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1.有感情的朗读《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并背诵默写。(重点)
2.帮助学生理解词句的意思,想象词句描写的画面。(重点)
3.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关心人民生活的感情。(难点)
学习目标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 ,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知作者
使用说明:使用课堂活动,请
学生拖动古诗题目到相应的南
瓜里进行古诗分类
生字学习
使用说明:使用蒙层功能,请学生拖动橡皮擦擦除蒙层。
生字学习
使用说明:使用蒙层功能,请学
生拖动橡皮擦擦除蒙层。
生字学习
使用说明:使用蒙层功能,请学生
拖动橡皮擦擦除蒙层。
解诗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词牌名
题目
想一想
题目中写了那些内容?
时间:夜里;地点:黄沙道;事情:行
夜间行走在黄沙岭的道路上
使用说明:使用蒙层功能,请学
生拖动橡皮擦擦除蒙层。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读诗文
明诗意
使用说明:使用古诗词工具,学生可以任意切换原文
和翻译,点击带颜色的字可以查看重点词语解释。
悟诗情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动喜鹊飞离树枝。清凉的晚风中传来远处的蝉叫声。一阵阵浓浓的稻花香扑鼻而来似乎在告诉(行人):“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这时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欢叫声。
“惊鹊”和“鸣蝉”两句动中寓静,把半夜“清风”“明月”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
想一想作者的心情如何?
陶醉
喜悦
调动你的所有感官,品读词的上阕:
看到的:
听到的:
闻到的:
悟诗情
明月
惊鹊
稻花
鹊声
鸣蝉
蛙声
稻花香
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往日土地庙附近树林旁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拐了弯,茅店忽然出现在眼前。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想一想作者的心情如何?
焦急
惊喜
悟诗情
这首诗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清幽、恬静。充满了乡土气息,对丰收在望的喜悦之情。
悟诗情
主题概括
使用说明:使用课堂工具,请学生拖
动下面的选项放到指定位置。
总结提升
使用说明:使用思维导图,请学
生点加号展开小分类。
拓展延伸
描写诗人身在异乡、思念家乡的诗句?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课堂演练
把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野旷天低树,
稻花香里说丰年,
旧时茅店社林边,
江清月近人。
听取蛙声一片。
路转溪桥忽见。
《宿建德江》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都写了月夜的景色,它们表达的情感一样吗?
愁思
喜悦
不一样
课后作业
1.背诵古诗
2.默写古诗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