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回忆鲁迅先生》
萧红散文
第3课 雨的四季
说说这些诗句各写的什么季节的雨?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 《早春》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 《山居秋暝》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僧志南 《绝句》
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周紫芝 《鹧鸪天》
雷声千嶂落,雨色万峰来。——李攀龙《广阳山道中》
楚水结冰薄, 楚云为雨微。——孟郊 《旅行》
春雨
秋雨
夏雨
冬雨
春雨
秋雨
上
1.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课文中对雨的形象的刻画,感受雨的特点。
2.赏析本文的语言特点,培养学生自主鉴赏美文的能力。
3.体会本文的意境和抒情之美,深入感悟作者的情感。
上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课文中对雨的形象的刻画,感受雨的特点。
教学难点:
赏析本文的语言特点,培养学生自主鉴赏美文的能力。
走近作者
刘湛秋,安徽芜湖人,当代著名诗人,翻译家,评论家。其作品清新空灵,富有现代意识,手法新颖洒脱,立足表现感觉与情绪,既面对生活,又超越时空。早在八十年代中期,他就被一代大学生誉为“抒情诗之王。”他结集出版有诗歌、散文、评论、翻译、小说等三十余种,其诗集《无题抒情诗》获过中国新诗奖。
上
背景资料
这篇文章写于1982年6月,见于《散文》1989年第4期,是作者刘湛秋出于对雨的喜爱,饱含深情创作的一篇抒情散文。展现了雨在春夏秋冬不同季节中的不同形象和特点,表达了作者热爱雨、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上
读一读 正字音
花苞( ) 萌发( ) 绿茵茵( )
娇媚( ) 诱惑( ) 粗犷( )
睫毛( ) 铃铛( ) 静谧( )
高邈( ) 莅临( ) 吝啬( )
淅淅沥沥( ) 冷冽( ) 干涩( )
咄咄逼人( ) 草垛( ) 池畦( )
bāo
ménɡ
yīn
mèi
huò
ɡuǎnɡ
jié
línɡ dānɡ
mì
mǎo
lì
lìn sè
xī
liè
sè
duō
duò
qí
上
记一记 晓词义
花苞:文中指没开放的花骨朵儿。
萌发:种子或孢子发芽。
绿茵茵:形容草地等一片碧绿。
彩棱镜:以透明材料制成的多面体,能折射出不同颜色的光。
粗犷:粗豪;豪放。
争先恐后:争着向前,唯恐落后。
淅淅沥沥:形容轻微的风声、雨声、落叶声等。
冷冽:寒冷。冽,冷。
上
记一记 晓词义
干涩:(感觉)又干又涩,不润泽。
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迫切:需要到难以等待的程度;十分急切。
端庄:端正庄重。
静谧:安静。 谧,安宁、平静。
高邈:高而远。 邈,遥远。
造访:拜访。(多用于书面)
吝啬:过分爱惜自己的财物,不舍得给别人,也不舍得自己用。
上
任务一: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四季的雨各有什么特点和形象?
上
1.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文章通过对四季雨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雨的喜爱之情,以及对自然与生命的热爱之情。
上
2.四季的雨各有什么特点和形象?
四季之雨 特点 形象
春雨 清新、润泽、甜美 清纯娇羞的小姑娘
夏雨 ①________________ 青春飞扬的少女
秋雨 ②________________ 端庄沉静的妇人
冬雨 ③________________ 平和从容的老人
热烈、粗犷、奔放
端庄、沉静、深情
自然、平静、纯洁
上
春雨:
清新、润泽、甜美。
夏雨:
热烈、粗犷、奔放。
秋雨:
沉静、端庄、深情。
冬雨:
平静、自然、纯洁。
上
任务二:朗读品析,欣赏春之“美”
自主探究,朗读第二段“春雨图”,思考:
1.关注语气、语调、重音、停连,感受汉语的声韵之美;圈画出作者描绘了哪些具体的景物。
2.作者是直接描写春雨的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自由朗读第二段,找出你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
上
1.圈画出作者描绘了哪些具体的景物。
作者写了树叶、树枝、花苞、小草等万物经雨洗淋后的情态。
2.是直接描写春雨的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写法:间接描写(侧面描写)
好处:通过写万物被春雨洗淋的情态,间接地写出了春雨对万物的滋润和“美丽、娇媚”的特点,表现了作者对春雨的喜爱和赞美。
上
3.自由朗读第二段,找出你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
采用“我最喜欢的是 一句,因为它美在 的用词/修辞/多角度描写,写出了春雨 的特点” 。
任务二:朗读品析,欣赏春之“美”
示例:
①我最喜欢的是“树叶开始闪出黄青,花苞轻轻地在风中摆动,似乎还带着一种冬天的昏黄”,因为它美在“闪出”一词,写出了春天树叶的动感。
②我最喜欢的是“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像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因为它美在“比喻、拟人”的修辞,写出了春雨给树木带来的勃勃生机。
小组展示,分享合作成果
上
示例:
③我最喜欢的是“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因为它美在“比喻”的修辞,写出了春雨的娇媚。
④我最喜欢的是“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像有无数芳天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因为它美在“视觉、听觉、嗅觉”的多角度描写,写出了春雨的清新、滋润。
小组展示,分享合作成果
上
春雨的特征是什么?按什么顺序来写春雨后的万物?运用了哪些手法使语言生动形象?
作者紧扣春雨清新、滋润、充满生机的特征,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从准确用词、比喻拟人等修辞、调动多种感官等几方面描写了春雨后的万物,使语言生动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指点迷津,重点强化
上
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按照欣赏“春雨图”的方法,从“夏秋冬”三幅图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欣赏其中之美。
(从“找重点语句、抓关键词语、关注修辞”三方面入手,从富有形象感、色彩感、动感的形容词、名词、动词入手,同时重点分析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体会的作者情感。)
任务三:朗读品析,合作探究。
上
任务三:朗读品析,合作探究。
可这时雨并不可怕,因为你浑身的毛孔都热得张开了嘴,巴望着那清凉的甘露。
拟人
形象地写出了夏季炎热的程度,以及人们对清凉的夏雨的渴盼。
上
任务三:朗读品析,合作探究。
花朵怒放着,树叶鼓着浆汁,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暑气被一片绿的海绵吸收着。
比喻
“怒放”“鼓着”“争先恐后”分别刻画出花朵、树叶、杂草生长的茂盛。将“数不清的杂草”比作“一片绿的海绵”,新鲜而贴切,写出了小草蓬勃生长、吸收暑气、带来清凉的特点。
上
任务三:朗读品析,合作探究。
而荷叶铺满了河面,迫切地等待着雨点,和远方的蝉声、近处的蛙鼓一起奏起夏天的雨的交响曲。
拟人/比喻
荷叶、蝉声、蛙鼓,视听结合,构成一幅充满诗意的画卷。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自然万物对夏雨的急切期盼。
上
任务三:朗读品析,合作探究。
这时候,雨不大出门。
拟人,这句不仅写出了秋雨不那么频繁的特点,还杷秋雨写得像一个端庄沉静的妇人。这种拟人的手法不仅使文章变得生动,更令读者感到亲切。
上
任务三:朗读品析,合作探究。
啊,雨,我爱恋的雨啊,你一年四季常在我的眼前流动,你给我的生命带来活跃,你给我的感情带来滋润,你给我的思想带来流动。只有在雨中,我才真正感到这世界是活的,是有欢乐和泪水的。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集中抒情,写出四季的雨带给作者的美好感受,点明爱恋雨的原因。
上
对比朗读,感悟情感
对比诵读文章第一、五、六、七自然段,思考:上文写雨,多用“她”或“它”指称,为何到第六段改称“你”?
人称由第三人称“她”转变为第二人称“你”,情感抒发更为直接、强烈。直接抒情,抒发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赞美,对生命、活力的赞颂。
上
挖掘意蕴,拓展延伸
1、雨的美具体表现在哪里?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
雨的美并不在于它自身形式,而在于它给四季带来了美。
2、在作者的笔下,雨是四季“美的使者”,世间因为有雨而更加美丽。谈谈你对雨的精神的理解。
雨因为扮美人间而美,因为奉献而美。
上
挖掘意蕴,拓展延伸
联系实际,说说哪些人像雨一样,是国家和社会“美的使者”?
示例:抗疫医护人员,他们像春雨,勇斗病魔,驱散疫情的寒冬,给我们带来健康美好的春光;科学家、军人,他们像夏雨,他们用自己的勇敢智慧和汗水,让祖国更加繁荣富强;老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他们像秋雨,他们不慕名利,润物无声,传递知识,净化灵魂;环卫工作者和各行各业的基层劳动者,他们像冬雨,默默无闻,虽不见丰功伟绩,但正是因为他们的劳动和积累,社会才会呈现出一片春机盎然。
上
刘湛秋先生是当代著名的学者、诗人,他的诗歌往往能做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今天的这篇散文也可以算是“文中有画,文中有情”。
我们在学习写景散文的时候,要从诵读入手,对文本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感知文中不同季节“雨”的特点,体会作者所抒发的情感;接着关注关键字词、修辞方法等,品析生动形象的语言,体会作者对自然、生命的赞颂和热爱。
上
抢答:比比谁的速度快
1.文学常识对对碰。
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_,当代著名诗人。其作品清新空灵,富有现代意识,手法新颖洒脱。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他就被一代大学生誉为“___________”。他的诗集《__________》曾获中国新诗奖。
2.请写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1)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像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______)
(2)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_______)
(3)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暑气被一片绿的海绵吸收着。(______)(______)
答案1.刘湛秋 抒情诗之王 无题抒情诗
2.(1)比喻 (2)排比 (3)拟人 比喻
上
3.学习了《雨的四季》,同学们一定熟悉了那灵动的声音、奇异的形体和清透的心灵,那么,请完成下列题目,让大家都能读懂雨的心曲。
(活动一:收集雨的词汇)自古以来,雨因为常见,所以在文字中均能见到它的身影。请摘录含“雨”的两个成语和一个俗语写在下面。
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俗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说说雨的功过)同学们针对雨的利与弊展开辩论,你赞成哪一方观点?请写出理由。
正方观点:雨的利大于弊。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方观点:雨的害大于利。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一示例:风调雨顺、风雨交加、血雨腥风、未雨绸缪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雷声大,雨点小。/听风就是雨。/屋漏偏遭连夜雨,船行又遇打头风。/春雨贵如油。
活动二示例:选正方。
世上万物的生长离不开水,人的生存更离不开水。尽管雨有时会给人带来灾难,但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战胜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人类会把雨造成的灾难降到最低限度。
上
谢谢聆听
Thanks!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