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望海潮(东南形胜)》学习任务单+教学设计(表格式 )2024-2025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4.1《望海潮(东南形胜)》学习任务单+教学设计(表格式 )2024-2025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14 21:17:47

文档简介

学习任务单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高中语文 年级 高二 学期 春季
课题 望海潮(东南形胜)
教科书 书 名: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年8月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学习目标
《望海潮》《扬州慢》主题研读,探索其同是歌咏城市,两词所选意象,所成意境的不同之处。
课前学习任务
前置学习: 结合附录(三首杜牧写扬州之诗),查找两诗的创作背景,初步通读全诗。 1.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赠别·其一》唐·杜牧 2.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寄扬州韩绰判官》唐·杜牧 3.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遣怀》唐·杜牧
课上学习任务
任务一:同是歌咏城市,两词所选意象分别为何?有何特点? 任务二.同是歌咏城市,两词所成意境有何不同? 任务三:同是歌咏城市,两位词人描写时所用的手法有何差异?
推荐的学习资源
每课课后的学习提示与单元学习提示,另见前置学习内容。
作业练习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高中语文 年级 高二 学期 春季
课题 望海潮(东南形胜)
教科书 书 名: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年8月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作业练习
1.同是歌咏城市,两词所选意象分别为何?有何特点? 2.同是歌咏城市,两词所成意境有何不同? 3.同是歌咏城市,两位词人描写时所用的手法有何差异? 1.【参考答案】《望海潮》: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十万人家、云树、堤沙、怒涛、天堑;珠玑、罗绮、重湖、叠巘、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菱歌、钓叟莲娃、千骑、高牙、箫鼓、烟霞、凤池。 《扬州慢》:竹西、春风、荠麦、胡马、江、废池乔木、清角、空城、杜郎、二十四桥、波心、冷月、桥边红药。 2.《望海潮》:杭州都会市容秀美雅致,人烟阜盛;钱江潮涌,气势浩荡;市井人民生活风雅安乐,物阜民丰的一片祥和盛世之景。 《扬州慢》:扬州因战乱而从名都胜地沦为荒郭芜城,劫后孤城的冷月寒水,清冷号角,共同营造了一派颓败萧条的衰世之景,唯一的亮色桥边红药,引发的却是对物对己生存意义的深层拷问。 3.《望海潮》:赋(铺叙之法)、点染、渲染烘托、虚实相生、寓情于景。 《扬州慢》:对比、想象、用典、寓情于景。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高中语文 年级 高二 学期 春季
课题 望海潮(东南形胜)
教科书 书 名: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年8月
教学目标
《望海潮》《扬州慢》主题研读,探索其同是歌咏城市,两词所选意象,所成意境的不同之处。
教学内容
教学重难点: 同是歌咏城市,两词所选意象,所成意境的不同之处。
教学过程
前置学习:查找两诗的创作背景,结合附录(三首杜牧写扬州之诗)初步通读全诗。 1.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赠别·其一》唐·杜牧 2.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寄扬州韩绰判官》唐·杜牧 3.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遣怀》唐·杜牧 课堂导入 柳三变的《望海潮》、姜白石的《扬州慢》,两首词,一写“钱塘自古繁华”的承平盛世,一写承载“蜀离之悲”的劫后孤城,一盛一衰,各自成境界,这个微专题让我们向着诗歌的更深处漫溯,去审视时代的兴衰如何投影于词人的笔下。 本课时本课时总任务: 同是歌咏城市,两词所选意象,所成意境有何不同? 本课具体细分任务 任务一:同是歌咏城市,两词所选意象分别为何?有何特点? 《望海潮》: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十万人家、云树、堤沙、怒涛、天堑;珠玑、罗绮、重湖、叠巘、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菱歌、钓叟莲娃、千骑、高牙、箫鼓、烟霞、凤池。 《扬州慢》:竹西、春风、荠麦、胡马、江、废池乔木、清角、空城、杜郎、二十四桥、波心、冷月、桥边红药。 任务二:同是歌咏城市,两词所成意境有何不同? 《望海潮》:杭州都会市容秀美雅致,人烟阜盛;钱江潮涌,气势浩荡;市井人民生活风雅安乐,物阜民丰的一片祥和盛世之景。 《扬州慢》:扬州因战乱而从名都胜地沦为荒郭芜城,劫后孤城的冷月寒水,清冷号角,共同营造了一派颓败萧条的衰世之景,唯一的亮色桥边红药,引发的却是对物对己生存意义的深层拷问。 任务三:同是歌咏城市,两位词人描写时所用的手法有何差异? 《望海潮》:赋(铺叙之法)、点染、渲染烘托、虚实相生、寓情于景。 《扬州慢》:对比、想象、用典、寓情于景。
备注:教学设计应至少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三个部分,如有其它内容,可自行补充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