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8张PPT。八年级历史(下)第三单元 第9课改革开放
说课版块:说教材 说学情
说教法、学法 说教学过程
教材分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材概述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
教学方法
学法
基本流程
教学内容
板书与作业设计
设计理念
效果预设与反思
第一部分·教材分析
1.教材概述
课程结构:本课为新授课,讲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中国现代史第9课内容,1课时。课标要求:结合新旧历史课程标准,本课主要需要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通过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掌握对外开放相关内容;知道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课程地位:《改革开放》是本单元的第2课,上承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下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因此,《改革开放》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教学目标:1课时
知识与能力: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通过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掌握对外开放相关内容;知道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利用图片、历史资料等手段创设具体情境,营造积极课堂氛围;通过课堂同步学案,落实基础知识;开展合作学习,突破重难点;板书呈现知识结构图,形成知识脉络和线索。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
第一部分·教材分析重点: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难点: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原则;
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重 点 难 点
第一部分·教材分析3.重、难点
学生心理分析学生知识水平学生能力水平学生虽然已经学习了近2年历史,但是总体上对于改革开放这一史实了解较少。所以本课注重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处于八年级阶段,已经有了一定的从材料中提取信息,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历史课堂中,学生容易出现疲惫和注意力不集中的状态。所以,本课注意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第二部分·学情分析
知识结构图法 创设情境法 同步学案法 合作学习法
第三部分·教法、学法分析1.教法分析2.学法分析列举归纳法对比分析法合作学习法 历史的画卷
第四部分·教学过程1、情境引入
第四部分·教学过程1、情境引入利用《历史的画卷》这一设定创设本课学习情境,目的是利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变化的对比,激起学生兴趣,营造课堂氛围。
第四部分·教学过程1、情境引入2、学案导学然后我会下发本课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完成本课的基础部分,目的是落实基础知识。3、重点聚焦本课的重点知识是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重点聚焦1.农村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利用视频《小岗村生死状》,以及图表《凤阳粮食产量表》,启发学生进行讨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农村产生了怎样的作用。利用视频和材料相结合,引导学生自主归纳原因。
第四部分·教学过程1、情境引入2、学案导学3、重点聚焦重点聚焦2.城市改革:国有企业的改革。
此处设置1道对比类型的材料解析题,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材料,从而落实知识目标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一: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想要采取降温措施要经过层层报批,当时经过11个部门的审批,要盖11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 材料二:国营企业的“铁饭碗”会沉入河底,浙江海盐县衬衫总厂步鑫生显然明白这个道理。从1980年当上厂长后,他开始打破“铁饭碗”和“大锅饭”,工厂效益出现好转。
——摘自《长春市中考综合学习评价与检测》
第四部分·教学过程1、情境引入2、学案导学3、重点聚焦重点聚焦3.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引领学生进行分组合作学习,通过自主阅读教材,完成学案上的《对外开放形势图》。这样既落实了基础知识,又锻炼了学生读图、视图能力。
第四部分·教学过程1、情境引入2、学案导学3、重点聚焦4、难点突破难点突破1.温故知新。利用之前学过的建国以来党在农村的政策,对比不同的土地政策对经济产生的影响,从而启发学生深入思考,经济政策的制定一定要符合客观生产力水平,从而突破难点。想一想:建国后我国在农业政策上有哪些变化?农村改革应该注意什么?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第四部分·教学过程1、情境引入2、学案导学3、重点聚焦4、难点突破难点突破2.用事实说话。通过列举大量客观事实,使学生感受到经济特区的建立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作用和影响。同时,此处组织课堂讨论,由学生谈启示和感想,从而上升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启发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改革开放对内改革1、农村: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城市:
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对外开放1、对外开放的格局
2、特点: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第五部分·板书设计利用板书进行总结,同时又可以呈现本课知识结构图。
第六部分·课后作业
第七部分·设计理念
1、注意创设历史情境,以及对史料解读能力的培养;
2、注意对比法在历史思维养成中的运用。
3、各班学生由于基础知识水平不同,所以在难点突破一环节的时间上,可以灵活处理。如果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可以以教材为主,进行分析。它被誉为农村改革的起点;它被誉为共和国工业的长子,诞生了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它被誉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它位于黄浦江东岸,被誉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
请你以《从地标中看改革开放》为题写一篇小短文,围绕提及的四处地标及相关政策来回顾改革开放历程,谈一谈你的感受。
结合八年级实际,降低了难度。
第八部分·效果预设与反思希望通过本课学习,能够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学生能够清楚明了改革开放相关知识点,并且灵活运用。
针对历史课堂学生容易出现疲惫和注意力不集中的状态。所以,借着本节课,我也想进一步探究如何上好高效、生动、有趣、丰富的历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