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
一、选择题
1.1957年3月25日,周恩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召开的关于建立广西壮族自治区问题座谈会上,作了《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共同进步》的总结发言,提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归结点就在于民族团结、国家统一以及共同的发展和繁荣。这段发言的背景是( )
A.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完成了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B.新疆、广西、宁夏、西藏等民族自治区已成立
C.中共八大做出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决定
D.“一五计划”的成功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第十五条第三款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的组织和工作,根据宪法和法律,由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或者单行条例规定。”这一规定有助于( )
A.消除民族间的差异 B.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
C.少数民族高度自治 D.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3.“(它)秉承了秦王朝以来直至中华民国时期‘因俗而治’的治边思想和传统,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变革和发展中具有崭新的生命力和极强的活力。”这里的“它”是指(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一国两制”构想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各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全部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第十个五年计划(2001﹣2005年)期间,中央政府在西藏投资312亿元人民币,建设117个项目。”上述两则材料表明我国政府真正贯彻落实( )
A.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B.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共同繁荣
C.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政治平等
D.民族团结各民族经济平等
5.某学校组织了一次主题为“和睦大家庭”的民族关系图片展,展览内容按20世纪的不同年代分为若干板块,在60年代板块中可能展出的图片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封面
B.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片段
C.西藏自治区成立大会
D.内蒙古自治区成立30周年庆典
6.学者汪辉在谈论新中国的某一制度时说,它“汲取了传统中国‘从俗从宜’的治边经验”,根据不同的习俗、文化、制度和历史,形成多样性的中央与地方关系,但这一制度不是历史的复制,而是全新的创造,其中国家主权的单一性与以人民政治为中心的社会体系的形成是区别于王权条件下的朝贡体制的关键之处,我把它看成是帝国的遗产、民族国家与社会主义价值的综合。材料中的“它”( )
A.最早被实践的地方是宁夏
B.是一种苏联模式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方法
C.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D.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7.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新中国成立后,____成为我国第一个省一级的自治区。横线处应填( )
A.内蒙古自治区 B.广西壮族自治区
C.西藏自治区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8.1953年以后,我国政府依据民族特征和民族意愿,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民族识别工作,组织专家学者深入各地对各民族的历史来源和实际情况进行了科学的考察和鉴别。据此可推知,当时的民族识别工作( )
A.维护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B.推动了民主政治建设的法制化
C.完善了基层民主政权建设
D.促进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确立
9.如图是201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纪念图标,对西藏自治成立解读正确的是( )
①1965年成立西藏自治区
②自治区政府有权对本民族事务实行自治
③西藏民族在自治区内享有高度自治权
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了民族团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0.如图为内蒙古日报记述的内蒙古自治区70年发展历程的宣传画。这体现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A.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B.集中反映了各阶级的根本利益
C.使各民族实现了共同繁荣
D.保证了内蒙古地区的长期稳定
1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央人民政府与地方人民政府间职权的划分,应按照各项事务的性质,由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以法令加以规定,使之既利于国家统一,又利于因地制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符合这一规定的制度是( )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2.据统计,截至2008年底,国务院有关部委制定了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22个配套性文件或规章,四川、海南、重庆等省市出台了13个有关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制定了137个自治条例、510个单行条例、75个变通和补充规定。这体现了( )
A.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共同繁荣逐步实现
B.国家法律的社会主义原则
C.各级政府重视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D.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逐步建立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非常重视民族问题。1941年,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了《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其中,第十七条规定:“依据民族平等原则,实行蒙、回民族与汉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平等权利,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区,尊重蒙、回民族的宗教信仰与风俗习惯。”1947年5月1日,经中共中央批准,在刚刚解放的内蒙古地区成立内蒙古自治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它成为我国第一个省一级的自治区。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二 中国边疆治理问题历来是党和国家关注的重要问题。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提出了一系列治理边疆的新理论和新战略。中共十九大为我国新时代背景下的边疆治理提出了一系列新思路、新理念和新方式,为我国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及边疆地区的安全、稳定和发展提供了政治遵循。
——摘编自邢广程《新时代中国边疆治理的新思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陕甘宁边区政府探索民族区域自治的背景和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时代边疆治理的意义。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
一、选择题
1.1957年3月25日,周恩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召开的关于建立广西壮族自治区问题座谈会上,作了《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共同进步》的总结发言,提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归结点就在于民族团结、国家统一以及共同的发展和繁荣。这段发言的背景是( )
A.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完成了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B.新疆、广西、宁夏、西藏等民族自治区已成立
C.中共八大做出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决定
D.“一五计划”的成功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
【答案】A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第十五条第三款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的组织和工作,根据宪法和法律,由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或者单行条例规定。”这一规定有助于( )
A.消除民族间的差异 B.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
C.少数民族高度自治 D.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答案】D
3.“(它)秉承了秦王朝以来直至中华民国时期‘因俗而治’的治边思想和传统,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变革和发展中具有崭新的生命力和极强的活力。”这里的“它”是指(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一国两制”构想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答案】D
4.“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各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全部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第十个五年计划(2001﹣2005年)期间,中央政府在西藏投资312亿元人民币,建设117个项目。”上述两则材料表明我国政府真正贯彻落实( )
A.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B.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共同繁荣
C.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政治平等
D.民族团结各民族经济平等
【答案】B
5.某学校组织了一次主题为“和睦大家庭”的民族关系图片展,展览内容按20世纪的不同年代分为若干板块,在60年代板块中可能展出的图片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封面
B.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片段
C.西藏自治区成立大会
D.内蒙古自治区成立30周年庆典
【答案】C
6.学者汪辉在谈论新中国的某一制度时说,它“汲取了传统中国‘从俗从宜’的治边经验”,根据不同的习俗、文化、制度和历史,形成多样性的中央与地方关系,但这一制度不是历史的复制,而是全新的创造,其中国家主权的单一性与以人民政治为中心的社会体系的形成是区别于王权条件下的朝贡体制的关键之处,我把它看成是帝国的遗产、民族国家与社会主义价值的综合。材料中的“它”( )
A.最早被实践的地方是宁夏
B.是一种苏联模式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方法
C.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D.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答案】D
7.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新中国成立后,____成为我国第一个省一级的自治区。横线处应填( )
A.内蒙古自治区 B.广西壮族自治区
C.西藏自治区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答案】D
8.1953年以后,我国政府依据民族特征和民族意愿,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民族识别工作,组织专家学者深入各地对各民族的历史来源和实际情况进行了科学的考察和鉴别。据此可推知,当时的民族识别工作( )
A.维护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B.推动了民主政治建设的法制化
C.完善了基层民主政权建设
D.促进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确立
【答案】A
9.如图是201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纪念图标,对西藏自治成立解读正确的是( )
①1965年成立西藏自治区
②自治区政府有权对本民族事务实行自治
③西藏民族在自治区内享有高度自治权
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了民族团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C
10.如图为内蒙古日报记述的内蒙古自治区70年发展历程的宣传画。这体现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A.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B.集中反映了各阶级的根本利益
C.使各民族实现了共同繁荣
D.保证了内蒙古地区的长期稳定
【答案】A
1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央人民政府与地方人民政府间职权的划分,应按照各项事务的性质,由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以法令加以规定,使之既利于国家统一,又利于因地制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符合这一规定的制度是( )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答案B
12.据统计,截至2008年底,国务院有关部委制定了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22个配套性文件或规章,四川、海南、重庆等省市出台了13个有关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制定了137个自治条例、510个单行条例、75个变通和补充规定。这体现了( )
A.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共同繁荣逐步实现
B.国家法律的社会主义原则
C.各级政府重视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D.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逐步建立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非常重视民族问题。1941年,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了《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其中,第十七条规定:“依据民族平等原则,实行蒙、回民族与汉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平等权利,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区,尊重蒙、回民族的宗教信仰与风俗习惯。”1947年5月1日,经中共中央批准,在刚刚解放的内蒙古地区成立内蒙古自治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它成为我国第一个省一级的自治区。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二 中国边疆治理问题历来是党和国家关注的重要问题。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提出了一系列治理边疆的新理论和新战略。中共十九大为我国新时代背景下的边疆治理提出了一系列新思路、新理念和新方式,为我国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及边疆地区的安全、稳定和发展提供了政治遵循。
——摘编自邢广程《新时代中国边疆治理的新思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陕甘宁边区政府探索民族区域自治的背景和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时代边疆治理的意义。
参考答案(1)背景:抗击日本侵略的需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推动;中国共产党对民族民主问题的重视。意义:有利于团结各民族人民积极抗战;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提供了经验;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发展。
(2)意义:有利于边疆地区的稳定、开发和发展;有利于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有利于加强与周边国家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