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一课一测(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一课一测(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7-15 09:23: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一、选择题
1.在隋和唐初,三省长官中书令、侍中、尚书仆射每日上午在政事堂(设于门下省)共同商讨国家大事,午后各归本省处理本职工作。由此可见,隋至唐初(  )
A.实行三省六部制 B.决策与行政分离
C.实行集体宰相制 D.决策权归门下省
2.唐代两税法成为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体现在(  )
A.一年分夏秋两次收税
B.税收主要依据由个人转向资产
C.把徭役和杂税分摊到田亩上
D.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3.唐朝时,皇帝赋予门下省给事中的职掌包括“凡百司奏抄,侍中审定,则先读而署之,以驳正违失”。这一做法(  )
A.推进了民主政治的建立
B.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C.加剧了君权与相权矛盾
D.降低了决策的失误风险
4.自唐朝以来,一批占有财富和良好文化教育者崛起形成“富民阶层”。但富民“虽田连阡陌,家资钜万,亦只与耕种负贩者同是一等齐民”,没有任何特权。伴随国家赋税征收方式和乡里制度的变革,富民逐渐成为乡村控制的主要力量。“富民阶层”的形成(  )
A.削弱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
B.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
C.成为基层治理的倚重力量
D.表明阶级关系发生根本变革
5.唐中期以后,随着人口增加,土地兼并加剧,百姓举家逃亡以规避赋税。在此背景之下,唐朝政府实行了(  )
A.土地私有制 B.均田制
C.租庸调制 D.两税法
6.如图是广东怀集县百姓所纳庸调在上缴朝廷时由地方官府折纳的银饼。此饼最有可能出现在(  )
A.北魏 B.隋朝 C.唐初 D.唐中后期
7.“丞相秦桧任人唯亲,使得南宋的官员阶层乌烟瘴气,地方上的税收有一部分被地方官员劫持。”由此可见,宋高宗时期的南宋政权(  )
A.外强中干,守内虚外 B.吏治腐败,财政空虚
C.外戚专权,祸国殃民 D.宋金对峙,世为侄国
8.隋文帝统一后,大力整理户籍,目的是增加中央直接控制的人丁。583年,隋文帝下令在全国“大索貌阅”,即派遣官吏,将户籍档案与本人体貌核对。如有不实,地方官吏要将其流配还乡,核查结果新编户籍164万人。同时还实行“输籍法”,即定户等上下,规定应纳税额,写成簿籍。这些措施实施的目的是(  )
A.保证国家赋税收入 B.选拔有才德的人为官
C.加强民族地区管辖 D.开凿大运河发展交通
9.唐前期实行“以丁为本”的租庸调制,后改行两税法,按田亩征收地税,按人丁、资产征收户税。明朝后期,实行赋役合并、一概折银。清康熙五十一年规定“盛世滋丁,永不加赋”,雍正帝将这笔丁银分摊到田赋中,称“摊丁入亩”。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反映出(  )
A.征税标准日趋复杂化
B.百姓赋税负担日益沉重
C.赋税种类逐步多样化
D.人身依附关系逐步松弛
10.如表是780年唐朝开始实行的两税法的主要内容。它的实施(  )
(1)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徭、杂税,但丁额不废 (2)不论土户、客户,一律编入现居州县的户籍,按丁壮和财产多少定出户等 (3)元额以大历十四年(公元799年)垦田面积和户等高下摊分 (4)一年分夏、秋两次征收
A.增加了财政收入 B.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
C.使税制更加紊乱 D.加剧了人口南移趋势
11.[2023·浙江温州高一期末]有学者认为科举制以封闭应答的方式,“一切以程文为去留”,突破世卿世禄制的官员血统禁锢,修正察举征召制选拔人才的主观性及九品中正制对门第的谨守。该学者意在说明科举制(  )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养
C.使中央决策日臻完备
D.增强了官员选拔的公平性
12.[2023·辽宁辽阳高一期末]唐朝的三省六部制职责明确、组织完整,三省六部既分别有独立的官署,又有明确的统隶关系,这改变了长期存在的“三公”“九卿”职权笼统、施政混乱的现象。这表明三省六部制的实行(  )
A.规范了国家行政
B.促进了官僚政治模式的形成
C.保障了吏治清明
D.否定了三公九卿制的合理性
二、综合题
13.[2023·河南新乡高一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代的士人出身,可分为三种:一是生徒,出自学馆(此沿汉代博士弟子制)。二是乡贡,出自州、县(此沿汉代郡国察举孝廉制)。三是制举(此沿汉代贤良方正制,目标求才,由天子亲自考核)。州、县贡举又分诸目,最著者有秀才、明经、进士。“大抵众科之目,进士尤为贵。其得人亦最为盛焉”。凡秀才,试方略策五道,以文理粗通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凡进士,四等为及第。凡明经,先帖文,然后口试,经问大义十条,答时务策三道,亦为四等。凡进士,试时务策五道,帖一大经,经、策全通为甲第。贡士的怀牒自列于州、县。贡士集试于中央。——摘编自钱穆《国史大纲》、欧阳修等《新唐书》
材料二 唐代科举是由门阀贵族政治向士人政治转型时期的人才选拔制度。唐代科举尽管尚且不够严密、成熟和精致,也有浓厚的人彩,但它展现出了勃然的活力和生机,促使整个士人群体实现个人价值之自主意识的空前觉醒。从更深层次的社会意义而言,其最大的时效是推动了地主阶级内部等级的重新组合和权力的重新分配,从而推动士庶地主由分野逐步走向合流。同时,由于崇尚进士和诗赋文章的风气浸移于社会,文化下移的趋势不断加强。——摘编自侯力《科举制度与唐代社会》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科举制度的特点,并指出唐朝科举取士主要考察的士人的能力。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代科举制度的影响。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一、选择题
1.在隋和唐初,三省长官中书令、侍中、尚书仆射每日上午在政事堂(设于门下省)共同商讨国家大事,午后各归本省处理本职工作。由此可见,隋至唐初(  )
A.实行三省六部制 B.决策与行政分离
C.实行集体宰相制 D.决策权归门下省
【答案】C
2.唐代两税法成为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体现在(  )
A.一年分夏秋两次收税
B.税收主要依据由个人转向资产
C.把徭役和杂税分摊到田亩上
D.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答案】B
3.唐朝时,皇帝赋予门下省给事中的职掌包括“凡百司奏抄,侍中审定,则先读而署之,以驳正违失”。这一做法(  )
A.推进了民主政治的建立
B.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C.加剧了君权与相权矛盾
D.降低了决策的失误风险
【答案】D
4.自唐朝以来,一批占有财富和良好文化教育者崛起形成“富民阶层”。但富民“虽田连阡陌,家资钜万,亦只与耕种负贩者同是一等齐民”,没有任何特权。伴随国家赋税征收方式和乡里制度的变革,富民逐渐成为乡村控制的主要力量。“富民阶层”的形成(  )
A.削弱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
B.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
C.成为基层治理的倚重力量
D.表明阶级关系发生根本变革
【答案】C
5.唐中期以后,随着人口增加,土地兼并加剧,百姓举家逃亡以规避赋税。在此背景之下,唐朝政府实行了(  )
A.土地私有制 B.均田制
C.租庸调制 D.两税法
【答案】D
6.如图是广东怀集县百姓所纳庸调在上缴朝廷时由地方官府折纳的银饼。此饼最有可能出现在(  )
A.北魏 B.隋朝 C.唐初 D.唐中后期
【答案】C
7.“丞相秦桧任人唯亲,使得南宋的官员阶层乌烟瘴气,地方上的税收有一部分被地方官员劫持。”由此可见,宋高宗时期的南宋政权(  )
A.外强中干,守内虚外 B.吏治腐败,财政空虚
C.外戚专权,祸国殃民 D.宋金对峙,世为侄国
【答案】B
8.隋文帝统一后,大力整理户籍,目的是增加中央直接控制的人丁。583年,隋文帝下令在全国“大索貌阅”,即派遣官吏,将户籍档案与本人体貌核对。如有不实,地方官吏要将其流配还乡,核查结果新编户籍164万人。同时还实行“输籍法”,即定户等上下,规定应纳税额,写成簿籍。这些措施实施的目的是(  )
A.保证国家赋税收入 B.选拔有才德的人为官
C.加强民族地区管辖 D.开凿大运河发展交通
【答案】A
9.唐前期实行“以丁为本”的租庸调制,后改行两税法,按田亩征收地税,按人丁、资产征收户税。明朝后期,实行赋役合并、一概折银。清康熙五十一年规定“盛世滋丁,永不加赋”,雍正帝将这笔丁银分摊到田赋中,称“摊丁入亩”。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反映出(  )
A.征税标准日趋复杂化
B.百姓赋税负担日益沉重
C.赋税种类逐步多样化
D.人身依附关系逐步松弛
【答案】D
10.如表是780年唐朝开始实行的两税法的主要内容。它的实施(  )
(1)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徭、杂税,但丁额不废 (2)不论土户、客户,一律编入现居州县的户籍,按丁壮和财产多少定出户等 (3)元额以大历十四年(公元799年)垦田面积和户等高下摊分 (4)一年分夏、秋两次征收
A.增加了财政收入 B.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
C.使税制更加紊乱 D.加剧了人口南移趋势
【答案】A
11.[2023·浙江温州高一期末]有学者认为科举制以封闭应答的方式,“一切以程文为去留”,突破世卿世禄制的官员血统禁锢,修正察举征召制选拔人才的主观性及九品中正制对门第的谨守。该学者意在说明科举制(  )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养
C.使中央决策日臻完备
D.增强了官员选拔的公平性
【答案】D
12.[2023·辽宁辽阳高一期末]唐朝的三省六部制职责明确、组织完整,三省六部既分别有独立的官署,又有明确的统隶关系,这改变了长期存在的“三公”“九卿”职权笼统、施政混乱的现象。这表明三省六部制的实行(  )
A.规范了国家行政
B.促进了官僚政治模式的形成
C.保障了吏治清明
D.否定了三公九卿制的合理性
【答案】A
二、综合题
13.[2023·河南新乡高一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代的士人出身,可分为三种:一是生徒,出自学馆(此沿汉代博士弟子制)。二是乡贡,出自州、县(此沿汉代郡国察举孝廉制)。三是制举(此沿汉代贤良方正制,目标求才,由天子亲自考核)。州、县贡举又分诸目,最著者有秀才、明经、进士。“大抵众科之目,进士尤为贵。其得人亦最为盛焉”。凡秀才,试方略策五道,以文理粗通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凡进士,四等为及第。凡明经,先帖文,然后口试,经问大义十条,答时务策三道,亦为四等。凡进士,试时务策五道,帖一大经,经、策全通为甲第。贡士的怀牒自列于州、县。贡士集试于中央。——摘编自钱穆《国史大纲》、欧阳修等《新唐书》
材料二 唐代科举是由门阀贵族政治向士人政治转型时期的人才选拔制度。唐代科举尽管尚且不够严密、成熟和精致,也有浓厚的人彩,但它展现出了勃然的活力和生机,促使整个士人群体实现个人价值之自主意识的空前觉醒。从更深层次的社会意义而言,其最大的时效是推动了地主阶级内部等级的重新组合和权力的重新分配,从而推动士庶地主由分野逐步走向合流。同时,由于崇尚进士和诗赋文章的风气浸移于社会,文化下移的趋势不断加强。——摘编自侯力《科举制度与唐代社会》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科举制度的特点,并指出唐朝科举取士主要考察的士人的能力。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代科举制度的影响。
答案:(1)特点:选拔形式多样化;选拔标准具有一定公正性;选拔范围具有广泛性;选官权力集中到中央;既有传承,又有创新。
能力:熟练掌握经典的能力;文学创作能力;对时事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积极影响:打破了门阀士族对官场的垄断;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有利于“重学”社会风气的形成和文化下移;促进了文学艺术的繁荣。
消极影响:有利于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易形成政治裙带关系,引发政治腐败;导致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
解析:(1)特点:依据材料“唐代的士人出身,可分为三种”,得出选拔形式多样化;依据材料“三是制举(此沿汉代贤良方正制,目标求才,由天子亲自考核)”,得出选拔标准具有一定公正性;依据材料“州、县贡举又分诸目,最著者有秀才、明经、进士”,得出选拔范围具有广泛性;选官权力集中到中央;依据材料“一是生徒,出自学馆(此沿汉代博士弟子制)。二是乡贡,出自州、县(此沿汉代郡国察举孝廉制)”,得出既有传承,又有创新。能力:依据材料“凡明经,先帖文,然后口试”,得出熟练掌握经典的能力;文学创作能力;依据材料“凡进士,试时务策五道,帖一大经,经、策全通为甲第”,得出对时事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影响:依据材料“唐代科举是由门阀贵族政治向士人政治转型时期的人才选拔制度”,得出打破了门阀士族对官场的垄断;依据材料“其最大的时效是推动了地主阶级内部等级的重新组合和权力的重新分配,从而推动士庶地主由分野逐步走向合流”,得出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依据材料“由于崇尚进士和诗赋文章的风气浸移于社会,文化下移的趋势不断加强”,得出有利于“重学”社会风气的形成和文化下移;促进了文学艺术的繁荣;从政治腐败角度分析,得出有利于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易形成政治裙带关系,引发政治腐败;从对科学研究的影响角度分析,得出导致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