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全解精炼】统编版语文九年级全一册 8《鱼我所欲也》(共9页,pdf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文言文全解精炼】统编版语文九年级全一册 8《鱼我所欲也》(共9页,pdf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15 10:00:48

文档简介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只识弯弓射大雕。
沁园春·雪
5.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对接训练
中考对接
一、1.(1)A(B、D读shd,C读shuo.)
一、1.著我旧时裳2.萧关逢候骑
(2)D(D读sà0,其他都读sa0。)
3.干戈寥落四周星4.绿杨阴里白沙堤
(3)B(A读zhē,C读shé,D读z。)
5.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6.无案牍之劳形
2.(1)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2)广
7.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义的文化政治、思想、文化(3)太阳
8.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中国革命的光辉前途
二、1,只识弯弓射大雕
3.(1)“舞”“驰”两个动词的使用,侧面描
2.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写山原,刻画了祖国山河的宏伟形象,生
3.含义相同。“略输”与“稍逊”都是稍差
动地展现了“北国风光”的壮丽奇观。同
之意,“文采”与“风骚”都指广义文化。
时,通过拟人手法,也抒发了自己对祖国
4.上阕:描写;下阕:议论。
山河无限热爱的激情,唤起了读者强烈
5.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的民族自豪感。(2)不能删去。“只”
岳阳楼记
和前面的“输”“逊”相照应,说明成吉思汗
只能以武力征服天下,而不能文治天下。
对接训练
4.(1)望惜(2)看红装素裹,分外妖
一、l.zhéxi6 n shang ya hui xiao
娆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
sao fei yào chan ting xi色
出其里(3)江山如此多娇(4)嬴政
2.(1)同“俱”,全、皆(2)指天气放晴
灭六国,统一度量衡刘彻颁行“推恩
(3)景象(4)详尽(5)在…之前
令”李世民玄武门之变赵匡胤
3.A4.D5.C
杯酒释兵权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落
6.(1)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居庙堂之
(5)略
高处江湖之远(2)因己而悲心旷
5.略(任选一句进行批注即可)
神怡,宠辱偕忘
二、1.对祖国的壮丽山河的赞美,对封建主
7.(1)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离开国都,
义的侧面的批评,以诗人为代表的无产
怀念家乡,担心被说坏话,惧怕被批评指
阶级要领导世界的壮志豪情。
责的心情,再抬眼望去尽是萧条冷落的
2.上阕:写北方雪景,赞美祖国山河的壮
景象,一定会感慨万千而十分悲伤了。
丽。下阕:评古论今,赞颂无产阶级要领
(2)处在高高的朝堂上就为百姓忧虑,处
导世界的壮志豪情。
在僻远的江湖间就为国君忧虑。
3.“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在
二、(一)1.D
内容上,勾画出一幅北方雄伟壮观的雪
2.(1)日光(2)圆形的玉(3)持、执
景概貌图;在结构上,总领下文的描写,
3.(1)阴冷的风怒吼着,浑浊的波浪冲向
为下文具体分写雪景做好铺垫。
天空。(2)上下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
4.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
绿,广阔无际。
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
4.第一段写的是阴雨天气,描绘了萧条
试比高。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
阴冷的景象,抒发了凄凉悲伤的情感;第
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二段写的是晴朗天气,描绘了春光明媚
179文言文
全解精练
鱼我所欲也
作者简介
孟子(前372一前289),名轲,字子舆,邹(现在山东省邹城市)人,战国中期思
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继承者和发扬者,有“亚圣”之称。孟子受业于
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是孔子之后战国中期儒家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他
和孔子的学术成就几乎同高,人们将他们合称为“孔孟”。他曾游说梁惠王,不能
用;乃见齐宣王,为客卿。宣王对他很客气,可是也始终不用。于是孟子归而述孔
子之意,教授弟子。
作品简介
孟子既继承了孔子的思想,又有所发展。他生活在诸侯互相攻伐“无义战”的
时代,目睹了人民遭受涂炭的社会现实,也看到了人民的力量。在此基础上,他发
展了民本思想,明确提出了“民为贵”“君为轻”的思想。政治上,孟子主张实行“王
道”“仁政”,反对“霸道”“暴政”,呼吁统治者重视人民,安定人民,少收赋税,减轻
刑罚,使百姓“不饥不寒”。这些观点反映了人民的愿望,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由
于脱离了当时的社会实际,因此根本行不通。孟子还主张社会分工,这符合社会
的发展规律,但却得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结论,为阶级剥削和压迫制
造了理论依据。孟子的哲学思想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最具代表性的是他的“性善
论”,认为人生来就有善良的本性,他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
74
鱼我所欲也
善,水无有不下。”还说:“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
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给予)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的人性说中有合理
的成分,他特别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以及自我修养的作用,认为“逸
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要求人们反躬自问,“养浩然之
气”,做到“舍生取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中心思想
《鱼我所欲也》是孟子以他的性善论为依据,对人的生死观进行深人讨论的一
篇代表作。他在文中强调“正义”比“生命”更加重要,主张舍生取义。孟子性善,
自认为“羞恶之心,人皆有之”,人就应该保持善良的本性,平时要加强修养及教
育,不能做有悖礼义的事。孟子的这一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修养的精华,具
有深远的影响。
写作特点
1.逻辑严密,具有雄辩力量。
不管是分别看各部分,还是纵观全文,我们都会明显地感受到这一点。例如
文章的第一部分,开头以“舍鱼而取熊掌”为喻,提出“舍生取义”这一中心论点;然
后先从正面说明,因为有比生命更可贵的东西,有比死更可恶的东西,所以要舍生
取义;接着运用假设推理和事实证明,说明“义”比求生恶死更为重要,所以应该舍
生取义;最后归结到人本来都有“舍生取义”的美德,不应丧失,可谓一层紧扣一
层,严密无间。两大部分之间也是如此,在第一部分推理的基础上,第二部分用事
例进一步论证“义”重于生死,“义”重于利,并批判了重利轻义、见利忘义的行为;
最后着重指出这种行为就是失掉了原来固有的“羞恶之心”。第二部分是第一部
分的补充和深入,前后相贯,密切呼应。
2.善用比喻和举例论证的手法,颇富说服力。
文章一开始便以“鱼”喻“生”,以“熊掌”喻“义”,自然引出文章的主旨:“舍生
取义”。这种以一般的生活经验做比喻进行论证的方法,能把抽象而深刻的道理
说得既十分浅显明白,又十分形象生动,引人入胜。文中还以行人不受“呼尔”之
食和乞人不受“蹴尔”之食为例,更加深入地论述了“舍生取义”就是人共有的本
心,使文章的主旨不断深化。
3.正反论证,层次清晰。
比如文章的第一段在论述“生死”问题与“义”发生矛盾,应该舍生取义时,就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