他们按照年份细数了美国和北约直接或间接入侵的20多个国家,如“1950年朝鲜”“1961越南”“1999南联盟”“2001阿富汗”“2003伊拉克”。与此同时,现场的塞尔维亚球迷齐唱了约翰·列侬的《给和平一个机会》。这表示( )
A.世界人民联手对美国进行制裁 B.俄乌冲突是美国人策划的骗局
C.体育活动是为政治事业服务的 D.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亟待建立
4.美国多次鼓吹标榜“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却无视国际规则和经贸规律,全方位遏制打压中国发展,体现出清晰冷战思维。美国冷战思维回潮根源于( )
A.民粹主义的盛行 B.经济全球化冲击
C.国际秩序的裂解 D.霸权护持的焦虑
5.下表所示为2014~2017年欧洲部分国家政党的相关情况。据此可知,该时期( )
政党 成立/上台时间 所在国家 政治主张
独立党 2014年5月赢得欧洲议会选举 英国 反对欧洲一体化,反移民
左冀激进联盟党 2015年1月上台执政 (希腊 反对新自由主义
尤比克党 2015年4月赢得议会多数席位 匈牙利 反对欧洲一体化,反移民,支持种族主义
法律与公正党 2015年10月上台执政 波兰 支持贸易保护主义
国民阵线党 2015年12月赢得首轮地区选举 法国 支持极端民族主义,反移民
德国的选择党 2016年2月成立 德国 反对欧元,反移民
五星运动党 2016年6月赢得地方大选 意大利 反对欧洲一体化,反移民
自由党 2017年12月进入内阁 奥地利 反移民
A.国际贸易金融体系亟待改革 B.逆全球化思潮渗透到西方政党政治
C.地缘政治的影响力逐渐增强 D.全球治理规则民主化趋势不断加强
6.有学者指出,1992年153个国家和欧共体签署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到2002年达成了《哥本哈根协议》。但在减排承诺方面,意大利、奥地利和东欧国家成员则不愿做出减排的承诺;非洲国家偏重于应对气候变化的融资问题;石油输出国则关注全国减排行动对能源需求的影响。该学者旨在说明在环境保护过程中( )(最优试题)
A.能源减排具有合理性 B.联合国发挥全球治理作用
C.国际合作与利益冲突 D.全球与区域合作日趋紧密
7.2024年3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主题为“打破僵局:重塑两极分化世界中的合作”的《人类发展报告》指出,2023—2024年全球不均衡的发展正在让最贫困的群体进一步掉队,这种现象必须通过集体行动加以解决,“去全球化”既不可行也不现实。该报告旨在( )
A.强调重塑国家之间的合作 B.主张消除国家之间的隔阂
C.加强全球经济的相互依存 D.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8.如表为1999年至2008年主要气体年排放量统计表,据此可知( )
单位:亿吨
温室气体 全世界 西方七国工业集团
二氧化碳 298000 153237
甲烷 375 139
一氧化二氮 5.7 2.6
HCFC—22 0.2 0.17
A.西方国家未重视环境保护 B.城市化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C.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缓慢 D.发达国家对环境治理负有主要责任
9.耶鲁大学教授沃勒斯坦(1930-2019)认为,所有的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所以它们总是为世界秩序出谋划策……历史的教训还在于:所有企图靠战争来征服、压迫和掠夺其他国家的大国,其结局总是和他们的愿望相反。沃勒斯坦旨在( )
A.为美国霸权主义政策提供辩护 B.顺应政治多极化趋势
C.大国崛起应该走和平发展之路 D.顺应经济全球化浪潮
10.冷战结束后,美国宣布暂停核试验,并签署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1996年联大通过,中、美、俄等128个国家签字)。21世纪后,小布什及特朗普政府均拒绝批准该条约,并试图恢复核试验;而奥巴马及拜登政府则选择回归该条约。美国禁止核试验政策的变化( )
A.反映了政治权力架构存在一定缺陷 B.不利于国际秩序的稳定和发展
C.折射出民主体制内部矛盾日益激化 D.揭示了国际条约作用十分有限
11.下面是2023年10月《中国日报》刊载的一则漫画——《撑腰》。该漫画( )
A.反映出中东政治力量出现严重失衡 B.意在强调霸权主义阻碍了世界和平
C.表明冷战思维仍影响当今国际关系 D.讽刺了美国通过挑动战争谋取私利
12.近年来欧盟不断出台关于北极的政策文件,尤其关注北极国家和相关行为体的开发活动 是否与欧盟的全球气候目标一致;2021年12月,俄罗斯提出拟禁止外国船只通过北方航道运送俄罗斯能源货物,也禁止外国船只在此航道上进行破冰及沿岸航行。这说明( )
A.俄欧关系因地区冲突恶化 B.发达国家引领全球气候治理
C.欧盟东扩威胁俄罗斯安全 D.北极地区地缘政治地位上升
13.2024年1月1日,埃及、埃塞俄比亚、伊朗、沙特阿拉伯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正式成为金砖国家新成员。扩员后的金砖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在全球的占比约为27%,人口约为45%,领土面积约为35%。金砖国家的扩员( )
A.表明世界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B.进一步提升发展中国家影响力
C.主导重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D.解决了南北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14.本世纪以来,在巴厘岛、波兹南、哥本哈根召开的一系列全球气候会议上,发达国家试图垄断环境容量划分,占有未来新型能源技术和市场,最终实现对低碳经济的控制。这表明( )
A.发达国家主导经济全球化进程 B.在全球治理中应加强国际合作
C.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亟需建立 D.新的霸权主义正在国际上蔓延
15.据《世界投资报告》统计,2001年国际直接投资7350亿美元,其中5053亿美元流入发达国家(美国1240亿美元,其次是英国、法国),2050亿美元流入发展中国家,其余270亿美元流入中欧和东欧转型经济体国家。这反映出( )
A.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B.逆全球化趋势逐渐增强
C.大国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 D.国际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美伊关系与经济制裁】
材料一
美伊关系的交恶始于1979年的伊斯兰革命,在此后40多年里,美国没有停止对伊朗的制裁,背后的原因是美国担心伊朗对其中东霸权带来威胁。美国对伊朗制裁的起点是1979年卡特政府下令停止对伊朗的石油进口,并冻结了伊朗政府在美国银行120亿美元的资产,此后历届美国政府大多维持或升级对伊制裁。到奥巴马政府时期,又借口伊朗研发核武器,美国联合部分主要国家对伊朗进行全方位制裁。美国政府对伊朗采取的金融制裁主要有以下两种手段:一是禁止伊朗进入国际金融体系。切断SWIFT系统(国际资金支付清算系统),使伊朗无法使用美元、欧元等进行跨境交易。制裁实施后伊朗石油出口量大减,GDP随之下降。二是冻结伊朗政府以及相关人员的银行资产。这不仅限制了经济运行,也引起伊朗人民的恐慌,对伊朗货币贬值和高通胀的预期进一步加速伊朗货币的贬值。
——摘编自陈华李鹏飞《美国对他国金融制裁的基础、路径以及对中国的启示》
材料二
美国金融制裁明确地违反了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一方面它是针对完全不相干的第三国直接或间接地实施了强制性的惩罚措施迫使其断绝与目标国的经贸往来,而贸易自由本身就属于一国内政,不容许他人干涉;另一方面通过美国实施次级制裁体现出的对本国管辖权的任意扩张,特别是以各种理由对他国属地管辖的突破也凸显出对他国主权的侵犯。
——摘编自范晓波《美国金融制裁的基石与应对》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评述美国滥用金融制裁打击伊朗的行为。
17.“中亚”一般指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五个内陆国家构成的地理空间,大致位于中国新疆与东欧、西亚之间。请阅读材料,并完成要求。
材料一
15世纪末以来,中亚地区面临重重挑战。这不仅表现在其于国际贸易中的地位逐渐边缘化,也表现在各政治体组织松散,民众多依附于部落或土地,因此,随着19世纪尤其是20世纪初沙俄军队以及上百万俄罗斯移民的到来,中亚地区同样迎来“千年未有之变局”:游牧生活转为定居或半定居,以血缘为基础的传统权威逐渐瓦解,依附于沙俄的群体成为新的权力中心。
——摘编自丁笃本《中亚通史》
材料二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亚五国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五国主体民族均存在跨境居住的情形,需要解决大量俄裔人口及俄语的政治地位,而乌、吉、塔三国则长期受扰于恐怖主义问题,美国又借反恐旗号输出意识形态并策划“郁金香革命”等“颜色革命”,且费尔干纳盆地领土划分、里海油气资源分配、跨境水资源分配等在中亚五国独立后由“不是问题”而成为“问题”,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发展高度依赖能源和矿产出口等问题层层纽结,中亚五国步步维艰。幸运的是,中国为中亚走出泥潭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
——摘编自许涛《当前中亚地区安全面临的新挑战》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亚地区面临重重挑战”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 90年代以来中亚地区面临哪些“新的挑战”?并指出中国为中亚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哪些“机遇”?
参考答案:
1.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时空是21世纪伊始(中国、俄罗斯与哈萨克斯坦等国)。据材料信息得出的主要结论:2001年6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吉尔吉斯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塔吉克斯坦共和国、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在中国上海宣布成立的永久性政府间国际组织,即上海合作组织,C项正确;东南亚国家联盟于1967年8月8日在泰国曼谷成立,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二十国集团建立最初由美国等七个工业化国家的财政部长于1999年6月在德国科隆提出的,目的是防止类似亚洲金融风暴的重演,让有关国家就国际经济、货币政策举行非正式对话,以利于国际金融和货币体系的稳定,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1989年举行亚太经济合作会议首届部长级会议,标志着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成立,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2.C
【详解】《关于实现中东和平的纲要》和《关于签订一项埃及同以色列之间的和平条约的纲要》两份文件,这就是著名的“戴维营协议”。故选C。
【考点定位】选修三:中东战争。
3.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据材料可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全世界范围内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侵犯他国权益,当今世界急需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D项正确;材料只提到了塞尔维亚球迷的行为,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俄乌冲突与美国的关系,排除B项;政治纠纷会影响体育,但体育不是为政治服务的,排除C项。故选D项。
4.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美国。根据材料“无视国际规则和经贸规律,全方位遏制打压中国发展”并结合所学得出美国冷战思维回潮是其经济实力下降、霸权地位衰落和中国国力上升对美国霸权反击的结果,也就是其霸权主义受到冲击从而产生的焦虑,D项正确;民粹主义是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源,根源应从国家利益争夺分析,排除A项;经济全球化的冲击是美国逆全球化的原因,不是冷战思维回潮的根本原因,排除B项;国际秩序的裂解是外因不是根源,排除C项。故选D项。
5.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14~2017年(欧洲)。根据表格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洲涌现出一批持逆全球化观点的极端政党,在中下层选民中支持率不断上升,逆全球化逐渐从社会思潮和民间运动转向极端政党政治观点,B项正确;材料表明该时期逆全球化思潮渗透到西方政党政治,材料并未重点强调国际金融体系出现的问题,排除A项;材料表明该时期逆全球化思潮渗透到西方政党政治,“地缘政治的影响力”材料并未涉及,排除C项;材料表明该时期逆全球化思潮渗透到西方政党政治,材料并未反映全球治理规则民主化的发展情况,排除D项。故选B项。
6.CABD
【详解】本题是最佳选择题。时空是现代世界。依据材料得出结论:该学者旨在说明面对环境保护问题时,世界各国既有共同利益,从而促进了各国达成环境保护的协议,又存在和本国利益相冲突的地方,这说明了在环境保护过程中国际关系存在着合作与利益的冲突,C项最佳;1992年153个国家和欧共体签署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到2002年达成了《哥本哈根协议》,说明能源减排具有合理性,但只反映了材料部分意思,A项有一定道理/次佳;同理,1992年153个国家和欧共体签署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到2002年达成了《哥本哈根协议》,说明联合国在全球治理中发挥着一定作用,B项有一定道理/次佳;全球与区域合作日趋紧密错在说法绝对化,且没有涉及区域合作;排除D项。故答案为:C项(3分)A项(1分);B项(1分);D项(0分)。
7.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根据材料分析,2023年以来,全球不均衡的发展正在让最贫困的群体进一步掉队,这种现象必须通过集体行动加以解决,“去全球化”既不可行也不现实,突出重塑两极分化世界中的合作,A项正确;“消除国家之间的隔阂”说法过于绝对化,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不只是强调加强经济上的依存度,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该报告旨在强调重塑国家之间的合作,材料没有突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排除D项。故选A项。
8.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99年至2008年(世界)。根据表格可知,西方七国工业集团温室气体的排放均占世界总量的一半左右,对环境的破坏大,说明发达国家对环境治理负有主要责任,D项正确;材料中只是说明发达国家对于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没有体现各国对待环境保护的态度,排除A 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温室效应的形成原因,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发展中国家相关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
9.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沃勒斯坦认为在国家崛起的过程中,不要为了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而挑战现存的世界秩序,也不要一味逞强,而应该努力发展,和平崛起,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所有大国,并不只是美国,排除A项;材料强调大国崛起道路的认识,与政治多极化无关,排除B项;经济全球化强调世界联系的紧密,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C项。
10.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现代(美国)。根据材料可知,冷战后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建立的政府在《全面禁止核试验条件》上的态度摇摆不定,作为世界头号强国的美国在核问题上的举棋不定严重影响了国际核秩序的稳定和发展,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两党治国理念的差异导致美国在国际核问题上的不停变化,美国政治权力架构是三权分立和中央集权,这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材料只涉及两党对待国际核问题态度的差异,无法得出两党矛盾的日益激化,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美国对待国际核协定的不停变化,未涉及美国对国际核协定的履行情况,排除D项。
11.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2023年(中东)。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该漫画反映了巴以冲突爆发后,美国立即指挥舰队前往中东进行非公平性的干预,这阻碍了巴以问题的和平解决,即霸权主义阻碍了世界和平,B项正确;材料只涉及美国对巴以冲突的干预,未涉及中东各方势力的力量对比,排除A项;冷战思维是指大国竞争或意识形态竞争,这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巴以冲突是美国挑拨的结果,且巴以冲突是民族、宗教等问题交织的结果,排除D项。故选B项。
12.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据材料“近年来欧盟不断出台关于北极的政策文件”“俄罗斯提出拟禁止外国船只通过北方航道运送俄罗斯能源货物,也禁止外国船只在此航道上进行破冰及沿岸航行”可知,欧盟和俄罗斯都关注北极地区,说明北极地区地缘政治地位上升,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俄欧关系因地区冲突恶化,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发达国家引领全球气候治理,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欧盟东扩威胁俄罗斯安全,排除C项。故选D项。
13.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是当今世界。根据材料“扩员后的金砖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在全球的占比约为27%,人口约为45%,领土面积约为35%。”及所学可知,金砖国家是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重要平台,金砖国家扩容后,将进一步提升“全球南方”国家在全球治理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有利于全球治理体系的不断创新,进一步提升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力,B项正确;世界多极化格局至今仍然未形成,排除A项;金砖机制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建设性作用。金砖国家并未主导重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表述有误,排除C项;“南北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并未得到解决,选项夸大了金砖国家的作用,排除D项。故选B项。
14.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1世纪以来(世界)。据材料可知,发达国家试图通过垄断环境容量划分、新型能源技术和市场来控制低碳经济,这实际上揭示了当前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中的不平衡和不合理。因此,需要建立一个新的、更加公平和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C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发达国家在环境容量划分、新型能源技术和市场方面的垄断企图,而非直接指向他们主导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排除A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发达国家的不良行为,没有特别强调需要加强国际合作来应对这一行为,排除B项;材料主要强调发达国家在某些领域的垄断和控制企图,并未明确指出这是一种新的霸权主义,也没有证据显示这种趋势正在全球范围内蔓延,排除D项。故选C项。
15.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01年(世界)。根据材料可知,2001年国际直接投资的7350亿美元,绝大多数流入发达国家,少部分流入发展中国家,体现了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A项正确;“逆全球化”即与全球化进程背道而驰,材料未体现这一趋势,排除B项;材料反映出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未体现多边主义等相关内容,排除C项;材料反映出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国际力量对比发生变化”材料未涉及,排除D项。故选A项。
16.评述:美国的制裁行为破坏了国际贸易自由的原则,影响了正常的国际经贸往来,对国际秩序造成了负面影响;美国金融制裁明确违反了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体现了美国在国际关系中的强权政治,加剧了中东地区的紧张局势,对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构成了挑战;对伊朗普通民众的生活产生了严重影响,包括经济困难和生活水平下降;美国的单边制裁行为可能导致其在国际社会中的孤立,损害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关系。
【详解】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当代世界。根据材料“是禁止伊朗进入国际金融体系......使伊朗无法使用美元、欧元等进行跨境交易”看出美国的制裁行为破坏了国际贸易自由的原则,影响了正常的国际经贸往来,对国际秩序造成了负面影响,而且体现了美国的大国强权色彩,加剧中东地区的紧张局势。根据材料“二是冻结伊朗政府以及相关人员的银行资产。这不仅限制了经济运行,也引起伊朗人民的恐慌,对伊朗货币贬值和高通胀的预期进一步加速伊朗货币的贬值”看出对伊朗普通民众的生活产生了严重影响,包括经济困难和生活水平下降。而美国的单边主义会损害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关系。
17.(1)原因:新航路开辟后,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国内各政治体组织松散;经济落后,民众多依附于部落或土地; 俄军队以及上百万俄罗斯移民的到来。
(2)新的挑战:大量俄裔人口及俄语的政治地位;受扰于恐怖主义问题;美国对其地区的霸权主义;领土划分、油气资源分配、跨境水资源分配等问题;态环境保护、经济发展高度依赖能源和矿产出口等问题。
机遇:中国提出“一带一路”的项目,给中亚的对外降低贸易成本,有很多船舶运输的货物将能够转到陆路上来。中亚、中东欧地区的很多国家没有港口,经济比较滞后,没有享受到上一轮经济的发展,这些国家在这过程中将会有非常大的收获。
【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5世纪末以来(中亚地区)。据材料“这不仅表现在其于国际贸易中的地位逐渐边缘化”可得出新航路开辟后,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据材料“也表现在各政治体组织松散”可得出国内各政治体组织松散;据材料“民众多依附于部落或土地”可得出经济落后,民众多依附于部落或土地;据材料“随着19世纪尤其是20世纪初沙俄军队以及上百万俄罗斯移民的到”可得出俄军队以及上百万俄罗斯移民的到来。
(2)本题第一问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亚地区)。新的挑战:据材料“五国主体民族均存在跨境居住的情形,需要解决大量俄裔人口及俄语的政治地位”可得出需要解决大量俄裔人口及俄语的政治地位问题;据材料“而乌、吉、塔三国则长期受扰于恐怖主义问题”可得出受扰于恐怖主义问题;据材料“美国又借反恐旗号输出意识形态并策划“郁金香革命”等“颜色革命”,且费尔干纳盆地领土划分”可得出美国对其地区的霸权主义;据材料“且费尔干纳盆地领土划分、里海油气资源分配、跨境水资源分配等在中亚五国独立后由‘不是问题’而成为‘问题’”可得出领土划分、油气资源分配、跨境水资源分配等问题;据材料“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发展高度依赖能源和矿产出口等问题层层纽结态”可得出环境保护、经济发展高度依赖能源和矿产出口等问题。
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机遇:中国提出“一带一路”的项目,给中亚的对外降低贸易成本,这些国家在这过程中将会有非常大的收获。中国同中亚五国建交30多年来走出了一条睦邻友好、合作共赢的新路,树立了新型国际关系典范。中国—中亚峰会将为中国、中亚各国乃至地区发展创造新的机遇。中国—中亚峰会也是在构建与中亚国家关系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