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的文官制度
一、选择题
1.1700年,英国《吏治澄清法》规定,“凡接受皇家薪俸及年金的官吏,除各部大臣及国务大臣外,均不得为议会下院议员”。1805年,财政部设立了常务次官主持日常事务,不参加政党活动,不随内阁的更迭而替换。到1830年,大多数政府部门已经设立常务次官。这一系列举措( )
A.克服了文官制度存在弊端
B.确保了上下议院权力的制衡
C.实现了政治和管理的分离
D.解决了营私舞弊的政治乱象
2.列宁指出,“(资产阶级议会制国家)更换部长意义极小,因为实际的管理工作掌握在一支庞大的官吏队伍手中……这支队伍被资产阶级关系的气氛所笼罩,他们呼吸的就是这种空气,他们凝固了,变硬了,僵化了,摆脱不了这种空气……”列宁旨在揭露( )
A.西方文官制度的弊端
B.“政党分肥制”的乱象
C.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的虚伪
D.三权分立造成的行政效率低下
3.1870年英国枢密院关于文官制改革的命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按照文官制度委员会的要求,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英国近代的文官制度建立( )
A.标志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
B.适应政府专业化和制度化管理
C.推动英国建立责任内阁制
D.标志英国过渡到近代工业社会
4.英美的文官制度在建立后都经历了一些改革。美国于1923年对文官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改革,首次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文官的职位分类制度。英国在1968年根据《富尔顿报告》进行了大规模改革,旨在解决等级过于森严,雇员不易提升,专家过少、文官缺乏训练等问题。这些改革( )
A.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需要
B.对民选政府形成了有效制约
C.解决了权力分立与制衡带来的弊端
D.冲击了资产阶级的政党政治
5.西方国家在文官的选用、职责、晋升等方面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制度,其共同特点是( )
①考试录用
②政治中立
③与执政党共进退
④终身常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撒切尔曾说:“英国文官制度的绝对专业化,使得政府能够在最低的差错和最高的效率的情况下运转自如。这个制度足以让采用不同制度的其他国家羡慕不已。”据此可推知,文官制度( )
A.容易滋生官僚习气
B.提高了国家治理能力
C.触碰了资本主义基本制度
D.借鉴了中国的科举制
7.《彭德尔顿法》亦称《文官制度法》,1883年由时任美国参议员的彭德尔顿提出。该法案确立了美国文官录用和组织的三项原则,即竞争考试原则、文官地位相对稳定原则、文官政治中立不为党派利益服务原则,并规定设立一个文官事务委员会,作为全面执行文官制度法的中央机构。这一法案( )
A.标志着美国现代文官制度基本建立
B.表明美国两党制已不再适用于美国政治
C.标志着美国权力分立和制衡的局面被打破
D.表明美国的民主制度已经发展到非常完善的阶段
8.1702年,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首次使用试卷对学生进行考试,后来,牛津大学也开始实行书面考试。1853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在职员任用方面也采用了书面考试的方法。这一现象表明,英国( )
A.深受中国科举选官制的影响
B.书面考核录用制度得以推行
C.最早使用考试方式录取官员
D.书面考试成为选录唯一手段
9.下面是英国文官制改革经历的过程。从中可以看出( )
1805年 财政部设立了常务次官
1833年 两官分途体制发轫,报刊不断介绍中国录用官吏的程序和做法
1853年 提出摒弃“恩赐”主义
1854年 实行考试任用制度
1870年 进一步确定和完善考试录用文官制度
①文官制改革的渐进性特征
②科举制对英国选官制有影响
③英国选拔机制公平、公正
④文官制度的法治化、科学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0.如表是一战末期和二战后英国文官分类的调整措施。由此可以得出二战后文官分类的最大变化是( )
一战末期 二战后
行政级(若干职级) 与大学毕业程度相当 行政人员 行政、执行、办事员、助理办事员和勤杂人员
一等书记级 与高中毕业程度相当
二等书记级 与初中毕业程度相当 专业人员 法律、统计等
女书记级 与初中毕业程度相当
A.等级结构同教育制度相结合
B.英国文官的分类更加专业化
C.文官分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D.行政在文官系统中地位重要
11.19世纪中叶以前,英国的官员任免制度实行的是“政党分肥制”,上台的执政党会大批更换政府的工作人员。后来英国采用了新型的文官常任制度,通过严格的考试录用文官,一旦录用,其任职终身化,不受党派更替的影响。文官制度的确立( )
A.容易导致政府官员腐败
B.提高了政府的工作效率
C.体现了英国政治的保守性
D.降低了英国民主化程度
12.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不约而同地进行了文官制度改革,基本上采取公开平等考试、择优录取的办法。只有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与专业知识的人才能担任官吏,禁止文官介入党派活动且不与执政党共进退。这种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使得资产阶级政府工作更加专业化和科学化
B.为大工业时代的经济发展提供政治上的保证
C.提高文官的素质和减少官场中的腐败现象
D.减少党争来保证政府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光荣革命后,旧制度带来贪污腐败,卖官鬻爵、政治丑闻屡见不鲜。这些严重影响到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加速发展经济的愿望。19世纪5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加大了政府工作量,也使得政府工作变得更加复杂化、更加专业化,需要更多的专业人员管理这些新老产业。
——摘编自徐愿《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及其影响》
材料二 18世纪末以来,英国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日趋重要,建立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系成为当务之急。1854年,在工业资产阶级的强烈要求下,《诺斯科特—屈维廉报告》发表,对文官的选拔、晋升等提出改革建议。根据此报告,英国于1855年和1870年两次颁布法令,确立了近代文官制度。它规定由独立于党派政治之外的文官委员会来主持文官考选事宜,引入公平竞争机制,优胜劣汰、选贤任能。文官不受选举与执政党更迭的影响,只要无过失就不受免职处分,可一直工作至退休。文官不得参加政治活动,不得兼任议员或政务官员,不得参加政党和营利性经济活动。有人称文官成为“从不更迭的幕后政府”。
——摘编自张延华《廉洁与效率:英国两次
文官制度改革的共同价值取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近代文官制度建立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文官制度的特点,分析其历史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近代英国文官制度对国家治理的启示。
西方的文官制度
一、选择题
1.1700年,英国《吏治澄清法》规定,“凡接受皇家薪俸及年金的官吏,除各部大臣及国务大臣外,均不得为议会下院议员”。1805年,财政部设立了常务次官主持日常事务,不参加政党活动,不随内阁的更迭而替换。到1830年,大多数政府部门已经设立常务次官。这一系列举措( )
A.克服了文官制度存在弊端
B.确保了上下议院权力的制衡
C.实现了政治和管理的分离
D.解决了营私舞弊的政治乱象
【答案】C
2.列宁指出,“(资产阶级议会制国家)更换部长意义极小,因为实际的管理工作掌握在一支庞大的官吏队伍手中……这支队伍被资产阶级关系的气氛所笼罩,他们呼吸的就是这种空气,他们凝固了,变硬了,僵化了,摆脱不了这种空气……”列宁旨在揭露( )
A.西方文官制度的弊端
B.“政党分肥制”的乱象
C.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的虚伪
D.三权分立造成的行政效率低下
【答案】A
3.1870年英国枢密院关于文官制改革的命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按照文官制度委员会的要求,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英国近代的文官制度建立( )
A.标志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
B.适应政府专业化和制度化管理
C.推动英国建立责任内阁制
D.标志英国过渡到近代工业社会
【答案】B
4.英美的文官制度在建立后都经历了一些改革。美国于1923年对文官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改革,首次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文官的职位分类制度。英国在1968年根据《富尔顿报告》进行了大规模改革,旨在解决等级过于森严,雇员不易提升,专家过少、文官缺乏训练等问题。这些改革( )
A.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需要
B.对民选政府形成了有效制约
C.解决了权力分立与制衡带来的弊端
D.冲击了资产阶级的政党政治
【答案】A
5.西方国家在文官的选用、职责、晋升等方面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制度,其共同特点是( )
①考试录用
②政治中立
③与执政党共进退
④终身常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6.撒切尔曾说:“英国文官制度的绝对专业化,使得政府能够在最低的差错和最高的效率的情况下运转自如。这个制度足以让采用不同制度的其他国家羡慕不已。”据此可推知,文官制度( )
A.容易滋生官僚习气
B.提高了国家治理能力
C.触碰了资本主义基本制度
D.借鉴了中国的科举制
【答案】B
7.《彭德尔顿法》亦称《文官制度法》,1883年由时任美国参议员的彭德尔顿提出。该法案确立了美国文官录用和组织的三项原则,即竞争考试原则、文官地位相对稳定原则、文官政治中立不为党派利益服务原则,并规定设立一个文官事务委员会,作为全面执行文官制度法的中央机构。这一法案( )
A.标志着美国现代文官制度基本建立
B.表明美国两党制已不再适用于美国政治
C.标志着美国权力分立和制衡的局面被打破
D.表明美国的民主制度已经发展到非常完善的阶段
【答案】A
8.1702年,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首次使用试卷对学生进行考试,后来,牛津大学也开始实行书面考试。1853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在职员任用方面也采用了书面考试的方法。这一现象表明,英国( )
A.深受中国科举选官制的影响
B.书面考核录用制度得以推行
C.最早使用考试方式录取官员
D.书面考试成为选录唯一手段
【答案】B
9.下面是英国文官制改革经历的过程。从中可以看出( )
1805年 财政部设立了常务次官
1833年 两官分途体制发轫,报刊不断介绍中国录用官吏的程序和做法
1853年 提出摒弃“恩赐”主义
1854年 实行考试任用制度
1870年 进一步确定和完善考试录用文官制度
①文官制改革的渐进性特征
②科举制对英国选官制有影响
③英国选拔机制公平、公正
④文官制度的法治化、科学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A
10.如表是一战末期和二战后英国文官分类的调整措施。由此可以得出二战后文官分类的最大变化是( )
一战末期 二战后
行政级(若干职级) 与大学毕业程度相当 行政人员 行政、执行、办事员、助理办事员和勤杂人员
一等书记级 与高中毕业程度相当
二等书记级 与初中毕业程度相当 专业人员 法律、统计等
女书记级 与初中毕业程度相当
A.等级结构同教育制度相结合
B.英国文官的分类更加专业化
C.文官分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D.行政在文官系统中地位重要
【答案】B
11.19世纪中叶以前,英国的官员任免制度实行的是“政党分肥制”,上台的执政党会大批更换政府的工作人员。后来英国采用了新型的文官常任制度,通过严格的考试录用文官,一旦录用,其任职终身化,不受党派更替的影响。文官制度的确立( )
A.容易导致政府官员腐败
B.提高了政府的工作效率
C.体现了英国政治的保守性
D.降低了英国民主化程度
答案B
12.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不约而同地进行了文官制度改革,基本上采取公开平等考试、择优录取的办法。只有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与专业知识的人才能担任官吏,禁止文官介入党派活动且不与执政党共进退。这种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使得资产阶级政府工作更加专业化和科学化
B.为大工业时代的经济发展提供政治上的保证
C.提高文官的素质和减少官场中的腐败现象
D.减少党争来保证政府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光荣革命后,旧制度带来贪污腐败,卖官鬻爵、政治丑闻屡见不鲜。这些严重影响到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加速发展经济的愿望。19世纪5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加大了政府工作量,也使得政府工作变得更加复杂化、更加专业化,需要更多的专业人员管理这些新老产业。
——摘编自徐愿《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及其影响》
材料二 18世纪末以来,英国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日趋重要,建立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系成为当务之急。1854年,在工业资产阶级的强烈要求下,《诺斯科特—屈维廉报告》发表,对文官的选拔、晋升等提出改革建议。根据此报告,英国于1855年和1870年两次颁布法令,确立了近代文官制度。它规定由独立于党派政治之外的文官委员会来主持文官考选事宜,引入公平竞争机制,优胜劣汰、选贤任能。文官不受选举与执政党更迭的影响,只要无过失就不受免职处分,可一直工作至退休。文官不得参加政治活动,不得兼任议员或政务官员,不得参加政党和营利性经济活动。有人称文官成为“从不更迭的幕后政府”。
——摘编自张延华《廉洁与效率:英国两次
文官制度改革的共同价值取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近代文官制度建立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文官制度的特点,分析其历史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近代英国文官制度对国家治理的启示。
参考答案(1)原因:旧制度带来腐败等社会问题;工业革命的开展。
(2)特点:公平竞争,优胜劣汰,选贤任能,独立于政党之外。历史意义:减弱政界腐败风气;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加强了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
(3)启示:公开选拔德才兼备的官员;有利于建立廉洁、高效的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