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8 新颖题
一、选择题
1.(2024·江苏连云港·中考真题)如图,将一根木棒的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绑一重物.将此重物拉到A点后放开,让此重物由A点摆动到B点.则此重物移动路径的形状为( )
A.倾斜直线 B.抛物线 C.圆弧 D.水平直线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动点的移动轨迹,根据题意,易得重物移动的路径为一段圆弧.
【详解】解:在移动的过程中木棒的长度始终不变,故点的运动轨迹是以为圆心,为半径的一段圆弧,
故选:C.
2.(2024·四川德阳·中考真题)走马灯,又称仙音烛,据史料记载,走马灯的历史起源于隋唐时期,盛行于宋代,是中国特色工艺品,常见于除夕、元宵、中秋等节日,在一次综合实践活动中,一同学用如图所示的纸片,沿折痕折合成一个棱锥形的“走马灯”,正方形做底,侧面有一个三角形面上写了“祥”字,当灯旋转时,正好看到“吉祥如意”的字样.则在A、B、C处依次写上的字可以是( )
A.吉 如 意 B.意 吉 如 C.吉 意 如 D.意 如 吉
【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简单几何体的展开图,利用四棱锥的展开图的特点可得答案.
【详解】解:由题意可得:展开图是四棱锥,
∴A、B、C处依次写上的字可以是吉,如,意;或如,吉,意;
故选A
3.(2024·山东·中考真题)如图,已知,,是正边形的三条边,在同一平面内,以为边在该正边形的外部作正方形.若,则的值为( )
A.12 B.10 C.8 D.6
【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正多边形的性质,正多边形的外角和,先求解正多边形的1个内角度数,得到正多边形的1个外角度数,再结合外角和可得答案.
【详解】解:∵正方形,
∴,
∵,
∴,
∴正边形的一个外角为,
∴的值为;
故选A
4.(2024·贵州·中考真题)小红学习了等式的性质后,在甲、乙两台天平的左右两边分别放入“■”“●”“▲”三种物体,如图所示,天平都保持平衡.若设“■”与“●”的质量分别为x,y,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等式的性质,设“▲”的质量为a,根据题意列出等式,,然后化简代入即可解题.
【详解】解:设“▲”的质量为a,
由甲图可得,即,
由乙图可得,即,
∴,
故选C.
5.(2024·浙江·中考真题)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有,两点.下列正确的选项是( )
A.当时, B.当时,
C.当时, D.当时,
【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点的坐标特征,由于反比例函数,可知函数位于一、三象限,分情况讨论,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判断出与的大小.
【详解】解:根据反比例函数,可知函数图象位于一、三象限,且在每个象限中,y都是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有,两点,
当,即时,;
当,即时,;
当,即时,;
故选:A.
6.(2024·广东广州·中考真题)下列图案中,点为正方形的中心,阴影部分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则阴影部分的两个三角形关于点对称的是( )
A. B. C. D.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了图形关于某点对称,掌握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是解题关键.根据对应点连线是否过点判断即可.
【详解】解:由图形可知,阴影部分的两个三角形关于点对称的是C,
故选:C.
7.(2024·山东烟台·中考真题)某班开展“用直尺和圆规作角平分线”的探究活动,各组展示作图痕迹如下,其中射线为的平分线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角平分线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中垂线的性质和判定,根据作图痕迹,逐一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解:第一个图为尺规作角平分线的方法,为的平分线;
第二个图,由作图可知:,
∴,
∵,
∴,
∴,
∵,,
∴,
∴,
∵,
∴,
∴,
∴为的平分线;
第三个图,由作图可知,
∴,,
∴
∴,
∴为的平分线;
第四个图,由作图可知:,,
∴为的平分线;
故选D.
8.(2024·浙江·中考真题)如图,在中,相交于点O,.过点A作的垂线交于点E,记长为x,长为y.当x,y的值发生变化时,下列代数式的值不变的是( )
A. B. C. D.
【答案】C
【分析】此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过点D作交的延长线于点F,证明,得到,由勾股定理可得,,,则,整理后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解:过点D作交的延长线于点F,
∵的垂线交于点E,
∴,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
∴
∴,
由勾股定理可得,,
,
∴,
∴
∴
即,解得,
∴当x,y的值发生变化时,代数式的值不变的是,
故选:C
9.(2024·湖北武汉·中考真题)如图,小好同学用计算机软件绘制函数的图象,发现它关于点中心对称.若点,,,……,,都在函数图象上,这个点的横坐标从开始依次增加,则的值是( )
A. B. C.0 D.1
【答案】D
【分析】本题是坐标规律题,求函数值,中心对称的性质,根据题意得出,进而转化为求,根据题意可得,,即可求解.
【详解】解:∵这个点的横坐标从开始依次增加,
∴,
∴,
∴,而即,
∵,
当时,,即,
∵关于点中心对称的点为,
即当时,,
∴,
故选:D.
10.(2024·福建·中考真题)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两点,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可以找到一个实数,使得 B.无论实数取什么值,都有
C.可以找到一个实数,使得 D.无论实数取什么值,都有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根据题意得到二次函数开口向上,且对称轴为,顶点坐标为,再分情况讨论,当时,当时,, 的大小情况,即可解题.
【详解】解:二次函数解析式为,
二次函数开口向上,且对称轴为,顶点坐标为,
当时,,
当时,,
,
当时,,
,
故A、B错误,不符合题意;
当时,,
由二次函数对称性可知,,
当时,,由二次函数对称性可知,,不一定大于,
故C正确符合题意;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2024·山东烟台·中考真题)如图,水平放置的矩形中,,,菱形的顶点,在同一水平线上,点与的中点重合,,,现将菱形以的速度沿方向匀速运动,当点运动到上时停止,在这个运动过程中,菱形与矩形重叠部分的面积与运动时间之间的函数关系图象大致是( )
A. B.
C. D.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菱形的性质,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二次函数的图象的性质,先求得菱形的面积为,进而分三种情形讨论,重合部分为三角形,重合部分为五边形,重合部分为菱形,分别求得面积与运动时间的函数关系式,结合选项,即可求解.
【详解】解:如图所示,设交于点,
∵菱形,,
∴
又∵,
∴是等边三角形,
∵,,
∴
∴
∴
当时,重合部分为,
如图所示,
依题意,为等边三角形,
运动时间为,则,
∴
当时,如图所示,
依题意,,则
∴
∴
∵
∴当时,
当时,同理可得,
当时,同理可得,
综上所述,当时,函数图象为开口向上的一段抛物线,当时,函数图象为开口向下的一段抛物线,当时,函数图象为一条线段,当时,函数图象为开口向下的一段抛物线,当时,函数图象为开口向上的一段抛物线;
故选:D.
12.(2024·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小明同学手中有一张矩形纸片,,,他进行了如下操作:
第一步,如图①,将矩形纸片对折,使与重合,得到折痕,将纸片展平.
第二步,如图②,再一次折叠纸片,把沿折叠得到,交折痕于点E,则线段的长为( )
A. B. C. D.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了矩形与折叠问题,熟练掌握矩形的性质,折叠的性质,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根据矩形的性质和折叠的性质推出,进而得出,设,则,根据勾股定理可得:,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解:∵四边形是矩形,
∴,
由折叠可得:,,,,
∴四边形是矩形,
∴,
∴,
∴,
∴,
设,则,
在中,根据勾股定理可得:,
即,
解得:,
即,
故选:B.
13.(2024·内蒙古赤峰·中考真题)如图,正方形的顶点,在抛物线上,点在轴上.若两点的横坐标分别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题时要熟练掌握并能灵活运用是关键.依据题意,连接、交于点,过点作轴于点,过点作于点,先证明.可得,.点、的横坐标分别为、,可得,.,,,设,则,,,,,.再由,进而可以求解判断即可.
【详解】解:如图,连接、交于点,过点作轴于点,过点作于点,
四边形是正方形,
、互相平分,,,
,,
.
,,
.
,.
点、的横坐标分别为、,
,.
,,,
设,则,,
,,,.
又,,
,.
.
.
.
点、在轴的同侧,且点在点的右侧,
.
.
故选:B.
二、填空题
14.(2024·甘肃·中考真题)如图1为一汽车停车棚,其棚顶的横截面可以看作是抛物线的一部分,如图2是棚顶的竖直高度y(单位:)与距离停车棚支柱的水平距离x(单位:)近似满足函数关系的图象,点在图象上.若一辆箱式货车需在停车棚下避雨,货车截面看作长,高的矩形,则可判定货车 完全停到车棚内(填“能”或“不能”).
【答案】能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根据题意求出当时,y的值,若此时y的值大于,则货车能完全停到车棚内,反之,不能,据此求解即可.
【详解】解:∵,,
∴,
在中,当时,,
∵,
∴可判定货车能完全停到车棚内,
故答案为:能.
15.(2024·吉林·中考真题)某新建学校因场地限制,要合理规划体育场地,小明绘制的铅球场地设计图如图所示,该场地由和扇形组成,分别与交于点A,D.,,,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结果保留).
【答案】
【分析】本题考查了扇形面积公式,熟练掌握扇形面积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利用阴影部分面积等于大扇形减去小扇形面积,结合扇形面积公式即可求解.
【详解】解:由题意得:,
故答案为:.
三、解答题
16.(2024·辽宁·中考真题)如图1,在水平地面上,一辆小车用一根绕过定滑轮的绳子将物体竖直向上提起.起始位置示意图如图2,此时测得点到所在直线的距离,;停止位置示意图如图3,此时测得(点,,在同一直线上,且直线与平面平行,图3中所有点在同一平面内.定滑轮半径忽略不计,运动过程中绳子总长不变.(参考数据:,,,)
(1)求的长;
(2)求物体上升的高度(结果精确到).
【答案】(1)
(2)
【分析】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勾股定理,熟练掌握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
(1)解即可求解;
(2)在中,由勾股定理得,,解求得,由题意得,,故,则.
【详解】(1)解:由题意得,,
∵,,
∴在中,由,
得:,
∴,
答:;
(2)解:在中,由勾股定理得,,
在中,,
∴,
∴,
由题意得,,
∴,
∴,
答:物体上升的高度约为.
17.(2024·广西·中考真题)综合与实践
在综合与实践课上,数学兴趣小组通过洗一套夏季校服,探索清洗衣物的节约用水策略.
【洗衣过程】
步骤一:将校服放进清水中,加入洗衣液,充分浸泡揉搓后拧干;
步骤二:将拧干后的校服放进清水中,充分漂洗后拧干.重复操作步骤二,直至校服上残留洗衣液浓度达到洗衣目标.
假设第一次漂洗前校服上残留洗衣液浓度为,每次拧干后校服上都残留水.
浓度关系式:.其中、分别为单次漂洗前、后校服上残留洗衣液浓度;w为单次漂洗所加清水量(单位:)
【洗衣目标】经过漂洗使校服上残留洗衣液浓度不高于
【动手操作】请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如果只经过一次漂洗,使校服上残留洗衣液浓度降为,需要多少清水?
(2)如果把清水均分,进行两次漂洗,是否能达到洗衣目标?
(3)比较(1)和(2)的漂洗结果,从洗衣用水策略方面,说说你的想法.
【答案】(1)只经过一次漂洗,使校服上残留洗衣液浓度降为,需要清水.
(2)进行两次漂洗,能达到洗衣目标;
(3)两次漂洗的方法值得推广学习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分式方程的实际应用,求解代数式的值,理解题意是关键;
(1)把,代入, 再解方程即可;
(2)分别计算两次漂洗后的残留洗衣液浓度,即可得到答案;
(3)根据(1)(2)的结果得出结论即可.
【详解】(1)解:把,代入
得,
解得.经检验符合题意;
∴只经过一次漂洗,使校服上残留洗衣液浓度降为,需要清水.
(2)解:第一次漂洗:
把,代入,
∴,
第二次漂洗:
把,代入,
∴,
而,
∴进行两次漂洗,能达到洗衣目标;
(3)解:由(1)(2)的计算结果发现:经过两次漂洗既能达到洗衣目标,还能大幅度节约用水,
∴从洗衣用水策略方面来讲,采用两次漂洗的方法值得推广学习.
18.(2024·重庆·中考真题)某工程队承接了老旧小区改造工程中1000平方米的外墙粉刷任务,选派甲、乙两人分别用、两种外墙漆各完成总粉刷任务的一半.据测算需要、两种外墙漆各300千克,购买外墙漆总费用为15000元,已知种外墙漆每千克的价格比种外墙漆每千克的价格多2元.
(1)求、两种外墙漆每千克的价格各是多少元?
(2)已知乙每小时粉刷外墙面积是甲每小时粉刷外墙面积的,乙完成粉刷任务所需时间比甲完成粉刷任务所需时间多5小时.问甲每小时粉刷外墙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答案】(1)种外墙漆每千克的价格为元,则种外墙漆每千克的价格为元.
(2)甲每小时粉刷外墙的面积是平方米.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分式方程的应用,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理解题意建立方程是解本题的关键;
(1)设种外墙漆每千克的价格为元,则种外墙漆每千克的价格为元,再根据总费用为15000元列方程求解即可;
(2)设甲每小时粉刷外墙面积为平方米,则乙每小时粉刷外墙面积是平方米;利用乙完成粉刷任务所需时间比甲完成粉刷任务所需时间多5小时.从而建立分式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1)解:设种外墙漆每千克的价格为元,则种外墙漆每千克的价格为元,
∴,
解得:,
∴,
答:种外墙漆每千克的价格为元,种外墙漆每千克的价格为元.
(2)设甲每小时粉刷外墙面积为平方米,则乙每小时粉刷外墙面积是平方米;
∴,
解得:,
经检验:是原方程的根且符合题意,
答:甲每小时粉刷外墙的面积是平方米.
19.(2024·江苏扬州·中考真题)如图,已知及边上一点.
(1)用无刻度直尺和圆规在射线上求作点,使得;(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2)在(1)的条件下,以点为圆心,以为半径的圆交射线于点,用无刻度直尺和圆规在射线上求作点,使点到点的距离与点到射线的距离相等;(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3)在(1)、(2)的条件下,若,,求的长.
【答案】(1)作图见详解
(2)作图见详解
(3)
【分析】(1)根据尺规作角等于已知角的方法即可求解;
(2)根据尺规作圆,作垂线的方法即可求解;
(3)根据作图可得是直径,结合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可得的值,根据勾股定理可求出的值,在直角中运用勾股定理即可求解.
【详解】(1)解:如图所示,
∴;
点O即为所求
(2)解:如图所示,
连接,以点为圆心,以为半径画弧交于点,以点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于点,分别以点为圆心,以大于为半径画弧,交于点,连接并延长交于点,
∵是直径,
∴,即,
根据作图可得,
∴,即,是点到的距离,
∵,
∴,
∴,
点即为所求点的位置;
(3)解:如图所示,
根据作图可得,,连接,
∴在中,,
∴,
∴,
∵是直径,
∴,
∴,
设,则,
∴在中,,
解得,(负值舍去),
∴,
在中,.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尺规作角等于已知角,尺规作垂线,勾股定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等知识的综合,掌握以上知识的综合运用是解题的关键.
20.(2024·四川凉山·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材料,并解决相关问题:
下图是一个三角点阵,从上向下数有无数多行,其中第一行有1个点,第二行有2个点……第行有个点……
容易发现,三角点阵中前4行的点数之和为10.
(1)探索:三角点阵中前8行的点数之和为_____,前15行的点数之和为______,那么,前行的点数之和为______
(2)体验:三角点阵中前行的点数之和______(填“能”或“不能”)为500.
(3)运用:某广场要摆放若干种造型的盆景,其中一种造型要用420盆同样规格的花,按照第一排2盆,第二排4盆,第三排6盆……第排盆的规律摆放而成,则一共能摆放多少排?
【答案】(1)36;120;
(2)不能
(3)一共能摆放20排.
【分析】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二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1)根据图形,总结规律,列式计算即可求解;
(2)根据前n行的点数和是500,即可得出关于n的一元二次方程,解之即可判断;
(2)先得到前n行的点数和是,再根据题意得出关于n的一元二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n的值.
【详解】(1)解:三角点阵中前8行的点数之和为,
前15行的点数之和为,
那么,前行的点数之和为;
故答案为:36;120;;
(2)解:不能,
理由如下:
由题意得,
得,
,
∴此方程无正整数解,
所以三角点阵中前n行的点数和不能是500;
故答案为:不能;
(3)解:同理,前行的点数之和为,
由题意得,
得,即,
解得或(舍去),
∴一共能摆放20排.
21.(2024·湖北·中考真题)一次函数经过点,交反比例函数于点.
(1)求;
(2)点在反比例函数第一象限的图象上,若,直接写出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
【答案】(1),,;
(2).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综合,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
(1)利用一次函数经过点,点,列式计算求得,,得到点,再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即可;
(2)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得,得到,据此求解即可.
【详解】(1)解:∵一次函数经过点,点,
∴,
解得,
∴点,
∵反比例函数经过点,
∴;
(2)解:∵点,点,
∴,
∴,,
由题意得,
∴,
∴,
∴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为.
22.(2024·安徽·中考真题)已知抛物线(b为常数)的顶点横坐标比抛物线的顶点横坐标大1.
(1)求b的值;
(2)点在抛物线上,点在抛物线上.
(ⅰ)若,且,,求h的值;
(ⅱ)若,求h的最大值.
【答案】(1)
(2)(ⅰ)3;(ⅱ)
【分析】题目主要考查二次函数的性质及化为顶点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理解题意,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性质是解题关键.
(1)根据题意求出的顶点为,确定抛物线(b为常数)的顶点横坐标为2,即可求解;
(2)根据题意得出, ,然后整理化简;(ⅰ)将代入求解即可;(ⅱ)将代入整理为顶点式,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1)解:,
∴的顶点为,
∵抛物线(b为常数)的顶点横坐标比抛物线的顶点横坐标大1,
∴抛物线(b为常数)的顶点横坐标为2,
∴,
∴;
(2)由(1)得
∵点在抛物线上,点在抛物线上.
∴, ,
整理得:
(ⅰ)∵,
∴,
整理得:,
∵,,
∴,
∴;
(ⅱ)将代入,
整理得,
∵,
∴当,即时,h取得最大值为.
23.(2024·河南·中考真题)如图1,塑像在底座上,点D是人眼所在的位置.当点B高于人的水平视线时,由远及近看塑像,会在某处感觉看到的塑像最大,此时视角最大.数学家研究发现:当经过A,B两点的圆与水平视线相切时(如图2),在切点P处感觉看到的塑像最大,此时为最大视角.
(1)请仅就图2的情形证明.
(2)经测量,最大视角为,在点P处看塑像顶部点A的仰角为,点P到塑像的水平距离为.求塑像的高(结果精确到.参考数据:).
【答案】(1)见解析
(2)塑像的高约为
【分析】本题考查了圆周角定理,三角形外角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
(1)连接,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出,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得出,然后等量代换即可得证;
(2)在中,利用正切的定义求出,在中,利用正切的定义求出,即可求解.
【详解】(1)证明:如图,连接.
则.
∵,
∴.
(2)解:在中,,.
∵,
∴.
∵,
∴.
在中,,
∴.
∴.
答:塑像的高约为.
24.(2024·湖北武汉·中考真题)16世纪中叶,我国发明了一种新式火箭“火龙出水”,它是二级火箭的始祖.火箭第一级运行路径形如抛物线,当火箭运行一定水平距离时,自动引发火箭第二级,火箭第二级沿直线运行.某科技小组运用信息技术模拟火箭运行过程.如图,以发射点为原点,地平线为x轴,垂直于地面的直线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分别得到抛物线和直线.其中,当火箭运行的水平距离为时,自动引发火箭的第二级.
(1)若火箭第二级的引发点的高度为.
①直接写出a,b的值;
②火箭在运行过程中,有两个位置的高度比火箭运行的最高点低,求这两个位置之间的距离.
(2)直接写出a满足什么条件时,火箭落地点与发射点的水平距离超过.
【答案】(1)①,;②
(2)
【分析】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和一次函数的综合应用,涉及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等知识点,熟练掌握二次函数和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①将代入即可求解;②将变为,即可确定顶点坐标,得出,进而求得当时,对应的x的值,然后进行比较再计算即可;
(2)若火箭落地点与发射点的水平距离为,求得,即可求解.
【详解】(1)解:①∵火箭第二级的引发点的高度为
∴抛物线和直线均经过点
∴,
解得,.
②由①知,,
∴
∴最大值
当时,
则
解得,
又∵时,
∴当时,
则
解得
∴这两个位置之间的距离.
(2)解:当水平距离超过时,
火箭第二级的引发点为,
将,代入,得
,
解得,
∴.
25.(2024·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数学老师在课堂上给出了一个问题,让同学们探究.在中,,点D在直线上,将线段绕点A顺时针旋转得到线段,过点E作,交直线于点F.
(1)当点D在线段上时,如图①,求证:;
分析问题:某同学在思考这道题时,想利用构造全等三角形,便尝试着在上截取,连接,通过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最终证出结论:
推理证明:写出图①的证明过程:
探究问题:
(2)当点D在线段的延长线上时,如图②:当点D在线段的延长线上时,如图③,请判断并直接写出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
拓展思考:
(3)在(1)(2)的条件下,若,,则______.
【答案】(1)见解析;(2)图②:,图③:;(3)10或18
【分析】(1)在边上截取,连接,根据题意证明出,得到,然后证明出是等边三角形,得到,进而求解即可;
(2)图②:在上取点H,使,连接并延长到点G使,连接,首先证明出是等边三角形,得到,然后求出,然后证明出,得到,,然后证明出是等边三角形,得到,进而求解即可;
图③:在上取点H使,同理证明出,得到,,进而求解即可;
(3)根据勾股定理和含角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然后结合,分别(1)(2)的条件下求出的长度,进而求解即可.
【详解】(1)证明:在边上截取,连接.
在中,.
,
.
又,
.
又,,
.
又,
.
.
.
.
,
.
是等边三角形.
,
,
;
(2)图②:当点D在线段的延长线上时,,证明如下:
如图所示,在上取点H,使,连接并延长到点G使,连接,
∵,
∴是等边三角形,
∴,
∵线段绕点A顺时针旋转得到线段,
∴,,
∴,
∴,即,
又∵,
∴,
∴,,
∵,
∴,
∵,
∴是等边三角形,
∴,
∴;
图③:当点D在线段的延长线上时,,证明如下∶
如图所示,在上取点H使,
∵,
∴,
∵,
∴是等边三角形,
∴,
∴,
∵将线段绕点A顺时针旋转得到线段,
∴,,
∴,
∵,
∴,
∵,
又∵,
∴,
∴,,
∵,
∴,
∴;
(3)如图所示,
∵,,
∴,,
∴,
∴,
∴,
∵,,
∴,
由(1)可知,,
∴;
如图所示,当点D在线段的延长线上时,
∵,与矛盾,
∴不符合题意;
如图所示,当点D在线段的延长线上时,
∵,,
∴,
由(2)可知,,
∵,
∴.
综上所述,或18.
【点睛】此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勾股定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含角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以上知识点.
26.(2024·山东威海·中考真题)感悟
如图1,在中,点,在边上,,.求证:.
应用
(1)如图2,用直尺和圆规在直线上取点,点(点在点的左侧),使得,且(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2)如图3,用直尺和圆规在直线上取一点,在直线上取一点,使得,且(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答案】见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尺规作图:
证明,即可求得;
应用(1):以点为圆心,以长度为半径作弧,交直线于一点,该点即为点,以点为圆心,以长度为半径作弧,交直线于一点,该点即为点,连接,;
应用(2):以点为圆心,以长为半径作弧,交的延长线于一点,该点即为点,以点为圆心,以长为半径作弧,交直线于一点,该点即为点,连接.
【详解】感悟:
∵,
∴.
在和中
∴.
∴.
应用:
(1):以点为圆心,以长度为半径作弧,交直线于一点,该点即为点,以点为圆心,以长度为半径作弧,交直线于一点,该点即为点,连接,,图形如图所示.
(2):以点为圆心,以长为半径作弧,交的延长线于一点,该点即为点,以点为圆心,以长为半径作弧,交直线于一点,该点即为点,连接,图形如图所示.
根据作图可得:,
又,
∴,
∴.
27.(2024·四川成都·中考真题)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与轴交于A,B两点(点在点的左侧),其顶点为,是抛物线第四象限上一点.
(1)求线段的长;
(2)当时,若的面积与的面积相等,求的值;
(3)延长交轴于点,当时,将沿方向平移得到.将抛物线平移得到抛物线,使得点,都落在抛物线上.试判断抛物线与是否交于某个定点.若是,求出该定点坐标;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答案】(1)
(2)
(3)抛物线与交于定点
【分析】(1)根据题意可得,整理得,即可知则有;
(2)由题意得抛物线:,则设,可求得,结合题意可得直线解析式为,设直线与抛物线对称轴交于点E,则,即可求得,进一步解得点,过D作于点H,则,即可求得;
(3)设可求得直线解析式为,过点D作,可得,结合题意得设抛物线解析式为,由于过点,可求得抛物线解析式为,根据解得,即可判断抛物线与交于定点.
【详解】(1)解:∵抛物线:与轴交于A,B两点,
∴,整理得,解得
∴
则;
(2)当时,抛物线:,
则
设,则,
设直线解析式为,
∵点D在直线上,
∴,解得,
则直线解析式为,
设直线与抛物线对称轴交于点E,则,
∴,
∵的面积与的面积相等,
∴,解得,
∴点,
过点D作于点H,则,
则;
(3)设直线解析式为,
则,解得,
那么直线解析式为,
过点D作,如图,
则,
∵,
∴,
∵将沿方向平移得到,
∴
由题意知抛物线平移得到抛物线,设抛物线解析式为,
∵点,都落在抛物线上
∴,
解得,
则抛物线解析式为
∵
整理得,解得,
∴抛物线与交于定点.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二次函数的性质、两点之间的距离、一次函数的性质、求正切值、二次函数的平移、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抛物线过定点,解题的关键是熟悉二次函数的性质和平移过程中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28.(2024·山东·中考真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在二次函数的图像上,记该二次函数图像的对称轴为直线.
(1)求的值;
(2)若点在的图像上,将该二次函数的图像向上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新的二次函数的图像.当时,求新的二次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和;
(3)设的图像与轴交点为,.若,求的取值范围.
【答案】(1)
(2)新的二次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和为;
(3)
【分析】(1)把点代入可得,再利用抛物线的对称轴公式可得答案;
(2)把点代入,可得:,可得抛物线为,将该二次函数的图像向上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新的二次函数为:,再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可得答案;
(3)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结合,,再建立不等式组求解即可.
【详解】(1)解:∵点在二次函数的图像上,
∴,
解得:,
∴抛物线为:,
∴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
∴;
(2)解:∵点在的图像上,
∴,
解得:,
∴抛物线为,
将该二次函数的图像向上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新的二次函数为:
,
∵,
∴当时,函数有最小值为,
当时,函数有最大值为
∴新的二次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和为;
(3)∵的图像与轴交点为,.
∴,,
∵,
∴,
∵,
∴即,
解得:.
【点睛】本题属于二次函数的综合题,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二次函数的性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熟练的利用各知识点建立方程或不等式组解题是关键.
29.(2024·四川乐山·中考真题)在一堂平面几何专题复习课上,刘老师先引导学生解决了以下问题:
【问题情境】
如图1,在中,,,点D、E在边上,且,,,求的长.
解:如图2,将绕点A逆时针旋转得到,连接.
由旋转的特征得,,,.
∵,,
∴.
∵,
∴,即.
∴.
在和中,
,,,
∴___①___.
∴.
又∵,
∴在中,___②___.
∵,,
∴___③___.
【问题解决】
上述问题情境中,“①”处应填:______;“②”处应填:______;“③”处应填:______.
刘老师进一步谈到:图形的变化强调从运动变化的观点来研究,只要我们抓住了变化中的不变量,就能以不变应万变.
【知识迁移】
如图3,在正方形中,点E、F分别在边上,满足的周长等于正方形的周长的一半,连结,分别与对角线交于M、N两点.探究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拓展应用】
如图4,在矩形中,点E、F分别在边上,且.探究的数量关系:______(直接写出结论,不必证明).
【问题再探】
如图5,在中,,,,点D、E在边上,且.设,,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
【答案】【问题解决】①;②;③5;【知识迁移】,见解析;【拓展应用】;【问题再探】
【分析】【问题解决】根据题中思路解答即可;
【知识迁移】如图,将绕点逆时针旋转,得到.过点作交边于点,连接.由旋转的特征得.结合题意得.证明,得出.根据正方形性质得出.结合,得出.证明,得出.证明.得出.在中,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解;
【拓展应用】如图所示,设直线交延长线于点,交延长线于点,将绕着点顺时针旋转,得到,连接.则.则,,根据,证明,得出,过点H作交于点O,过点H作交于点M,则四边形为矩形.得出,证明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出,,在中,根据勾股定理即可证明;
【问题再探】如图,将绕点逆时针旋转,得到,连接.过点作,垂足为点,过点作,垂足为.过点作,过点作交于点、交于点.由旋转的特征得.根据,得出,证明,得出,根据勾股定理算出,根据,表示出,证明,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表示出,,同理可得.,证明四边形为矩形.得出,,在中,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解;
【详解】【问题解决】解:如图2,将绕点A逆时针旋转得到,连接.
由旋转的特征得,,,.
∵,,
∴.
∵,
∴,即.
∴.
在和中,,,,
∴①.
∴.
又∵,
∴在中,②.
∵,,
∴③.
【知识迁移】.
证明:如图,将绕点逆时针旋转,得到.
过点作交边于点,连接.
由旋转的特征得.
由题意得,
∴.
在和中,,
∴.
∴.
又∵为正方形的对角线,
∴.
∵,
∴.
在和中,,
∴,
∴.
在和中,,
∴.
∴.
在中,,
∴.
【拓展应用】.
证明:如图所示,设直线交延长线于点,交延长线于点,
将绕着点顺时针旋转,得到,连接.
则.
则,,
,
,
在和中
,
,
∴,
过点H作交于点O,过点H作交于点M,则四边形为矩形.
∴,
,
,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
,
,
,
在中,,,
∴,
即,
又∴,
∴,
即,
【问题再探】如图,将绕点逆时针旋转,得到,连接.过点作,垂足为点,过点作,垂足为.过点作,过点作交于点、交于点.
由旋转的特征得.
,
,
,即,
在和中,,
,
,
,
,
又,
,
,
,
,
,即,
,
同理可得.
,
,
,
又∵,
∴四边形为矩形.
,
,
在中,.
,
解得.
【点睛】本题是四边形的综合题,考查的是旋转变换的性质、矩形的性质和判定、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勾股定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灵活运用旋转变换作图,掌握以上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
30.(2024·辽宁·中考真题)已知是自变量的函数,当时,称函数为函数的“升幂函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函数图象上任意一点,称点为点“关于的升幂点”,点在函数的“升幂函数”的图象上.例如:函数,当时,则函数是函数的“升幂函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的图象上任意一点,点为点“关于的升幂点”,点在函数的“升幂函数”的图象上.
(1)求函数的“升幂函数”的函数表达式;
(2)如图1,点在函数的图象上,点“关于的升幂点”在点上方,当时,求点的坐标;
(3)点在函数的图象上,点“关于的升幂点”为点,设点的横坐标为.
①若点与点重合,求的值;
②若点在点的上方,过点作轴的平行线,与函数的“升幂函数”的图象相交于点,以,为邻边构造矩形,设矩形的周长为,求关于的函数表达式;
③在②的条件下,当直线与函数的图象的交点有3个时,从左到右依次记为,,,当直线与函数的图象的交点有2个时,从左到右依次记为,,若,请直接写出的值.
【答案】(1)
(2)
(3)①或;②;③或
【分析】(1)根据“升幂函数”的定义,可得,即可求解,
(2)设,根据“升幂点”的定义得到,由,在点上方,得到,即可求解,
(3)①由,,点与点重合,得到,即可求解,②由,得到对称轴为,、关于对称轴对称,结合,则,得到,进而得到,,由点在点的上方,得到点在点的上方,,解得:, ,当,,,当, ,,即可求解,③根据②中结论得到,,,将,,代入,得到,,,结合图像可得,当时,直线与函数的图象有3个交点,当时,直线与函数的图象有2个交点,将直线与函数联立,由根与系数关系得到,,,将直线与函数联立,由根与系数关系得到,,,结合,可得,当时,,解得:,由,得到,解得:,即可求解,
【点睛】本题考查了,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二次函数的性质,二次函数综合,根据系数关系,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性质,将题目所给条件进行转化.
【详解】(1)解:根据题意得:,
故答案为:,
(2)解:设点,则,
∵,在点上方,
∴, 解得:,
∴;
(3)解:①根据题意得:,则,
∵点与点重合,
∴,解得:或,
②根据题意得:,
∴对称轴为,、关于对称轴对称,
∵,则,
∴,解得:,
∴,,
∵点在点的上方,
∴,解得:,
∴,
当,点在点右侧时,,,
当,点在点左侧时,,,
∴,
③∵,
∴,,
当时,,
当时,,
当时,,
∴,,,
当时,直线与函数的图象有3个交点,
当时,直线与函数的图象有2个交点,
直线与函数交于、两点,,即:,
∴,,,
直线与函数交于、两点,,即:,
∴,,,
∵,
∴,整理得:,
当时,
,解得:或(舍),
∴,
∴,解得:,
∴,
或.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8 新颖题
一、选择题
1.(2024·江苏连云港·中考真题)如图,将一根木棒的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绑一重物.将此重物拉到A点后放开,让此重物由A点摆动到B点.则此重物移动路径的形状为( )
A.倾斜直线 B.抛物线 C.圆弧 D.水平直线
2.(2024·四川德阳·中考真题)走马灯,又称仙音烛,据史料记载,走马灯的历史起源于隋唐时期,盛行于宋代,是中国特色工艺品,常见于除夕、元宵、中秋等节日,在一次综合实践活动中,一同学用如图所示的纸片,沿折痕折合成一个棱锥形的“走马灯”,正方形做底,侧面有一个三角形面上写了“祥”字,当灯旋转时,正好看到“吉祥如意”的字样.则在A、B、C处依次写上的字可以是( )
A.吉 如 意 B.意 吉 如 C.吉 意 如 D.意 如 吉
3.(2024·山东·中考真题)如图,已知,,是正边形的三条边,在同一平面内,以为边在该正边形的外部作正方形.若,则的值为( )
A.12 B.10 C.8 D.6
4.(2024·贵州·中考真题)小红学习了等式的性质后,在甲、乙两台天平的左右两边分别放入“■”“●”“▲”三种物体,如图所示,天平都保持平衡.若设“■”与“●”的质量分别为x,y,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5.(2024·浙江·中考真题)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有,两点.下列正确的选项是( )
A.当时, B.当时,
C.当时, D.当时,
6.(2024·广东广州·中考真题)下列图案中,点为正方形的中心,阴影部分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则阴影部分的两个三角形关于点对称的是( )
A. B.
C. D.
7.(2024·山东烟台·中考真题)某班开展“用直尺和圆规作角平分线”的探究活动,各组展示作图痕迹如下,其中射线为的平分线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8.(2024·浙江·中考真题)如图,在中,相交于点O,.过点A作的垂线交于点E,记长为x,长为y.当x,y的值发生变化时,下列代数式的值不变的是( )
A. B. C. D.
9.(2024·湖北武汉·中考真题)如图,小好同学用计算机软件绘制函数的图象,发现它关于点中心对称.若点,,,……,,都在函数图象上,这个点的横坐标从开始依次增加,则的值是( )
A. B. C.0 D.1
10.(2024·福建·中考真题)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两点,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可以找到一个实数,使得 B.无论实数取什么值,都有
C.可以找到一个实数,使得 D.无论实数取什么值,都有
11.(2024·山东烟台·中考真题)如图,水平放置的矩形中,,,菱形的顶点,在同一水平线上,点与的中点重合,,,现将菱形以的速度沿方向匀速运动,当点运动到上时停止,在这个运动过程中,菱形与矩形重叠部分的面积与运动时间之间的函数关系图象大致是( )
A. B.
C. D.
12.(2024·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小明同学手中有一张矩形纸片,,,他进行了如下操作:
第一步,如图①,将矩形纸片对折,使与重合,得到折痕,将纸片展平.
第二步,如图②,再一次折叠纸片,把沿折叠得到,交折痕于点E,则线段的长为( )
A. B. C. D.
13.(2024·内蒙古赤峰·中考真题)如图,正方形的顶点,在抛物线上,点在轴上.若两点的横坐标分别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14.(2024·甘肃·中考真题)如图1为一汽车停车棚,其棚顶的横截面可以看作是抛物线的一部分,如图2是棚顶的竖直高度y(单位:)与距离停车棚支柱的水平距离x(单位:)近似满足函数关系的图象,点在图象上.若一辆箱式货车需在停车棚下避雨,货车截面看作长,高的矩形,则可判定货车 完全停到车棚内(填“能”或“不能”).
15.(2024·吉林·中考真题)某新建学校因场地限制,要合理规划体育场地,小明绘制的铅球场地设计图如图所示,该场地由和扇形组成,分别与交于点A,D.,,,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结果保留).
三、解答题
16.(2024·辽宁·中考真题)如图1,在水平地面上,一辆小车用一根绕过定滑轮的绳子将物体竖直向上提起.起始位置示意图如图2,此时测得点到所在直线的距离,;停止位置示意图如图3,此时测得(点,,在同一直线上,且直线与平面平行,图3中所有点在同一平面内.定滑轮半径忽略不计,运动过程中绳子总长不变.(参考数据:,,,)
(1)求的长;
(2)求物体上升的高度(结果精确到).
17.(2024·广西·中考真题)综合与实践
在综合与实践课上,数学兴趣小组通过洗一套夏季校服,探索清洗衣物的节约用水策略.
【洗衣过程】
步骤一:将校服放进清水中,加入洗衣液,充分浸泡揉搓后拧干;
步骤二:将拧干后的校服放进清水中,充分漂洗后拧干.重复操作步骤二,直至校服上残留洗衣液浓度达到洗衣目标.
假设第一次漂洗前校服上残留洗衣液浓度为,每次拧干后校服上都残留水.
浓度关系式:.其中、分别为单次漂洗前、后校服上残留洗衣液浓度;w为单次漂洗所加清水量(单位:)
【洗衣目标】经过漂洗使校服上残留洗衣液浓度不高于
【动手操作】请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如果只经过一次漂洗,使校服上残留洗衣液浓度降为,需要多少清水?
(2)如果把清水均分,进行两次漂洗,是否能达到洗衣目标?
(3)比较(1)和(2)的漂洗结果,从洗衣用水策略方面,说说你的想法.
18.(2024·重庆·中考真题)某工程队承接了老旧小区改造工程中1000平方米的外墙粉刷任务,选派甲、乙两人分别用、两种外墙漆各完成总粉刷任务的一半.据测算需要、两种外墙漆各300千克,购买外墙漆总费用为15000元,已知种外墙漆每千克的价格比种外墙漆每千克的价格多2元.
(1)求、两种外墙漆每千克的价格各是多少元?
(2)已知乙每小时粉刷外墙面积是甲每小时粉刷外墙面积的,乙完成粉刷任务所需时间比甲完成粉刷任务所需时间多5小时.问甲每小时粉刷外墙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9.(2024·江苏扬州·中考真题)如图,已知及边上一点.
(1)用无刻度直尺和圆规在射线上求作点,使得;(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2)在(1)的条件下,以点为圆心,以为半径的圆交射线于点,用无刻度直尺和圆规在射线上求作点,使点到点的距离与点到射线的距离相等;(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3)在(1)、(2)的条件下,若,,求的长.
20.(2024·四川凉山·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材料,并解决相关问题:
下图是一个三角点阵,从上向下数有无数多行,其中第一行有1个点,第二行有2个点……第行有个点……
容易发现,三角点阵中前4行的点数之和为10.
(1)探索:三角点阵中前8行的点数之和为_____,前15行的点数之和为______,那么,前行的点数之和为______
(2)体验:三角点阵中前行的点数之和______(填“能”或“不能”)为500.
(3)运用:某广场要摆放若干种造型的盆景,其中一种造型要用420盆同样规格的花,按照第一排2盆,第二排4盆,第三排6盆……第排盆的规律摆放而成,则一共能摆放多少排?
21.(2024·湖北·中考真题)一次函数经过点,交反比例函数于点.
(1)求;
(2)点在反比例函数第一象限的图象上,若,直接写出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
22.(2024·安徽·中考真题)已知抛物线(b为常数)的顶点横坐标比抛物线的顶点横坐标大1.
(1)求b的值;
(2)点在抛物线上,点在抛物线上.
(ⅰ)若,且,,求h的值;
(ⅱ)若,求h的最大值.
23.(2024·河南·中考真题)如图1,塑像在底座上,点D是人眼所在的位置.当点B高于人的水平视线时,由远及近看塑像,会在某处感觉看到的塑像最大,此时视角最大.数学家研究发现:当经过A,B两点的圆与水平视线相切时(如图2),在切点P处感觉看到的塑像最大,此时为最大视角.
(1)请仅就图2的情形证明.
(2)经测量,最大视角为,在点P处看塑像顶部点A的仰角为,点P到塑像的水平距离为.求塑像的高(结果精确到.参考数据:).
24.(2024·湖北武汉·中考真题)16世纪中叶,我国发明了一种新式火箭“火龙出水”,它是二级火箭的始祖.火箭第一级运行路径形如抛物线,当火箭运行一定水平距离时,自动引发火箭第二级,火箭第二级沿直线运行.某科技小组运用信息技术模拟火箭运行过程.如图,以发射点为原点,地平线为x轴,垂直于地面的直线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分别得到抛物线和直线.其中,当火箭运行的水平距离为时,自动引发火箭的第二级.
(1)若火箭第二级的引发点的高度为.
①直接写出a,b的值;
②火箭在运行过程中,有两个位置的高度比火箭运行的最高点低,求这两个位置之间的距离.
(2)直接写出a满足什么条件时,火箭落地点与发射点的水平距离超过.
25.(2024·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数学老师在课堂上给出了一个问题,让同学们探究.在中,,点D在直线上,将线段绕点A顺时针旋转得到线段,过点E作,交直线于点F.
(1)当点D在线段上时,如图①,求证:;
分析问题:某同学在思考这道题时,想利用构造全等三角形,便尝试着在上截取,连接,通过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最终证出结论:
推理证明:写出图①的证明过程:
探究问题:
(2)当点D在线段的延长线上时,如图②:当点D在线段的延长线上时,如图③,请判断并直接写出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
拓展思考:
(3)在(1)(2)的条件下,若,,则______.
26.(2024·山东威海·中考真题)感悟
如图1,在中,点,在边上,,.求证:.
应用
(1)如图2,用直尺和圆规在直线上取点,点(点在点的左侧),使得,且(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2)如图3,用直尺和圆规在直线上取一点,在直线上取一点,使得,且(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27.(2024·四川成都·中考真题)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与轴交于A,B两点(点在点的左侧),其顶点为,是抛物线第四象限上一点.
(1)求线段的长;
(2)当时,若的面积与的面积相等,求的值;
(3)延长交轴于点,当时,将沿方向平移得到.将抛物线平移得到抛物线,使得点,都落在抛物线上.试判断抛物线与是否交于某个定点.若是,求出该定点坐标;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28.(2024·山东·中考真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在二次函数的图像上,记该二次函数图像的对称轴为直线.
(1)求的值;
(2)若点在的图像上,将该二次函数的图像向上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新的二次函数的图像.当时,求新的二次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和;
(3)设的图像与轴交点为,.若,求的取值范围.
29.(2024·四川乐山·中考真题)在一堂平面几何专题复习课上,刘老师先引导学生解决了以下问题:
【问题情境】
如图1,在中,,,点D、E在边上,且,,,求的长.
解:如图2,将绕点A逆时针旋转得到,连接.
由旋转的特征得,,,.
∵,,
∴.
∵,
∴,即.
∴.
在和中,
,,,
∴___①___.
∴.
又∵,
∴在中,___②___.
∵,,
∴___③___.
【问题解决】
上述问题情境中,“①”处应填:______;“②”处应填:______;“③”处应填:______.
刘老师进一步谈到:图形的变化强调从运动变化的观点来研究,只要我们抓住了变化中的不变量,就能以不变应万变.
【知识迁移】
如图3,在正方形中,点E、F分别在边上,满足的周长等于正方形的周长的一半,连结,分别与对角线交于M、N两点.探究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拓展应用】
如图4,在矩形中,点E、F分别在边上,且.探究的数量关系:______(直接写出结论,不必证明).
【问题再探】
如图5,在中,,,,点D、E在边上,且.设,,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
30.(2024·辽宁·中考真题)已知是自变量的函数,当时,称函数为函数的“升幂函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函数图象上任意一点,称点为点“关于的升幂点”,点在函数的“升幂函数”的图象上.例如:函数,当时,则函数是函数的“升幂函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的图象上任意一点,点为点“关于的升幂点”,点在函数的“升幂函数”的图象上.
(1)求函数的“升幂函数”的函数表达式;
(2)如图1,点在函数的图象上,点“关于的升幂点”在点上方,当时,求点的坐标;
(3)点在函数的图象上,点“关于的升幂点”为点,设点的横坐标为.
①若点与点重合,求的值;
②若点在点的上方,过点作轴的平行线,与函数的“升幂函数”的图象相交于点,以,为邻边构造矩形,设矩形的周长为,求关于的函数表达式;
③在②的条件下,当直线与函数的图象的交点有3个时,从左到右依次记为,,,当直线与函数的图象的交点有2个时,从左到右依次记为,,若,请直接写出的值.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