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赤壁怀古》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念奴娇 赤壁怀古》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2-27 21:01: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念奴娇 赤壁怀古》教学设计
朱慧颖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感受诗歌的壮阔意境和豪放风格。
2、培养学生“感知——体悟——评析”鉴赏诗歌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指导诵读,整体感知全诗的感情基调和意境。
2、品味鉴赏诗歌的语言,体会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特点。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体会诗人无奈、失意又旷达洒脱的复杂情感。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从诵读、品味入手,领略诗歌的壮阔意境和豪放风格,体会诗歌情感和艺术风格。
二、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感知——体悟——评析”鉴赏诗歌的能力;
体会诗人无奈、失意又旷达洒脱的复杂情感。
教法、学法:
教法:
1、以诵读带动自悟。
2、多媒体辅助教学。
3、阅读与启发结合。
4、讨论与探究为主。
学法:
诵读诗歌悟情感;个性解读赏艺术;知人论世探主旨。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 http: / / www.21cnjy.com )”,刚才这首歌让人听得激情满怀。古往今来,文人墨客,触景生情,借古抒怀,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伟大的诗篇。公元1082年,一代文豪苏轼,已近知天命之年,此时被贬黄州两年有余,当他来到黄州城外险峻沧桑的赤壁,同样情难自已,写下了千古名篇《念奴娇 赤壁怀古》。这首诗想传达这位伟大诗人什么样的情感呢?今天,我们就走进苏轼,感悟这首诗。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二、初读,感知诗歌之风格
朗读不仅是技术上的抑扬顿挫,而且是情感的准确表达。我想从朗读中看看大家对这首词有什么感受。
1、学生初读(女生读,齐读,男生读)
2、老师范读
3、小组交流并探究,整体感知情感,说一下这 ( http: / / www.21cnjy.com )首诗的感情基调。(看学生感受情况而定,如果学生感受不同,需尊重学生感知体验,留待精读进一步解决。)
这首诗的整体基调:豪放
附:“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歌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坡为之绝倒。”21cnjy.com
   ——俞文豹《吹剑录》
三、精读,体悟诗歌之情感。
解题:《念奴娇 赤壁怀古》
明确参考: 这是一首咏古抒怀诗。上片写景,下片写人。
1 请找出上片中你最喜欢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句词,小组内交流,说说这句词写了什么样的景,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并有感情的读出来。(朗读可以个人,也可组内共同。)
朗诵指导:上片:
(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语音浑厚,情感激昂。“大江”“浪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重读,“千古风流人物”要逐步由低到高。强调对风流人物的赞美。“东去”“淘尽”语调较低,以显江水和历史的流逝。“风流人物”指的是真性情,才华横溢,情感丰富的人物。21教育网
(2)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穿空”“拍岸”“卷起”重读 ( http: / / www.21cnjy.com ),情感激越,气势宏大。 “穿”表现的是山石的高耸高峭,用夸张的修辞手法,从绘形方面写了赤壁山石的特点,“拍”字汹涌的江水和岸边的山石相撞击,二者相撞击有很大的声音。从声音方面写了赤壁山石的特点。“卷”字,形象地表现了赤壁之水的狂澜奔腾,“千堆雪”用了比喻修辞手法,把浪花比作白雪,形象地写出了浪花雪白的颜色。
(3)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山”字拖音,“画”字拖音,有画卷展开之感。“豪杰”重读。
明确:写出了壮阔之景。
2 小组交流探讨:说一说诗中下片描绘了一个什么样的周瑜?作者为什么选择选择周瑜
(1)“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轻松愉快热烈。“飞”“灭”轻读,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突出周瑜指挥若定,曹军一溃千里之状。初”一女子刚出嫁时是最美的,更何况是江南美女小乔呢,小乔是江南一带的绝色美女,俗话说,美女配英雄,小乔嫁给他,表明周瑜年轻有为,春风得意。 有一种版本“强虏”, 没有“樯橹”形象,更能扣住赤壁之战的特点。“羽扇纶巾”写出了周瑜的儒将风范。21·cn·jy·com
周瑜   苏轼
年龄:25岁  47岁
生活:幸福美满 屡遭不幸
外貌:英俊儒雅 早生华发
职位:中郎将/东吴都督 团练副使www.21-cn-jy.com
事业:功成名就 功业未成
我们可以看出,咏叹不是目的,最终是为了抒怀。借周瑜之形象抒发自己内心之情感,表现了自己年岁渐老,事业难成,壮志难酬的情感。【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明确:写出了风流之人。
(2)“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读出抑郁,无奈,低沉 ( http: / / www.21cnjy.com ),凝重的情感。“如梦”“江月”轻读,体会此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寄情江月的无奈之情。(教师启发:如果换成“ 老当益壮,会将缚住苍龙”或者“人生有命,蹉跎泪伴终生”,可以吗?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情感的复杂性)
教师点评并明确:这句既有壮志未酬的无奈,也有寄情江月的旷达。
四 美读体味壮景豪情
统观全诗,本文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者的情感是复杂的,有变化的,开始用激昂慷慨的情感写出了赤壁的壮阔之景,然后咏史而写出了年少有为的风流人物周瑜。然后引出“早生华发”的惆怅失意、抒人生如梦之情,到最后都归于其旷达的心态有机地结合起来,极尽笔墨,挥洒豪情,书写长江,书写赤壁,书写英雄周瑜,书写人生的况味,可谓“壮语盘空,情溢大江”。2·1·c·n·j·y
五 拓展 苏轼(或子瞻、东坡),我想对你说......
(设想,你是苏轼的同事,朋友,妻子,晚辈,长辈,读者,或者苏轼本人,想对苏轼说些什么呢?)
感谢你,东坡。仕途坎坷,人生无奈 ( http: / / www.21cnjy.com ),但你用你旷达的胸襟,把这些窘迫苦难,连着滔滔的江水,连着赤壁的沧桑,连着千古的英雄,都化为了你杯中的美酒,化为了明月的清辉,化为了壮丽的意境,化为了豪放的情感,留下了这千古名篇,让它在人类文明的星空中闪耀着夺目的光辉!
结束语:感谢赤壁,成就了旷达而成熟的苏轼;感谢苏轼,书写了这豪放壮丽的诗篇;感谢大家,让我们共同沉浸在了这诗意的课堂!谢谢大家!21·世纪*教育网
六 作业布置:
1 背诵《念奴娇 赤壁怀古》
2 预习《定风波》,比较《念奴娇 赤壁怀古》和《定风波》的感情异同。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