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一、选择题
1.明朝为加强皇权而采取的措施是( )
①确立一省制
②废丞相
③设内阁
④建立东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军机处一切均由大臣和章京通同办理,皇帝有谕,随时奉召承办,且必须当日事当日毕。又有“廷寄制度”,由军机处签发后交兵部通过驿站、军台发出。这表明军机处的设置( )
A.制约了专制独裁 B.确保了正确决策
C.保障了西北军需 D.提高了行政效率
3.据甲骨文记载,商王“鼓吹‘帝’是王的祖宗神,王是‘帝’的嫡系子孙”。这反映了商代( )
A.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B.按血缘亲疏分配权力
C.权力向皇帝高度集中
D.开始确立“家天下”制度
4.周天子分封时要举行一定的授土授民仪式,既要给受封者颁赐礼器以作凭证,同时又规定了受封诸侯“以供王职”“法则周公”等一系列义务、并载之文告,公布于世。周王此举旨在( )
A.强化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B.巩固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
C.明确君臣间的尊卑等级关系
D.推动区域经济文化的交流
5.《元史 地理志》总结道:“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这表明( )
A.元朝在对边疆管理上更趋一体化
B.元朝疆域更加辽阔
C.元朝赋役负担远远重于唐朝
D.元朝疆域与唐朝疆域范围相似
6.有学者认为,明朝时期皇权弱化时,内阁的作用可能被凸显;相反,皇权强化时,内阁作为附庸的表现可能更为突出。这表明明朝内阁( )
A.成为法定中央决策中枢
B.意在削弱相权强皇权
C.受到司礼监的严重制约
D.始终服务于专制皇权
7.在中国古代“父母官”“爱民如子”往往是对官员德行和政绩的褒扬,官员也以此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这一现象反映出( )
A.“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
B.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
C.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
D.官民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
8.如图为夏朝世系示意图。读图可知,夏王朝实行( )
A.禅让制 B.王位世袭制
C.分封制 D.嫡长子继承制
9.阅读如图,判断下列有关该图反映的制度说法正确的是( )
A.创立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B.体现“分权与制衡原则”
C.相权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君权
D.加强了中央集权
10.据《晋书 王敦传》记载:东晋谚称“王与(司)马,共天下”。这反映了( )
A.东晋统治者爱惜人才,尊重大司马的治国意见
B.东晋时期士族门阀势力强大,威胁皇权
C.东晋时期地方分裂割据势力的强大
D.两晋时期的政治民主化倾向
11.秦朝丞相王绾和廷尉李斯就分封制的存留进行争论;唐朝设置了宰相议事的政事堂;北宋的谏院权限很大,对朝廷百官的任用及各种政事都可讨论,规谏朝政缺失;明朝创行密疏言事之制,赐给大学士“绳愆纠缪”图章,“凡政事有缺,……悉用此印密疏以闻”。这些制度的创立重在( )
A.避免官员权力的膨胀
B.有效的限制了皇权专制
C.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D.保障中央决策的合理性
12.《辞海》称:“唐以后特派负责某种政务者称使,如节度使、转运使等。”唐朝,中央由工部下的屯田郎中和司农寺主管屯田、营田,而州郡却无相应的主管机构或官员;中央由工部、少府监和将作监主管手工业生产,州郡亦无相应的主管机构或官员。于是才有营田使、盐铁使、群牧使等使职的设置。材料反映唐朝使职大量出现的具体原因是( )
A.唐朝现行官制的弊端
B.职官制度运行的惯性
C.唐朝行政制度的僵化
D.唐朝政治形势的剧变
二、综合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王者之制禄: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之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礼记·王制篇》
材料二 周王正妻所生之子称嫡子,其他妻室所生之子为庶子。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利,称其为大宗。次子、庶子的后裔相对于大宗称为小宗。而次子、庶子的嫡长子、嫡长孙于本支又是大宗,其次子、庶子之后裔又是小宗。以此类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小宗必须服从大宗。——《历史》必修
材料三 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史记》
材料四 北宋地方权力分配示意图
材料五 八国联军在北方横行之时,南省中国“东南互保”,免除了列强的南顾之忧。南省初指刘坤一、张之洞管辖的五省,不久浙江、福建相继参加。后李鸿章声明自保两广,断不尊奉慈禧对列强的宣战诏书。山东巡抚袁世凯虽为惩办拳匪最得力之人,但此时也与刘坤一、张之洞态度一致。四川、陕西、河南督抚也同意刘坤一、张之洞的主张。这样,互保的区域实际上包括了十三省。地方坐视朝廷危机,不发兵勤王,而且事后也未被追究。可见,中央权威已经下降到极点,地方权力不断扩大。使得晚清政府摇摇欲坠。
——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材料六 元统治者吸取了汉唐以来地方割据势力据险对抗中央政府这一教训,打破了自然的疆界,极力避免某一地区成为地方长官据险称雄的国中之国。地方区域的设置,人为地使自然区域割开,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元代的地方政权不交在地方,乃由中央派行中书省管理。行省长官是中央官亲自降临到地方。
——李孔怀《中国古代行政制度史》
材料七 洪武九年(1376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地方废除元旧制行省制,代之以承宣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三司分别行使原行中书省的行政、军政和司法之权,三司既相对独立,又相互牵制。——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两种制度?并指出这两种制度之间的关系和作用?
(2)材料三中的“寡人”创建了哪些重要的政治制度?简要评价他在历史上的影响。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路制的特点及其意义。
(4)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地方行政权力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5)根据材料六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朝行省制的特点及其历史作用。
(6)根据材料七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在地方管理方式上有何变化并分析其影响。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一、选择题
1.明朝为加强皇权而采取的措施是( )
①确立一省制
②废丞相
③设内阁
④建立东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B
2.军机处一切均由大臣和章京通同办理,皇帝有谕,随时奉召承办,且必须当日事当日毕。又有“廷寄制度”,由军机处签发后交兵部通过驿站、军台发出。这表明军机处的设置( )
A.制约了专制独裁 B.确保了正确决策
C.保障了西北军需 D.提高了行政效率
【答案】D
3.据甲骨文记载,商王“鼓吹‘帝’是王的祖宗神,王是‘帝’的嫡系子孙”。这反映了商代( )
A.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B.按血缘亲疏分配权力
C.权力向皇帝高度集中
D.开始确立“家天下”制度
【答案】A
4.周天子分封时要举行一定的授土授民仪式,既要给受封者颁赐礼器以作凭证,同时又规定了受封诸侯“以供王职”“法则周公”等一系列义务、并载之文告,公布于世。周王此举旨在( )
A.强化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B.巩固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
C.明确君臣间的尊卑等级关系
D.推动区域经济文化的交流
【答案】B
5.《元史 地理志》总结道:“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这表明( )
A.元朝在对边疆管理上更趋一体化
B.元朝疆域更加辽阔
C.元朝赋役负担远远重于唐朝
D.元朝疆域与唐朝疆域范围相似
【答案】A
6.有学者认为,明朝时期皇权弱化时,内阁的作用可能被凸显;相反,皇权强化时,内阁作为附庸的表现可能更为突出。这表明明朝内阁( )
A.成为法定中央决策中枢
B.意在削弱相权强皇权
C.受到司礼监的严重制约
D.始终服务于专制皇权
【答案】D
7.在中国古代“父母官”“爱民如子”往往是对官员德行和政绩的褒扬,官员也以此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这一现象反映出( )
A.“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
B.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
C.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
D.官民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
【答案】A
8.如图为夏朝世系示意图。读图可知,夏王朝实行( )
A.禅让制 B.王位世袭制
C.分封制 D.嫡长子继承制
【答案】B
9.阅读如图,判断下列有关该图反映的制度说法正确的是( )
A.创立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B.体现“分权与制衡原则”
C.相权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君权
D.加强了中央集权
【答案】C
10.据《晋书 王敦传》记载:东晋谚称“王与(司)马,共天下”。这反映了( )
A.东晋统治者爱惜人才,尊重大司马的治国意见
B.东晋时期士族门阀势力强大,威胁皇权
C.东晋时期地方分裂割据势力的强大
D.两晋时期的政治民主化倾向
【答案】B
11.秦朝丞相王绾和廷尉李斯就分封制的存留进行争论;唐朝设置了宰相议事的政事堂;北宋的谏院权限很大,对朝廷百官的任用及各种政事都可讨论,规谏朝政缺失;明朝创行密疏言事之制,赐给大学士“绳愆纠缪”图章,“凡政事有缺,……悉用此印密疏以闻”。这些制度的创立重在( )
A.避免官员权力的膨胀
B.有效的限制了皇权专制
C.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D.保障中央决策的合理性
【答案】D
12.《辞海》称:“唐以后特派负责某种政务者称使,如节度使、转运使等。”唐朝,中央由工部下的屯田郎中和司农寺主管屯田、营田,而州郡却无相应的主管机构或官员;中央由工部、少府监和将作监主管手工业生产,州郡亦无相应的主管机构或官员。于是才有营田使、盐铁使、群牧使等使职的设置。材料反映唐朝使职大量出现的具体原因是( )
A.唐朝现行官制的弊端
B.职官制度运行的惯性
C.唐朝行政制度的僵化
D.唐朝政治形势的剧变
【答案】A
二、综合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王者之制禄: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之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礼记·王制篇》
材料二 周王正妻所生之子称嫡子,其他妻室所生之子为庶子。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利,称其为大宗。次子、庶子的后裔相对于大宗称为小宗。而次子、庶子的嫡长子、嫡长孙于本支又是大宗,其次子、庶子之后裔又是小宗。以此类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小宗必须服从大宗。——《历史》必修
材料三 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史记》
材料四 北宋地方权力分配示意图
材料五 八国联军在北方横行之时,南省中国“东南互保”,免除了列强的南顾之忧。南省初指刘坤一、张之洞管辖的五省,不久浙江、福建相继参加。后李鸿章声明自保两广,断不尊奉慈禧对列强的宣战诏书。山东巡抚袁世凯虽为惩办拳匪最得力之人,但此时也与刘坤一、张之洞态度一致。四川、陕西、河南督抚也同意刘坤一、张之洞的主张。这样,互保的区域实际上包括了十三省。地方坐视朝廷危机,不发兵勤王,而且事后也未被追究。可见,中央权威已经下降到极点,地方权力不断扩大。使得晚清政府摇摇欲坠。
——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材料六 元统治者吸取了汉唐以来地方割据势力据险对抗中央政府这一教训,打破了自然的疆界,极力避免某一地区成为地方长官据险称雄的国中之国。地方区域的设置,人为地使自然区域割开,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元代的地方政权不交在地方,乃由中央派行中书省管理。行省长官是中央官亲自降临到地方。
——李孔怀《中国古代行政制度史》
材料七 洪武九年(1376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地方废除元旧制行省制,代之以承宣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三司分别行使原行中书省的行政、军政和司法之权,三司既相对独立,又相互牵制。——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两种制度?并指出这两种制度之间的关系和作用?
(2)材料三中的“寡人”创建了哪些重要的政治制度?简要评价他在历史上的影响。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路制的特点及其意义。
(4)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地方行政权力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5)根据材料六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朝行省制的特点及其历史作用。
(6)根据材料七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在地方管理方式上有何变化并分析其影响。
答案:(1)制度:分封制、宗法制
关系: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
作用:两者相互补充,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和财产分配方面的冲突与矛盾。
(2)制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
影响:他灭六国统一中国,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他建立的政治制度影响深远;他建立的空前统一的封建国家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
(3)特点:分散各级机构的权力,使其互相牵制;服务于中央集权。
意义:避免了藩镇割据局面的出现;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为后代治国提供了借鉴。
(4)变化:汉族官僚集团力量上升,地方督抚权势扩大。
原因:西方列强侵华的加剧;国内农民起义的发展;地方督抚的见识与才干;满清贵族的保守与无能。
(5)特点:地方行政区划打破了山川地形的自然疆界;设行中书省管理地方;行省长官由中央官员担任。
历史作用: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6)变化:废除行省制,设三司分管地方事务。
影响:分散地方统治权,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加强中央集权;但三司互不统属,不利于行政效率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