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3-2024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提升复习卷(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2023-2024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提升复习卷(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15 12:38: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升初语文提升复习卷
一、看拼音,写词语。
láo dao kū qì tī chú dǎo méi
( ) ( ) ( ) ( )
hè nián wū yā tūn yàn bǎi tān
( ) ( ) ( ) ( )
二、读一读,用“ ”给加点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鸡很专注地在地上刨(páo bào)虫子吃。
2.他一句话把大家逗得哄(hōng hǒng)堂大笑。
3.我一声不吭(kēng háng),盼着。
选择题。
1.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A.徘徊(huái) 膝盖(qī) 萦绕(yíng) 蜜饯(jìan)
B.蚂蚁(yǐ) 唠叨(dao) 纬度(wéi) 唾弃(tuò)
C.亲吻(wěn) 搓手(cuō) 依偎(wēi) 皎洁(jiǎo)
D.珍藏(cáng) 蒸汽(zhēng) 眩晕(xuán) 无聊(liáo)
2.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及其日中如探汤 赴汤蹈火
B.虽与之俱学 声泪俱下
C.孔子不能决也 犹豫不决
D.非然也 不以为然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北京的春节》的作者是被誉为“人民艺术家”的老舍写的。
B.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受到了很好的教育。
C.暑假期间,杭州各影院准备上映20多部古今中外的新影片。
D.看着眼前的毕业照,不由想起六年来和同学们一起春游,一起劳动,一起上课。
四、将下列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完成练习。
万( )( )新 ( )七八( )
( )( )非福 ( )灯( )彩
不可( )( ) 永无( )( )
1.表示一切景象或事物都变得面貌一新的词语是____________;形容永不罢休,永不停止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张挂彩灯、彩带等,形容场面喜庆、热闹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
2.用画线的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选词填空。
描写 描绘
1.这件艺术铜鼎深人细致地( )了当时的风俗人情、桥梁建筑。
2.这部文学作品的第三章极细腻地( )了江南的风土人情。
体会 体味
3.我亲身( )到,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4.从父亲讲的故事中,我( )到了一份责任。
六、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爸爸对我说:“我下午有事,不能去学校接你了。”(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照样子,仿写夸张句)
我饿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阳光让那些庸常而艰辛的琐碎日子变得有滋有味。(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按要求填空。
不管是什么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要你说得对,______
________________。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________________
_______。(按《为人民服务》原文填空)。
2.古诗是中华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春城无日不飞花,______
____________”生动描写了春日的美景:“__________________,冷露无声湿桂花”渲染出秋夜景致的静谧;“大漠沙如雪,___________
_______”描摹了广阔的边塞战场景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立根原在破岩中”展现了竹子坚挺的风姿。(古诗句填空)
八、课内阅读。
《北京的春节》
按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在腊八那天,家家都熬腊八粥。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的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除此之外,这一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放进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而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大事就是买杂拌儿。这是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搀合成的。孩子们喜吃这些零七八碎儿。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
孩子们欢喜,大人们也忙乱。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腊月二十三日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天一擦黑,鞭炮响起来,便有了过年的味道。这一天,是要吃糖的,街上早有好多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糖形或为长方块或为瓜形,又甜又黏,小孩子们最喜欢。
过了二十三,大家更忙。必须大扫除一次,还要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铺户多数正月初一到初五关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
1.读了以上文段,作者的写作顺序是: 。这个片断主要写了 。
2.请在片断中找出一个谚语是 。
3.孩子们准备过年,这几件事是最喜欢做的: 、
、 。
4.“色味双美”的意思是颜色和味道都很好,请你用横线画出文中说明腊八蒜色味双美的句子。
5.为什么说“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呢?
九、课外阅读。
土地老了
很久以前,在远离山村的地方,有一片肥沃的土地,土地上生长着茂盛的野草和野花。山村里住着一个农夫,他家里很穷。
有一天,农夫发现了这片肥沃的土地。从此,一年四季,他便在这片土地上劳动、耕作。辛勤的汗水换来了丰硕的果实,全家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后来,农夫老了,死了。农夫的独生子很懒,不愿去远离山村的土地上劳动,春天里播下种子,以后就再也不管了,只等着秋天去收获。
结果,一年又一年,土地越来越贫瘠,收获的庄稼也越来越少,家里也越来越贫穷。儿子有气无力地感叹道:“唉,土地老了!”他再也不到那片土地上去了。
小草知道农夫的儿子再也不会去那片土地上播种,便和伙伴们争先恐后地又回到原来的土地上,年年春风,年年生长,郁郁葱葱,蓬蓬勃勃。过往的人们看见了,都不禁赞叹道:“好一片肥沃的土地啊!”
1.“土地老了”具体表现在( )。
A.一年又一年,土地越来越贫瘠,收获的庄稼也越来越少。
B.家里越来越贫穷。
2.“土地老了”的原因是( )。
A.农夫没有施肥。
B.农夫的儿子很懒,不愿劳动。
C.土地太贫瘠,长不出好庄稼。
3.读句子,回答问题。
过往的人们看见了,都不禁赞叹道:“好一片肥沃的土地啊!”
“不禁”的意思是

“土地肥沃”具体表现在

4.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十、习作。
__________的节日
要求: 1.将题目补充完整,可以是“快乐”“有趣”“难忘”等。
2.将节日的过程写清楚,写出人物的活动,注意详略得当。
3.在描写中自然地流露真情实感。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