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一、选择题
1.观察如图,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①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发展为食物的生产者
②中华文明呈现出多元一体、源远流长的特点
③半坡文化、河姆渡文化是长江下游的文化遗存
④龙山文化、良渚文化已经迈入了父系氏族社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殷墟考古发掘中,曾经在一个坑内集中出土了一千多把石刀,另有坑内出土了440把石镰和78件蚌器。由此可推测商朝( )
A.尚未进入青铜时代 B.生产力高度发达
C.农业采取集体劳作 D.开始出现贫富分化
3.春秋时期,土地耕作制度从休耕制开始向连种制过渡,出现两者并存的局面,到战国时期连种制占据主导地位。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井田制的瓦解 B.耕种技术的进步
C.劳动人口的增长 D.小农经济的形成
4.战国时期,土地的直接耕作者已获得了一定的自由,农业产量也有很大程度提高,社会贫富差距也明显扩大。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根源是( )
A.各国税制的改革 B.土地买卖的加剧
C.铁犁牛耕的推广 D.井田制度的瓦解
5.“东周时期,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休,表面上是个多事的时期。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明确地、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引发这一时期“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的主要原因是( )
A.各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
B.都江堰的修建
C.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并进一步推广
D.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6.范仲淹有诗句形容当时的农村状况,“一派青山景色幽,前人田土后人收;后人收得休欢喜,还有后人在后头”。南宋及其后代政客文人也不断引用这首诗,明人顾庆元撰写的《夷白齐诗话》将其收录其中。这句诗反映出( )
A.农村租佃关系的日趋普遍
B.均田制下的农业生产发展较快
C.农产品的商品化日趋提高
D.地权的转移频繁和私有化加强
7.隋朝在推行均田制的同时,政府制定“输籍定样”(划分户等标准),发到各州县,每年正月五日,县令派人到农村,依定样划分户等,作为征调赋役的依据,并且国家规定的赋税、力役数量低于豪强地主对佃农的剥削量。上述做法的作用主要在于( )
A.强化中央政府对州县的管理
B.扩大国家编户增加政府收入
C.严厉控制人口防止地方叛乱
D.维护了佃农的经济政治权利
8.1027年,宋仁宗诏江淮、两浙、荆湖、福建、广南州军,……自今后客户起移,更不取主人凭由,须每田收田毕日,商量去往,各取稳便。据此可知当时( )
A.劳动力的商品化趋势日益明显
B.租佃制下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
C.统治者实行抑制土地兼并的政策
D.租佃关系在北宋居主导地位
9.宋代曾明确规定:“应典卖倚当庄宅田土,今后并立合同契四本,一付钱主,一付业主,一纳商税院,一留本县,违者论如法。”这反映了宋代( )
A.已有明显契约意识
B.开始出现土地所有权登记制
C.土地买卖相当频繁
D.采取了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
10.明清时期徽州地区自然灾害频繁,对地主而言,定额租比分成租更有利于规避风险。在《康雍乾时期休宁黄氏公堂租簿》《嘉道之际祁门廖姓租簿》等史料中,记录了近180年中89宗租田的情况,全部为定额租。据此可推断,这一时期( )
A.政府鼓励租佃关系发展
B.徽州地区商品经济发达
C.徽州人地矛盾较为突出
D.定额租制利于缓和冲突
11.据现有的考古资料所知,中华民族的祖先分别在多个地区创造了原始文化,这些早期先民的文化区,时间上有先后,规模上有大小,水平上有高低,但是它们各有特点,自成系统,既有个性,又有共性。这体现了中华文明的起源( )
A.以中原地区为主,逐渐向外辐射
B.分布广泛,多元一体
C.在诸多区域同时出现,各自发展
D.各地区存在延续不断的继承关系
12.(2023·北京朝阳)陈直说:“《史记·殷本纪》合于殷墟甲骨文者,有百分之七十。”又说“《史记·楚世家》之楚侯逆、楚王,皆与传世铜器铭文相符合”,“寿县蔡侯墓近出铜器群,倘无《史记·蔡世家》,则蔡侯后期世系,即无从参考”。作者意在说明( )
A.甲骨文、金文可以印证《史记》
B.甲骨文、金文标志着汉字的成熟
C.考古资料否定了司马迁的记述
D.出土文字价值一定优于传世文献
二、综合题
13.对于邈远的夏朝历史奥秘,需要以多种史料进行探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部中国史的着眼点在社会组织的变迁、思想和文物的创辟,以及伟大人物的性格和活动。这些项目要到有文字记录传后的时代才可得确考……本书即以商朝为出发点,然后回顾其前有传说可稽的四五百年……在后人关于夏朝的一切传说和追记中,我们(所)能抽出比较可信的事实。
——张荫麟《中国史纲》(1941年)
材料二 我们如果不自满于神话与传说,那只有求助于考古学之地下发掘的证据,现在虽因为材料缺乏、考订困难,还没有明确的论断,可与古代的记载互证……我们今后研究古史,不必龂龂于文字记载的争辩,而只有从事于考古学而努力于地下发掘之一条大道。
——周予同《开明本国史教本》(1931年)
(1)据材料一,分析《中国史纲》不以夏朝作为“出发点”的原因,指出该书探索夏朝历史所依据的史料。
(2)据材料二,指出探索夏朝历史奥秘应遵循的最重要路径,并分析其原因。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一、选择题
1.观察如图,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①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发展为食物的生产者
②中华文明呈现出多元一体、源远流长的特点
③半坡文化、河姆渡文化是长江下游的文化遗存
④龙山文化、良渚文化已经迈入了父系氏族社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答】根据材料“渔猎采集”到“农业生产”可知,中国古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发展为食物的生产者;根据材料“元谋人”“北京人”“半坡文化”“河姆渡文化”“龙山文化”等信息可知,中华文明呈现出多元一体、源远流长的特点;根据材料“私有制产出、阶级分化”可知,龙山文化、良渚文化已经迈入了父系氏族社会,由此可见,①②④正确,故选B;
半坡文化是黄河流域的文化遗存,而非长江下游的文化遗存,所以③错误,故排除ACD。
故选:B。
2.殷墟考古发掘中,曾经在一个坑内集中出土了一千多把石刀,另有坑内出土了440把石镰和78件蚌器。由此可推测商朝( )
A.尚未进入青铜时代 B.生产力高度发达
C.农业采取集体劳作 D.开始出现贫富分化
【解答】依据材料“殷墟考古发掘中,曾经在一个坑内集中出土了一千多把石刀,另有坑内出土了440把石镰和78件蚌器”可知,在殷墟遗址中的坑内出土了较大量的耕作工具,这体现出商朝生产力水平较低,为了提高效率,农业采用集体劳作方式,因此才会出现如此大量的耕作工具,C项正确;
夏商周时期是我国的青铜时代,排除A项;
商朝时生产力水平较低,而非发达,排除B项;
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开始出现贫富分化,而且材料也不能体现贫富分化,排除D项。
故选:C。
3.春秋时期,土地耕作制度从休耕制开始向连种制过渡,出现两者并存的局面,到战国时期连种制占据主导地位。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井田制的瓦解 B.耕种技术的进步
C.劳动人口的增长 D.小农经济的形成
【解答】通过材料由休耕制主要是为了保持地力,向连种制的转变我们可以得出地力问题得到解决,说明了耕作技术的进步,故B正确;
休耕制向连种制的转变,不能说明井田制的瓦解,排除A;
劳动人口的增长是连种制的一个原因,但并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
小农经济的形成在一定推动了土地技术的进步,但并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
故选:B。
4.战国时期,土地的直接耕作者已获得了一定的自由,农业产量也有很大程度提高,社会贫富差距也明显扩大。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根源是( )
A.各国税制的改革 B.土地买卖的加剧
C.铁犁牛耕的推广 D.井田制度的瓦解
【解答】注意限定信息“根源”,依据题干材料可知,战国时期农民获得了一定的自由和农业生产得出发展,结合所学可知,这一现象的出现的根源是生产力的发展,而铁犁牛耕的推广正是生产力发展的表现,故C项正确。
ABD三项均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不是原因,应排除。
故选:C。
5.“东周时期,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休,表面上是个多事的时期。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明确地、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引发这一时期“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的主要原因是( )
A.各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
B.都江堰的修建
C.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并进一步推广
D.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解答】各国统治者的变法改革,是这一时期变革的原因之一,但并非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
都江堰始建于秦昭王末年,并不是“根本变革“的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并将其逐渐推广,生产力的变革促成了这一时期“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故C项正确。
百家争鸣是这一时期思想变革的表现,并非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
故选:C。
6.范仲淹有诗句形容当时的农村状况,“一派青山景色幽,前人田土后人收;后人收得休欢喜,还有后人在后头”。南宋及其后代政客文人也不断引用这首诗,明人顾庆元撰写的《夷白齐诗话》将其收录其中。这句诗反映出( )
A.农村租佃关系的日趋普遍
B.均田制下的农业生产发展较快
C.农产品的商品化日趋提高
D.地权的转移频繁和私有化加强
【解答】解释材料的反映出的当时的社会现象,“前人田土后人收”,“还有后人在头”,说明土地转换的频繁;反映出土地私有化的趋势日益加强,D为正确选项。
租佃关系日趋普遍不符合材料的主旨,A排除;
均田制实行于北魏至唐朝前期,B项错误;
C项结论与材料无关。
故选:D。
7.隋朝在推行均田制的同时,政府制定“输籍定样”(划分户等标准),发到各州县,每年正月五日,县令派人到农村,依定样划分户等,作为征调赋役的依据,并且国家规定的赋税、力役数量低于豪强地主对佃农的剥削量。上述做法的作用主要在于( )
A.强化中央政府对州县的管理
B.扩大国家编户增加政府收入
C.严厉控制人口防止地方叛乱
D.维护了佃农的经济政治权利
【解答】本题考查古代赋税制度变革。材料显示隋朝制定“输籍”之法的用意在于确定纳税户数,并以较低负担吸引豪强地主的依附农回归政府户籍,增加纳税人口,进而扩大财政收入。A、C强调的是行政管理;D项不符合材料。
故选:B。
8.1027年,宋仁宗诏江淮、两浙、荆湖、福建、广南州军,……自今后客户起移,更不取主人凭由,须每田收田毕日,商量去往,各取稳便。据此可知当时( )
A.劳动力的商品化趋势日益明显
B.租佃制下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
C.统治者实行抑制土地兼并的政策
D.租佃关系在北宋居主导地位
【解答】题意主要是反映了租佃制下佃农在一定程度上有迁徙的自由。因此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有所减弱,故B正确。
劳动力商品化一般指雇佣关系,题中并未体现,故排除A。
C与题意无关,排除。
题中并未给出租佃关系在整个北宋时期所占据的比例,故D排除。
故选:B。
9.宋代曾明确规定:“应典卖倚当庄宅田土,今后并立合同契四本,一付钱主,一付业主,一纳商税院,一留本县,违者论如法。”这反映了宋代( )
A.已有明显契约意识
B.开始出现土地所有权登记制
C.土地买卖相当频繁
D.采取了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
【解答】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宋代“典卖倚当庄宅田土”时,合同文本共立四份,除了买卖双方各执一份外,所在官府与“商税院”也各留一份,体现了宋代对产权转让加强了监管并有较强的产权意识,故答案为A项;
材料只能说明宋代对产权登记要求严格,但并不能说明是宋朝开始的,排除B;
材料中只说了对“典卖倚当庄宅田土”,并非专指土地买卖,更看不出是否频繁,排除C;
材料只是说了买卖转让的手续,但并没在涉及不抑兼并的政策,排除D。
故选:A。
10.明清时期徽州地区自然灾害频繁,对地主而言,定额租比分成租更有利于规避风险。在《康雍乾时期休宁黄氏公堂租簿》《嘉道之际祁门廖姓租簿》等史料中,记录了近180年中89宗租田的情况,全部为定额租。据此可推断,这一时期( )
A.政府鼓励租佃关系发展
B.徽州地区商品经济发达
C.徽州人地矛盾较为突出
D.定额租制利于缓和冲突
【解答】依据材料“对地主而言,定额租比分成租更有利于规避风险”可以看出,定额租对地主有利,对租地农民不利;依据材料“近180年中89宗租田的情况,全部为定额租”可以看出地主主导租地方式,这说明徽州人地矛盾较为突出,地少人多,故C项正确;
材料没有涉及政府的态度,故A项错误;
租地方式与商品经济无关,故B项错误;
定额租制对租地农民不利,不利于缓和冲突,故D项错误。
故选:C。
11.据现有的考古资料所知,中华民族的祖先分别在多个地区创造了原始文化,这些早期先民的文化区,时间上有先后,规模上有大小,水平上有高低,但是它们各有特点,自成系统,既有个性,又有共性。这体现了中华文明的起源( )
A.以中原地区为主,逐渐向外辐射
B.分布广泛,多元一体
C.在诸多区域同时出现,各自发展
D.各地区存在延续不断的继承关系
B
12.(2023·北京朝阳)陈直说:“《史记·殷本纪》合于殷墟甲骨文者,有百分之七十。”又说“《史记·楚世家》之楚侯逆、楚王,皆与传世铜器铭文相符合”,“寿县蔡侯墓近出铜器群,倘无《史记·蔡世家》,则蔡侯后期世系,即无从参考”。作者意在说明( )
A.甲骨文、金文可以印证《史记》
B.甲骨文、金文标志着汉字的成熟
C.考古资料否定了司马迁的记述
D.出土文字价值一定优于传世文献
A
二、综合题
13.对于邈远的夏朝历史奥秘,需要以多种史料进行探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部中国史的着眼点在社会组织的变迁、思想和文物的创辟,以及伟大人物的性格和活动。这些项目要到有文字记录传后的时代才可得确考……本书即以商朝为出发点,然后回顾其前有传说可稽的四五百年……在后人关于夏朝的一切传说和追记中,我们(所)能抽出比较可信的事实。
——张荫麟《中国史纲》(1941年)
材料二 我们如果不自满于神话与传说,那只有求助于考古学之地下发掘的证据,现在虽因为材料缺乏、考订困难,还没有明确的论断,可与古代的记载互证……我们今后研究古史,不必龂龂于文字记载的争辩,而只有从事于考古学而努力于地下发掘之一条大道。
——周予同《开明本国史教本》(1931年)
(1)据材料一,分析《中国史纲》不以夏朝作为“出发点”的原因,指出该书探索夏朝历史所依据的史料。
(2)据材料二,指出探索夏朝历史奥秘应遵循的最重要路径,并分析其原因。
[答案] (1)原因:该书侧重的项目需要确考的文字记录;夏朝历史缺乏当时的文字记录。
史料:传说;追记。
(2)路径:考古发掘。原因:神话传说、文字记载无法定论。
[解析] (1)根据“这些项目要到有文字记录传后的时代才可得确考”可知,因为夏朝没有文字记录传承,所以《中国史纲》不以夏朝作为“出发点”。根据“关于夏朝的一切传说和追忆”可知,《中国史纲》所依据的史料主要是传说和追忆。(2)探索夏朝历史奥秘应遵循的最重要路径根据“只有从事于考古学而努力于地下发掘之一条大道”可知应该是考古发掘。因为神话传说和文字记载等口头或文字资料的真实性是有待考证的,所以应该主要依据考古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