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2 孝文帝的改革
[课程标准] 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一、冯太后主持的改革
1.孝文帝年幼即位,由冯太后临朝听政,主持改革。
2.主要措施
(1)制定官吏俸禄制度。由国家筹集,按级别发放。
(2)推行均田制和租调制。分土地给农民,土地不得买卖,受田农民须向国家交纳租调,丁男还要负担兵役、徭役。
(3)实行三长制。每五户设一邻长,合五邻设一里长,合五里设一党长。加强国家对基层的控制。
(4)改革朝廷礼仪和社会风俗。
[概念阐释]
均田制:中国从北魏到唐代中期实行的计口授田的制度。始于北魏,北齐、北周、隋、初唐时均沿此制。唐中叶后,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瓦解。
[深度点拨]
实行均田制的前提是国家掌握着大量无主土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但是,均田制并未触动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孝文帝前期改革创建的各种新制度都以均田制为中心,有力地促进了北魏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进一步巩固了北魏的政权,为后来推行更深层次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重点精讲]
什么是均田制?北魏政权为什么要推行这一土地改革制度?
均田制是中国古代实行的一种土地制度,统治者将土地授予百姓耕种,农民要承担一定的徭役杂税。
均田制的实行既可保障地主阶级的利益,同时又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限制土地兼并,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加强统治者对农民的控制,保证统治者的财政收入和劳役需要,促进北魏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重点精讲]
孝文帝改革前期所实行的一系列新制之间的关系。
北魏推行的新制主要有俸禄制、三长制、均田制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租调制等。其中,俸禄制使北魏吏治好转,为各项制度的建立、实施提供了政治保障。均田制是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均田制和与之相适应的租调赋税制度一起构成了北魏政权的经济基础,从经济上保证了俸禄制的继续推行,同时也为三长制的实行提供了客观条件,而三长制的实行又保证了均田制和租调制的推行。总之,这些制度彼此影响,互相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北魏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北魏的政权,为孝文帝后期推行更深层次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深化探究
( http: / / www.21cnjy.com )
探究点1 整顿吏治
材料 右图是北魏冯太后。死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谥文明皇后。她聪明果决,猜忌而长於权术,以重管、重罚驾驭群臣,为其所用。她积极推动北魏统治者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督促孝文帝自幼学习儒家经典,恪守儒家的纲常、礼仪,阅读诸子百家著作和历史典籍。对北魏的发展和进步做出重要贡献。
思考
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思考,冯太后为北魏孝文帝改革起了哪些促进作用?
答案 (1)冯太后与孝文帝一起掀起了北魏的改革;(2)她的支持是改革成功的重要保障;(3)改革前她所采取的措施为改革提供了有利条件。
探究点2 推行均田制
材料 魏初,民多荫附;荫附者皆无官役, ( http: / / www.21cnjy.com )而豪强征敛倍于公赋。给事中李安世上言:“岁饥民流,田业多为豪右所占夺;虽桑井难复,宜更均量,使力业相称。又,所争之田,宜限年断,事久难明,悉归今主,以绝诈妄。”魏主善之,由是始议均田。——《资治通鉴·齐纪二》
思考
(1)材料反映了孝文帝改革前怎样的现实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孝文帝采取了哪一改革措施?
(2)这一改革措施实施的基本条件是什么?有何作用?
答案 (1)问题:豪强兼并土地,百姓贫饥流亡,政府赋税没有保障。措施:推行均田制。
(2)基本条件:政府能够掌握支配大量的无主荒地。
作用:使无地和少地农民得到了土地,抑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二、孝文帝亲政与迁都洛阳
1.亲政:490年,冯太后病逝,孝文帝亲政。
2.迁都
(1)原因:旧都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自然条件差;旧贵族势力大,不利于改革的深入。
(2)迁洛阳:493年借讨伐江南齐国为名,迁都洛阳。
(3)意义:既便于加强对中原的统治,又利于对汉文化的学习和改革的深入开展。
[历史智慧]
孝文帝迁都一事有四点值得我们学习: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是预先估计到做成这件事的难度,有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二是当我们做事遇到巨大阻力时,要特别注意做事的策略,注意时间和策略上的绝妙配合。三是设置一个大家都知道的死胡同,并假力强制推行,让反对派去尽情反对,巧妙释放他们的反对情绪,转移他们的视线和注意力,在反对假想敌中耗个身心疲倦,最后让其两害相权取其轻,走上改革者预先设定好的道路。四是利用“百岁大王”这一个人物的特点,让反对派离开他们的根据地,将其置于一个全新的环境,逐步消融反对的声音。
深化探究
材料
( http: / / www.21cnjy.com )
图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
图二
思考
(1)从图一可以看出北魏孝文帝迁都的必要性是什么?
(2)从图二可以看出北魏孝文帝迁都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3)你如何评价北魏孝文帝的迁都?
答案 (1)北方受柔然的威胁。
(2)更便于接受中原文明,统治中原。
(3)这是必要之举也是成功之举,它使北魏既摆脱了柔然的威胁,又便于接受汉族文化,巩固了对中原的统治。
三、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1.主要内容
(1)改服饰,穿汉装。(2)讲汉话。(3)改汉姓。(4)改籍贯。(5)建立门阀制度。(6)通婚姻。(7)官制和礼制改革。
2.影响
(1)促进了民族文化的融合,有利于巩固政权。
(2)引起了鲜卑贵族的不满,导致平城叛乱。
[重点精讲]
孝文帝主要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改革,其中官员的收入来源在改革前后有什么不同,有何积极影响?
(1)推行均田制;整顿吏治;迁都洛阳;革除旧俗。
(2)改革前官员收入主要来自于战争抢掠和收取租调。改革后收入主要来自于政府发放的俸禄。
(3)减轻了对农民的剥削,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及稳定政权。
[深度点拨]
从经济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 ( http: / / www.21cnjy.com )由游牧经济转向农耕经济的过程;从文化风俗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从整体社会发展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
深化探究
材料一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 ( http: / / www.21cnjy.com )。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德,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臣旧将自代(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思考
材料体现了孝文帝改革的哪一措施?从材料中找出孝文帝进行这一改革的论据。
答案 措施:改鲜卑姓为汉姓。论据:“魏之先出于黄帝”。
材料二
( http: / / www.21cnjy.com )
图一 北魏骑马武士 图二 孝文帝改革后的服装
思考
(1)观察图一,图二中人物最明显的变化是什么?
(2)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答案 (1)服饰的变化。
(2)孝文帝改革接受汉族先进文化,移风易俗,促进了民族融合。
课堂小结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1.冯太后积极推动和支持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B.改革鲜卑族落后的统治方式
C.巩固鲜卑贵族的统治
D.摆脱社会危机
答案 C
解析 A、B、C、D四项都是其目的之一,但符合题干“根本目的”之意的是C项“巩固鲜卑贵族的统治”。
2.北魏为了强化对地方的控制,取代豪强地主把持的宗主督护制而实行的政策是( )
A.均田制 B.俸禄制
C.三长制 D.租调制
答案 C
解析 北魏为配合均田制的推行,强化对地方的控制,实行了三长制,取代了豪强地主把持的宗主督护制。
3.北魏实行的均田制和租调制的作用有( )
①限制了豪强的土地兼并 ②政府控制的人口增加
③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④政府的收入增加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D
解析 应从其目的、内容和结果上理解其作用。所以①②③④都是正确的。
4.
( http: / / www.21cnjy.com )
观察右图,与图中场景直接相关的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是( )
A.颁布均田令
B.整顿吏治
C.迁都洛阳
D.移风易俗
答案 C
解析 图中的场景展现了鲜卑大臣阻止孝文帝继续南下的情形,孝文帝由此宣布迁都洛阳。
5.北魏孝文帝不仅娶汉族地主的女儿为妻,还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了范阳卢氏家族。他这样做的基本出发点在于( )
A.缓和民族矛盾
B.密切鲜卑贵族和汉族地主的联系
C.平息阶级矛盾
D.加快鲜卑等北方少数民族汉化的步伐
答案 B
解析 鲜卑贵族与汉族地主通 ( http: / / www.21cnjy.com )婚,从根本上说是政治联姻。通过这种政治联姻,鲜卑族和汉族两族的利益和命运紧密地连在一起,有利于巩固鲜卑贵族的统治。
6.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魏建国后明显保 ( http: / / www.21cnjy.com )留了鲜卑的历史传统,继续沿用村社土地分配原则。永兴五年(413),“徙二万余家于大宁,计口授田。”——据《魏书》卷三和唐长孺《魏晋南北朝
隋唐史三论》
材料二 太和九年(485),“下诏均给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魏书》卷一百一十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土地分配方式有何共同之处?
(2)材料二中的土地制度经北魏孝文帝推行后,一直被沿用到唐代中期。除此之外,北魏孝文帝还推行了哪些改革措施?
(3)概括说明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的渊源,以及这一改革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 (1)按人口分配土地。
(2)易汉服;改汉姓;说汉话;与汉人通婚;学习汉族典章制度;迁都洛阳。
(3)汉族先进文化;鲜卑民族传统。均田制影响了中国土地制度数百年;其他措施加速了鲜卑汉化,促进了民族融合。
解析 本题考查孝文帝改革,从“土地分配 ( http: / / www.21cnjy.com )方式”扩展到孝文帝改革的所有内容及影响。作答时,一要注意对材料信息的解读和应用;一要注意材料信息与课本知识的联系,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第(1)问首先提炼材料信息,然后进行比较,找出其相同点;第(2)问结合课本知识回答即可;第(3)问要从孝文帝改革的“渊源”和“影响”两个方面作答。
( http: / / www.21cnjy.com )
[探究与思考]
1.提示 (1)作用:①利于对汉文化的学习和吸取,从而为深入开展改革提供了良好条件。②利于摆脱保守势力的束缚,推动改革顺利进行。
(2)推动:采取一系列汉化措施推动了民族融合。
2.提示 这种认为不对。孝文帝崇尚汉族文化,实行汉化,
禁胡服、胡语,改变度量衡,推广教育,改 ( http: / / www.21cnjy.com )姓氏并禁止归葬,提高了鲜卑人的文化水准,推动了政权向汉族王朝统治模式转化;是西北地区各民族陆续进入中原后民族融合的一次总汇,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一、选择题
1.据《魏书·高宗纪》载:“北魏初年官吏多‘求欲无厌,断截官物以入于己’。”为改变这种状况,孝文帝在改革中( )
A.实行俸禄制并整顿吏治
B.推行均田制
C.设立三长制
D.推行新的租调制
答案 A
解析 “求欲无厌,断截官物以入于己 ( http: / / www.21cnjy.com )”意思是说北魏的官吏巧取豪夺,贪得无厌,贪污受贿盛行。要改变这种现象,必须严惩贪官污吏,同时实行俸禄制,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2.实行均田制是孝文帝采取的重大改革措施,“均田”是指( )
A.没收地主多占的土地,平均分给无地农民
B.将国家掌握的土地有限度地授予无地农民
C.将荒地收归国有,把流民组织起来垦种
D.将全国土地按人口进行平均分配
答案 B
解析 均田制是一种封建的土地国有制度,就是将政府掌握的土地授予无地或少地的农民,以发展农业生产,稳定社会秩序,增加政府收入。
3.北魏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曰:“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揖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材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 )
A.解决平城粮食供应困难
B.革除阻碍改革的保守势力
C.防止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骚扰
D.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答案 D
解析 “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可知迁都的根本目的是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4.农耕取代游牧成为鲜卑族主要的生活方式应发生于( )
A.建国前 B.建国后
C.统一黄河流域后 D.迁都后
答案 D
解析 均田制的颁行应是向农耕生活现象转变的前提,应在孝文帝改革之后发生,故选D项。
5.下表所涉及的孝文帝的改革措施的主要意义在于( )
鲜卑姓 拓跋 丘穆陵 步六孤 贺赖 独孤 拔拔
汉姓 元 穆 陆 贺 刘 长孙
A.使鲜卑贵族变为汉族地主
B.加速了鲜卑族的汉化过程
C.使鲜卑人转变为农业居民
D.消灭了鲜卑族的陈规陋习
答案 B
解析 改用汉姓,定门第等级,该措施使鲜卑文化进一步同汉族文化接近,加速了鲜卑族的汉化过程。
6.某班同学在对右图中文官
俑研究后得出了如下四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A.鲜卑族是一个善于骑马作战的民族
B.北魏确立了世界上最早的文官制度
C.文官俑体现了北方民族融合的特点
D.孝文帝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鲜卑风俗
答案 C
解析 图中文官俑身披长袍。与汉族服饰无异,这是民族融合的产物。
二、非选择题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九年(公元485年),下诏均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以上,授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以供耕作……于是海内安之。——《魏书·食货志》
材料二 高祖初谋南迁,恐众心恋旧,乃示为大举,因以协定群情,外名南伐,其实迁也,旧人怀土,多所不愿,内惮南征,无敢言者,于是定都洛阳。
——《魏书·李冲传》
材料三 就在孝文帝要求本族改穿汉服的同时,胡服却在汉人中流传开来。以致汉族年轻女子“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
——《飘逝的岁月——中国社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是什么?其实行的基本条件是什么?有何积极作用?
(2)材料二反映了怎样的问题?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据此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答案 (1)措施:均田制。基本条件: ( http: / / www.21cnjy.com )政府能够掌握、支配大量的无主荒地。积极作用:均田制抑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
积极性;吸引农民农耕定居(加速封建化进程);促进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等。
(2)问题:改革面临很大的阻力(或迁都洛阳,阻力重重)。
(3)现象:民族间的服饰相互影响(民族融合)。影响: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促进了北方社会的发展,为国家重新走向统一奠定了基础。
8.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 魏主曰:“今日之行,诚知不易, ( http: / / www.21cnjy.com )但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材料二
( http: / / www.21cnjy.com )
图一 北魏北方边患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
图二 北魏洛阳城平面图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魏主”迁都的原因。
(2)结合图二,北魏迁都洛阳反映了什么问题?对以后孝文帝进一步改革有何影响?
答案 (1)原因:要与汉族“同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轨”,即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要把都城设在“文治”即先进的地方;要有利于“移风易俗”的改革;黄河流域历来是帝王兴起之地;北部柔然的进犯。
(2)北魏深受汉文化的影响,为以后进一步深化改革创造了良好的氛围;有利于新的改革措施的实施。
解析 第(1)问,回答北魏迁都洛阳的原 ( http: / / www.21cnjy.com )因时要注意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即原都城平城的不利因素和迁都洛阳的有利因素。第(2)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归纳即可。