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声现象》
复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出一般规律的方法.
2.借助生活经验了解声音的特征:响度 音调 音色 。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影响响度、音调和音色的主要因素。www.21-cn-jy.com
3.尝试根据声音的特征将各种声音进行分类。会用不同的方法改变乐器发出的声音。
4.了解控制噪声的途径 ,培养防治声污染的环保意识5了解超声波、次声波的特点,了解超声波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2·1·c·n·j·y
重点难点
重点声音的特征:响度 音调 音色. .噪声的防治
难点能利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设计响度和振幅、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教具准备
刻度尺,粗细不同的皮筋、砝码若干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各种振动着的发声物体都是声源.
2.不但音叉、鼓膜、琴弦等固体能振动发声,液体和气体也能发声。各种管乐器就是靠空气振动而发声的.
二.声音的传播:
1.声源振动发出的声音,怎么传到人耳的呢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是因为声源和人耳之间存在着传播声音的介质――空气。声源的振动通过声波传入人耳,使耳膜发生振动,人们就产生了声音的感觉.即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声速:
①声音每秒传播的距离叫做声速.
②声速与物质的温度.物质的种类有关。一般而言,有v固>v液>v气.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③在空气、水等介质中传播着的声振动,在碰到障碍物时要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振动传到耳朵里,就是回声.21cnjy.com
三.声音的三要素:
1.响度:物理学中,把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
①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传播的距离以及声音的传播范围有关。
②响度的量度:在声学上.通常用分贝(dB)作为单位来计量声音的大小.把人耳听见的最小声音的大小定为0分贝.它是听觉的下限.
2.音调: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 声源振动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频率越高,声音的音调就高;声源振动的频率越低,声音的音调就低.声源每秒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频率的单位是:Hz.注意:音调的高低,跟习惯上所说的声音的高低是不一样的.【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音色(音质、音品):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根据音色分辨不同发声体.
四.乐音与噪声:
1.乐音是指那些动听的、令人愉快的声音;乐音的波形是有规律的。
2.噪声通常是指那些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噪声的波形是杂乱无章的。但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都属于噪声。21·cn·jy·com
3.减弱噪声的方法:
①在声源处减弱.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③在人耳处减弱.
五.超声与次声:
1.人耳能听到的声波的频率范围在20~20000Hz之间,叫做可听声.
2.频率比可听声高的声波叫做超声波.
超声波具有定向性好.穿透能力.破碎能力强等特点.可用于测距、测速、清洗、焊接、碎石等.
3.频率比可听声低的声波叫做次声波,监测与控制次声波有助于减少它的危害,并可用来预报地震、台风和监测核爆炸.
五.声的利用
可以利用声来传播信息和传递能量
例题讲解
例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
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人耳就能听到声音
D、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
例:关于“声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回声的传播速度小于原声的传播速度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C.物体振动得越快,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大
D.声音的传播速度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无关
例:唐诗《枫桥夜泊》中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 ( http: / / www.21cnjy.com )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的钟声是因为钟受到僧人的撞击产生 发出的,客船上的人能辨别出传来的是“钟声”,他是根据声音的 来判定的。
例:通过学习“声”,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最小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听到声音
C.我们能区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
D.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与空气的温度高低无关
例:控制噪声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下面关于控制噪声的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是
A、摩托车的消声器是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B、城市道路旁的隔声板是防止噪声产生
C、道路旁植树是阻断噪声的传播
D、工厂用的防声耳罩是防止噪声的产生
目标检测
1.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震耳欲聋”,这是指声音的 ;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的 不同。
2.刚竣工的三峡大坝经过超声波检测,无一结构性裂缝。超声波探伤仪发出超声波时,人耳不能察觉,原因是超声波( )
A、速度太快 B、响度太小 C、频率太高 D、频率太低
3.在城市的高架道路的部分路段的两旁,两侧有3m左右高的透明板墙。安装这些板墙的目的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保护车辆的行驶安全 B、减少车辆的噪声
C、使高架道路更美观 D、阻止汽车排放的废气
4. 已知空气可以传播声音 ( http: / / www.21cnjy.com ),请设计一个简易实验,证明固体也能够传播声音。请写出实验所需要的器材、实验步骤以及实验分析与结论。要求设计的实验其有可行性,要符合安全原则。
(l)实验器材:
(2)实验步骤:
(3)实验分析与结论:21教育网
作业布置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