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全解精练
陈涉世家
作者简介
司马迁(约前145一?),字子长,西汉夏阳(现陕西韩城南)人,中国古代伟大
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被后人尊称为“史圣”。他的最大贡献是创作了中国第
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史记》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
时期,到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
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完成的史学巨著《史记》,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
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作品简介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也是中国第一部传记文学。这部书记载了
从传说中的黄帝至汉武帝共3000多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52万余字,分为
本纪、世家、列传这三种体例,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迹),十“表”(大事年
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
历史人物的言行事迹)。书中史料详实,作者思想倾向也极为鲜明。例如课文《陈
涉世家》,陈胜首事反素,功大,故入世家。
中心思想
课文记叙了陈胜、吴广领导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原因、经过及浩大
138
陈涉世家
声势,表现了农民起义的伟大力量,赞颂了陈胜、吴广的反抗精神以及历史功绩。
写作特点
1.前后照应。文章开头写陈胜年轻时期的抱负,以“鸿鹄之志”引出下文,为
“举大计”设下伏笔。中间写“举大计”的过程,从“死国”“死即举大名”的意念、起
义策略口号的提出、“大楚兴,陈胜王”这一谶语的制作,都可以看出他心中大有丘
壑。结尾写起义军人陈,陈胜被立为王,正是“鸿鹄之志”的实现。如此前后照应,
使全篇结构显得极其严谨,无懈可击。
2.选材详略得当。从全篇上来看,详写起义的准备和发动的过程,略写陈胜
少时与人佣耕、起义军的进攻路线、农民政权的建立等。至于各地的反秦斗争则
仅用一句话带过。在详写的那一部分里,重点写陈胜的谋划,其余如大泽乡遇雨、
问卜、士卒夜惊恐、为坛而盟等都写得比较简略。这样有详有略地来写,突出表现
了陈胜的非凡才略。
3.言简而意完整,话少而情洋溢。如“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动词“攻”
“收”“下”用得很活。再如,“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活灵活现地写了士
卒敬仰陈涉的微妙神态。还有,“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挺”“夺”“杀”“佐”几个富有动作层次的词将在一瞬间里所发生的一场激烈搏斗
传神地写了出来。作者没有工笔细描,只抓住几个富有表现力的词,就情味浓郁
地在读者面前舒展出一幅幅反映某一事件全貌的画图,以少胜多,语言洁净如洗。
文言文注释及评折
名师点评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
陈胜,是阳城人,表字叫涉。吴广,是阳夏县人,表字叫
通假字
世家:《史记》传记的一种,主要是为王侯将相所作的传记。陈胜
1.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唱”同
虽出身雇农,但他首事反秦,功大,又曾建立“张楚”政权,故给予他重
“倡”,首发)
要的历史地位,列入“世家”。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阳夏(jǎ):今河
2.卜者知其指意(“指”同“旨”,
南太康。
目的,用意)
叔。陈涉少时,尝与人
佣
耕,
3.固以怪之矣(“以”同“已”,
叔。陈涉年轻时,曾同别人一起被雇佣耕地,
已经)
尝与人佣耕:曾经同别人一道受雇佣耕作。佣,受度佣。
139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只识弯弓射大雕。
沁园春·雪
5.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对接训练
中考对接
一、1.(1)A(B、D读shd,C读shuo.)
一、1.著我旧时裳2.萧关逢候骑
(2)D(D读sà0,其他都读sa0。)
3.干戈寥落四周星4.绿杨阴里白沙堤
(3)B(A读zhē,C读shé,D读z。)
5.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6.无案牍之劳形
2.(1)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2)广
7.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义的文化政治、思想、文化(3)太阳
8.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中国革命的光辉前途
二、1,只识弯弓射大雕
3.(1)“舞”“驰”两个动词的使用,侧面描
2.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写山原,刻画了祖国山河的宏伟形象,生
3.含义相同。“略输”与“稍逊”都是稍差
动地展现了“北国风光”的壮丽奇观。同
之意,“文采”与“风骚”都指广义文化。
时,通过拟人手法,也抒发了自己对祖国
4.上阕:描写;下阕:议论。
山河无限热爱的激情,唤起了读者强烈
5.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的民族自豪感。(2)不能删去。“只”
岳阳楼记
和前面的“输”“逊”相照应,说明成吉思汗
只能以武力征服天下,而不能文治天下。
对接训练
4.(1)望惜(2)看红装素裹,分外妖
一、l.zhéxi6 n shang ya hui xiao
娆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
sao fei yào chan ting xi色
出其里(3)江山如此多娇(4)嬴政
2.(1)同“俱”,全、皆(2)指天气放晴
灭六国,统一度量衡刘彻颁行“推恩
(3)景象(4)详尽(5)在…之前
令”李世民玄武门之变赵匡胤
3.A4.D5.C
杯酒释兵权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落
6.(1)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居庙堂之
(5)略
高处江湖之远(2)因己而悲心旷
5.略(任选一句进行批注即可)
神怡,宠辱偕忘
二、1.对祖国的壮丽山河的赞美,对封建主
7.(1)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离开国都,
义的侧面的批评,以诗人为代表的无产
怀念家乡,担心被说坏话,惧怕被批评指
阶级要领导世界的壮志豪情。
责的心情,再抬眼望去尽是萧条冷落的
2.上阕:写北方雪景,赞美祖国山河的壮
景象,一定会感慨万千而十分悲伤了。
丽。下阕:评古论今,赞颂无产阶级要领
(2)处在高高的朝堂上就为百姓忧虑,处
导世界的壮志豪情。
在僻远的江湖间就为国君忧虑。
3.“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在
二、(一)1.D
内容上,勾画出一幅北方雄伟壮观的雪
2.(1)日光(2)圆形的玉(3)持、执
景概貌图;在结构上,总领下文的描写,
3.(1)阴冷的风怒吼着,浑浊的波浪冲向
为下文具体分写雪景做好铺垫。
天空。(2)上下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
4.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
绿,广阔无际。
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
4.第一段写的是阴雨天气,描绘了萧条
试比高。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
阴冷的景象,抒发了凄凉悲伤的情感;第
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二段写的是晴朗天气,描绘了春光明媚
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